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大改造教學設計備課人: 授課時間:課題 第5課 三大改造 課型 新授課對應課標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國1956年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重點:三大改造的方式。 難點:三大改造的實質。學習 目標 1.掌握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和意義; 2.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并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實質和意義,教學過程設計(主備初稿)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個性化設計1、導入新課。 認知學習目標。 3、問題引領、自主學習、解析課本。 答疑解難。 課堂小結、知識整合。 當堂檢測 回顧舊知,自然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了解本節課要學的內容。 (1)出示下列學習提綱,指導學生閱讀電子書,根據學習提綱找出相關知識。 1.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原因、時間、方式(過程)、原則、高潮、完成、目的、意義。 2.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時間、原因、結果 3.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目的、方式、政策、意義 4.三大改造的起止時間、結果、意義、局限性 合作探究: (“1+1>2”——公私合營) 黨和政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對農業、手工業的改造是不同的,這不僅表現在態度上,也表現在方式上,而且還有偉大的創舉。那么,具體情況如何呢? 展示: 材料一 《工商業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后,工商界代表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報喜》的圖片。 “對于我,失去的是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它比起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投資總額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卻是一個人人富裕、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 ——一位資本家的肺腑之言 材料二 企業的私有制向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改變,這在世界上早就出現過。但采用這樣一種和平方法,使全國工商界都興高采烈來接受這種改變,是史無前例的第一次。 ——陳云在一屆全國人大上的發言 思考: (1)國家何時開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何時出現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 (3)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偉大創舉是什么? (2)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群里面交流,盡量形成比較統一的意見,以備在班級釘釘群內交流展示。 引導學生邊回顧本課基本內容邊多媒體出示本課思維導圖,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讓學生快速記憶最基本的知識點。 利用多媒體課件上的幾道選擇題,簡單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快速回憶回顧第4課中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和歷史意義。 讀學習目標 1、按老師要求,認真閱讀電子課本,依據上面的提綱自讀課文,勾畫重點知識(時間、地點等可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在教材空白處做標注)。 2、閱讀教材26頁兩段最后一段文字內容,思考“你認為三大改造在當時對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發展起了什么作用?” 3. 學生閱讀教材并分組討論,回答問題,組內研討,形成答案,班級內交流。 4.對照課件整理筆記。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 各組選一名代表展示本組的 答案,其他學生質疑補充。 理清知識脈絡,并加以記憶。 快速讀題,把答案在釘釘班級群內發送。板書設計(思維導圖)課后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