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甘肅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學段段中考試試題8科8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甘肅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學段段中考試試題8科8份

資源簡介

天水市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考試題
化 學
命題 胡筱巖 審核 師 華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7小題,每小題3分,共51分)
1.下列各組粒子中屬于同位素的是
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 D.24Mg和24Na
2.某微粒用表示,下列關于這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所含質子數 B. 所含中子數
C. 所含電子數 D. 質量數
3. 已知同周期X、Y、Z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HXO4>H2YO4>H3ZO4,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單質的氧化性按X、Y、Z的順序增強
B.陰離子的還原性按X、Y、Z的順序減弱
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按X、Y、Z的順序增強
D.元素非金屬性按X、Y、Z的順序減弱
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離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離子鍵
B.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離子鍵
C.化學鍵存在于分子之間
D.化學反應的過程,本質上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5. 下列物質分子的電子式正確的是

A.CH3Cl H C Cl B.羥基 O H
C. CO2 O C O D.C2H4 H C C H
6. A、B、C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為a、b、c,它們的離子An+、Bn-、Cm-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且n > m ,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a > b > c B.b < c < a C.a = b + m + n D.a = c – n - m
7.可能存在的第119號元素,有人稱“類鈁”,據周期表結構及元素性質變化趨勢,
有關“類鈁”的預測說法正確的是:
A.“類鈁”在化合物中呈+1價; B.“類鈁”屬過渡元素,具有放射性;
C.“類鈁”單質的密度小于1g/cm3; D.“類鈁”單質有較高的熔點。
8. 將 4 mol A 氣體和 2 mol B 氣體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2A(g)+B(g) 2C(g)若經 2 s(秒)后測得 C 的濃度為 0.6 mol·L-1 ,現有下列幾種說法:
① 用物質 A 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 0.3 mol·(L·s)-1
② 用物質 B 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 0.6 mol·(L·s)-1
③ 2 s 時物質 A 的轉化率為70%
④ 2 s 時物質 B 的濃度為 0.7 mol·L-1
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一定溫度下在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A(s)+2B(g) C(g)+D(g),
當下列物理量不發生變化時,能表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①混合氣體的密度 ②容器內氣體的壓強 ③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④B物質的量濃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10. 用于制造隱形飛機的某種物質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結構簡式如
右圖,它屬于
A.烯烴  B.烷烴   C.烴   D. 有機化合物
11. 根據下表中烴的分子式排列規律,判斷空格中烴的同分異構體數目是
1
2
3
4
5
6
7
8
CH4
C2H4
C3H8
C4H8
C6H12
C7H16
C8H16
A.3 B.4 C.5 D.6
12. A、B兩種有機物組成的混合物,當其質量相等時,無論A、B以何種比例混合,完全燃燒時產生H2O的量均相等,符合這一條件的組合是
①同分異構體 ②同系物 ③最簡式相同 ④含氫質量分數相同
⑤分子中氫原子數相同 ⑥分子中氫、氧原子數分別相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②④⑥
13. 丙烯酸(CH2 = CH — COOH)的性質可能有:
① 加成反應 ② 水解反應 ③ 酯化反應 ④ 中和反應 ⑤ 氧化反應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4. 新鮮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維生素C具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氣氧化。某課外小組利用碘滴定法測某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其化學方程式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述反應為取代反應 B.滴定時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
C.滴定時應劇烈振蕩錐形瓶 D.脫氫維生素C的分子式為C6H5O6
15. 在C2H2、C6H6、C2H4O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則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A.92.3% B.87.6% C.75% D.84%
16.一種基于酸性燃料電池原理設計的酒精檢測儀,負極上的反應為:
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檢測時;電解質溶液中的H+向負極移動
B.若有0.4mol電子轉移。則在標準狀況下消耗4.48L氧氣
C.電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O2=CH3COOH+H2O
D.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O2+4e—+2H2O=4OH—
17. 2011年2月15日,備受全球關注的蘋果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承認此前發生中毒
事件的聯建科技和運恒五金是其供應商,以及這兩家工廠違規使用有毒原料對工人造成的危害的事實。據了解此次中毒事件的“殺手”是一種分子式為C6H14的有機物。已知C6H14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則其同分異構體中沸點最高的分子的一氯取代物的種數是
A.2 B.3 C.4 D.5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1分)
18.(18分)已知乙烯能發生以下轉化:

(1)乙烯的結構簡式為:     。
(2)寫出下列化合物官能團的化學式及名稱:
B中含官能團 名稱 ;D中含官能團 名稱 ;
(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反應類型: 。
②:  反應類型: 。
19.(9分)某烴A不能使溴水褪色,0.5 mol A完全燃燒時,得到1.5 mol 水和67.2L
二氧化碳(標準狀況)。
(1)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下列條件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在加入Fe粉后,A與液溴反應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A與H2反應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酒是陳的香”,就是因為酒在儲存過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實驗室我們也可以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2)濃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3)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4)裝置中通蒸氣的導管要插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
防止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離出來,應采用的實驗操作是   。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變成生成物,反應一段時間后,
就達到了該反應的限度,也即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下列描述能說明乙醇與乙酸的酯化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有(填序號)         。
①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水
②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乙酸
③單位時間里,消耗1mol乙醇,同時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應的速率與逆反應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
三.計算題(本題只包括1小題,共8分)
21.在1.01×105Pa,120℃時,1 LA、B兩種烷烴組成的混合氣體,在足量氧氣中
充分燃燒后,得到同溫同壓下2.5LCO2和3.5L水蒸氣,且A分子中比B分子中少2個碳原子,確定A、B的分子式及體積比。
天水市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考試題
化學答案
1A 2 B 3 D 4D 5D 6 B 7A 8B 9A 10D 11.A 12B 13.C 14B 15D 16.C 17.B
18.(1)CH2=CH2;(2)—OH 羥基;—COOH 羧基
(3)①CH2=CH2+ H2O→CH3CH2OH 加成
② 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
19.
20.(1)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2)①催化劑;②吸水劑
(3)冷卻,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酯分離,除去粗產品中的乙酸有利于聞到酯香味(4)倒吸
(5)分液
(6) ②④⑤
21.
分析:1mol混合氣體中含C 2.5mol、H 7mol,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組成為C2.5H7,則混合氣中,含CH4或C2H6。
?????? (1)若A為CH4則B為C3H8
?????? 由碳原子個數=????? 由氫原子個數=
?????? 符合題意,即CH4與C3H8的體積比為1:3
?????? (2)若A為C2H6,B為C4H10
?????? 由碳原子個數 =????? 由氫原子個數=
?????? 符合題意:即C2H6 與C4H10體積比為3∶1
?????? 答案:CH4與C3H8,體積比為1∶3 C2H6 與C4H10,體積比為3∶1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段中考試題
歷 史
命題、校對:龐曉宏 審核:張聿軍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注:從下列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織素,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裝飾是“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嚴重,女子備受壓迫,日夜勞作
B.漢代吏治腐敗,焦仲卿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麗堂皇
C.漢代家庭手工業在手工業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
D.漢代絲織生產的普及和發達程度
2.《荀子·王制》:“凡農之道,厚(候)之為寶。”《農書·糞田之宜》:“用糞猶用藥業。”《呂氏春秋·上農》“時至而作,竭時而止。”《齊民要術》:“麥黃種麻,麻黃種麥。”以上四則材料均反映了
A.中國古代農業根據節氣安排生產 B.中國古代農業注重因地制宜
C.中國古代農業精耕細作的特點 D.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尊重自然規律
3.“宋朝開歷史之先河,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以致“到了宋真宗時期變成了‘百姓康樂,戶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對此理解最恰當的是
A.土地兼并這一千百年來的問題在宋代得到基本解決
B.宋代統治者通過不抑土地兼并政策解決了唐末五代農業的不景氣狀況
C.土地兼并順應了宋代社會發展要求,促進了宋代的長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時期內起到了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4.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在許多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下列圖片與對應的文字說明正確的是
A.為禮器的象征,代表權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鑄造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漢字“蠶”和“絲”字,說明中國的養蠶和絲織技術是從商朝開始的
C.唐三彩是中國著名的傳統瓷器之一
D.反映了原始時代的彩陶己有相當高的工藝水平
5.詩能入史、證史。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論文中都引用了《賣炭翁》中“兩騎翩翩來是誰?黃農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的詩句。下列各項分別是他們研究論文的主題,請據此判斷其中引用不當的最有可能是
A.封建時代社會下層人民的生存狀況 B.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發展艱難
C.白居易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價值 D.唐代商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低下
6..唐代詩人林杰《乞巧》詩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我國許多地方至今有“乞巧節”,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自家的庭院里向“織女星”乞求智巧。關于牛郎織女傳說以及乞巧習俗不能反映的是
A.古代社會的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 B.人們對美好愛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C.古代女子乞求心靈手巧的價值取向 D.人們對田園牧歌世外桃源生活的追求
7.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某種對外貿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眾小規模的商販活動,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國文化傳播之—種光榮禮節而已。”下列符合這一認識的經濟活動是
A.漢朝的絲綢之路 B.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C.明朝的朝貢貿易 D.晚清的中英鴉片貿易
8.中央電視臺在《探索·發現》欄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節目。節目中說“徽商”一個鮮明的特點是“群賈而好儒”,“賈儒結合。”……“清乾隆、嘉慶時期,徽商經營達到極盛,然而從清道光、咸豐時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漸趨衰落”。我們由此可以推斷徽商的“賈儒結合”實質是
A.近代商業和傳統文化的結合 B.傳統文化與近代經濟的結合
C.舊式商賈與封建權勢的錢權結合 D.傳統商業和外國資本主義的結合
9.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在《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出“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使歷史包含著越出舊軌的趨向。”若從洋務運動創辦的近代企業的角度來分析,這里“包含著越出舊軌的趨向”本質含義是
A.促進了自然經濟瓦解,誘導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B.有利于西學的傳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
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技術
10.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時并存有洋務企業、外資企業、民族工
業三類企業。這座城市應該是
A.西安 B.重慶 C.上海 D.北京
11.在對下列四位歷史人物進行分類時,某同學將前三人歸為一類.他確定的分類標準是

