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川省樂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階段(半期)考試試題(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川省樂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階段(半期)考試試題(9科9份)

資源簡介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C:12 Zn:65 Na:23
第I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關于化學用語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內有8個中子的碳原子 B.鐵紅的化學式:Fe2O3
C.HClO的結構式為H—Cl—O
D.Ca2+的結構示意圖為, ,NH4Cl的電子式為
2、下列烷烴在光照下與氯氣反應,只生成一種一氯代烴的是 (   )

3、已知正四面體形分子E和直線型分子G反應,生成四面體形分子L和直線型分子 M,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數小于10,組成G分子的元素為第三周期的元素,如下圖所示。則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L是一種氣態有機物
B.上述反應的類型是置換反應
C.干燥的G 不能漂白干燥的有色布條
D.在相同條件下,E是有機物中密度最小的分子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
A.H2和D2互為同位素
B.和互為同分異構體
C.正丁烷和異丁烷是同系物
D.和是同一種物質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
B.多電子原子中,在離核較近的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高
C.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和非金屬的分界線附近的元素屬于過渡元素
D. P、S、Cl得電子能力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強
6、對于可逆反應Cl2 + H2O HCl+HClO 決定此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使用催化劑B.反應物的濃度 C.反應物的性質 D.反應溫度
7、實驗室用鹽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使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A.改用碳酸鈣粉末 B.鹽酸濃度增加一倍,用量減到1/2
C.鹽酸用量增大一倍 D.使反應在較高溫度下進行
8、下列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且生成物的總能量低于反應物的總能量的是( )
A.鉀與水反應 B.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
C.Ba(OH)2·8H2O晶體和NH4Cl晶體反應 D.灼熱的炭與CO2反應
9、在一定條件下,RO-3與R-可發生反應:RO-3+5R-+6H+====3R2+3H2O,下列關于R元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若n mol RO3-參與該反應,則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5n mol
C.R2在常溫常壓下可能是氣體
D.RO3-中的R既能被氧化又能被還原
10、哈伯因發明了由氮氣合成氨氣的方法而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現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N2+3H22NH3,在一定條件下使該反應發生。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達到化學平衡時,N2、H2和NH3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變化
B.達到化學平衡時,N2、H2和NH3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等
C.達到化學平衡時,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一定不變
D.達到化學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不變
11、以純鋅、銅為電極,稀硫酸為電解質溶液進行原電池探究實驗,以下實驗記錄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
A.鋅片逐漸有溶解并在鋅片上有氣泡產生
B.電子在溶液中從Cu電極流向Zn電極
C.把銅片換成石墨,實驗現象不相同
D.把稀硫酸換成硫酸銅溶液,電流計指針依然偏轉
12、氫氧燃料電池已用于航天飛機。以30%KOH溶液為電解質的這種電池在使用時的電極反應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燃料電池的能量轉化率可能達到100%
B.氫氣通入負極,氧氣通入正極
C.供電時的總反應為:2H2+O2 ==== 2H2O
D.產物為無污染的水,屬于環境友好電池
13、X、Y、Z三種氣體,取X和Y按1:1的物質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X+2Y2Z,達到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中反應物的總物質的量與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之比為3:2,則Y的轉化率最接近于( )
A. 33% B. 40% C. 50% D. 65%
14.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內進行反應,M、N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M N
B.t2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
C.平衡時,N的轉化率為75%
D.若t1=2s,用N的濃度表達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5 mol·(L·s)-1
15.為了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下列實驗方案可行的是
16、二氯化二硫(S2Cl2)是廣泛用于橡膠工業的硫化劑,其分子結構如右下圖所示。常溫下,S2Cl2遇水易水解,并產生能使品紅褪色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S2Cl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2S2Cl2+2H2O = SO2↑+3S↓+4HCl
B. S2Cl2同時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各原子共面
C. S2Br2與S2Cl2結構相似,熔沸點: S2Cl2 > S2Br2
D.S2Cl2的電子式為:
第II卷 非選擇題
17.(14分)
(I)在A、B、C三個燒杯中分別盛有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如圖所示:
(1)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2)C中Zn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C溶液的酸性________(填“增強”、“減弱”或“不變”)。
(3)B中Sn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較A、B、C中鐵腐蝕的速率,由慢到快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1)一種新型燃料電池,用兩根金屬作電極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兩極分別通入甲烷和氧氣,電極反應為X極:CH4+10OH--8e-===CO2+7H2O;Y極:4H2O+2O2+8e-===8OH-。下列關于此燃料電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X為負極,Y為正極
B.工作一段時間后,溶液中OH - 的物質的量減少
C.通入 5.6 L O2完全反應后,有1 mol電子發生轉移
D.該電池工作時,X極附近溶液的堿性增強
(2)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廢電池必須進行集中處理的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分)
(I)用純凈的鋅粒與100mL2mol/L稀鹽酸反應制取氫氣,請回答:
(1)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圖中________段化學反應速率最快,這段反應速率最快的原因是 。若經過10分鐘的反應時間共消耗鋅0.65克(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則用鹽酸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加快上述反應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質,你認為可行的是( )
A.蒸餾水 B.氯化銅固體 C.氯化鈉溶液 D.濃硫酸
(II)(1)在一定條件下,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O22SO3,能證明反應到達平衡的說法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壓強不發生改變
B.容器內氣體密度不發生改變
C.容器內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發生改變
D.容器內氣體顏色不發生改變
E.容器內SO3氣體質量不發生改變
F.2V正(SO2) =V逆(O2)
(2)請填寫下表空白:
SO2
O2
SO3
反應開始時的濃度/mol·L-1
3.0
1.5
0
10 min后的濃度/mol·L-1
平均反應速率/mol·L-1·min-1
0.1
(3)比較法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學習方法。請用比較法歸納上表中的反應速率與化學方程式中的計量數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該條件下每生成1mol SO3(g)放出熱量Q KJ。若向容器中充入2 mol SO2(g)、2 mol O2(g),充分反應后放出熱量為__________________ KJ。
(5)工業上常用二氧化硫與過量空氣生產三氧化硫,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19.(18分)
有短周期中的A、B、C、D 四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B的陰離子和C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兩元素的單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種淡黃色的固體E;D元素的單質在通常狀況下為有色氣體。
(1)A、B、C元素的名稱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在水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電子式表示B、C兩元素形成E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E與水的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___________生成物的總能量(填“高于”、“低于”、“等于”);形成的新化學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離子鍵”、“極性鍵”、“非極性鍵”)。
(3)寫出AB2分子的結構式:___________,AB2與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以質量之比為11︰15進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春秋戰國時期,促使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個體小農經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統治階級的提倡 B.宗法制的解體 C.社會人口的增加 D.鐵器牛耕開始使用
2、學者許倬云說,精耕細作型的農耕文明講究聚族而居,代代相傳。不少中國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認為是“客居”,遲早也要還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①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 ②重視農業的觀念
③“安土重遷”的思想? ④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3、(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中記載:“同州以二月二日與八日為市,四方村民畢集,應蠶桑所用,以至車檐、椽木、果樹、器用雜物皆至,其值千緡至萬緡者。”對此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集市商品交易種類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鄉村已經出現
C.商品貿易以服務農耕為主 D.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被打破
4、在一座古墓中發現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潔白如雪的白瓷,聞名中外的粉彩和琺瑯彩。這座墓葬的時間應不早于( )
A.魏晉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5、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金銀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從中可以獲得的歷史信息有( )
①東京是北宋時的一個大商業都會 ②東京的商品交易規模大
③城市商業活動不再受時間上的限制 ④東京的夜市十分繁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6、“國初海禁嚴,立意比驅鱷。借端累無辜,此事實大錯。”清末黃遵憲詩中提到的“大錯”實際指的是( )
A. 打擊了出口商品生產,導致中國海外貿易停頓
B. 鎮壓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阻礙了中國國家統一
C. 禁止官民出海貿易,動搖了中國社會穩定性
D. 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中國與世隔絕而落后于時代潮流
7、下圖是某班同學在開展近代史研究性學習中收集到的一張照片。下列對該照片信息解讀錯誤的是( )
A.街頭廣告中大多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宣傳
B.長衫、旗袍是當時比較常見的服飾之一
C.它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南京臨時政府時期香港商業的繁華景貌
D.它反映的是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商業景象
8、鄭觀應曾作了這樣的論述“西人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員……此其體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趨步,常不相及”。其論述( )
A.指出了學習西方的重要性 B.揭示了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推動作用
C.觸及了洋務運動的局限性 D.反映了知識階層改造傳統思想的迫切愿望
9、閱讀下面的示意圖,造成圖示現象的外部條件主要在于( )
A.美、日放松對華經濟侵略
B.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C.“實業救國“思想的刺激
D.群眾性反帝斗爭的推動
10、下列選項中正確反映了1870---1956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是( )
11、《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自應享優例豁除。”從中可以看出導致中國近代以來民族工業舉步 維艱的一個因素是( )
A.外資工業在中國的興起 B.民族工業沒有技術優勢?
C.民族工業沒有資本優勢 D.外資工業享有免稅特權?
12、有人說洋務運動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里的“柳”是指 ( )
A.增強封建統治的力量? B.出現新的經濟因素和階級力量?
C.抑制外國經濟實力的擴張? D.引進近代科學技術
13、從圖中信息看,新中國建立后,旨在變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14、對聯,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鏡,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下列對聯按反映史實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幸福不忘共產黨,翻身感謝毛主席” ②“扎根農村干革命,廣闊天地煉紅心”
③“食堂巧做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 ④“大鍋飯年年虧款,承包后歲歲余錢”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15、下圖是公私經濟成分比例圖。根據圖表判斷,下圖反映的是我國哪一年的經濟結構比例( )
公私經濟成分比例圖(█私有制 □公有制)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16、票證是一定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見證與縮影,也是社會發展或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圖1到圖2票證的變化反映了( )
            

