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創意的拼貼》教案設計一、教材分析《有創意的拼貼》這節課出自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美術教材上冊第七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旨在培養學生創造意識、發展形象思維和動手制作能力,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設計意圖。1.培養“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2. 感受材料特性,體驗設計制作的過程。3. 養成精于制作的行為習慣和團結合作的態度。教材設計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就是“學生為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用美術知識、技能和態度應對現實生活復雜問題的必備品格和相關能力?!?br/>二、學情分析這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的學生活潑好動、富有想象力,但開始有了寫實意識,在設計創作中會受到一些束縛。雖然經過前期的學習有一定的造型基礎,但對整體的造型的把握還有所欠缺。三、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同時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學齡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拼貼畫的藝術特點,設計制作裝飾畫,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一是學會拼貼的色彩技法。 二是掌握材料的組合次序。 三是學會合理處理色彩的關系。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養成精于制作的行為習慣和團結合作的態度,培養學生“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培養環保意識和健康向上的情感與審美取向。四、教學思路1.教材重組為了讓學生對拼貼畫的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將教材進行重組,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是認識拼貼畫,學會基本拼貼技法,利用卡紙進行裝飾畫創作。第二課時是收集綜合材料創作。2.重點難點重點:培養設計技能,了解拼貼的形式美。難點:掌握拼接技法、色彩技巧。3.教法:使用游戲激趣法、觀察比較法、教學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交替使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基本技能以及得到創新能力的培養。4.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本著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樣的原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等學習方法來體驗自主學習與動手的樂趣。五、教學過程1.課前導入第一教學環節:(1)游戲激趣,上課一開始,和學生做了個成語游戲。分成男生隊和女生隊。各隊派一個代表上到講臺,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在黑板上寫出帶“紙”字的成語,寫得多而且正確的隊獲勝。比賽結束后老師引出問題,紙除了是日常的書寫工具,還能做些什么呢?”(2)視頻導入,接下來觀看一小段視頻,提醒學生注意視頻里面用的是什么紙?學生認真觀看視頻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隨后老師引出紙可以作為一種媒介來創造出藝術,而藝術是為了美化的我們的生活,懸掛精美的裝飾畫是我們常用的美化生活的方法之一,這節課就利用紙材料制作裝飾畫一起來美化我們的校園,隨之揭示課題——《有創意的拼貼》(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成語游戲活能活躍課堂氣氛并引入主題,再播放視頻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開發創意,為下一環節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同時,把裝飾畫運用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它作為實用藝術的應用功能而并非與實際無關的作品,傳遞給學生“設計是手段,應用是目的”的理念。使“學設計”和“用設計”在課堂中滲透,從而實現“課內學習”和“課外需求”一體化的目標。2.新課講授(1)概念與材料教學:用講授法直接介紹拼貼畫的概念以及創作拼貼畫所需要的材料。(2)裁紙技法:用圖片展示,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剪、刻、撕三種裁紙方式的區別、作用與呈現的效果,并強調在使用工具時的安全問題。(3)色彩技法:將三幅作品與三個色彩技法名詞展示出來,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觀察比較后做一個連線游戲,將對應的作品與色彩技法聯系起來。之后老師對連線結果分析、糾正、總結,并拿出教具進行教學演示 ,同過演示讓學生更直觀的色彩技法。設計意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知,一般通過兩種方式獲得,第一種是直接獲得,即通過教師傳授給學生;第二種是間接獲得,就是通過探究主動構建。在這一個教學過程中使用了這兩種方式,中間插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主動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不僅對色彩技法有了認識,更是對拼貼畫的形式有了由淺入深的認識,是激發思維、促成創造的前奏。3.動手實踐。在學生動手之前,我引導學生欣賞優秀作品,讓學生去學習這些作品的美感和優點。接著我明確提出作品要求:使用彩色卡紙為主要材料,為裝飾我們的校園創作一幅拼貼畫,可以個人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創作環節我巡堂指導學生創作。設計意圖:創意實踐是美術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作中獲取創意實踐的思維意識。讓學生大膽構思,自由表現也體現了美術核心素養中對美術表現的要求。作品將被直接運用于美化校園,就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把作品放到現實生活中去,使課堂內外有效對接,提升作品的使用價值,讓設計者充滿成就感,從而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4.評價展示完成作品后,進行展示點評,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我再作點評,肯定表揚一些好的作品,對一些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意見,充分尊重學生的創作成果。設計意圖:評價是價值判斷的過程,對美術作品的評價具有診斷和啟發的作用,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采用自評、互評方式,充分信任學生,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老師適時 點撥和補充。在評價過程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作業評價成為教學交流中的點睛之筆。在評價中體現課程標準的理念和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促進學生美術學習方面的發展,同時幫助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工作。5.課后延伸藝術來源于生活,美是要靠我們去創造的,除了紙我們還能用什么材料去創作裝飾畫呢?希望課后同學們去收集能用作拼貼畫的材料,發揮創意,巧妙構思將他們變成藝術品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發現素材,拓寬學生的眼界,認識美術表現的多樣性,為下一課時的實踐做鋪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