A.勇于學習西方的先行者 B.清政府內部的有識之士
C.倡導政治維新的改革家 D.著名的近代愛國實業家
12.下圖是“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結構示意圖”,其中邁出中國經濟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史上曾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有的民辦企業向清政府交納一部分資金,以獲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護;有的民辦企業依附于洋人,如上海發昌機器廠造成一艘小汽船,船頭掛英國國旗,船尾掛中國龍旗;19世紀70年代,寧波買辦嚴信厚創辦軋花廠,但在表面上卻依附于日本。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國民族企業對外國技術有依賴性 B.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
C. 外國資本主義企業經營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對民族企業進行鼓勵和支持
14.1927年到1936年,中國的工業增長率達8%以上,GDP飛速增長,9%的增長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稱為“黃金十年”。這一時期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原因是
A.西方因經濟危機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B.蘇聯對中國進行經濟援助
C.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工業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勵發展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
15.1884年,曾國荃在奏疏中稱:“近年以來,印度、日本產茶日旺,售價較輕,西商皆爭購洋茶,以致華商連連折損。據皖南茶商估計,光緒十一、十二兩年,虧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十三年虧損尤甚,統計虧銀將及百萬兩,不獨商販受累,即皖南山戶茶農亦因之交困。”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A.中國閉關鎖國未真正納人世界經濟體系 B.農業經濟完全半殖民地化
C.外人長期掌控海關稅務司 D.列強商業資本主義的擴張
16.鄧子恢在《在全國第一次農村工作會議上的總結報告》(1953年4月)中指出:“必須幫助農民解決以下三個問題:1.必須幫助貧苦農民解決生產資料的困難……2.幫助農民減少自然災害……3.幫助農民逐步改進生產技術……”當時政府幫助農民克服困難的措施是
A.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B.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
C.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D.確認農民的土地所有權
17.邢臺一中高一文科同學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項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時間
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事記
1953年
過渡時期總路線制定,計劃3個五年計劃完成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5年
全國參加手工業合作組織的成員約200萬人
1956年1月
北京市的手工業全部實現了合作化
1956年2月
143個大中城市和691個縣基本實現了手工業合作化,入社新成員達300萬人
1956年6月
全國組織起來的手工業者已占手工業者總數的90%
1956年12月
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A.公私合營保證了改造的順利進行 B.體現出建設與改造并舉的特點
C.中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 D.一定程度存在著急于求成的傾向
18.英國《金融時報》:“自1978年以來,中國企業有三次創業的高潮點,分別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這三個創業高潮點的動因分別是
A.建立4個經濟特區、鄧小平南方講話、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確立
B.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確立、三個代表理論的提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C.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開放開發上海浦東、確立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
D.擴大企業自主權、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確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19.傳統中國為一個農業社會,人民依賴土地生活,與土地的關系密切。有關中國歷史上土地與農民的關系,下列敘述不符合史實的是
A.西周時代土地為貴族所有,農民耕種所得全都交給貴族
B.戰國到秦漢時代,私人可以擁有土地,也有土地買賣的行為
C.北魏實施均田制,原則上需由政府授田,才能經營土地
D.唐代前期沿襲北魏均田制,政府依每戶人口給予田地耕種
20.在婚喪等傳統風俗革除舊習日趨簡化之際,清末通商口岸地區的飲食風氣卻越來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A.人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 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近代以來商品經濟得到了發展 D. 腐朽思想沒有得到徹底改變
21.男人托著大辮子,穿著寬大的褂袍,女人裹著小腳,這是清代時中國人的基本形象。然而這些習俗在晚清開始有了變化,男人剪掉了大辮子,女人不再纏足。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現 ②西方列強的擴張 ③政治運動的推動 ④政府及有識之士的倡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美國經濟學家弗理德曼訪問中國后寫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與服裝明顯多元化,與此伴隨的,則是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明顯跡象。農業改革效果十分明顯……私營企業有所發展……得到允許的、有限的經濟自由已經在改變中國的面貌。”說明當時的中國
A. 私有經濟主體地位上升 B. 農民已獲得土地的所有權
C. 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 D. 改革開放改變著社會面貌
23.1992年被人們稱為中國30年改革進程標志性的分水嶺。“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A.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 B.肯定了私營經濟的合法地位
C.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 D.形成了立體全面的開放格局
24.中國人過年有寫對聯的習慣,一副好對聯往往能夠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下列對聯反映時間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 ②“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③“柳暗花明萬木春堅持科學發展觀喜桑田好雨,鵬程麗日三十載促進市場繁榮慶經貿惠風” ④“自主權打通富裕路,責任制架起幸福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25.為迅速擺脫經濟大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預經濟的政策。其中農業領域的調控措施是
①減少種植面積,調控農產品產量 ②調整農產品結構,鼓勵農產品進出口
③增加政府儲備,規范農產品銷售 ④努力降低農產品價格,解決民生困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某歷史課外興趣小組要辦一期黑板報,有如下的一段宣傳材料:這個發明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請你給宣傳材料中的“發明”添加一個合適的標題
A.信息時代的到來 B.理性時代的到來 C.蒸汽時代的到來 D.電氣時代的到來
27. “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不過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漸漸地成為所有人工業生產的組成部分。電力時代,也就是第二次技術革命,其引發力量不是來自生產技術本身,而是來自似乎同生產沒有關系的科學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是
A.興起于重工業 B.科學和技術緊密結 C.首先發生在英國 D.電力的廣泛使用
28.“這一發現使工業幾乎徹底擺脫地方條件所規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遙遠的水力的利
用成為可能。”“這一發現”是指
A.蒸汽機的發明 B.電的發明 C.蒸汽輪船的發明 D.內燃機的發明
29.歷史照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呈現歷史的真實。下圖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情況的是
A. B. C. D.
30.工業革命開始后,亞當·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奉行,二戰后,凱恩斯主義盛行,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加強對經濟的干預,20世紀70年代后,面對經濟“滯漲”,資本主義國家又減少對經濟的干預,這反映出的本質問題是
A.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策搖擺不定
B.隨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相應調整
C.沒有哪種經濟政策可保資本主義經濟持續繁榮
D.資本主義國家嘗試建立計劃加市場的混合經濟
31.2010年11月,薩科齊退休制度改革受到工會組織強烈反對,工會連續組織全國性跨行業罷工和游行,抗議者在一些地區與警方發生沖突。有人說“薩科齊不是瘋子也不是傻瓜,如果還有別的選擇,他不會用退休制度改革來得罪他的選民。”那么促使薩科齊改革退休制度的原因有
①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法國的國家競爭力在不斷下降
②法國青年一代對未來缺乏信心
③法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
④受金融危機影響,法國縮小“福利國家”的規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布羅代爾在《文明史綱》中提到:“計劃經濟是一門不僅為更早時期蘇聯的經驗展現出來,而且為當代資本主義本身證明的藝術”。對這句話最準確的理解是
A.計劃經濟體制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所獨有
B.計劃經濟體制是各國經濟改革的必然選擇
C.計劃經濟體制曾在蘇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曾經并正在發揮作用
33.普京在評價斯大林時認為:“從1924至1953年國家有了根本變化: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誠然,農民沒有了,而我們大家都清楚記得有農業問題,特別是在最后階段,排著長隊購買食物等等。在這一領域所發生的一切,對農村沒有起任何積極的作用。不過工業化確實實現了。”請問“對農村沒有起任何積極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國家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 B.農業集體化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C.蘇聯農業設備和經營方式落后?????? D.蘇聯農業發展的起點比較低
34.2003年,俄羅斯科學院一位院士說,“我們俄羅斯人以我們自己的沉痛災難為代價,成為耶穌,悲壯地走上祭壇,向世人和歷史宣告:蘇聯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條絕路、死路”。這說明他把蘇聯解體的原因歸結為