A.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
B.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發生了根本變化
C.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逐漸分離
D.國家逐漸放松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1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廠長經理在《福建日報》上發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隨后,《人民日報》轉載了這封呼吁信,將“松綁”風吹向全國。這里的“松綁”主要是指( )
A.允許企業實行公私合營 B.承認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完全分離
C.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 D.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8、右圖為一幅反映1956—1966年間某一歷史運動的漫畫。作者是邳縣八集公社農民朱會然,鄧拓聞訊后題詩一首《大豆過江》:“葉作風帆莢作船,長江飛渡若云煙;出自豆類成大器,家在東吳試驗田。”這一歷史運動給我們的教訓是( )
A.上層建筑改革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狀況
B.生產關系的調整應該適應生產力水平
C.經濟政策要與廣大人民的愿望相一致
D.經濟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
19、一位歐洲的環球旅游家,于1918年來到中國的某個大城市,在該城市他不可能見到( )
A.一群年輕人到電影院看《歌女紅牡丹》 B.有人在談論“天下興亡,匹婦有責”
C.該城市剛好在舉辦大型舞會 D.讀報紙時,看到一則征婚廣告
20、《禮記·內則》中有“女子出門,必擁弊其面”的規范;1924年民國教育委員會主張女學生“應依章一律著用制服”“袖必齊腕,裙必及脛”。現在的大眾傳媒經常出現女性健美、體操、選美以及身著泳裝的模特兒形象,甚至連“比基尼”也被國人接受了。上述變化說明( )
①女性服飾觀念潛移默化地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 ②男女平等在服飾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③社會環境對女性服飾變化有了更多寬容與理解 ④服裝的實用性日益成為社會時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讀下表,從表中信息,我們可以看出( )
A.《申報》已經成為一種政論性報紙
B.《申報》開始關注全國及國外的時政
C.《申報》正在擺脫鄉土意識的束縛
D.《申報》成為當時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22、(2012年1月臨沂市期末14題)有歷史學家發出感慨:“為什么工業化浪潮不是在法國之后穿過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呢?是地中海太寬闊了嗎?果真如此,那么大工業為什么又能橫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開花呢?”這一材料說明了( )
A.要實現工業化必須發展資本主義制度
B.制度是一個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因索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條件在國家發展進程中起決定作用
23、1500~1620年間,歐洲的物價平均上漲了300%~400%。這一現象( )
A.促進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崛起 B.加速了西歐封建舊勢力的衰落
C.使世界各地區的聯系更加密切 D.推動了西歐宗教改革運動興起
24、從1651年開始,英國先后頒布了一系列航海法案,禁止外國船只涉足與英國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但這些法案最終在1849年都被廢除了。這一變化的根源是由于英國( )
A.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 B.殖民優勢地位喪失
C.國家經濟政策的轉變 D.建立起代議制政治
2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提法,“發現”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歐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學者倡議改稱“美洲發現——兩個文明匯合”。1992年,聯合同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哥倫布航抵美洲紀念活動。上述改變( )
A.淡化了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歷史貢獻 B.反映了歐洲文明國際地位的下降
C.忽視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D.充分體現了全球史觀和文明史觀
26、在世界歷史上,首次出現“南北美洲和東歐(包括西伯利亞)生產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亞洲提供各種奢侈品,西歐則指揮這些全球性活動”。其描述的現象開始于( )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光榮革命” D.工業革命
27、下列發明及交通工具,使用內燃機作為動力的是( )
28、“美國國內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資落后于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其生產率卻猛增了55%。”這表明造成1929年經濟大危機的原因是( )
A.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國經濟的虛假繁榮
C.美國國內的生產相對過剩嚴重 D.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29、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時表示,世界各國要緊密合作應對金融危機,保護主義無助于克服困難。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期間,正是美國帶頭大幅度提高關稅,從而引發了一場關稅大戰。其直接影響是( )
A. 資本主義各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 B. 資本主義各國政壇丑聞頻出
C. 資本主義各國社會危機日益加深 D. 資本主義各國政府信譽掃地
30、沃爾特·李普曼在1932年說:“或許,在人類知識的現階段.我們尚未具備理解這樣一種大規模新型危機的條件,而這或許就是我們的政治、金融和工業領袖們在這一問題上失敗的原因。有誰預見到了整個危機并預告了它的進程?據我所知并無一人。”這表明他( )
A.反對羅斯福實行的新政 B.同情胡佛政府對經濟自由放任
C.對危機的破壞性未引起重視 D.否定當時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第Ⅱ卷 非選擇題(31題22分,32題18分,共40分)
31、(22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19世紀英國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經濟是一種“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見的手”將生產的分工與商品的交換調節起來,使人們彼此滿足了需求,從而促進社會的利益。他們要求讓“看不見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擾地存在,不要用人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發揮保衛國家的職能,并維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該讓“看不見的手”去發揮作用。
——吳于瑾、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
材料二 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和其他著作中認為:投資對利率變動與未來收益的預期反應靈敏,是決定經濟活動水平的動態因素。這就是表明政府采取謹慎而適當的行動是能夠恢復經濟實現充分就業的。改變稅收政策和公共支出,政府就能直接影響商品和勞務需求量;通過金融傾向政策以控制利率,政府就間接影響投資的水平。
——《凱恩斯經濟學》
材料三 ……就經濟方面來說,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職責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的過死,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這就造成了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84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經濟思想?(2分)分析這一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思想與材料一有什么不同?(2分)分析凱恩斯經濟思想的實質及其對資本主義國家帶來的影響。(6分)
(3)材料二說明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什么?(2分)為此,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措施是什么?(6分)
32、(18分)年畫是舊時過年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中國傳統物品,是一種扎根于民間的造型藝術,其題材表現的內容因為能迎合廣大民眾的心理而受到民眾的喜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天津楊柳青年畫始于明朝末期,因題材多樣,在清一代深受京津地區民眾喜愛。清人李光庭在《鄉音解頤》“新年十事”中說:“掃舍之后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然如《孝順圖》《莊稼忙》,令小兒看之,為之解說,未嘗非養正之一端也。”此外,“連生貴子”。 世俗年畫“鐘馗”( 意寓驅邪引福)、歷史故事年畫“盜仙草”( 白蛇與許仙的故事)和仕女年畫“玉堂富貴”( 隱喻即富貴亦壽之意),也是清代前期楊柳青年畫的重要題材。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創作上述題材的背景因素。(6分)
材料二 近代以來,年畫除了傳統題材外,有了新發展。《中國民間造像史綱》稱,19世紀中后期,地主大戶不斷涌向新開辟的商埠,“發財還家”類年畫大量出現。圍繞女權的年畫也逐漸增多,左圖楊柳青年畫中文字為:“中國有家眷的男子,大半受累的多。諸位知道這毛病在那里嗎?并不是男子不能賺錢,一男子養著好幾口,女子裹了兩只小腳,諸事不能用力……現在的形勢,無論男女必須自食其力,方能自保。……若是男女一樣做活賺錢,還有不好過的嗎?”
(2)分析說明,19世紀中后期年畫題材的更新的社會原因。(8分)
材料三 民國初年年畫形式也有所變化,主要是變木版為石版。石印機器印制的年畫色彩漂亮,紙張新穎。這使得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的年畫受到極大沖擊,逐漸日薄西山了。經歷300多年風風雨雨,現今,在政府的扶持下,楊柳青年畫正在尋求新時代的落腳點,正在向高檔化、禮品化的方向發展,被廣泛應用到書籍裝幀、舞臺布景、廣告設計、裝飾工程等方面,獲得了新的活力。?
(3)以楊柳青年畫的發展趨勢為例,談談你對傳統民間藝術的認識。(4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二、非選擇題(31題22分,32題18分,共40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30道題,共計60分)
1.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國、中國、美國、尼日利亞四國目前的人口再生產狀況,那么A、B、C、D代表的國家依次是( )
地區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美國、德國、中國、尼日利亞 B.中國、德國、尼日利亞、美國
C.尼日利亞、德國、中國、美國 D.美國、德國、尼日利亞、中國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達到70億。聯合國統計顯示,世界人口從10億增長到20億用了一個多世紀,從20億增長到30億用了32年,而從1987年開始,每12年就增長10億。人口增長與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關系長期被人關注。據此完成2--3題。
2.下列因素與環境人口容量成反比的是( )
A.資源 B. 科技發展水平 C.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D. 地區的開放程度
3.關于世界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最科學的是( )
A. 世界環境人口承載量極限值為100億人
B.世界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
C.計算世界環境人口容量主要看土地資源
D. 大約36年后世界人口一定達到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值
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原因。一塊土地由哪種活動占有,取決于這塊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兩個方面。讀“某城市地租等值線分布圖”,回答4--5題。
4.地租等值線并不是呈正圓形,而是有明顯的凹凸。造成局部區域地租等值線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條件 B.交通通達度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預
5.若要在圖中的①②③④四處中選一處建大型倉儲式超市,最好選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讀“幾個地區農業基本情況比較表”,回答6--8題。?
地區
種植業比重
畜牧業比重
商品率
投入勞動力數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6.①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可能是 ( )
A.季風水田農業 B.混合農業?
C.商品谷物農業 D.種植園農業
7.與②地區農業相似的地區是( )
A.剛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達令盆地
8.提高③地區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機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資源?
C.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 D.合理開墾當地土地
城市的土地用于哪類經濟活動主要取決于經濟活動的付租能力。地租的高低又與距市中心的遠近有關。讀表完成9--10題。
9.下列關于甲、乙、丙、丁的土地利用方式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為住宅區 B.乙為工業區 C.丙為商業區 D.丁為農業區
10.對該城市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范圍的估算,正確的是( )
A.商業區(0—1.5 km) B.住宅區(4.5 km以外)
C.工業區(6—10 km) D.工業區(0一2.5 km)
11.不同地區,插秧的時間不同。如農諺所言,廣東是“清明谷雨時,插秧莫遲疑”,四川為“立夏小滿正栽秧”,江蘇則為“立夏浸種,芒種栽秧”。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氣候 B.水文 C.地形 D.植被
12.商品谷物農業和大牧場放牧業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共同條件是( )
①有大面積可供開發的土地 ②有熱量充足、降水豐沛的氣候
③地廣人稀 ④有便利的交通運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讀蘇北某開發區內企業招工信息表,回答13--14題。
13.該開發區的主要工業類型為( )
A.勞動力導向型 B.技術導向型 C.原料導向型 D.市場導向性
14.導致列表中企業聚集于同一開發區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利用共同的基礎設施 B.存在原料與產品上的聯系
C.政府的行政規劃 D.降低生產成本
圖中R1、R2 、R3三個圓分別表示三個不同等級的城市,且R1<R2<R3,據圖完成15--16題。
15.三個城市服務職能符合規律的是( )
A.R1—小學,R2—中學,R3—大學
B.R1—小學,R2—大學,R3—中學
C.R1—中學,R2—小學,R3—大學
D.R1—大學,R2—中學,R3—小學
16.與三個城市服務半徑相對應的可能是( )
A.R1—地級市,R2—縣城,R3—集鎮
B.R1—儀征,R2—揚州,R3—南京
C.R1—省城,R2—縣城,R3—鄉鎮
D.R1—北京,R2—上海,R3—重慶
下圖示意某國城鎮人口和鄉村人口的變化。讀圖,回答17--19題。
17.1982年該國城鎮化水平約為( )
A.10% B.20% C.30% D.40%
18.20世紀該國城鎮人口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是( )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19.1961~2007年,該國城鎮化總體趨勢表現為( )
A.鄉村人口持續增加 B.城鎮人口緩慢減少
C.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D.進入郊區化階段
下圖分別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和“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的百分比”圖,讀圖回答20--21題。
20.在“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A.城鎮化進程進入加速階段 B.城鎮化進程進入衰退階段
C.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城鄉差距擴大
21.“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的百分比”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階段的就業比重狀況,其中乙最可能處在“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中的( )
A.D時段 B.B時段 C.E時段 D.F時段
讀甲、乙、丙、丁四幅圖,回答22-23題。
22.若箭頭所示為河流流向,而四幅圖的布局均合理,則工廠可能是( )
A.電視機廠 B.造紙廠 C.電鍍廠 D.煉油廠
23.若箭頭所示為風向,而四幅圖的布局均合理,則工廠可能是( )
A.鋼鐵廠 B.印染廠 C.化工廠 D.水泥廠
下圖是“某城市不同時期人口密度與距市中心距離關系圖”讀圖,回答24--25題。
24.b圖中距市中心8千米處,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區是( )
A.商業區   B.行政區   C.工業區   D.住宅區
25、按城市化過程,上述四幅圖的排序依次是( )
A.adbc  B.dbca   C.cdba   D.acdb
內蒙古自治區伊利集團生產的乳制品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據此回答26--27題。
26.影響伊利集團乳制品生產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
A.消費市場 B.原料產地 C.廉價勞動力 D.雄厚的技術力量
27.從2000年開始?伊利集團的液態奶生產基地在北京和眉山等城市落成,影響這些基地落成的主導因素是( )
A.消費市場 B.原料產地 C.廉價勞動力 D.交通便利
28.決定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
①華南的雙季稻種植 ②寧夏平原的水稻種植
③新疆的瓜果生產 ④上海郊區的乳畜業
A.①熱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場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熱量 ④市場
C.①地形 ②國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熱量 ②土壤 ③地形 ④國家政策
某地有大型黃銅礦和煤礦,計劃在該地建①冶煉廠②火電廠③硫酸廠④水泥廠。右圖是其生產聯系圖。讀圖回答29~30題。
29.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工廠正確的是( )
A.I—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30.下列工業區的發展經驗可供該地區借鑒的是( )
A.美國硅谷 B.滬寧杭工業基地
C.魯爾區 D.意大利新興工業區
二、非選擇題(40分)
31.(20分)
材料一:下圖是某城市工業布局規劃圖,回答:
(1)計劃建座鋼鐵廠應在 處(填字母),請簡述理由。(8分)
材料二:

