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制學校九年級世界歷史下冊教學設計課 題 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 授課類型 新授課學 習“三維”目 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萬隆會議及萬隆精神;知道非洲獨立運動與“非洲年”;知道拉丁美洲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通過搜集和閱讀有關亞非拉國家獨立和維權斗爭史實資料,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圖書資料以及上搜尋、獲取有關亞非拉國家獨立與發展的資料;通過對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發展史的回顧,培養學生歸納歷史問題、比較歷史事件、概括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殖民主義在當今世界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贏得獨立的人民要進一步掃除殖民主義的殘余,為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繼續努力。學習重、難點 重點:萬隆會議和“非洲年”。難點:萬隆精神和拉美國家維權斗爭。課前準備 課件所需課時 1課時教學環節與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一、新課導入由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發表的演說《我終將離去,但理想不朽》結合課前導言導入。二、探究學習目標導學一:萬隆會議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材料,了解萬隆會議召開的背景、內容和萬隆精神及其歷史影響。(課件展示圖片)提問:此圖反映了哪一次國際會議召開的情景?這次會議在何時、何地召開的?說說該會議的內容與影響。歸納總結: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席卷全球。殖民帝國紛紛瓦解,越來越多的亞洲和非洲國家取得獨立。會議召開: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亞洲、非洲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也就是萬隆會議。會議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目標導學二:“非洲年”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圖文材料,了解非洲獨立運動發展概況和主要國家獨立史實。(課件展示圖片)提問:(1)埃及共和國是哪年建立的?埃及是如何實現獨立的?納賽爾宣布從哪國手中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2)閱讀教材《非洲獨立進程圖(截至1990年)》,指出17個非洲國家獲得獨立之年被稱作什么。20世紀90年代前期,非洲獨立運動取得了怎樣的突出成果?歸納總結:目標導學三: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史料,說說古巴革命和巴拿馬收回巴拿馬運河的歷程。(課件展示圖片)提問:材料中的人物有何重要貢獻?舉例說明。巴拿馬人民為收回運河主權進行了怎樣的斗爭? 認真聽講并閱讀課前導言,思考體會。閱讀教材和材料,了解萬隆會議召開的背景、內容和萬隆精神及其歷史影響。小組討論,歸納總結:會議精神:會議所體現的亞非國家和地區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歷史意義:萬隆會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閱讀教材圖文材料,了解非洲獨立運動發展概況和主要國家獨立史實。小組合作,討論明確:(1)1953年;1952年,埃及爆發革命,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起義,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英國。(2)“非洲年”;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閱讀教材和史料,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問題。課堂小結 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獨立后的各國在振興民族經濟和促進社會發展、維護主權和改變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民族獨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結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國際力量。作業布置 1.完成課后活動。2.完成配套練習。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