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學設計備課人: 授課時間:課題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課型 新授課對應課標 講述開國大典,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實。 重點: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難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學習 目標 1. 掌握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了解開國大典的時間、過程和盛況; 2.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時間及其大致經過。教學過程設計(主備初稿)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個性化設計1、導入新課。 認知學習目標。 3、問題引領、自主學習、解析課本。 答疑解難。 課堂小結、知識整合。 當堂檢測 回顧八年級歷史上冊的有關知識,自然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了解本節課要學的內容。 (1)出示下列學習提綱,指導學生閱讀電子書,根據學習提綱找出相關知識。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時間、地點、內容。 2. 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經過。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4. 西藏和平解放的時間、大致經過和標志性意義。 5.播放《開國大典》視頻,讓學生感受那令人振奮的場面,然后共同探究解決問題。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什么把《義勇軍進行曲》定為代國歌? 2)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詞中說:“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對此,你如何理解? (2)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群里面交流,盡量形成比較統一的意見,以備在班級釘釘群內交流展示。 引導學生邊回顧本課基本內容邊多媒體出示本課思維導圖,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讓學生快速記憶最基本的知識點。 利用多媒體課件上的幾道選擇題,簡單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快速回憶八年級歷史上冊的有關內容。 讀學習目標 1、按老師要求,認真閱讀電子課本,依據上面的提綱自讀課文,勾畫重點知識(時間、地點等可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在教材空白處做標注)。 2、閱讀教材2--3頁兩段文字內容,思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哪些準備 ” 3.根據視頻和所給材料及問題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組內研討,形成答案,班級內交流。 4.對照課件整理筆記。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 各組選一名代表展示本組的 答案,其他學生質疑補充。 理清知識脈絡,并加以記憶。 快速讀題,把答案在釘釘班級群內發送。板書設計(思維導圖) 課后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