(2)圖中①②③箭頭均表示 的運輸方向,箭頭④表示從澳大利亞、印度、巴西等國進口的 。(4分)
(3)從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看,評價影響鞍山鋼鐵廠布局的區位因素 ?(8分)
32、下圖為“美國和中國東北地區農業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20分)
(1)中國東北部和美國中部地區農業地域類型都屬于 ,試分析兩地農業結構的異同。(8分)
(2)試分析我國東北地區種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4分)
下表為美國和我國東北玉米帶的比較
項目
美國玉米帶
中國玉米帶
緯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機質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無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積比重
50%
50%~60%
玉米單產
7 500kg/公頃
6 750kg/公頃
(3)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兩地玉米單產為美國玉米帶高于我國玉米帶,原因有哪些?
(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分析)(8分)


(總分:100分 時間:60分鐘)
第Ⅰ卷 選擇題(共20題,每題3分,共60分)
1、2013年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經過表決,通過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批準了這個方案。這表明人代會制度是( )
①我國政治制度的基礎 ②在制定其他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③在整個國家制度體系中處于主導地位 ④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提出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切實減輕人民群眾大病醫療費用負擔,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這體現了( )
①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受到保護??? ②政府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③政府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④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D.②④
3、十八大報告提出,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一詞前面取消了“義務”二字,意味著今后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乃至高等教育階段的大門,都要向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敞開,異地高考是大勢所趨。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
①是推動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②體現了國家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尊重
③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④擴大了流動人口和農民工子女的民主權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2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從制度上保證了人人享有養老保障。材料表明我國政府( )
①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 ②賦予了城鄉居民享有共同且平等的權利
③加強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設 ④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其中包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上述材料表明中國共產黨( )
①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②加強自身建設,依法執政
③履行經濟職能,造福人民????? ④發揮核心作用,與時俱進
A.①②??? ?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微博類似于博客與論壇的綜合,用不超過140個文字在網絡上發布信息,即時互動。種種跡象顯示,微博正以“秒互動”的傳播優勢,開啟“人人都是參政者”的新階段,成為政府部門政務公開、收集民意、傾聽呼聲的新陣地。對以上現象認識正確的是( )
①拓寬了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擴大了公民的權利?
②這是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途徑,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改進工作,維護社會公平公正
?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審慎行使權力、科學決策,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8、從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西藏自治區全面實行15年免費教育。凡是在西藏自治區公辦學校就讀的學生均能享受這一政策,在民辦或其他部門辦學校就讀的學生也可享受等額財政補貼。這一做法( )
①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投入,不利于實現民族平等???
②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權利,有利于消除民族間的差異
③有利于促進西藏教育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 ④有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首次按城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產生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中,基層代表特別是一線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代表的比例比上屆有所上升,黨政領導干部代表的比例比上屆有所下降,連任代表占一定比例,人大代表結構更為合理。這( )
A.有利于人大代表依法行政,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建議和質詢
B.有利于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保證國家機關各司其職
C.保證了全國人大代表的廣泛性,能更好的代表人民的意志
D.有力地促進了行政、司法等機關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10、據不完全統計,西藏現有60余個學經班,學經僧人約6 000人。西藏的宗教活動多種多樣,活佛轉世作為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得到國家的尊重。這體現了我國( )
①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②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④公民信教自由得到充分尊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就《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條例》舉行網上立法聽證會,聽證人、陳述人以及所有關心的人通過上網便可全程參加,從而大大節省了立法成本。這一突破性嘗試( )
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擴大了公民政治參與的權利
②提高了社會公眾參與立法的廣度和深度
③降低了立法門檻,使立法更民主和科學
④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對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的推動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實踐證明,人民政協作為最早制度化的協商民主形式,理應在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發揮的作用是( )
A.肩負重托、適合國情 B.執政為民、特色鮮明
C.廣納民意、參政議政 D.民主參與、投訴有道
13、近期,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發表了一系列講話,從這些講話中我們看到黨中央對腐敗問題的重視和反腐的決心。反對腐敗,需要對權力進行監督,下列選項中屬于對權力進行民主監督的有( )
①政協的監督; ②公民的監督; ③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 ④中共紀委的監督;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4、西藏和平解放60年來,已建立了以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骨干的地方自治法規體系,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環保等各個方面。材料說明( )
①西藏自治區享有獨立的地方立法權 ②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
③民族區域自治在法制化軌道上不斷推進 ④西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做到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簡化接待等。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
①堅持依法行政,審慎行使權力 ②堅持親民、為民、務實的工作作風
③注重加強自身建設,提髙執政能力 ④履行協商民主,擴大愛國統一戰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3年3月17日,新當選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中外記者時說:“自古有所謂‘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這體現了( )
①我國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②我國政府的工作人員是人民的公仆
③中國共產黨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④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17、2013年1月4日,四川省政協舉行知情明政通報會,邀請省發改委、教育廳、人社廳、住建廳等部門代表,就保持物價基本穩定、解決“入園難”問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加快保障房建設等2013年著力解決的民生問題向省政協委員們通報情況。四川省政協舉行知情明政通報會有利于( )
①參政議政,以促進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②政務公開,以實現政府科學執政依法執政
③政治協商,以實現政協對大政方針的制定 ④民主監督,以促進國家機關提高工作效能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首都文明之星”、“北京青年榜樣”朱良玉不僅是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而且是唯一一位當選本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現職保安員。面對記者的“長槍短炮”,朱良玉代表沒有絲毫的緊張。“我將把關于促進中國保安業健康發展的建議帶上兩會。”他表示,在兩會期間,他將就有關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要求相關部門予以答復。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他所行使的權利是( )
①按法律程序向全國人大提出議案 ②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③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④按法律程序對政府等機關的工作提出質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反腐倡廉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須警鐘長鳴”。十八大閉幕后,從中央到地方,一場反腐治貪的風暴在中國掀起,多名地方官員因涉嫌違紀被調查或被免職,中國反腐的“組合拳”也在近期成為輿論焦點。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 )
①有利于保持黨的性質、先進性和純潔性 ②有利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堅持科學執政
③有利于發揚黨內民主,堅持民主執政 ④有利于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黨的十八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這是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的一個新部署。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
①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②審慎行使權力,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③堅持與時俱進,科學執政 ④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核心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0分)
2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是當前我國社會的一個熱點話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這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結合材料,說明中國共產黨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的政治學依據。(12分)
22.材料:從“人定勝天”的萬丈豪情到“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評價的“美麗中國”,說明我們黨的執政理念越來越尊重自然,越來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設美麗中國是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需要政府、公眾各盡其責、各盡其能、各盡其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美麗中國”理念的指導下,只要我們腳踏實地、不懈努力,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就一定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如何讓“美麗中國”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12分)
23.材料:?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全省人民的幸福感。
根據材料并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省委、省政府應如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8分)
24.材料:W省委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注意聽取各領域專家的建議,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啟動城鄉戶籍改革,實現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城鎮常住人口,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結合材料,分析W省委的做法體現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8分)

一、單項選擇題
1—5ACADA 6—10CDDCC 11—15DCACB 16—20CBCDC
二、非選擇題

第I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50分)
1、若直線經過一、二、三象限,則( )
A. B.
C. D.
2、設Sn是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若S7 = 35,則的值為( )
A.8 B.5 C.6 D.7
3、向量,的夾角為,且,,則等于
A. B. C. D.
4、直線與互相垂直,則為 ( )
A.-1 B.1 C. D.
5、已知等比數列中,各項都是正數,且成等差數列,則 ( )
A. B. C. D.
6、在等比數列中,若且、是的兩根,則( )
A.27 B.36 C.18 D.9
7、已知的三內角為、、,,,,則的值為( )
A. B. C. D.
8、化簡的結果是( )
A. B. C. D.
9、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若成等差數列,則 ( )
A. B. C. D.
10、定義:稱為個正數的“均倒數”。己知數列的前項的“均倒數”為,則的通項公式是( )
A. B. C. D.
第II卷 (非選擇題 共10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題5分,共25分,請把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11、已知是與等比中項,則。
12、已知定點,直線上一動點,則兩點間距離的最小值為 。
13、已知首項為正數的等差數列滿足: ,則使前項和成立的最大自然數是 。
14、若兩個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分別為、,對任意的都有,則= 。
15、已知函數f (x)滿足:f ( p + q) = f ( p) f (q),f (1) = 3,則+ +++的值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16、17、18、19每題12分,20題13分,21題14分,共75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兩直線3x + 4y – 5 = 0與2x – 3y + 8 = 0相交于點M,
(1)求經過點M,且與直線L1:2x + y + 5 = 0平行的直線L2的方程;
(2)求L1與L2間的距離。
17、已知線段AB的中點為C。
(1)求點C的坐標;
(2)若向量與夾角為,求。
18、已知數列滿足,前項和,且,,
①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②求滿足的所有值。
19、已知ΔABC的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設向量,, .
(1)若//,求證:ΔABC為等腰三角形;
(2)若⊥,邊長c = 2,角C = ,求ΔABC的面積 .
20、已知數列滿足,
(1)求,的值;
(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3)求數列的通項及前項和.
21、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數列滿足是與的等比中項 (),且,。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求使不等式對一切都成立的最大正整數的值;
(Ⅲ)設,是否存在,使得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一、選擇題DBDCC ABDCA
二、填空題 11、 12、2 13、4022 14、 15、30
三、解答題
16. 兩直線3x + 4y – 5 = 0與2x – 3y + 8 = 0相交于點M,
(1)求經過點M,且與直線L1:2x + y + 5 = 0平行的直線L2的方程;
(2)求L1與L2間的距離。
…………………………12分
17、已知線段AB的中點為C。
(1)求點C的坐標;
(2)若向量與夾角為,求。
(1)設
--------------分
(2),
------------------分
18. 已知數列滿足,前項和,且,,
①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②求滿足的所有值。
18.解:⑴由知:數列{}是等差數列,
由, 知=12,數列{}的公差 -----------分
∴ --------------分