A.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 B.蘇聯政局動蕩
C.西方的和平演變政策 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
35.2011年6月7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宣布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職位的法國女財長拉加德7日到訪印度,試圖爭取這個新興國家的支持。下列有關IMF說法表述錯誤的是
A.宗旨是穩定國際貨幣體系 B.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三大支柱之一
C.為經濟困難的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D.美國由于認繳的資金最多,所有擁有控制權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36小題8分,37小題8分,38小題14分,共30分。)
36.(8分)填圖題
請在A處填上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重要新式學堂的名稱;在B、C、D處填上洋務運動時期重要軍事企業的名稱
37. (8分)閱讀下列圖文,回答問題:
1876年7月3日,淞滬鐵路通車。當時的《申報》報道說,火車啟動后,包括婦孺在內的“乘者、觀者一齊笑容可掬,嘖嘖稱嘆”。但由于淞滬鐵路是英商在未經中國當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結果清政府與英方議定,在淞滬鐵路運行一年后,由中國政府購回。次年10月,清政府以白銀28.5萬兩購回淞滬鐵路,隨即拆毀,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就此夭折。
1953年7月15日,長春“一汽”開工建廠。1956年7月13日,“一汽”生產的新中國第一輛卡車,披紅掛彩地開下了生產線。這第一輛卡車,從建廠到下線,不到3年時間。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對“一汽”投產非常重視,毛澤東主席親自命名為“解放”牌。這第一輛解放牌卡車,代表著民族的驕傲,代表著民族的希望。
請回答:
(1)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談談你對淞滬鐵路通車及夭折的認識。(4分)
(2)結合相關歷史背景,指出長春“一汽”建成投產對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4分)
38.(14分)在歷史學習中,經常遇到一些名人或外交政治人物在公眾場合發表講話或演說,他們使用更多的是模棱兩可的外交辭令,如何理解它,將關系到對相關史實的掌握程度。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會使我們由后退轉而前進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癱瘓的那種無名的、沒有道理的、毫無根據的害怕。┄┄我們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貢獻;我們要前進,我們就必修像一支有訓練而且忠誠的軍隊那樣,為了共同的紀律而樂意有所犧牲,因為沒有這樣的紀律就不可能前進,就不可能實現有效的領導。
————羅斯福總統的首次就職演說
材料二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羅斯福
請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恐懼”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指什么?(6分)
(2)羅斯福說的“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在“新政”中有何體現?(2分)
(3)新政的實施是否如羅斯福所說的“永遠地糾正”了“我們經濟制度中的缺點”?為什么?(6分)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段中考試題答案
歷 史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注:從下列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D
D
C
C
A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D
D
B
D
D
A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C
D
A
D
B
A
C
B
題號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B
D
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36小題8分,37小題8分,38小題14分,共30分。)
36. 填空:A. 京師同文館 B. 天津機器制造局 C. 江南制造總局 D. 福州船政局(每小點2分,共8分)
37. (1)認識:英商私建淞滬鐵路,侵犯了中國主權;清政府反對英商私建,有維護國家主權的一面,但重金收購和拆毀,暴露出其昏庸、專制、腐朽;上海民眾贊許鐵路,表明部分國人對西方工業文明的傳入持接納和吸收的態度。(4分)(答出2點,即給4分。言之成理給分)
(2)重大意義:新中國汽車工業誕生;推動一五計劃順利進行;國家工業落后面貌開始改變;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初步基礎。 (答出2點,即給4分)
38.(1)“恐懼”指經濟危機所帶來的政治危機(2分)。“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指新政既避免了美國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爆發,也組織了法西斯勢力建立獨裁統治的企圖(4分)。
(2)國家對經濟的干預(2分)。
(3)沒有(2分)。新政僅僅是一種政策的調整,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因此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危機(4分)。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學段段中考試
地理試題(文科)
命題:何偉 審核:邸健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以地心為對稱點,與杭州市(30°N、120°E)相對的地球表面位于
A.亞洲      B.印度洋    
C.南美洲    D.太平洋2.東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A.0°和180°之間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E之間 D.20°W以東到160°E
3.某地往東是西半球,往西是東半球,往北是溫帶,往南是熱帶,該地位于
A. 20°W,23. 5°S B. 160°E,23. 5°N
C. 20°W,60°N D. 160°W,30°N
4.位于東十二區的輪船于9月30日上午10時經5分鐘向東過日界線,這時船上的時間是
A. 9月30日10時5分鐘 B. 10月1日10時5分鐘
C. 9月29日10時5分鐘 D. 9月30日9時55分鐘
5.從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慮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東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東南,再向東,最后向東走
D.先向東北,再向東,最后向東走
圖1-3是“我國某區域不同緯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組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6.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單元分別為
A.太行山、山東丘陵、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B.大興安嶺、長白山、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
C.賀蘭山、太行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D.大興安嶺、山東丘陵、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7.①山脈南北綿延約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8.L段①、②兩山之間的實際距離約為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9.2002年11月20日9時(北京時間)中國第1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自上海出發,此時長城站所在地區的區為
A.19日19時
B.20日5時
C.19日21時
D.20日21時
10.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小于8500千米,無論從甲地到乙地,還是從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據此判斷,甲乙兩地可能同處在:
A.赤道附近 B.南極附近
C.北極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況
讀下圖,回答11~12題。
11.屬于南半球、西半球、太平洋的是
A.a B.b C.c D.d
12.四幅圖中,甲地在乙地東北,丙地在丁地西南的是
A.a B.b C.c D.d
下圖為世界地圖上的一段緯線。P點以西為海洋,Q點以東為海洋,PQ為陸地。讀圖,判斷13~14題。
13.PQ線位于
A.北半球,東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東半球
14.下列四項,居于X他所在國的是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臺
15.讀右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從①→②的方向是;向西南
b.從③→④的方向是:先西南后西北
c.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相同
d.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正好相反
A.ab B.bc
C.ac D.bd
讀右圖,回答16~17題。
16.甲地位于
A.大西洋 B.非洲大陸
C.印度洋 D.南美大陸
17.已知乙處的晝長為6小時,倫敦的地方時可能是
A.18時 B.16:20
C.13:40 D.14:20
讀1989年中、美、蘇、法、英、日六國組成的國際橫穿
南極考察隊考察路線圖,回答18題。
18.A點時間為1989年12月12日12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2日、13日的范圍相等
B.12日的范圍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圍是13日的3倍
D.13日的范圍是12日的一半
19、在地球儀上,0°緯線與0°經線相比
A、正好等長 B、0°緯線稍長
C、0°經線稍長 D、0°緯線是0°經線長度的2倍多
讀右面經緯網圖,據此回答20—21題。
20、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的大小關系是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無法確定
21、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 B、東南方
C、西南方 D、東北方
22.關于圖中甲、乙兩地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地在同一條緯線上 B.甲、乙兩地在同一條經線上
C.甲在乙的西南方 D.乙在甲的正東方向
23.讀圖2-1,兩幅圖表示的區域范圍相同,圖甲比例尺為:1:100000,則
A.圖乙的比例尺為1:200000
B.圖乙的比例尺為l:400000
C.圖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較圖甲詳細
D.圖甲比例尺是圖乙的4倍
24. 將1:1000的地圖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新圖比例尺為1:2000   
B.新圖圖幅面積比原圖增加了2倍
  C.新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圖簡略   
D.在原圖上淮河的長度為10厘米,在新圖上長20厘米
25.在等高距為50米的地形圖中,5條等高線重疊于某斷崖處,斷崖相對高度可能為
A. 180米 B. 220米 C.320米 D.300米
讀圖2-5:回答26-27題
26.該地地形為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7.以下對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此地適宜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
B.此地發展耕作業需要修筑梯田
C.此地的等高距為100m
D.此地只適宜發展林牧業

