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學設計備課人: 授課時間 :課題 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課 型 復習課對課標 知道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重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難點:求同存異的方針學習 目標 1、新中國建立后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部環境、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時間(首次、正式)、倡導者、內容、意義; 3、萬隆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特點、周恩來的貢獻、萬隆精神。教 學 過 程 設 計(主備定稿)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 認知學習目標。 3、問題引領、自主學習、解析課本。 4、答疑解難。 5、問題探究、拓展深化。 6、課堂小結、知識整合。 一、導入:基礎檢測,幻燈片出示前一課學習的重點知識進行提問。 二、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點難點。 三、完成學案自主學習部分: 1、新中國建立后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部環境、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時間(首次、正式)、倡導者、內容、意義; 3、萬隆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特點、周恩來的貢獻、萬隆精神。 指導學生展示補充完善知識體系; 肯定學生的成果,及時點撥、指導。 拓展提升: 設置情景,給出材料,組織學生進一步分析: 求同存異中的“同”指什么?“異”指什么? 2、新中國成立之初(四五十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小組討論學案的合作探究 組織學生進行總結,運用板書強化記憶。 幻燈片出示習題 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應該掌握的重點知識。對基礎知識形成認知。 生:1、快速閱讀教材,完成本課知識體系的構建。 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本組的 答案,其他學生質疑補充。 理清知識脈絡,并加以記憶 學生5分鐘強化記憶。 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1、“同”指遭遇相同:曾經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奴役; 愿望相同:都要解除殖民主義的奴役和災難; 面臨問題相同:都面臨如何發展國家經濟;維護民族獨立,促進世界和平的問題。 “異”指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可以走不同的建設道路。 2、取得的外交成就: (1)1949年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打破了美帝的孤立封鎖政策,為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一個好的外部環境 (2)1953年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準則。 (3)1955年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使萬隆會議圓滿成功,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4)1954年周恩來代表中國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緩和了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鞏固了中國南部邊界的安全。 小組代表展示,其他同學補充 小組代表展示講解 運用思維導圖,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體系。板書設計(思維導圖)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