解得:或 (舍)
綜上: ------------------分
19、已知ΔABC的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設向量,
  , .
若//,求證:ΔABC為等腰三角形;
若⊥,邊長c = 2,角C = ,求ΔABC的面積 .
19、證明:(1)
即,其中R是三角形ABC外接圓半徑,
為等腰三角形-----------------------------------------5分
(2)由題意可知
----------------------------------------------7分
由余弦定理可知,
-------------------------------------10分
------------------------------12分
20.已知數列滿足且
(1)求,的值;
(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3)求數列的通項及前項和.
21. (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數列滿足是
與的等比中項 (),且,。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設,數列的前項和為,
求使不等式對一切都成立的最大正整數的值;
(Ⅲ)設,是否存在,使得成立?
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1.解:(Ⅰ)當時, ;……………………………………. 1分
當時, 。
而滿足上式。∴。………………………………. 2分
又即,是等差數列。
由:,。解得。
∴………………………………… …………………. 4分
(Ⅱ)
單調遞增,。令,得。……. 10分
(Ⅲ)
(1)當為奇數時,為偶數。∴,。
(2)當為偶數時,為奇數。∴,(舍去)。
綜上,存在唯一正整數,使得成立。……….14分
第Ⅰ卷 選擇題
一、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物體在做曲線運動的過程中,一定變化的物理量是 ( )
A.動能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2. 下列關于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的物體一定要有力對其做功
B.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且有位移,力就一定對其做功
C.合力的總功等于每個分力所做功的絕對值相加
D.功的正負并不表示功的大小
3. 對質量為m1和質量為m2的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的表達式F = 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公式中的萬有引力常量,它是由實驗得出的,而不是人為規定的
B.當兩物體間的距離趨于零時,萬有引力趨于無窮大
C.m1和m2所受引力的大小與各自的質量成正比
D.兩個物體間的引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
4. 天文學家發現了某恒星有一顆行星在圓形軌道上繞其運動,并測出了行星的軌道半徑和運行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 )
A.行星的質量 B.行星的半徑
C.恒星的質量 D.恒星的半徑
5、一架飛機水平勻速飛行,從飛機上每隔1s釋放一個鐵球,先后共釋放4個,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四個球 ( )
A.在空中任意時刻總是排列成拋物線,它們落地點是等間距的;
B.在空中任意時刻總是排列成拋物線,它們的落地點不是等間距的;
C.在空中任何時刻總是在飛機的正下方,排列成豎直直線,它們的落地點是等距離的
D.在空中任何時刻總是在飛機的正下方,排列成豎直直線,它們的落地點是不等距離的
6、向心力演示器如圖4所示。轉動手柄1,可使變速塔輪2和3以及長槽4和短槽5隨之勻速轉動,槽內的小球就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橫臂6的擋板對小球的壓力提供,球對擋板的反作用力通過橫臂的杠桿使彈簧測力套筒7下降,從而露出標尺8,標尺8上露出的紅白相間等分格子的多少可以顯示出兩個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皮帶分別套在塔輪2和3上的不同圓盤上,可改變兩個塔輪的轉速比,以探究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具體關系怎樣。現將小球A和B分別放在兩邊的槽內,小球A和B的質量分別為mA和mB,做圓周運動的半徑分別為rA和rB。皮帶套在兩塔輪半徑相同的兩個輪子上,實驗現象顯示標尺8上左邊露出的等分格子多于右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A.若rA>rB,mA=mB,說明物體的質量和角速度相同時,半徑越大向心力越大
B.若rA>rB,mA=mB,說明物體的質量和線速度相同時,半徑越大向心力越大
C.若rA=rB,mA≠mB,說明物體運動的半徑和線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向心力越小
D.若rA=rB,mA≠mB,說明物體運動的半徑和角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向心力越小
7.兩個質量不同的小球用長度不等的細線拴在同一點,并在同一個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則它們的( )
A.運動周期不相同; B.運動線速度一樣;
C.運動角速度相同; D.向心加速度相同。
8. 2009年5月,航天飛機在完成對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維修任務后,在A點從圓形軌道Ⅰ進入橢圓軌道Ⅱ,B為軌道Ⅱ上的一點,如圖所示。關于航天飛機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軌道Ⅱ上經過A的速度小于經過B的速度
B.在軌道Ⅱ上經過A的動能小于在軌道Ⅰ上經過A的動能
C.在軌道Ⅱ上運動的周期小于在軌道Ⅰ上運動的周期
D.在軌道Ⅱ上經過A的加速度小于在軌道Ⅰ上經過A的加速度
9.如圖(甲)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到最低點,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復。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測出這一過程彈簧彈力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如示,則( )
A.時刻小球動能最大
B.時刻小球動能最大
C.這段時間內,小球的動能先增加后減少
D.這段時間內,小球增加的動能等于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
10、如圖3所示,A球用線懸掛且通過彈簧與B球相連,兩球質量相等.當兩球都靜止時,將懸線燒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線斷瞬間,A球的加速度大于B球的加速度
B.線斷后最初一段時間里,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彈性勢能
C.在下落過程中,兩小球、彈簧和地球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
D.線斷后最初一段時間里,動能的增加大于重力勢能的減少
第Ⅱ卷 非選擇題
二、實驗:共13分
11.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已知電磁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的頻率為50 Hz, 查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 測得所用的重物質量為1.00 kg.實驗中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5-5-13所示), 把第一個點記為O, 另選連續的四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 經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
圖5-5-13
(1)根據以上數據, 可知重物由O點運動到C點, 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________J, 動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J(取三位有效數字).
(2)根據以上數據, 可知重物下落時的實際加速度a=________m/s2, a________g(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共三個題,共37分,要求寫出必有的文字說明和步驟,只有答案不給分。
12.(10分)。某人造地球衛星的質量為 m,在離地面 h的高空中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地球半徑為 R, 重力加速度為g ,萬有引力常量為G 。求:
(1)地球的質量為多少?(2)衛星的運動速率為多少?
13.(12分)。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的圓弧形光滑軌道半徑為R ,A端與圓心O等高, AD為與水平方向成45°的斜面,B端在O的正上方,一個小球在A點正上方由靜止釋放,自由下落至
A點進入圓軌道并恰能到達B點.求:
(1)小球到達B點時速度的大小;
(2)釋放點距A點的豎直高度;
(3)小球落到斜面AD上C點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4.(15分)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足夠長的木板B上,木板B靜止于水平面。時,電動機通過水平細繩以恒力F拉木板B,使它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A的質量和B的質量均為,A、B間的動摩擦因數,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視為相等,重力加速度取。求
(1)物體A剛運動時的加速度;
(2)時,電動機的輸出功率P;
(3)若時,將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立即調整為,并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這一功率不變,時物體A的速度為。則在到這段時間內木板B的位移為多少?
一、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 B 2 D 3 A 4 C 5 C 6 A 7 C 8 ABC 9 C 10 ACD
12、(10分)(1)G= mg,………(2分) M = …………(2分)
(2) ……(2分)……(2分)……(2分)
13、(12分) ⑴小球到達B點:由 ……………(2分)
得: ………………………(2分)
⑵設小球的釋放點距A點高度為h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
得: ……………………(2分)
⑶小球落到C點時:由,得:tan
解得: ………………1分)
………………(1分)
小球落到C點得速度大小: ………1分)
小球落到C點時,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為:tan …(1分)
14(15分). (1);
(2) 得:
故;

