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息科技總復習(第二部分 計算機系統 梳理)第二部分 計算機系統梳理完整的計算機系統如下圖:1.知道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主要思想包括哪三點ENIAC是1946年在美國誕生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著名科學家馮·諾依曼針對ENIAC提出了今后計算機設計制造的建議。以后設計制造的計算機都采用了他的建議。主要包含以下三點:a. 存儲程序思想;程序可以像數據那樣存放在儲存器中,由計算機自動控制執行;b. 計算機內部采用二進制;c.計算機有五大部件組成:輸入設備、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輸出設備例題(2006):迄今為止,電子計算機都是按照馮·諾依曼的 A 思想設計的。A.存儲程序 B.信息存儲 C.自動計算理論 D.邏輯2.理解五大部件的工作原理計算機五大邏輯部件之間由總線實現連接,完成數據的傳送。例題:在計算機工作時,機內有兩股信息流,一股數據流,另一股是 AA.控制流 B.指令流 C.地址流 D.信息流3.知道計算機五大部件各自的功能輸入設備:將信息轉化為二進制送入內存儲器;輸出設備:將二進制轉換成人們所希望的形式輸出;存儲器:存放數據和程序;運算器: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控制器:控制和協調各部件工作;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為中央處理器,簡稱CPU。例題:下列關于計算機組件的論述, A 是錯誤的。A.傳遞信息的是Cache B.記憶信息的是存儲器C.與外界交互信息的是I/O設備 D.處理信息的是CPU4.理解存儲器分類及容量單位存儲器分為內(主)存儲器和外(輔助)存儲器;內存儲器(內存)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儲器特點:可讀可寫,斷電后信息消失,我們平時所說內存條就是典型的RAM;只讀存儲器特點:只能讀不能寫,存放著開機檢測程序等,斷電后信息不消失;外存儲器(外存)特點:斷電后信息不消失,也就是硬盤、U盤等。注意:內存與內存條的區別。(內存是內存儲器的簡稱,內存條是一種具體的硬件、典型的RAM)存儲容量的最小單位是二進制位(bit),基本單位是字節(Byte),簡稱B1B=8bit1KB=1024B=210 B1MG=1024KB=210 KB1GB=1024MB=210 MB1TB=1024GB=210 GB例題:下列關于計算機內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一般來說,內存可以長期保存信息 B.CPU不能直接對內存進行操作C.內存包括軟盤和硬盤 D.只讀存儲器稱為ROM5.理解外存,內存和CPU的關系CPU 內存 外存CPU能直接訪問的是Cache和內存;CPU不能直接訪問外存中的數據,外存中的數據調入內存后才能供CPU訪問。也就是說:外存儲器不直接與CPU交換信息,必須經過內存。例題:快速緩沖存儲器分兩種,裝在CPU內部的稱作內Cache、裝在CPU外部的稱作外Cache。CPU獲取信息的順序為 DA.內存、外Cache 、內Cache B.內存、內Cache 、外CacheC.內Cache 、內存、外Cache D. 內Cache 、外Cache、內存6.能識別常用的具體硬件、知道常見硬件的主要技術指標CPU 硬盤 內存 主板常見的輸入設備有:鍵盤、鼠標、手寫板、掃描儀、話筒、攝像頭;常見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打印機、音箱、繪圖儀;CPU主要技術指標是:主頻(決定計算機運算速度的主要因素,單位:GHZ)、字長(也稱位寬,決定計算機運算精度,是CPU在單位時間內能一次處理的二進制的位數,如字長為64位,那么該CPU一次能處理的字節數為8B)、高速緩存(cache);注意:CPU里面只有一個單獨的處理器核心,稱為單核處理器,若在一塊CPU基板上集成了兩個處理器核心,那就是雙核處理器。硬盤主要技術指標是:存儲容量、轉速、緩存容量;內存條主要技術指標是:存儲容量;顯示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是:尺寸、分辨率(dpi,每英寸包含的點數)。顯示器的基本性能指標(如:屏幕尺寸、分辨率等);(如分辨率為1024×768的顯示器,行像素點為1024個,列像素點為768個。)CPU Intel Pentium E6700/散裝 3.2G 1066MHz 2MIntel Core 2 Duo E7500/散裝 2.93G 1066MHz 3MIntel Core 2 Quad Q8300/散裝 2.5G 1333MHz 2×2MIntel Core i5 760/盒裝 (2.8G 4×256K)AMD Athlon II X2 245/盒裝 (2.9G 2000MHz 2×1M)內存 金士頓 DDR2 800 2G金士頓 DDR3 1333 4G威剛 萬紫千紅DDR3 1333 2G硬盤 希捷 500G SATA2 16M(7200.12/ST3500410AS)西部數據 640G SATA2 16M(WD6400AACS)/綠盤日立 Deskstar 5K3000 3TB SATA3 32M(HDS5C3030ALA630)識別主機板上常見的接口,(如:電源接口、USB接口、顯示器接口、網線接口等)。