讀等高線示意圖,已知a>b。回答
28有關P、Q兩處地形的正確敘述是
①P為山坡上洼地 ②Q為山坡上洼地
③P為山坡上小丘 ④Q為山坡上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圖2-11是某水庫大壩位置示意圖。據此回答
29.若水庫大壩再加高100米,該地區的四個村莊可能會發生什么情況?
A.①號村莊會被淹沒
B.②號村莊會被淹沒
C.③號村莊會被淹沒
D.④號村莊會被淹沒
30.關于下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支流甲河畫錯了
B.乙河向西北流
C.①位于②有正南方向
D.③比④高100米
二、綜合題(本題共2小題,共40分)31.(20分,每空2分)南昆鐵路是1997年我國西南地區新開通的國內科技含量最高的現代化鐵路,它東起廣西南寧,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貴州紅果。這一地區人口約為2000萬,分布著苗、壯、布依等10個少數民族;由于歷史和地理原因,這里是我國貧困人口較多的地區。讀西南地區交通線路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南昆鐵路經過_ _ 水系,起點和終點所在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分別是 、 。
(2)南昆鐵路經過著名的_______ 地貌風景區。主要礦產有 、 等
(3)南昆鐵路的建成,將西南地區的 優勢和 優勢結合起來,有利于西南地區與沿海地區的經濟交往和區域合作,有利于促進民族 和 的發展。它是我國
含量最高的鐵路之一。
32..(20分)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有山頂、山脊、鞍部、陡崖、山谷、小河、陡坡、緩坡等地形,其中:
A地是________, D地是________,
B地的坡度比C地________(大或小)。
(2)以C點為基點與甲山峰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米。
(3)當甲山山頂氣溫是16℃時,C地氣溫是________。
(4)E、B兩地比較,________地降水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B地在A地的________方向,乙河的流向是從_____流向 。
文科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
1—5 DBCBB
6—10 CCCCD
11—15ADCCC
16—20ACDBA
21—25DCDBB
26—30BDCAD
31—35DDBBA
36—40BADDB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
41.(9分)(1) A 中心商務區 A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條道路穿過,通達度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2)B、C、D、E 地處從市中心延伸出來的干線公路和城鄉外圍公路交匯處,通達度相對較高,租金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
(3) ADGF
(4) 居住 工業 商業
42.(11分)(1)魯 豫
(2)保溫、保水(保墑)
(3)春季升溫快,蒸發量大,降水量少,影響大蒜生長
(4)市場 勞動力價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質好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學段中期考試試題
政治
命題:王莉 審核:劉琴鳳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溫總理在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結合過去十年特別是近五年工作的體會,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幾條建議,其中建議三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這從根本上說明
A.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B.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C.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 D.人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2.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來自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和港澳臺同胞。這表明在我國
A.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B.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C.社會主義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D.我國民主的真實性
3.互聯網已日漸成為公眾了解社會、獲取信息和交流溝通的重要渠道,而西方一些敵對勢力卻利用互聯網煽風點火——傳播“中國威脅論”。部分網民不知真相,利用互聯網傳播謠言,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如果請你寫一份抵制網絡謠言的倡議書,恰當的論點應當是
①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 ②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 ③公民權利有真實性,國家應當保障公民言論自由 ?④自由是法律的前提,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下列描述的政治活動正確的有
①老張看到自己買的股票價格不斷下跌找政府幫助解訣
②老李對城管部門沒收自己經營的貨物不服向新聞媒體提出行政申訴
③今年十八周歲的小鋒參加所在居住地的基層人大代表選舉
④學生家長通過電子信箱向省教育廳舉報學校違規辦學行為
⑤幾位大學生提交的《關于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問題的建議》被送到了總理的辦公桌上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5.讀右圖,
下列觀點與圖中寓意一致的是
①夫治亂、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
②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③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6.人大代表應當
①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聯系群眾 ②積極建言獻策,接受
政府監督 ③依法行使權利,履行代表職責 ④發揮參政作用,行使立法權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政府要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下列具體內容對應正確的是
①菜市開展市場環境專項治理“綠色行動” ②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2月份CPI、PPI等經濟數
據? ③某市科學管理小攤販,給小攤販留足生存空間 ?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A.①公共服務 ②經濟調節 ③市場監管 ④社會管理
B.①市場監管 ②經濟調節 ③社會管理 ④公共服務
C.①公共服務 ②社會管理 ③市場監管 ④經濟調節
D.①市場監管 ②公共服務 ③社會管理 ④經濟調節
8.從“表哥”、“房叔”的落馬,可見網絡的力量不可忽視。反腐倡廉,網民功不可沒。網絡反腐
①屬于行政系統內部監督的一種形式 ②是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
③是通過社會與公民的監督促進廉政建設 ④可以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杭州市政府“讓民意領跑政府”的“開放式決策”榮獲“第五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政府通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列席政府常務會議、與市民在線交流等形式,共同討論重大決策。這一做法有利于
①保證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寬公民民主監督的渠道 ②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 ③避免政府決策的盲目性,方便市民直接參與城市管理 ④推進了服務型政府建設,保障市民的參與權和表達權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 ③④
10.長途客臥車出現重大交通事故的事情時有發生,而對長途客臥車的監管一直是政府的一大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政府應當 
①參與客車的運營,強化責任意識 ②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公民的權利 
③集中一切權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權威 ④制定和完善行政法規,確保有法可依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1.北京市某區政府把所轄區域劃分為若干網絡,為每個網絡配備若干工作人員,構建了一個天上有云(云計算中心),地上有格(社會管理網絡),中間有網(互聯網)的新型社會管理體系,提高了處理相關信息的效率,在為群眾排憂解難,優化社會矛盾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這一舉措有助于
①增強政府的科學執政意識 ②提升政府為市民服務的能力
③增加公民的民主權利 ④提高政府的社會管理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2年新出臺的《民政部關于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的意見》指出,要切實保障農民工參與社區自治的權利。農民工參與社區自治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礎????? ②是農民工參與管理國家的基礎和標志 ③能夠提高農民工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④有利于農民工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2011年,中央決定大幅減免新疆困難地區企業所得稅,免除新疆困難地區公益性項目的配套資金,同時,全國19個省市對口援助新疆資金將超過100億元,這些舉措體現了
①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②國家富強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
③民族地區的發展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④國家方針政策和民族地區具體特點的結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3年全國政協工作會議指出,人民政協應心系國事、情牽民生,積極協助黨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這表明
①關注民生和國家利益是人民政協工作圍繞的兩大主題 ②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③人民政協行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國家職能 ④人民政協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2年7月23日,三沙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西沙永興島開幕,大會選舉產生了三沙市首任人大常委會主任和首任市長。這表明
A.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三沙市人民代表大會保證了其他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C.三沙市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三沙市的一切權力
D.三沙市人民代表大會是三沙市的權力機關
16.人大代表,不僅要能“代”,還要善于“表”,就是要參與人大各項決定的表決,充分表達選民的意愿、呼聲。這說明人大代表
A.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B.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受人民監督
C.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國家權力 D.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7.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2009年在江蘇無錫舉行,論壇主題是“和諧世界,眾緣和合”,論壇就佛教的修學體系、佛教的慈善關懷、佛教的國際交流等話題,進行了廣泛研討和交流。世界佛教論壇在我國舉行  
①表明佛教可以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②說明佛教作為意識形態發生了新變化 
③是我國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體現  ④凸顯了佛教在我國的教化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8.2013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名單公布。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的代表,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來自一線的工人、農民代表比例明顯上升,黨政領導干部代表比例明顯下降。這一變化
①體現了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不斷完善 ②體現了人大代表的廣泛性
③體現了人大代表結構不斷優化 ④體現了民族團結的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黨的十八大代表的選舉第一次實行差額考察,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向全社會進行公示,聽取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在選舉階段實行差額選舉,差額選舉的比例應多于15%。這表明
①我國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是民主選舉產生的
②廣大人民才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
③中國共產黨堅持民主執政,真正體現廣大黨員群眾的意愿
④中國共產黨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充分發揚黨內民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20.今年新實施的交通法規足以震懾交通違法的僥幸心理,對維護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據統計,新交規實施后交通事故發生數在很多一線城市總體大幅下降。其嚴格規定較好地維護了行人與車主的安全。從新交規實施后的效果來看,政府應該:
①加強立法、決定、監督等權力,嚴格依法行政
②更好地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③履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④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方法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1.我國新設立的三沙市將管轄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域范圍將逾200萬平方公里。三沙市的設立,邁開了以行政治理宣示國家主權的新路徑,備受世人關注。這啟示我們
A.和平解決領土主權爭議是我國應盡的國際義務 B.充分行使管轄權,才能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C.切實履行政治職能,將法定的南海主權落到實處D.維護國家主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22.到2012年12月為止,中國先后參加了聯合國20項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1.8萬人次,是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官兵人數最多的國家。這表明
A.經濟發展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 B.建立國際新秩序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點
C.我國政府遵循聯合國的宗旨,積極履行國際責任
D.組織國際維和行動是主權國家享有的基本權利
23.2012年10月25日,我國成功發射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與先期發射的15顆組網運行。這有
利于打破美國壟斷格局,維護國家安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運行
①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②促使國際關系向民主化方向發展
③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④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創新型國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
① 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②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③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④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A.②③???? ?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在我國政治生活中,但凡涉及國家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一般都是先由中共中央提出方針政策,國務院據此擬定實施方案,再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全國政協討論,最后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作出決定。這說明
A.黨中央是我國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是其執行機關
B.黨提出的方針政策,必須由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表決通過,才能上升為國家意志
C.黨中央不斷改進黨的執政方式
D.黨是執政黨,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要在黨的領導下協調工作
26.提高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是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序參與和 無序參與政治生活的區別在于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依法履行政治性義務 ②是否向國家機關表達了自己合理的批評和建議 ③是否遵循了法律、規則和程序 ④是否正確處理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意見強調,要擴大考核民主,強化黨內外干部群眾的參與度,加大群眾滿意度在考核評價中的分量。這意味著我國公民可以通過
A.民主決策,調整任免黨政干部 B.民主選舉,選舉基層黨政干部
C.民主監督,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D.民主管理,提高政治參與能力
28. 縣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采取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相結合的方式。這種選舉方式
①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可以充分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③可以避免虛假宣傳或賄賂 ④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余地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9.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系有
①執政黨和參政黨的關系 ②組織上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③親密合作的友黨關系
④在法律地位上平等的關系 ⑤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A. ①②④ B.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30.以下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的有
①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②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③堅持民主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④堅持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31.(10分)截止2012年10月,我國網民數量已成為第一,在網絡購物十年增長600倍同時,廣大網民積極通過網絡參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國家高度重視網絡民意的表達。網絡一方面有效整合了民眾的智慧和意見,形成了一個良性互動的社會民主環境,從而對執政、施政行為產生了無所不在的監督和約束。另一方面,網絡也為執政者和施政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和嶄新的對話方式,可以更為清晰、理性、全景式的把握民眾心理和社會輿論氛圍,從而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與時俱進的提高執政、施政能力,從而在內部減少并消除腐敗發生的可能性。
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網絡民意的表達?
32.(1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年)》(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
材料一:“十二五”規劃的編制過程
步驟
內容