一、選擇題 (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50分)
1.細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生命現象,下列不正確的是
A.分化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
B.分化是由于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不同細胞的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
C.未離體的已分化細胞不會表現出全能性
D.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2.下列關于細胞衰老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細胞衰老是細胞生理和生化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
B.頭發變白是頭發基部黑色素細胞內酪氨酸酶不能合成所致
C.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D.衰老細胞內水分減少,體積變小,代謝速度減慢
3.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癌變前后,細胞的形態結構有明顯差別
B.癌細胞在條件不適宜時仍然可以無限增殖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癌變
D.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生異常增殖
4.細胞分化、衰老、癌變和凋亡的共同表現是( )
A.都有遺傳物質的改變 B.細胞核大小都始終不變
C.細胞內酶的活性都降低 D.都有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
5.有關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板在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形成
B.在分裂末期,細胞膜內陷形成兩個子細胞
C.同源染色體配對通常發生在分裂前期
D.在分裂中期,兩個中心粒復制形成兩組中心粒
6.右圖為果蠅體細胞染色體,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該果蠅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中的非同源染色體組合種類有4種
B.該圖表示雄性果蠅所有細胞染色體
C.基因型如右圖所示的個體經減數分裂可產生4種配子
D.如右圖個體基因型書寫為AaXWYW
7.精子和卵細胞經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細胞中
A.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完全來自卵細胞
B.細胞核的遺傳物質完全來自卵細胞
C.細胞中營養由精子和卵細胞共同提供
D.細胞核和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都平均來自精子和卵細胞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純合子測交后代都是純合子 B.純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純合子
C.雜合子自交后代都是雜合子 D.雜合子測交后代都是雜合子
9.下列關于遺傳方式及特點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遺傳方式
遺傳特點
A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現交叉遺傳
B
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傳
C
伴Y染色體遺傳病
男女發病率相當,有明顯的顯隱性
D
常染色體遺傳病
男女發病率相當,有明顯的顯隱性
10.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為實驗材料,進行了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其中所用的R型活細菌無毒性,S型活細菌有毒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注射R型活細菌,小鼠死亡
B.注射S型活細菌,小鼠死亡
C.注射加熱后殺死的S型細菌,小鼠死亡
D.R型活細菌與加熱后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
11.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
A.蛋白質是遺傳物 B.DNA是遺傳物質
C.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蛋白質和DNA是遺傳物質
12.下列有關基因表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才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B.RNA分子可作為DNA合成的模板,DNA 是蛋白質合成的直接模板
C.轉錄過程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不需解旋酶
D.細胞中有多種tRNA,一種tRNA只能轉運一種氨基酸
13.下列有關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DNA單鏈上相鄰堿基以氫鍵連接
B.磷酸與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DNA鏈的基本骨架
C.雙鏈DNA分子中嘌呤數等于嘧啶數
D.在一個細胞周期中,DNA復制過程中的解旋發生在兩條DNA母鏈之間
14.大量事實證明,薩頓發現的基因遺傳行為與染色體的行為是平行的。據此做出的如下推測,哪一項是沒有說服力的( )
A.基因在染色體上 B.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分離
C.每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 D.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組
15.據下圖,下列選項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規律的是
16.哺乳動物的以下細胞中既有同源染色體,又含染色單體的是
①有絲分裂中期細胞    ②有絲分裂后期細胞    ③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
④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 ⑤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 ⑥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⑤⑥ D.③④⑤
17.下圖為有絲分裂相關的坐標曲線,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縱坐標表示一條染色體中DNA含量,則cd過程細胞中DNA含量不變
B.若縱坐標表示一個細胞核中DNA含量,則e點時一條染色體中DNA的含量與a點相同
C.若縱坐標表示一條染色體中DNA的含量,則ac過程染色體數目不變
D.若縱坐標表示一個細胞中DNA的含量,則ac過程染色體數目不變
18.已知水稻高稈(T)對矮稈(t)為顯性,抗病(R)對感病(r)為顯性,這兩對基因在非同源染色體上。現將一株表現型為高稈、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給另一株表現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現型是高稈∶矮稈=3∶1,抗病∶感病=3∶1。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以上兩株表現型相同的親本,基因型也相同
B.以上后代群體的表現型有9種
C.以上兩株親本一株為純合子,一株為雜合子
D.以上后代群體的基因型有16種
19.假定基因A是視網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視神經正常所必需的。現有基因型為AaBb的雙親,從理論上分析,他們所生的后代視覺正常的可能性是( )
A.3/16 B.4/16 C.7/16 D.9/16
20.某種哺乳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b)為顯性,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基因型為BbCc的個體與“個體X”交配。子代表現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們之間的比為3∶3∶1∶1。“個體X”的基因型為(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21.下列幾個家系譜中,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可能是色盲遺傳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維生素D佝僂病遺傳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這對夫婦再生一男孩患病的幾率為1/4 D.家系丙中,女兒一定是雜合子
22.對于人類的某種遺傳病,在被調查的若干家庭中發病情況如下表。據此所作推斷,最符合遺傳基本定律的一項是(注:每類家庭人數150~200人,表中“+”為病癥表現者,“-”為正常表現者)(  )
類別




父親




母親




兒子




女兒




A.第Ⅰ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第Ⅱ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第Ⅲ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隱性遺傳病
D.第Ⅳ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隱性遺傳病
23.某種魚的鱗片有4種表現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分別用Aa、Bb表示),且BB對生物個體有致死作用。將無鱗魚和純合野生型鱗的魚雜交,F1有兩種表現型,野生型鱗的魚占50%,單列鱗的魚占50%;選取F1中的單列鱗的魚進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種表現型,這4種表現型的比例為6∶3∶2∶1,則F1的親本基因型組合是(  )。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24、雙鏈DNA分子含有200個堿基,一條鏈上A : T : G : C = 1 : 2 : 3 : 4,則該DNA分子(  )。
A.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
B.4種含氮堿基A : T : G : C = 3 : 3 : 7 : 7
C.連續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10個
D.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種
25、如圖為某一細胞中轉錄、翻譯的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圖中表示4條多肽鏈正在合成
B.一個基因在短時間內可表達出多條多肽鏈
C.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翻譯
D.該圖表示的細胞不可以是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但是可以表示未成熟的紅細胞
二、簡答題
26.(每空2分,共10分)如圖是某細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真核細胞該過程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圖B表示_________過程。
(2)圖中b、c、d、e具有相同的________。由許多相同的b共同構成的結構叫___________。
(3)若a為植物細胞,而d能在體外條件下培養成一個植物體,說明d具有____________。
27.(12分)HGPRT缺陷癥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下圖是—個該缺陷癥的系譜圖。請分析回答:
(1)此病的致病基因為 ______ 性基因(顯、隱),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
(2)Ⅲ3的致病基因來自I世代中的 _________ 。
(3)如果Ⅲ3同時患有白化病,在Ⅲ3形成配子時,白化病基因與該缺陷癥基因之間遵循____________規律。
(4)如果Ⅲ1與一正常男子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該缺陷癥的幾率為 _____ 。
(5)如果Ⅲ1與一正常男子(來自世代無此病的家族)婚配,從優生的角度考慮,應選育______后代(男、女)
28.(14分)已知桃樹中,樹體喬化與矮化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與圓桃果形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對圓桃為顯性。下表是桃樹兩個雜交組合的實驗統計數據:
親本組合
后代的表現型及其他株數
組別
表現型
喬化蟠桃
喬化圓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圓桃

