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詩情畫意 課型 :造型 表現 課時 :1課時 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具有跨學科的特點,是詩與畫的融合。本課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理解、想象和創造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將文學形象用視覺形象表現出來。詩與畫相聯系,可以使繪畫富有詩意,更好的抒發情感,給人以豐富的聯想;也可以使詩意與畫境相結合,豐富詩的意境。學情分析本課針對小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的意境, 把握詩景與詩情的統一,以“畫”的形式豐富詩句的內容,創造詩的表象“身臨其境”,進而激起與詩人情感的共鳴,達到詩畫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選擇熟悉的古詩,運用已有的繪畫的技巧來表現詩的意境。 2、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養學生對祖國歷史 ( http: / / www.ffkj.net / %B4%CB%CE%C4%D7%AA%D7%D4F%EC%B3F%EC%B3K%BF%CEJ%BC%FEY%D4%B0 )悠久的傳統文學藝術的熱愛,陶冶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已有的繪畫知識表現古詩的意境。 難點:恰當地表現古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 http: / / www.ffkj.net / kejian / %EC%B3%A3%FC%EC%B3%A3%AD%BF%CE%5e%BC%FE=%D4%B0 )。 學生:準備古詩一首,并能解釋詩意;繪畫材料、工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趣師:這幾天早晨,老師經過咱們班時總聽到同學們在讀詩,你們很喜歡詩嗎?(生——對)師:那太好了,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就是為詩來配上一幅畫。板書課題——詩情畫意二、講授新課1、出示課件:《蛙聲十里出山泉》同學們現在看到的這幅作品是齊白石老人一生最有名的的一幅畫————《蛙聲十里出山泉》 , 老舍先生一輩子喜歡齊白石老人的作品,一天,老舍選了四句詩句,向齊老求畫。老人很快的完成了前三幅,可是在畫《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句時卻被難住了,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終于找到了靈感,拿起筆來一揮而就:畫面上淡淡地抹了幾座遠山,一股急流從山間亂石中瀉出,流水中浮動著幾只蝌蚪.咦,畫面上根本沒有蛙啊?這是怎么回事?(生——畫面上雖然沒有蛙,但從浮游在急流中的幾只蝌蚪。人們自然地聯想到十里以外的蛙聲.…)2、我們再來做一個小游戲《看詩猜畫》:要找出詩中的關鍵詞情景,再到畫中找出詩中的主體,還要表現與它相適宜的景物……3、看書:書中的詩配畫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4、出示:李白《靜夜思》(1)分析詩意:師:《靜夜思》是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流傳非常廣泛,這首詩雖然只有區區二十個字,但就表達出了濃濃的表達的是思鄉之情。,誰來說說這首詩的詩意?(生——坐在井臺[床]上看天上明月灑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層層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2)分析步驟:選詩-----構思------構圖------描繪------文字(3)教師示范《靜夜思》畫法:5、分析學生優秀作品: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你覺得還有什么不足嗎?6、組織學生交流:(1)你最喜歡那一首古詩,你想怎樣表現它?引導學生展示準備的資料,介紹解釋詩意,提出自己的創作思想。 (2)、教師請個別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表揚及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想象。 三、提出作業要求: 給自己喜歡的古詩配上圖畫。四、學生繪畫,教師加強個別指導。5、評價交流,展示學生作品 1、自評,請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2、你喜歡哪一張作品?為什么? 3、你覺得哪一張作品最符合詩意? 六、課堂延伸: 可以嘗試在各種材料上表現詩配畫。蛋殼、扇子、葫蘆…….7、板書設計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四部分:課題、詩情畫意、繪畫方法步驟、范畫和學生作業展示區。八、教學反思首先指導學生欣賞齊白石作品《蛙聲十里出山泉》,通過猜測畫家的畫中沒有青蛙的原因,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引起學生對詩配畫的的興趣,接下來通過做《看畫找詩》小游戲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詩與畫的關系,緊接著進入看書環節,讓學生在書中選一幅詩配畫作品講一講自己對詩的情和畫的意的理解。這后兩個環節,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他們自己思考,感悟,得出結論。經過引導學習,這時學生已經了解了詩情畫意的關系了,我采用李白《靜夜思》來示范具體畫法,設計這一環節的意途有二,第一,我認為一節美術課,老師都應當展示一下自己的技能,這是必要的。第二、雖然已經欣賞分析了很多詩配畫,但是如果教師不示范,還是會有很多孩子們會在作業環節覺得無從下手,看了我的范例,孩子們會覺得:“噢,原來這樣也可以。”他們就會找到入手點。在掌握方法之后,讓學生選一首自己喜歡并熟悉的詩,在反復讀,領會的基礎上,想一想該怎樣給它配一幅的畫? 又該怎么配呢?激發了學生創作的欲望。 在悠揚典雅的古箏曲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深入到學生中去,指導學生創作。在黑板上展示學生作品時,讓大家猜一猜,每幅作品表現的是哪一首詩,再請看的同學談談對畫的感覺,再讓作者說說自己畫得精彩或得意之處。這一互動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大膽展現了自我,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在這個環節我發現了一些沒有上臺展示作品的同學,原因是畫得有些慢了,沒畫完,有的是畫畫速度慢,有也幾個是因為不知道怎樣畫風景而沒畫完,我覺得因該在示范環節再多展示幾幅事先創作好的各種類型的詩配畫作品,盡量解決這個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