發改委調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規劃的基本思路

黨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起草、通過

國家規劃專家委員會論證

黨中央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意見

全國人大審議并批準<<“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

<<“十二五”規劃綱要>>正式公布

規劃實施
材料二:“十二五”規劃建議首次提及“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輔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據調查,目前,影響我國公眾社會心態的因素依次是住房、醫療、下崗失業、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眾對城鄉之間的待遇、不同地區、行業之間的待遇,以及社會保障和財富分配等社會現實最缺乏公平感。
運用“我國政黨和政黨制度”的知識,分析材料一、二所體現的《政治生活》道理。
33.(10分)2011年9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堅持自己和平發展的同時,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積極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繁榮。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睦鄰友好的方針,發展同周邊國家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積極開展雙邊和區域合作,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中國和平發展的不懈追求是,對內求發展、求和諧,對外求合作、求和平。具體而言,就是通過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和改革創新,通過同世界各國長期友好相處、平等互利合作,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并為全人類發展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政治學依據。
34.(10分)材料: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們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李良棟教授說,這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主不斷健全、文化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的時期。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靠的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濟的正確指引,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奠定的深厚基礎,靠的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
根據材料,結合《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請概述“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的政治
因素。


天水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級第二學段中期檢測答案
政治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A
C
D
B
C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B
D
C
A
D
D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B
D
D
C
D
C
D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31. (10分)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重視網絡民意的表達,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3分)②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重視網絡民意的表達,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和監督權,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3分)③信息是決策的基礎,民意是正確決策重要的信息資源。國家重視網絡民意的表達,有助于集中民智,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4分)(如果答出有利于培養現代公民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提高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參與能力也可酌情給分)
32.(10分)①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在“十二五”規劃制定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2分)②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黨中央起草和通過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建議的過程是黨不斷探索和遵循執政規律,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依法治國的重要體現。(3分)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關注公眾社會心態,表明黨堅持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有助于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3分)
33.(10分)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順應了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世界潮流。(2分)②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繼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是中國發展的內在需要。(3分)③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所以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2分)④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有利于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3分)
34.(10分)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最廣泛、最充分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2分)②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分)③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基層民主制度,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蓬勃發展。(2分)④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積極履行職能,堅持依法行政,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2分)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2分)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2012級第二學期第二學段考試題
數學試題
命題:高路 審核:文貴雙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若三點共線,則有( )
A. B. C. D.
2.若平面向量與向量平行,且,則( )
A. B. C. D.或
3.設則有( )
A. B. C. D.
4.函數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5.( )
A. B. C. D.
6.已知和都是銳角,且,,則的值是( )
A、 B、 C、 D、
7.已知,且,則的值是( )
A、 B、 C、 D、
8.要得到函數的圖像,只需要將函數的圖像 ( )
A、向右平移個單位 B、向右平移個單位
C、向左平移個單位 D、向左平移個單位
9.已知,則式子的值為( )
A、 B、 C、 D、
10、已知,,且,,則的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11.已知函數的圖像如圖所示,則 。
12.函數的圖像的一條對稱軸方程是
13.已知,則的值為
14.關于函數,下列命題:
①、若存在,有時,成立;
②、在區間上是單調遞增;
③、函數的圖像關于點成中心對稱圖像;
④、將函數的圖像向左平移個單位后將與的圖像重合.其中正確的命題序號 (注:把你認為正確的序號都填上)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推演步驟或文字說明)
15.(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試求式子的值.
16.(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
若,求的單調的遞減區間;
若,求的值.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Ⅰ)求函數的最小正周期;(Ⅱ)求函數在區間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設關于的函數的最小值為,
試確定滿足的的值,并對此時的值求的最大值。
數學答案:
一.選擇題
1—5:C D C B B 6-10:C B D A D
二.填空題
11.0 12. 13. 14. ①③
三.解答題
15.
16.