喬化蟠桃×矮化圓桃
41
0
0
42

喬化蟠桃×喬化圓桃
30
13
0
14
(1)桃樹樹體的顯性性狀為____ __。
(2)甲組的兩個親本基因型分別為__ ____。
(3)根據甲組的雜交結果可判斷,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這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甲組的雜交后代應出現______種表現型,比例應為__ ____。
(4)桃樹的蟠桃果形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已知現有蟠桃樹種均為雜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象(即HH個體無法存活),研究小組設計了以下遺傳實驗,請補充有關內容。
實驗方案:_____ __,分析比較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如果子代_____ __,則蟠桃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 _,則蟠桃不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象。
29. (每空2分,共14分)近百年來,果蠅被應用于遺傳學研究的各個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前而被測序的一種動物。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Ⅰ、請說出果蠅作為遺傳學研究好材料的理由(至少2條):
??  ????????????????????????????????? ??????????????????????????????? ?????????。
Ⅱ、下圖一示某雄果蠅進行減數分裂時,一個細胞核中DNA分子數隨時間的變化;圖二示該雄果蠅一個精原細胞分裂形成四個精子細胞的過程圖(其中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后胸正常H對后胸變形h為顯性,三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黑圓點表示著絲點)。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雄果蠅后胸正常H基因與后胸變形h基因分離發生在圖一中的_______段。
(2)在圖二中2細胞內畫出該細胞四分體時期三對等位基因與染色體關系圖。(不考慮交叉互換)
(3)若圖二中1細胞表示雌果蠅一個卵原細胞,則該細胞由上述細胞分裂過程形成的雌性生殖細胞的基因組成為(不考慮交叉互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有五種果蠅,都是純種,且每種都有雌雄個體,其表現型和攜帶這些基因的染色體如下表。第2到第5種的性狀都有隱性。
種 類
1
2
3
4
5
染色體
X染色體
第Ⅱ染色體
第Ⅲ染色體
第Ⅱ染色體
性 狀
野生型:各性狀均為顯性
白眼(a)
殘翅(b)
棕眼(d)
紫眼(e)
其余性狀均為顯性
①用翅的性狀做基因的分離規律遺傳實驗時,可以選擇的兩個純系親本是 。
②用翅和眼的性狀做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遺傳實驗,應該選用的兩個純系親本是 。
③獲得基因型為BbXaY個體的一次性交配實驗,應選用的兩個純系親本的基因型是 。
樂山一中2015屆第二學期第二階段(半期)考試生物試題
參考答案
選擇題(每題2分 共50分)‘
第一部分:聽力(每小題1.5分,共30分)
第一節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she wants to travel by plane B.She wants to travel by car
C.It's a good idea to travel by bus
2、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
A.125 dollars B.90 dollars C.145 dollars
3、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
A.a cup of coffee B.two apple pies C.one hamburger
4、What's the woman's trouble ?
A.she gets a fever B.she is too busy now C.she has lost her job
5、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
A.Wait here for the result B.Go home C.Take a walk with the man
第二節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6、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on Saturday?
A.go camping B.go to visit their friend C.go to the beach
7、What can we know about Jim?
A.he has opened a bookstore B.he needs the speakers’ help
C.he will pick up the two speakers
8、Wher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
A.at the bus station B.at the woman's home C.at the man's home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
9、How did the man feel when he received the letter ?
A.a little upset B.a little nervous C.a little surprised
10、What languages can the man speak?
A.English and French B.German and French C.English and German
11、Why did the man's friend write to him?
A.because he would come to France B.because he would come to Canada
C.because he wanted the man go to France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題。
12、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s aunt 6 years ago ?
A.she had a car accident B.she got a good job C.she operated on a patient
13、What's the life of the woman's aunt like now ?
A.she is happy with her life B.she is proud of her family
C.she can take care of her family
14、What is the woman's aunt now ?
A.a nurse B.a doctor C.a writer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題。
15、Why is the boy nervous ?
A.he isn't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B.he is a newcomer
C.he is worry about the coming exam.
16、What must the students do before the first class?
A.do exercise B.do morning reading C.hand in their homework
17、When is the first class over ?
A.7:40 B.8:25 C.8:45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When was Miz Ball born ?
A.in 1930 B.in 1911 C.in 1940
19、Why did Miz Ball leave the acting school ?
A.because she didn't like acting
B.because she wanted to act in Hollywood
C.because people in that school thought she was not talented
20、How old was Miz Ball when she died
A.78 B.59 C.87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單項填空(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The people in the war area have _______food. They are in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A.run out B.used up C.been run out of D.been used up
22、---I am going to Beijing during the coming summer holiday.
--- Great ! You ______about our capital well then.
A.will be knowing B.will have known C.have known D.have been knowing
23、In April , 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 remained ______ abroad due to the volcanic ash cloud.
A.sticking B.stuck C.to be stuck D.to have stuck
24、After 5 days of fantastic space trip ,the two astronauts walked out of the spaceship, ______
A.tired and happy B.tired but happy
C.tiredly and happily D.tiredly but happily
25、As an _______philosopher with a lot of teachings , Confucius had a great influence _____Chinese people.
A.influential , for B.influential , on
C.influenced , for D.influenced , on
26、--- How about going for a picnic this coming Sunday?
--- _________, but I have to see my grandma with my parents.
A.All right B.Sounds great C.No problem D.No, I’m sorry
27、The reason _____he refused to attend the meeting was that they didn’t give him an invitation earlier.
A.how B.which C.why D.because
28、This is one of the best films ___________ .
A.that have been shown this year B.that have shown
C.that has been shown this year D.that you talked
29、Weather in these years is not similar to ____in the past .
A.it B.that C.one D.those
30、The temple , _______ the Song Dynasty ,was pulled down last month.
A.which dating from B.which was dated from C.dated from D.dating from
31、There are two caps on the table, _____ belongs to Tom.
A.the smaller of which B.the small of that
C.the smaller of them D.the small one
32、Not until he left his home _____ to know how important the family was for him.
A.did he begin B.had he begun C.he began D.he has begun
33、I fell in love with the West Lake ____ I went to Hangzhou.
A.for the first time B.first time
C.the first time D.for first time
34、--- Have you got any particular plans for the coming holidays?
--- Yes._______ ,I’m going to visit some homes for the old in the city.
A.If ever B.If so
C.If anything D.If possible
35、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way will _____ the growth of the suburbs.
A. be contributed to B. contribute to
C. contribute D. contribute for
第二節 完形填空(每題1.5分,共30分)
A young man was getting ready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For many months he had 36 a beautiful sports car in a show room, and knowing his father could well 37 it, he told him that was all he wanted.
As Graduation Day came near, the young man awaited 38_ that his father had bought the car. 39 , on the morning of his graduation, his father called him into his 40 study room. His father told him how 41 he was to have such a fine son, and told him how 42 he loved him. He handed his son a beautifully 43 gift box.
Curious, and somewhat disappointed, the young man opened the box and 44 a lovely, leather- bound (皮紙封面) Bible(圣經), 45 the young man's name pressed in gold. 46 , he raised his voice to his father, and said "With 47 your money, you give me a Bible?" and stormed out of the house.
Many years passed and the young man was very successful in 48 . He had a beautiful home and wonderful family, but realized his father was very 49 , and thought perhaps he should go to him. He had not seen him 50 that graduation day.
Before he could make arrangements, he received a telegram(電報) 51 him his father had passed away, and willed(立遺囑) all his possessions to his son. He needed to come home immediately and 52_ things.
When he arrived at his father's house, sudden 53 and regret filled his heart. He began to search through his father's important papers and saw the still gift - wrapped Bible _54__as he had left it years ago. With tears, he opened the Bible and began to turn the pages.
Suddenly, a car key dropped from the back of the 55 . It had a tag (標簽) with the date of his graduation on it, and the words PAID IN FULL.
36、A.noticed B.admired C.watched D.seen
37、A.supply B.offer C.afford D.serve
38、A.promise B.mark C.support D.signs
39、A.Shortly B.Finally C.Instead D.So
40、A.public B.hard C.private D.lazy
41、A.proud B.sad C.upset D.puzzled
42、A.many B.much C.far D.often
43、A.wrapped B.typed C.written D.painted
44、A.looked B.reached C.found D.showed
45、A.with B.while C.after D.when
46、A.Angry B.Pleased C.Interested D.Disappoint
47、A.none B.all C.little D.bit
48、A.home B.study C.city D.business
49、A.healthy B.strong C.old D.young
50、A.on B.until C.since D.after
51、A.telling B.showing C.saying D.talking
52、A.look for B.take care of C.care D.mind
53、A.excitement B.disappointment C.surprise D.sadness
54、A.but B.right C.just D.only
55、A.door B.bed C.desk D.Bible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music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one’s body and psyche (心靈). In fact, there is a growing field of health care known as music therapy(治療), which uses music to treat diseases. Even hospitals are beginning to use music therapy. This is not surprising, as music affects the body and mind in many powerful way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quick music can make a person feel more alert(警覺戒備), while slow music can produce a calm, deep thinking state. Also,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music can change brainwave activity levels. This can help the brain to change speeds more easily on its own as needed, which means that music can bring lasting benefits to your state of mind, even after you’ve stopped listening.
Breathing and heart rates can also be influenced by music. This can mean slower breathing, slower heart rate. This is why music and music therapy can help reduce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long-term stress, greatly promoting (促進) not only relaxation, but health.
Music can also be used to bring about a more positive state of mind by helping to keep worries away. Music has also been found to bring many other benefits, such as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strokes(中風). It is no surprise that so many people are considering music as an important tool to help the body become or stay healthy.
56、What can we infer about music therapy(治療)?
A. It is a type of music.
B. It is a research about music.
C. It is a kind of musical effect on diseases.
D. It is the use of music method to help treat diseases.
57、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can know that ________.
A. music with different speeds has different effects
B. quick music is not good for one’s health
C. slow music can help one to think more calmly and slowly
D. music will have less benefit after one stops listening
58、The reason why music can help deal with stress is that ________.
A. it is used by many hospitals
B. it can help change brainwaves
C. it does good to breathing and heart rates
D. it can bring a more positive state of mind