7.知道硬件制造技術的發展硬件制造技術的發展: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計算機硬件的發展趨勢: 使用DNA雙螺旋結構存儲編碼信息的液體計算機、仿造人類神經網絡制造的人造神經元計算機、利用蛋白質的開關特性制造的生物計算機8.知道指令、程序和軟件的概念及關系計算機執行某個操作的命令稱為指令;為解決某一問題而設計的有序指令的集合稱為程序;程序和相關文檔的集合稱為軟件。例題:下列關于程序的說法中, B 是錯誤的。A.程序中包含著一系列命令;B.程序一定是有一系列機器碼組成的;C.程序在計算機中保存時,一定是以二進制表示的;D.指令的有序集合稱為程序。9.理解計算機軟件的分類及操作系統的功能軟件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a.系統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Window XP、Windows2000、Linux、DOS等,(功能:控制和管理計算機軟硬件資源)語言處理程序: C、Pascal、Delphi、Visual Basic、Java等程序設計語言的翻譯程序)數據庫管理系統: FoxPro、Access、SQL、Oracle等(功能:用于建立、使用和維護數據庫的軟件)系統軟件是為計算機的順利運行和工作而編寫的。三種計算機語言比較表:匯編和高級語言計算機不能直接執行,所以需要通過翻譯程序翻成機器語言才能執行。翻譯程序分為解釋程序和編譯程序,其中解釋程序是指翻譯一句執行一句的翻譯程序;編譯程序則是先將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依次全部翻譯好,然后執行。語言形式 在各種計算機上的通用性 計算機能否直接執行機器語言 二進制 不通用 能匯編語言 助記符 不通用 不能高級語言 自然語言、數學語言 通用 不能b.應用軟件主要包括:辦公軟件(文字處理、報表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多媒體制作和播放軟件(圖像處理Photoshop、視頻編輯Premiere、動畫制作Flash、多媒體制作Authorware、Director)、網絡應用軟件(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網頁制作、資源下載、即時交流等)、管理信息系統(MIS,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等)、生產過程控制系統(衛星發射系統、煉鋼控制系統等)。應用軟件是為人們完成某種應用、解決某類問題或提供某些服務而編寫的專用程序。例題(2006):管理計算機資源,能為使用計算機提供方便,并提高計算機設備使用效率的是確 D 。A.一種特別的硬件設備 B.數據庫管理系統C.編譯程序 D.操作系統10.知道計算機軟件系統安裝和卸載的一般步驟a.對于一臺沒有安裝過任何軟件的計算機,一般按照以下步驟安裝:(1)對硬盤進行分區和格式化;(Windows系列產品的分區格式有FAT16、FAT32、NTFS三種,FAT16文件系統最大只能管理2GB的硬盤空間,FAT32可管理高達2048GB的硬盤空間,采用NTFS文件系統則更能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2)安裝操作系統和設備驅動程序;(3)根據需要安裝各種應用軟件。軟件系統安裝的一般順序:操作系統→驅動程序→應用軟件b.卸載軟件的幾種方法:(1)使用軟件自帶的卸載程序;(2)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或刪除程序”進行卸載。(3)使用第三方軟件11.理解軟件安裝的實質軟件安裝的實質是將軟件從一個載體(如光盤、網絡服務器等)復制到計算機硬盤中,并進行一些相應的設置,使其能夠在這臺計算機中運行。12.了解軟件的版權知識軟件和圖書、電影等一樣,受到版權法的保護。應當提高知識產權的意識、尊重軟件著作權、樹立正確的版權意識、不安裝盜版軟件。13.軟件按發行方式不同,有自由軟件與非自由軟件。非自由軟件:開源軟件,免費軟件(公用軟件),共享軟件,商業軟件。CPU運算器控制器數據信息流控制信息流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器讀讀寫寫鼠標接口打印機接口網線接口鍵盤接口顯示器接口USB接口聲卡接口裸機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第5頁 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