(1)∵,∴,即時,為減函數,故的遞減區間為;
(2)∵,∴,或.
17.略
18.解:令,則,對稱軸,
當,即時,是函數的遞增區間,;
當,即時,是函數的遞減區間,
得,與矛盾;
當,即時,
得或,,此時。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2學段2012級段中檢測試題
命題:王植 審核:王謙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12小題48分。1-6題所給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正確,7-12題所給4個選項中至少有2個選項正確。選對得4分,對而不全得2分,選錯得0分。)
1. 下列物理量中既可以決定一個物體平拋運動飛行時間,又影響物體水平位移的是
A.拋出的初速度????????? ?? B.拋出時的豎直高度
C.拋體的質量?????????? ???? ?? D.物體的質量和初速度
2.如圖所示,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v0拋出的物體,飛行一段時間后,垂直地撞在傾角θ為30°的斜面上,可知物體完成這段飛行的時間是(取g=9.8m/s2)
A.s    B.s  C.s D.2s
3.如圖所示,在勻速轉動的圓筒內壁上,有一物體隨圓筒一起轉動而未滑動。當圓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彈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體所受彈力增大,摩擦力減小了
C.物體所受彈力和摩擦力都減小了
D.物體所受彈力增大,摩擦力不變
4.衛星電話信號需要通過地球同步衛星傳送。如果你與同學在地面上用衛星電話通話,則從你發出信號至對方接收到信號所需最短時間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數據: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半徑約為3.8×105km,運行周期為27天,地球半徑為6400km,無線電信號的傳播速度為3.0×108m/s)?
A.0.1s??? B.0.25s??? C.0.5s?? ? D.1s
5.有一星球的密度與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則該星球的質量將是地球質量的:
A. B.4倍 C.16倍 D.64倍
6. 某人造衛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氣的阻力作用,繞地球運轉的軌道會慢慢改變。每次測量中衛星的運動可近似看作圓周運動,某次測量衛星的軌道半徑為,后來變為,以、表示衛星在這兩個軌道上的線速度大小,、表示衛星在這兩個軌道上繞地球運動的周期,則
A.,, B.,,
C.,, D.,,
7.物體受到幾個外力的作用而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撤去其中的一個力而保持其余的力的大小方向都不變,則物體可能做
A.勻減速圓周運動 B. 勻加速直線運動
C. 平拋運動 D.勻速圓周運動
8.一小球用長為L的懸線固定于O點,在O點正下方距O點處釘有一根長釘,把懸線沿水平方向拉直后無初速度地釋放小球,當懸線碰到釘子的瞬時
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速度突然增大 D.懸線的張力突然增大
9.某人用手將質量為1kg物體由靜止向上勻加速提起1m時物體的速度為2m/s,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取g=10m/s2)
A.手對物體做功12J?????????????????? ???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 D.物體克服重力做功10J
10.如圖所示,木塊A、B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之間不光滑,用水平力F拉B,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加速運動,設A、B間的摩擦力為f,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F對B做正功,對A不做功
B.f對B做負功,對A做正功
C.f對A不做功,對B做負功
D.f對A和B組成的系統不做功
11.如圖所示,在地面上豎直放置一輕質彈簧。有一個物體m在它正上方A處自由下落,到B點與彈簧接觸,到C點彈簧壓縮量最大物體瞬時靜止。則物體由B運動到C的過程中
A.它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
B.它的動能一直在減小
C.系統的彈性勢能一直在增加
D.彈簧的彈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12.如圖所示,用一條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懸線從豎直方向拉開一個小角度,使小球在豎直面內擺動。關于小球所受各力的瞬時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懸線拉力的功率始終不變
B.重力在最高點的功率為0
C.重力在最低點的功率最大
D.合力在最低點的功率最大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16分。)
13. 如圖所示,將一小球(可被視作質點)從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A點以速度v0水平拋出(使v0∥EF),小球運動到B點,已知A點的高度h,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則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
?
14.設質量相同的兩人甲和乙,甲在赤道上,乙在北緯45°,他們隨地球一起轉動,則兩者線速度大小之比vA:vB=_________,他們受的向心力大小之比FA:FB=_______.
15.起重機的吊鉤下掛著質量為m的木箱,假如木箱以加速度a勻減速下降了高度h。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則鋼索拉力對m所做的功為 。
三.解答題(寫出必要的步驟,共36分。)
16.(8分)如圖所示,小球被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的O點,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運動中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細線長度為L。用g表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試求小球運動的周期。
?
17.(8分)一架農用飛機做水平勻速飛行時,投下一物體,在物體落地前1s時,其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夾37°角,落地前瞬間,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夾53°角.不計空氣阻力,求飛機飛行的高度與速度.
18.(10分)如圖所示,小球(可被視作質點)質量為m,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圓環其最高處有一小缺口A,小缺口的直徑略大于小球的直徑。細繩拉著小球在圓環內繞環心O做圓周運動,小球不脫離圓軌道,圓環半徑為r,細繩的長度也是r.細繩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為小球重力的3倍.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小球在最高點A允許的最大速率和最小速率是多大?
19. (10分)低速載貨汽車質量為5.0×103kg,其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3.75×104W,汽車在平直道路上從靜止開始啟動,開始一段時間內,以1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最終達到的最大速度為15m/s,假設它運動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求:
(1)汽車運動中所受的阻力;
(2)汽車勻加速運動的時間。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2學段2012級段中檢測
物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12小題48分。1-6題所給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正確,7-12題所給4個選項中至少有2個選項正確。選對得4分,對而不全得2分,選錯得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B
D
C
BC
ABD
ABD
ABD
AC
AB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16分。)
13. 14., 15.-m(g+a)h
三.解答題(寫出必要的步驟,共36分。)
16.
17.h=25.6m, v=16.8m/s
18. ,
19.f=2500N, t=5s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段中考試
英語試題
命題:緱小蕓 審核:趙良璧
(滿分:100分 時間:90分鐘)
第一卷(選擇題)
I. 聽力理解(每小題1分,共10分)
第一節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To have an X ray. B. To go to the hospital. C. To help the wounded man.
2.Where and when will the meeting be held?
A. Room 303, 3:00 pm. B. Room 303, 2:00 pm. C. Room 302, 2:00 pm.
3.When would Thomas and Lily like to leave?
A. Tomorrow. B. Next Monday or Tuesday. C. This Monday.
4.What is the man’s choice?
A. He prefers train for trip. B. He doesn’t like traveling. C. Not mentioned.
5.According to the woman, what should the man do at first?
A. He should ask about the flat on the phone.
B. He should read the advertisements for flats in the newspaper.
C. He should phone and make an appointment.
第二節
聽下面2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How long is it since they met each other?
A. More than one year. B. Less than one year. C. Three months.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woman speaks German better than Spanish.
B. Tom, John’s son, is in Grade Three.
C. The man has two children.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
8.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A. A man and his wife. B. A man and his sister. C. A man and his girlfriend.
9.Why is the man unhappy about their weekends?
A. They seldom invite friends over.
B. They seldom go out for a picnic.
C. They seldom spend weekends together.
10.Which aspect of the picnic do the man and woman differ on?
A. Who should get the car ready.
B. How many friends they should invite.
C. What food and drink they should prepare.
II. 單項填空(每小題1分,共15分)
11. You should _____ these bad habits.
A. get yourself rid of B. rid yourself of
C. get rid of yourself with D. rid of yourself with
12. When reading, you should _____ your attention on the main idea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not on specific words or sentences.
A. pay B. focus C. put D. expand
13. We are considering _____ a trip around the island.
A. take?? B. to take? ?C. to be taking ?? D. taking
14. There is no need for you to look up every new word you ______ when reading. You have to learn how to guess the meanings of new word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A. come up with B. come out C. come along with D. come across
15. Not only I but also David and Iris ______ fond of playing basketball. A. am B. is C. are D. was
16. _____ of the land in that district _____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 A. Two fifth; is?????????? B. Two fifth; are?????????? C. Two fifths; is???????? D. Two fifths; are
17. — What made you so unhappy?
— _____ my new bicycle.
A. Losing B. Lost C. Lose D. Being lost
18. —I’m going out tonight.
—Well, I’d rather you _____.
A. aren’t B. don’t C. won’t D. didn’t
19. She is one of the few girls who _____ in the kindergarten. A. is well paid??????????? B. are well paid?????????? C. is paying well???????? D. are paying well
20.I hope you don’t mind ____ at your newspaper.
A. I look?? B. my looking? C. I looking? ? D. my to look
21. Now Tom with his classmates __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A. play   B. are playing  C. plays?   D. is playing
22. The fact _____ she works hard is well known to us a11.
A.that B.what C.why D.which
23. Most young people don’t want _____ the kind of life that their parents ______.
A. to lead; used to live B. living; used to live
C. to live; used to living D. leading; used to live
24. The book, which _______ children, became popular with adults.
A. was planned for B. was meant by C. was intended for D. was designed by
25. Only when your identity has been checked ______.
A. you are allowed in B. you will be allowed in
C. will you allow in D. will you be allowed in
III. 完形填空(每小題1分,共15分)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things about the human mind is our ability to imagine the future. In our 26 we can see what has not yet happened. For example, while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27 a new place or country, we 28 what it will be like. We predict the way people will eat, dress and act. Of course, we do not always predict things 29 . Things are often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way we 30 them to be.
One of the famous dreams in history is the dream of the German scientist, Kekule, who had been 31 to work out a very difficult problem in physics. He had studied and analyzed (分析)the problem from every angle(角度)for days, but there 32 to be no way of 33 out the answer. Then one night he went to bed and dreamed. When he 34 up, he realized that he knew the answer. He had solved the problem in his 35 . The hypnotist(催眠者)sat in the chair opposite him and spoke softly: I want you to concentrate on my voice. Think about 36 .You know nothing but my voice. And as you pay attention to my voice, your eyes will get heavier. Soon you’ll be asleep. You will hear my voice and _37_ my words, but your body will be asleep, your eyes are too heavy. You are _38_ asleep, and when you wake up you will _39_ nothing. You will forget everything. Now I am going to _40_ slowly from one to five.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26. A. brains B. senses C. minds D. sights
27. A. visiting B. seeking C. reaching D. discovering
28. A. imagine B. know C. feel D. guess
29. A. quickly B. simply C. correctly D. neatly
30. A. required B. wished C. left D. expected
31. A. managing B. trying C. thinking D. hoping
32. A. used B. ought C. seemed D. had
33. A. making B. finding C. turning D. letting
34. A. gave B. sat C. woke D. got
35. A. dream B. lesson C. research D. exercise
36.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nothing D. anything
37. A. believe B. repeat C. take D. understand
38. A. really B. extremely C. actually D. almost
39. A. accept B. remember C. hear D. receive