59、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usic can help deal with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
A. nervousness B. mind illnesses
C. strokes D. high blood pressure
B
On July 4,1986,Americans celebrated the Statue of Liberty’s(自由女神) 100th birthday.Parades,speeches,fireworks,and other activities contributed to the great joy of the event.The celebration caused reporters and the 1ocal people to 1ook back a century to the similar great joy that marked the official opening of the statue.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completed in 1886,but the story began earlier.The idea for a statue was first suggested at a dinner party by Edouard de Laboulaye, a French historian .A guest at the party was Frederic Bartholdi,a young sculptor.
Most people who attended the dinner party soon forgot the idea,but Laboulaye and Bartholdi remembered it.In 187l, Bartholdi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interest Americans in a statue that would link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friendship.Many people in France had already been persuaded and contributed money to the project.Americans were also persuaded to build a fund (基金)for the statue.Much of the money came from school children.
After the idea had been accepted,Bartholdi set to work. He worked hard for many years.His friend Laboulaye died before the statue was completed.At last,in 1885,the statue was sent to the United States.It had to be shipped in sections and then put together for its weight and size.
Ever since then, 1886,the Statue of Liberty has stood as a symbol of freedom to millions of immigrants entering New York Harbor.
60、Bartholdi made his first trip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talk about the Statue of Liberty in________.
A.1986 B.187l C.1885 D.1886
61、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shipped in sections because_______.
A.it was too 1arge and heavy to move to USA as a whole
B.USA had better means of putting it together than France
C.the completed statue was a symbol of friendship for Americans
D.putting it together cost less money and labour in USA
62、From the content,we may feel that the writer is _______when he is writing the passage.
A.calm B.curious C.worried D.Modest(謙虛)
63、Which of the following titles best summarizes(歸納)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A.Labou1aye and Bartholdi:Makers of the Statue of the Liberty
B.How People Made the Statue of Liberty Possible
C.The l00th Birthday of the Statue of Liberty
D.The True Story of the Statue of Liberty
C
My son Jack, a fourth grader, was having a hard time in getting interested in story books recently, so I offered to read the first few chapters to him. In the early pages of ‘Incident at Halk Hill’, a quiet little boy has a special meeting with a female badger (獾).Soon after, another badger is caught in a steel leg trap(陷阱), and the autho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pain and scare of an animal struggling to its death. We meet the cruel hunter and his ill treatment of a dog; we see the badger being skinned by the boy's father;and we experience the child's confusion when beaten by his father in anger. Pretty heavy going for ten-year-olds, I thought.
Last night , I returned from a weekend away to find that Jack had finished the whole book on his own. “It was really, really good and sad, and violent,” he reported. “There was a lot of killing.”
“Were there any happy parts?" I asked,
"The boy's life was saved by the badger, and that was good. But then that badger got caught in a trap again and at the end it's dying, too. ” Jack said, "It was so sad that I almost cried. ”
I told him that many books have made me cry, beginning with Heidi, when I was just his age, right on up to the novel I finished last week.
“Well,” he admitted then, “I actually did cry. Reading that book just reminded me of all the sadness in the world, and it made me feel sad ,too. ”
So, I think, now he has been through the sad tone of the passage , the discovery that words on a printed page can give rise to such strong emotion ,that a book can move you right out of your own comfortable little self and into someone else's pain. Thus we come to realize that if we are to remain fully engaged in life, open to its mysteries and feel sorry towards its suffering, we indeed need stories to grab(抓住) us by the neck and remind us of the sadness in the world that is not our own.
64、‘Incident at Halk Hill’ is a _______story.
A. sad B. happy C. funny D. boring
65、The underlined sentence “Pretty heavy going for ten-year-olds" means____
A. the book is too long for a ten year old child
B. the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a ten year old child C. the book is too violent(暴力) for a ten year old child D. the book is too pretty for a ten year old child
6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 stories can be something to help you_____
A. enjoy your spare time B. develop your care for animals
C. realize the truth of life D. think about your own life
67、By writing the passage, the writer mainly wants to____ A. tell a story that interested his son
B. show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stories
C. share an experience between himself and his son
D. show how to make children interested in books
D
A rat looked through a crack in the wall to see the farmer and his wife opening a package. What food might it contain? But he discovered that it was a rattrap (捕鼠夾).
Going back to the farmyard, the rat started to give a warning.
The rat turned to the pig and told him: “There is a rattrap in the house, a rattrap in the house!”
‘Tm sorry ,Mr. Rat,” said the pig,“I can only say this is something terrible to you, but it is of no influence to me. I cannot be bothered with it.”
The rat turned to the cow. But the cow said,“Like wow ,Mr. Rat? A rattrap? I am in danger, Huh?”
The rat returned to the house, head down and dejected. So the rat had to face the farmer's rattrap alone.
That very night, a sound was heard throughout the house,like the sound of a rattrap catching its prey (獵物)The farmer's wife rushed to see what was caught. In the darkness ,she did not notice that it was a poisonous snake whose tail had been caught by the trap. The snake bit her.
The farmer rushed her to hospital. She returned home with a fever. Everyone knows that a fever could be treated with fresh chicken soup, so the farmer took his knife to the farmyard for the soup. However, his wife's sickness continued.
The farmer's friends and neighbors came to sit with her around the clock. To feed them, the farmer killed the pig. But she didn't get well. Finally, she died and so many people came for the last sight that the farmer had the cow killed to provide meat for all of them.
So the next time you hear that someone is facing a problem and think that it does not concern you, remember that the whole farmyard is at risk when there is a rattrap in the house.
68、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
A. the pig helped the rat get rid of the trap
B. the cow strongly believed in what the rat said
C. no animals showed concern over the rat's warning
D. the snake was killed immediately after being caught
69、The underlined word ‘‘dejected”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
A. disappointed B. surprised C. determined D. excited
70、We can learn from the article that
A. the farmer had planned to kill the rat
B. the rat was very wise in avoiding the trap
C. the farmer's wife got good treatment in hospital
D. the rat had expected what would happen to the pig and cow
71、What message does the story intend to pass?
A. We should mind our own business.
B. Everything is related to something else.
C. We'd better treat animals in a friendly way.
D. The farmer couple and their friends are all foolish.
E
Extract 1(摘錄一)
A computer
A computer is an "information processor". It is given information, called "data", instructed to do certain things and then show us the results. The data put into the computer is called the" input" and the results which come out are the "output". Some people say the circle of large standing stones at Stonehenge is a kind of computer. Prehistory people worked out their calendar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shadows made by the sun shining on the stones.
Extract 2
Teach yourself new subjects and skills at your own pace with a home computer. Use it to help with schoolwork, for self-improvement, even to improve your career skills. Learn touchtyping.
Foreign languages or computer programming. A home computer can help children of all ages learn classroom subjects such as spelling, geography and others. In fact it makes learning fun. So if you want to teach yourself, or help your children teach themselves---get a home computer. It can also help you manage your personal finances(經濟)or help you to work taxes and plan household budgets(預算).You can make business a pleasure with a home computer.
72、The writer introduces the words such as "input" and "output" in order to_____.
A. introduce people to computer language
B. show computer language is the same as English
C. help people some scientific language
D. give people some scientific language
73、Why does the writer talk about Stonehenge in Extract 1?
A. To give an example of the very first computer.
B. To show that computers are older than mankind.
C.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D. To give another way of explaining computers.
74、If you think of the circle of large standing stones as a computer,_____.
A. the shadow is the input and the position is the output
B. the sunlight is the input and the calendar is the output
C. the position is the input and the sunlight is the output
D. the calendar is the input and the shadow is the output
75、Extract 2 is probably taken from_____.
A. a computer textbook B. a company's advertisement
C. a teach-yourself computer book D. a children's guide to computers
第四部分 非選擇題(35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10分)
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 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每處錯誤僅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When I was a child, I once went on camping with my family in summer. We decided to make a barbecue in a valley where lay in a beautiful mountain. So we collected some tree sticks to make the fire. My father ask me if I could try to make a fire. I was happier to take the job. Then I tried to set fire to the wood with a match, and produced only smoke. Then my father said, “That’s the right way. I’ll show you how to do it. First use the small piece of wood because they catch fire easy. Then put the larger ones on the top of them.” My father helped him make a big fire.
第二節,書面表達(25分)
近年來,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引發公眾抱怨和關心,它給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不便。請根據以下信息以“Traffic Congestion”為題寫一篇英文報道。首句已給出,120字左右。
原因
措施
自己的看法
私家車增多
城市道路和街道窄,改善緩慢
公共交通體系管理不善,個別人不遵守交通規則
改善公交體系,行人遵守交規不闖紅燈
………
Traffic congestion has long been a problem of great concern and complaint in big cities. It has caused a lot of in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and work.









