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七課 印染“花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嘗試“染紙”設計制作過程,感知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印染工藝。 ②能嘗試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各種不同色彩對比的圖案。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欣賞,了解印染藝術與生活應用的關系; ②在嘗試與探究中,體驗不同的折疊、印染的技能,感受其圖案形態的千變萬化; ③探究“輻射、平行、十字折染”的技巧,感受有目的地折疊、印染,提高設計的能力; 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審美意識。 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1·對傳統圖案的理解。 2·現代藍印花布圖案的大膽創新。 教學方法 討論法;實驗法。 教學準備 1·教師:藍印花布數塊;與藍印花布相關的錄像資料、圖片資料;相關電教設備;課堂演示用品。 2·學生:油畫棒、顏料、排筆、畫紙及手工制作用具。 ? 課前準備 教師于課前把藍印花布數塊布置在教室四周墻壁上,營造出一種嶄新的課前氣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醞釀。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略。(課前檢查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以教室環境導人,直接進入新課內容。 三、講授新課: 1、欣賞: 設間A: (1)你知道墻上掛的是什么布嗎? (2)你能看出布上有什么圖案嗎?圖案造型有什么特點? (3)你知道這些圖案有什么含義?為什么人們把這些圖案印到布上呢? 學生討論,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課題并歸納出教學重點: (1)藍印花布圖案形象單純簡練,多用點組成,·層次分明,色彩對比強烈。 (2)藍印花布多運用寓意美好吉祥的傳統圖案。象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設問B: (1)你知道這種布是如何制作的嗎? (2)你選用什么方法能快速在課堂上仿制一塊藍印花布? 學生討論后,教師播放藍印花布的工藝制作錄像資料。 2,參與 (1)簡要回憶油水分離畫法的特點; (2)教師用油水分離畫法快速仿制藍印花布。 在此過程中強調學生注意: a.先構思好圖案內容,再用白油畫棒用力勾線; b·藍顏色要一次調足,避免深淺不同; c·刷顏色時筆觸要方向一致。 (3)作業練習: 仿制小幅藍印花布一塊。 提示:注意花紋的整體布局,要像是從大塊布上剪下的一樣。可用一大塊布剪成兩分;。 讓學生觀察布邊的圖案。練習時學生可參考教室周圍的花布圖案,也可參考教師提供的資料圖案,鼓勵學生根據藍印花布的特點自己設計新的圖案。 3·應用 (1)欣賞傳統藍印花布所制成的用品:包括服裝、圍裙、門簾、被面、圍嘴等實物或幻燈資料。 討論A:為什么藍印花布深受人們喜愛? 學生分組討論,每組選一名代表把討論結果用簡練的語言表述出來。 教師歸納總結要點: a.藍印花布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具有中國的民間特色。 b.藍印花布圖案多變,色彩典雅,古樸大方,寓意美好。 討論B: 在現代社會,怎樣擴大藍印花布的應用范圍? 。 如何擴大藍印花布的應用范圍。 老師歸納總結:可用于背包、鞋類、傘、壁掛、手帕、窗簾、飾品、包裝等。 (2)分組制作: 每個組用大紙 (四開至二開)分別選不同主題為內容仿制一塊藍印花布。 提示: a.明確小組成員分工,用較短時間完成。主題可選擇花草、動物、昆蟲、鳥類、建筑、幾何形體、交通工具、風景、變化的線條等。 b,根據制好的布設計制作出一種簡單的物品。可為實用物品,也可為裝飾用品。(限定時間完成) (3)展示交流: 互評出最佳圖案設計組及最佳制作設計組。 (4)總結: 學生總結:用一句話談對學習藍印花布的感受。 教師總結:藍印花布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民族審美意識的體現,是我國傳統工藝中的瑰寶。是我們值得驕傲,值得研究學習的內容。希望大家能把祖國的傳統藝術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印染“花布” 方法與步驟: a.先構思好圖案內容,再用白油畫棒用力勾線; b·藍顏色要一次調足,避免深淺不同; c·刷顏色時筆觸要方向一致。 印染“花布” 方法與步驟: a.先構思好圖案內容,再用白油畫棒用力勾線; b·藍顏色要一次調足,避免深淺不同; c·刷顏色時筆觸要方向一致。 教學后記: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對藍印花布的認識和了解。 2.通過設計藍印花布,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油水分離畫法,并拓展學生對此方法的應用范圍。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審美意識,體驗成功的樂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