40. A. count B. say C. add D. speak
IV. 閱讀理解 (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1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0分)
A
Three blondes (金發碧眼的女人) were being trained to become detectives by a policeman. To test their skills in recognizing a suspect (嫌疑犯), the policeman showed the first blonde a picture for five seconds and then asked how she could recognize him. She thought it easy, for the suspect had only one eye. The policeman felt disappointed at this funny answer. He showed the second lady the picture for five seconds and asked her how she would recognize him. The second blonde giggled, flipped her hair, and said, "Ha! It’s easy to find the one-eared person!" Her answer also made the policeman angry. Turning to the third lady, he asked, "This is your suspect, and how would you recognize him?" He added quickly, "Think hard before giving a stupid answer." The third blonde looked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for a moment and said, "HMMMM ... the suspect is wearing contact lenses (隱形眼鏡)." The policeman was surprised and speechless, because he really didn't know himself if the suspect wore contacts or not. "Well, that is a good answer. Wait here for a few minutes while I check his file." He left the room and went to his office, checked the suspect's file in his computer and returned with a beaming smile. "Wow! I can't believe it ... it's TRUE! The suspect does in fact wear contact lenses. Good work! How were you able to make such a wise observation?" "That's easy," the blonde replied, "he can't wear glasses because he only has one eye and one ear!" 4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not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detectives should have?
A. They must be charming. B. Their observation must be keen.
C. They must be humorous. D. They must be good at thinking.
4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 ?A. the suspect was easy to be recognized ?B. the picture was just a side of the suspect ?C. the suspect must be a disabled person ?D. the suspect was caught by the policeman
43. What will probably happen to the three blondes after this test? ?A. The first blonde may be accepted as a detective at once. ?B. The second blonde may be accepted as a detective at once. ?C. The third blonde is good at thinking and needn’t any training. ?D. All of them may be given more training courses or fired
B
Today many people say that women have the same chance as men in society. But this was not always so. In the past, women all over the world had to fight to get the same chance as men in education and jobs. Many people said that women should not receive much education because they would not do as well as men when they went to work.. One woman who showed that women should have the same chance was Marie, a scientist. In the 1800s scientists knew that a metal, uranium(鈾), gave off radiation. They also knew how much radiation came from his element. But they didn’t know what this radiation was like; they wondered why and how uranium gave off radiation. Marie Curie set out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n one of her experiments she was studying a certain material which, she knew, contained uranium, But it gave off 4 times as much radiation as usually does. What could explain this fact? Marie Curie thought that there must be another source of radiation in this material. In 1898 Marie Curie set out to find out this new source of radiation, which she named “radium(鐳)”. Her husband, who was also a scientist, helped her. They set up a laboratory in an old building behind a school. For four years Curies searched, doing many experiments, And one morning in 1902 Marie found the source of the radiation. Marie Curie proved to the world that there was element that gave off radiation. And she also proved to the world that, if women are given truly equal chance, they can really help society. 44.The scientists of Marie Curie’s day knew?????? . A. that uranium gave off radiation?????????????? B. that radium gave off radiation C. that there was some radium in uranium??? D .that uranium and radium both gave off radiation 45.The Curies found the element radium??? ??? . A. with other scientists’ help????????? ????????????? B. by asking some famous scientists C. by doing many experiments??????????????? ???? D .with their teachers’ help 46.In the past many people thought??? ??? . A. that women must get the same chance as men in education and jobs B. that women should receive much education C. that women should get good jobs D. that women could not do the work well 47.Marie Curie proved to people?????? . A. that there was a new element uranium B. that there was a new element radium C. that women could do their work as well as men if they were really given the same conditions D. both B and C
C
As people slowly learn to cure diseases, control floods, prevent hunger, and stop wars, fewer people die every year. As a result,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becoming larger. In 1925 there were about 2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today there are over 6 billion. When the number rises, extra mouths must be fed. New lands must be brought under development, or land already farmed must be made to produce more crops. In some areas the land is so over-developed that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make it provide more crops. In some areas the population is so large that the land is divided into too tiny units to make improvement possible with farming methods. If a large part of this farming population went into industrial work, the land might be farmed much more productively (多產地) with modern methods. There is now a race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to keep the output of food rising faster than the number of people to be fed. New types of crops, which will grow well in bad weather, are being developed, so there are now farms beyond the Arctic Circle in Siberia and North America. Irrigation (灌溉) and dry-farming methods bring poor lands under the plough. Dams hold back the waters of great rivers, which can provide water for the fields in all seasons and provide electric power for new industries. Industrial chemistry provides fertilizer to suit different soils. Every year, some new methods are made to increase or to protect the food of the world. 48. The author says that the world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because _____. A. there are many rich valleys and large fields B. farmers are producing more crops than before C. people are living longer due to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D. new lands are being made into farmlands 49. The author says that in areas with large populations, land might be more productively farmed if _____. A. the land was divided into smaller pieces B. people moved into the countryside C. industrial methods were used in farming D. the units of land were much larger 50. We are told that there are now farms beyond the Arctic Circle. This has been made possible by _____. A. growing new types of crops B. irrigation and dry-farming means C. providing fertilizers? D. destroying pests and diseases
第二節 閱讀填句(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_51_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so, however. Anyone can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f he or she wants to. Here’s how:
Plan your time carefully. When planning your work, you should make a list of things that you have to do. After making this list, you should make a schedule of your time. First your time for eating, sleeping, dressing, etc. Then decide a good, regular time for studying._52_ A weekly schedule may not solve all your problems, but it will force you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to your time.
Find a good place to study. Look around the house for a good study area. Keep this space, which may be a desk or simply a corner of your room, free of everything but study materials. No games, radios, or television. When you sit down to study, concentrate on the subject.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in class. 53 Listening carefully in class means less work later. Taking notes will help you remember what the teacher says.
Study regularly. When you get home from school, go over your notes, review the important points that your teacher is going to discuss the next day, read that material. 54 If you do these things regularly, the material will become more meaningful, and you’ll remember it longer.
Develop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tests. The purpose of a test is to show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a subject. They help you remember your new knowledge. The wo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 so don’t be over worried.
_55_ You will probably discover them after you have tried these.
A. There are other methods that might help you with your studying.
B. Don’t forget to set aside enough time for entertainment.
C. Take advantage of class time to listen to everything the teacher says.
D. No one can become a top student unless he or she works hard.
E. Maybe you are an average student.
F. Make full use of class time to take notes of what the teacher says in class.
G. This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the next class.
第二卷(非選擇題)
V. 單詞拼寫(每小題1分,共10分) 56. As students, we should __________(遵循)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school.
57. It is ___________(值得的) to spend the whole day in the forest.
58. The professor was ________(滿意的) with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59.?Genius is 10% ___________(靈感)and 90% perspiration.
60. So far, we have achieved many great __________ (成就). 61. They couldn’t afford to?_______ (裝備) their laboratories properly because of lack of money. 62. Doctor Smith got a call last night and was asked to d_______ a baby for a peasant’s family. 63.?F__________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64. However great the difficulty is, we must try our best to o_________ it.
65.?We have been told to show r________ for our elders.
VI. 單句改錯(每小題1分,共5分)
66. Although he is one of China's most famous scientist, Yuan Longping considers himself a farmer.
67. Dr Yuan Longping grows that is called super hybrid rice.
