資源簡介 蘇少版二年級上冊蝦和蟹(一)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關心身邊的動物,學會觀察,了解蝦和蟹的形態特征。2、學生通過大膽的想象,畫出或制作出蝦和蟹,并能聯想其他生物,生動的表現出來。3、在交流、表演、繪畫、制作等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發展自主學習能力。課時:3課時教學重點;結合多媒體,通過觀察、欣賞、討論,認識蝦和蟹的外形特征,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教學難點:能生動的畫出蝦和蟹的外形特征,并能聯想刻畫出海底里的其他生物。教學準備:教師:蝦和蟹的塑料玩具,范畫,范作,素描紙,記號筆,獎勵胸章。學生:素描紙、記號筆、油畫棒、卡紙、剪刀、雙面膠、一次性紙杯、毛根、超級輕黏土,一次性筷子。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1、小游戲:摸一摸,猜一猜拿出神秘盒,請學生上臺摸一摸,并告訴同學們摸出來的感受。(師將準備好的蝦和蟹的塑料玩具放入神秘盒)生根據說出來的特征進行猜測。師展示蝦和蟹,并板書課題《蝦和蟹(一)》。二、新授,比較蝦和蟹的相同與不同1、出示蝦和蟹的圖片,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相同點a.外殼:外殼堅硬。b.身體:左右對稱。c.足:五對步足,其中前兩對足是鰲足,又叫大鉗子。d.眼睛:有眼柄,可以轉動。生匯報,師總結,并板書(PPT出示文字提示)。2、比較蝦和蟹的不同點a.身體形狀:蝦的身體是長長的、一節一節的,三角形的頭,螃蟹的身體是扁的,呈橢圓形,有鋸齒邊。b.尾巴:蝦的尾巴是扇形伸展的,螃蟹的尾巴是藏在肚子下面的。c.觸須:蝦有長而柔韌的觸須,螃蟹沒有觸須。3、初次嘗試畫蝦和蟹請2名學生上臺在老師準備的紙上畫出蝦和蟹。學生評價,老師修改,可適當添加表情和海底里的其他生物。(教師注意提示學生構圖)4、師展示范畫師出示事先畫好的范畫引導欣賞。5、說一說,賞一賞讓學生說一說平常還見過什么樣的蝦和蟹。師出示圖片,并講解。6、欣賞學生作品PPT展示三、嘗試學習手工制作的方法1、撕紙拼貼法2、卡紙制作法出示圖片,(蝦)師師范,在卡紙上畫出長長的三角形身體,剪下來正反折,再畫出三角形的頭,剪下來,把三個尖尖角對折捏一下,將其貼在身體上,然后在卡紙上畫出四對小足和一對大鉗子,剪下來分別貼在身體左右,最后剪出長長細細的觸須貼好,在頭的兩端畫出眼睛就制作完成了。3、紙杯制作法出示圖片,(螃蟹)師示范,先將紙杯涂滿顏色或貼滿紙片,然后將4根毛根從紙杯一頭插入另一頭,捏彎一下腳就做好了,剪出大鉗子貼好,再貼上眼睛就制作完成了。4、超級輕黏土制作法出示圖片,師示范制作。四、生創作,師巡視創作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利用所帶的材料,完成蝦和蟹。五、展評作品生互評,師總結。六、課后拓展師:同學們,學會了觀察和表現,我們就可以讓蝦和蟹成為我們設計的源泉。瞧,這些生活中精彩設計都是設計師們從蝦和蟹身上受到的啟發。PPT出示生活中的蝦和蟹的設計作品。師:同學們,細心觀察,大膽創作,你就是下一個蝦蟹設計師。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善于觀察、樂于表現、敢于創作。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把桌面地面收拾干凈,做個愛護環境的文明小標兵。七、收拾與整理教學反思本課本課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第3冊《畫畫蝦和蟹》單元的第一課時,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的想像繪畫。學生認識理解蝦和蟹是走進生活、描繪生活、創造生活的一個開始。因此本課內容與兒童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從大自然上講,是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認識自然的一個舉措。蝦和蟹是自然界中的小動物,通過 蝦和蟹,提高學生對自然界的認識,從心靈上與自然界產生對話,達到與自然和諧。從兒童精神世界上來講,蝦和蟹是造型怪異的動物,學生對新、奇、怪的事物有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謎語的導入,創設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寓教學于輕松的愉悅情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大多數小朋友都嘗過其美味但往往都忽視其外形結構,造成表現時的困難。課上我讓學生觀察實物蟹,幫助學生加深蟹的結構認識,為更好更準確的描繪多姿多彩的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課堂中有效的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更廣的學習資源,以此讓學生大開眼界,從中學到了技巧技法,使學生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教師要讓每個學生盡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作業設計上考慮體性多元性的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