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0課《彩墨臉譜》教學設計【教學領域】:造型 表現【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中國京劇臉譜藝術的特點、色彩等方面 的基礎知識,了解中國臉譜藝術富有的圖案美及藝術性,培養學生對京劇 臉譜藝術的欣賞能力。 2、根據顏色所代表的含義能用彩墨繪畫的方式創作臉譜。 3、通過對京劇臉譜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關心、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的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藝術的認識和熱愛。【教學難點】:學習京劇臉譜圖案的設計制作,線條要流暢、和諧;色彩要均勻、清爽。【教學準備】:1、教師:課件、視頻、臉譜、示范畫材料工具。 2、學生:毛筆、宣紙、墨汁、中國畫顏料等國畫工具。【教學過程】:一、導入1、出示視頻《說唱臉譜》視頻片段。 在中國的戲劇舞臺上,我們能看到一張張生動、夸張的臉,這小小的臉譜,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讓我們一起走進臉譜的世界吧!二、你對京劇知多少 課前老師給大家留了一道家庭作業,讓大家回去后從書本中,網絡中還可以去問問家里的爺爺奶奶,了解一下中國的京劇,怎么樣,大家一定都得到了不少信息吧,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京劇呢?學生匯報(略)教師總結:京劇是我國游戲文化傳統藝術,與書法、國畫并列為三大國粹。京劇有四大角色:生、旦、凈、丑。四大角色都有代表自己形象的臉譜,只是在凈(花臉)、丑角上人物用的形式更多一些,不同圖案、不同色彩搭配代表著歷史上不同的人物和個性。3、觀察討論臉譜的造型特點小組討論,學生匯報,臉譜的造型特點:1.對稱;2.圖案以線面結合為主;3.色彩鮮明四、研究臉譜,確定臉譜的色彩 師生共同探究色彩規律,通過欣賞概括京劇人物的性格特征。 紅色——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關羽。 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黃色一一代表驍勇、兇猛的人物,如:典韋。藍色一一表現剛強、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 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如:程咬金。 紫色——表現剛正、穩練、沉著的人物,如:李天王。 金、銀色——表現各種神怪形象 五、京劇臉譜的譜式課件出示三塊瓦臉、歪臉、象形臉三種譜式,學生談各種譜式的特點。三塊瓦臉:在整臉的基礎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顏色上突出出來,而是使前額、左右面頰呈現出三塊明顯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塊瓦,稱之為“三塊瓦臉”或“三塊瓦窩”。歪臉:與整臉相反,臉譜色彩、構圖最復雜的稱之為“碎花臉”色彩、構圖不對稱,表現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臉譜譜式,稱之為“歪臉”。象形臉:一般應用于神話戲劇,構圖和色彩均從每個精靈神怪的形象特征出發,無固定模式。六、教師適時引導,逐漸總結出畫戲曲臉譜的步驟。 小組討論怎樣設計繪畫一幅臉譜呢。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歸納步驟如下: 1、畫出外形:用鉛筆勾勒出臉形的大小及五官(按照“三庭五眼”的基本規律) 2、畫出對稱紋樣:用鉛筆描繪臉譜的圖案造型后,用黑色筆勾勒出輪廓。注意點、線、面的夸張運用。 3、用墨線表現灰面,定稿上色:先用墨色表現灰面和暗面,再給畫紙上的人臉涂上表現人物性格的顏色,注意色彩鮮艷,對比鮮明。(教師:以孫悟空的臉譜為例詳細講解臉譜色彩的運用。) 七、學生創作 嘗試用水墨畫一幅臉譜。 八、評價臉譜1、自評。 2、互評。 九、臉譜用途拓展 觀察欣賞生活中臉譜的運用 師:京劇中的臉譜在生活中運用也很廣泛。 如:文化衫、工藝品、臉譜風箏、臉譜雕塑等。 生:觀察欣賞。 10、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畫臉譜,大家不僅領略了戲曲臉譜的魅力,還自己繪制出了一幅幅生動的臉譜,創造了美。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進一步提高對戲劇藝術的欣賞能力,把中國傳統文化好好的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教學反思】:1、營造一個教學情景,幫助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學習、探索。課堂中我借助課件,首先由《說唱臉譜》視頻導入,進入學生熟悉的戲曲人物中,再從學生感興趣的臉譜色彩入手分析臉譜的色彩、圖案的特點、畫法,而后學生作畫,教學環環相扣,銜接自然,整節課恰到好處地關注到了全體學生。2、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大部分學生并不具備較高的繪畫天賦,成為藝術家只是極個別,但他們完全有可能在美術課上提高基本的美術素養,學會欣賞美術作品,能了解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用學到的美學知識裝扮生活等。這節課我給學生展示的圖片、音像資料,都試圖傳達給學生這樣一種信息:古老的、傳統的臉譜藝術文化美妙無比,許多不曾關注的傳統藝術等著我們去了解、賞析。3、明確繪畫技巧的運用。在對繪畫步驟的示范中,讓學生不僅掌握臉譜人物畫的一般方法、步驟,還注意到表現畫戲曲人物時所運用到的繪畫技巧,比如夸張、裝飾手法的應用,線條的流暢變化,點、線、面的合理運用等。總的來說,整個教學流程,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經探究理解之后進入想象和創作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和創作過程。學生琳瑯滿目的作品也體現了他們充滿想象力的創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