68. Now more than 60% of the rice produced in China each year are from this hybrid strain.
69. Watching a family of chimps wake up are our first activity of the day.
70. This means to go back to a place where we left the chimp family sleeping in a tree the night before.
VII. 書面表達(15分)
如今世界糧食短缺,價格飛漲,給部分地區造成社會動蕩。假設在你校開展的研究性學習中,你們小組以“World Food Crisis(危機)”為題進行研究,現在請你代表你們小組向全體同學簡要介紹你們的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如下:
造成的原因: 1. 氣候變化,造成糧食減產 2. 工業發展,城市面積擴大,耕地減少 3. 世界能源價格上漲,使用糧食生產生物燃料 應對的措施: 1. 注重環保,改善生態 2. 嚴格保護耕地
富國支持窮國,促進世界和諧 你如何做出自己的貢獻 1.…… 2.…… 注意:1. 內容包括以上要點,但不要逐句翻譯。可適當發揮。 2. 字數100左右,文章開頭已提供,不計入總詞數。 3. 參考詞匯:城市化 urbanization 生物燃料 biofuels 和諧 harmony n.
和諧的 harmonious adj.
World Food Crisis Hello, everyone, Now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research project The World Food Crisis on behalf of(代表) our group. As you know, food shortages have hi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even caused social unrest in some areas……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段中考試
英語試題答案
I. 聽力理解(每小題1分,共10分)
1-5. CCBCB 6-10. .BBAC B
II. 單項填空(每小題1分,共15分)
11-15. BBDDC 16-20. CADBB 21-25. DAACD
III. 完形填空(每小題1分,共15分)
26-30CAACD 31-35BCBCA 36-40C DDBA
IV. 閱讀理解 (每小題2分,共20分)
41-43. CBD 44-47. ACDD 48-50. CCA
閱讀填句(每小題2分,共10分)
51-55. EBCGA
V. 單詞拼寫(每小題1分,共10分)
56. observe 57. worthwhile 58. content 59. inspiration 60. achievements
61. equip 62. deliver 63. Failure 64. overcome 65. respect
VI. 單句改錯(每小題1分,共5分)
66. scientist--scientists 67. that--what 68. are--is 69. are--is 70. to go-- going
VII.書面表達(1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Hello, everyone!
Now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research project The World Food Crisis on behalf of our group. As you know, food shortages have hi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even caused social unrest in some areas. But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urrent world food crisis? First, annual world grains output has reduced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Then lots of farmland has been los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expanding of the city size. Besides, faced with the rising energy prices, people have turned to 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which has worsened the serious situation.
Then what should we do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n one hand,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mprove the ecology. On the other hand, stric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farmland. Of course,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hould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help the poor ones going through food shortage.
As for me, I will call on the people around me to live thriftily. And for the moment, I think, we should study hard to develop science and help solve the food shortage in the future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學段段中檢測考試
語文試題
命題:衛華琳 張玉蘭 審核:謝黎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18分)
無土的蘭花
??? 天依然陰沉沉,云一塊塊堆積,像是沙場上棄置的堡壘。風扯著牛聲,拍打渦水上邊的天空,還拍打天空下面的渦水。渦水湯湯,卷了殘秋往東南去。
??? 水汛還沒有過,高高低低的水聲敲擊堤岸,敲擊鄭思肖的無眠之夜。大宋子民鄭思肖已經面河而居三年了,一頂草屋將他和塵世遠遠隔開,鄭思肖的面前就只有水聲風聲了。看殘陽如血,或者冷月似鐵;聽河流低吟,或者勁風長號。鄭思肖站在河邊,讓日子慢慢從面前逝去。
??? 鄭思肖面前還有他的蘭。鄭思肖是大宋畫蘭名家。蘭本柔弱之物,有葉無莖。畫蘭者或寫其飄逸或狀其灑脫,如此而已。鄭氏畫蘭卻迥異他人。鄭氏畫蘭時,其筆或斜走,或直行,從不畫弧狀。他的蘭就仿佛有骨有節,或植根厚土,或臨崖垂掛,蘭的錚錚傲骨和耿耿勁節就如天地間奏起的絕響。
??? 鄭思肖一大早就起來了,面對滔滔的河水站著。風吹動頭上的方巾,灰白的絲絳像飄搖的紙幡。他在等待施子雨,施子雨要來看他的畫。施子雨是陳州府尹。鄭思肖沒有辦法像拒絕其他為官者一樣拒絕施子雨,施子雨是他的莫逆之交,兩人已睽隔三載;施子雨遠在吳越做官,鄭思肖卻孤守長堤默默度日。近日施子雨移官陳州,做了府尹。施子雨上任之后便打探鄭思肖的下落,僚屬終于在渦河岸邊找到了鄭思肖。
??? 一頂青紗小轎飄然而至,身著便服的施子雨走下來。老友重逢,施子雨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與激動,鄭思肖卻一臉淡然。施子雨要去抱住老友,鄭思肖卻退開了,然后朝施手雨深深一揖說,草民恭迎府尹大人,弄得施子雨呆愣良久。后來,施子雨提議看鄭思肖的蘭。每次見面,施子雨是一定要看蘭的。鄭思肖說,怕是要污了府尹大人之目。
??? 進了屋,都是蘭,四壁掛滿了。看了半日,施子雨擊掌而呼,還是那樣骨氣清奇,還是那樣傲然不群,只是又添了幾分滄桑了。鄭思肖淡然一笑說,我的蘭沒有變,卻有人晚節不保了。施子雨臉微微一紅。然后尷尬一笑。
??? 又看了半餉,施子雨皺起了眉頭,一臉迷惑。施子雨說,這滿室蘭花,為何都無憑無依,連一片土都沒有?你往年畫蘭可不是這樣啊。
??? 鄭思肖說,土都讓元人奪走了,哪還有土讓我的大宋蘭花生長。
??? 施子雨霍然一驚。
三天后,陳州人紛紛傳言,陳州府尹施子雨辭官而去,不知所往。
1.“無土的蘭花”喻指什么人?(4分)
2.小說的主旨是通過刻畫鄭思肖這個人物來表現的。小說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他的個性的?(6分)
3.簡要分析小說開頭的環境描寫的作用。(4分)
??? 4.下面對小說的賞析錯誤的兩項是( ) (4分)
??? A.第二段“高高低低的水聲敲擊堤岸,敲擊鄭思肖的無眠之夜”。動詞“敲”形象地刻畫了鄭思肖滿懷亡國之痛而輾轉難眠的心境。
??? B.朋友相見之時,“施子雨要去抱住老友,鄭思肖卻退開了,然后朝施子雨深深一揖說,草民恭迎府尹大人”,鄭思肖已無朋友之情,表達出鄭思肖對屈服者的疏遠、鄙視。
??? C.鄭思肖說“怕是要污了府尹大人之目”。“污”字是自謙之詞,意思是蘭花平庸,不堪入朋友之目。
??? D.“施子雨臉微微一紅,然后尷尬一笑”。施子雨的臉紅和笑,是他聽懂了鄭思肖的話是在批評他投靠元人毫無氣節。
??? E.結尾寫施子雨“不知所往”,說明他逃避現實,與鄭思肖再次形成鮮明對比。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11分)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于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節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
5.對下面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 A.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進獻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謝:道歉 C.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間:偷偷地 D.臣請就湯鑊 就:接受 6.下面句子能夠表現藺相如沉著機智的一組是( ) (2分) ①璧有瑕,請指示王 ②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④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⑤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⑥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7.下面對原文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2分) A.藺相如力排眾議,奉璧入秦,看到“秦王無意償趙城”時,他不僅直斥秦王以強欺弱,還迂回婉轉地譏諷秦王的言而無信。 B.藺相如最終派從者懷璧歸趙的原因除了認清秦王以城易璧的騙局外,還由于他在趙王面前做出的一定要完璧歸趙的承諾。 C.從“秦王大喜”到“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的情節變化,反映了藺相如由被動到主動,最終不辱使命的過程。 D.作者選用完璧歸趙這一典型情節,表現了一位熱愛祖國、不畏強暴、有勇有謀、能言善辯的外交家形象。 8.翻譯下面的句子(5分)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譯文:
三.詩歌鑒賞(10分)
閱讀下面的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青門引
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9.這首詞描寫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樣的氣氛?(5分)
10.這首詞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四.基礎知識(每題2分,共10分)
1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嘹亮(liáo) 孱頭(cán) 笏板(wù) 豐腴(yú)
B.氣氛(fèn) 勻稱(chēng) 迥然(jiǒng) 高擎(jìng)
C.捋虎須(luō) 頃刻(qǐng) 漩渦(xuán) 鞭笞(chī)
D.脈絡(mò) 徘徊(huí) 中傷(zhòng) 蠹蟲(dù)
12.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矯揉造作 出神入化 饒有興趣 順理成章
B.貪圖安逸 銷魂鉤魄 精美絕侖 艱苦卓絕
C.不可思意 標新立異 禮上往來 冠冕堂皇
D.身先士卒 如坐針氈 語無倫次 以逸代勞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句是(?????) A.今天我們提倡的創新,并不是要拋開先哲時賢的成果另起爐灶,而是要站在前輩的 肩膀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并努力超越前人。 B.中國茶藝與日本茶道各有特點,但異曲同工,都強調“和”的精神。中日兩國青少年也應以和為貴,為中日睦鄰友好多作貢獻。 C.微笑像和煦的春風,微笑像溫暖的陽光,它蘊涵著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使煩惱煥然冰釋。 D.書法是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風格各異的書法精品,或古樸,或雋秀,或雄渾,或飄逸,將漢字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低碳生活”這一概念,經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成功和失敗的實踐,無可爭辯地證實了這一理念的正確。 B.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讓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的人們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平臺上共同尋找答案。 C.成千上萬的亞運志愿者都在忙碌著,他們在共同努力,完成舉辦一次令亞洲乃至全世界都矚目的文明亞運的理想。 D.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1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戲劇是一種在舞臺上表演的綜合藝術,它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與小說、詩歌、散文并列的戲劇文學,指的是供舞臺表演使用的劇本。 B.關漢卿,號己齋叟,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一同被稱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C.曹禺,原名萬家寶,中國現當代劇作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劇本。曹禺擅長以現實主義的筆觸,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緊張、尖銳的戲劇沖突。 D.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杰出的戲劇家,主要作品有《李爾王》、《哈姆萊特》、《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項鏈》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五.默寫(每空1分,共5分)
(1)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
(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
(4)想當年, ,氣吞萬里如虎。
(5) ?楊柳岸,曉風殘月。
六.語言表達與運用(6分)
參照示例,用一句話點評中外文學名著。
示例1:《紅樓夢》——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
示例2:《家》—一個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的縮影
(1)《竇娥冤》—— (3分)
(2)《哈姆雷特》—— (3分)
七.作文(40分)
(1)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在“ 實話實說”節目中講過一個小故事:他在國外某地如廁,發現一個小男孩在不停地拉水箱沖便,因拉不下水來而著急。龍永圖十分感慨地說,由此事可以看出,這樣的小孩子已有了可貴的責任感。又據悉,我國已經實施的新課程改革,也將責任感列為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之一。
(2)非典時期,西安市長安區有叔侄三人,從疫區回來,他們沒有回家,而是自動將自己隔離在山坡上的舊窯洞里。這件事被政府知道后,馬上給他們送來食物和飲用水,他們三人也被評為陜西2003年最有責任感的人。
請以“責任感”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所寫的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題目自擬。④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⑤不得抄襲。
天水一中2012級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學段段中檢測考試
語文試題答案
一.1.「解析」要求根據文意簡單概括,注意修辭的作用。
「答案」(1)失去國家的有志之士(4分)
2.「解析」(表現個性的細節要篩選重要信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合乎主旨亦可給分)
「答案」 (1)①畫蘭不畫土;②拒絕與為官者交往;⑧老友相見,他表現得很冷淡(6分)
3「解析」(回答到“渲染氣氛”和“襯托情感”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答案」渲染一種蕭索,凄涼的氣氛,襯托出鄭思肖沉重的亡國之痛。(4分)
4「解析」(C“污”并不是自謙之詞,而是反語,表達了對施子雨投靠元人的不屑,意思是別玷污了高潔的蘭花; E中施子雨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受鄭思肖的嘲諷后醒悟而歸隱不仕。)
?「答案」 C E(4分)
二.5C。間:抄小路。 6.B。②③顯示的是藺相如的勇氣。⑥是結果,而不是表現。 7.B。藺相如的承諾是“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8.我認為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為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這)不應該。 三.9 描寫了風雨、庭軒、殘花、樓頭畫角、重門、明月、秋千影等意象(3分),渲染了凄冷、孤寂、傷感的氛圍。(2分)
10、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全詞通過風雨、庭軒、殘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表達了詞人孤寂和憂苦的心情。(3分)(答襯托、擬人也可)
四.11.C A項:孱càn 笏hù; B項:氛fēn 稱chèn 擎qíng ; D項:脈mài 徘徊huái
12.A B項:銷魂鉤(勾)魄 精美絕侖(倫)C項:不可思意(議) 禮上(尚)往來;D項: 以逸代(待)勞
13.C 解析:A項“另起爐灶”,比喻重新做或獨立另做B項“異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D項“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指暴露的很徹底該句說的是書法風格各異,充分詳盡地展現了漢字之美ABD三項都準確C項“煥然冰釋”,煥然:流散的樣子;冰釋:冰塊消融后用“煥然冰釋”比喻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此處針對“煩惱”是錯誤的,應改為“煙消云散” 14.B 解析:A項不合邏輯,成功的實踐可以證實理念的正確,而失敗的實踐則不能;C項搭配不當,應改為“完成任務”或“實現理想”;D“始終”前加上“能否”。
15.D 解析:《項鏈》是法國小說家莫泊桑的作品
六.(1)答案示例:《竇娥冤》——感天動地的人間悲劇。
(2)答案示例:《哈姆雷特》——一部讓你思考生存還是毀滅的悲劇。(6分,每小題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乐清市| 迁西县| 晋宁县| 广南县| 伽师县| 珲春市| 高邮市| 长垣县| 深圳市| 南安市| 滦南县| 涪陵区| 柳河县| 嘉黎县| 临猗县| 兴山县| 黎平县| 大洼县| 辽宁省| 诏安县| 东兰县| 山西省| 邢台市| 怀来县| 柏乡县| 米脂县| 仪陇县| 凤凰县| 新昌县| 山阴县| 高碑店市| 肥城市| 平顺县| 新乡市| 普安县| 太白县| 娱乐| 辽宁省| 内丘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