1-5.BAACB 6-10. BABCA 11-15. BAACB 16-20 .BCBCA(每題1.5共30分)
BABBB 26-30. BCABD 31-35. AACDB (每題1分,共15分)
BCDBC 41-45.ABACA 46-50. ABDCC 51-55.ABDCD(每題1.5共30分)
56-59. DACB 60-63. BAAD 64-67.ACCB 68-71. CAAB 72-75.ADBB(每題2分,共40分)
短文改錯(每題1分共10分)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煤屑(xuè) 霎時(shà) 潭柘寺(zhè) 流觴曲水(shāng)
B.瞥見 (piē) 癸丑(guǐ) 梵阿玲(fán) 溘然長逝(kè)
C.愀然 (qiǎo) 磐石(pán) 修禊事(xì) 暴虎馮河(píng)
D.平仄 (zé) 譬如(pì) 溯流光(sù) 怨聲載道(zǎi)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嬉游 簡漏 沒精打采 雨雪霏霏
B.閑暇 蔥蘢 放浪形骸 山清水秀
C.枕藉 舳艫 烏雀南飛 舉酒囑客
D.惦記 撕打 清流急湍 岌岌可危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荷塘月色》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寫景抒情散文,這篇文章描繪了一幅清新、美麗的月下荷塘圖。
B.網絡給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帶來了便利和樂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網絡游戲,夙興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雖然已經是晚上了,但候車大廳里依然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大喇叭的廣播聲、商販的叫賣聲、孩子的哭泣聲不絕如縷。
D.他一連幾次都沒考好,真是屢試不爽,因而心情很沉重。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陶淵明在當時只以隱士著稱,他的文學創作沒有得到人們高度的評價,這是因為他平淡自然的文風與當時崇尚的華麗文風不合造成的。
B.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經濟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C.1999~2011年間,我國造林6643.36萬公頃,人工林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蓋率和森林病蟲害等依然十分嚴重,令人擔憂。
D.近視患者都應當接受專業醫師的檢查,選擇合適的眼鏡,切忌不要因為怕麻煩、愛漂亮而不戴眼鏡。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陶淵明——魏晉風流的杰出代表
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思考人生得出的兩個主要結論,也是他人生的兩大支柱和藝術化人生的具體表現。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為人準則。他所謂的“道”,偏重于個人的品德節操方面,體現了儒家思想。他特別推崇顏回、黔婁、袁安、榮啟期等安貧樂道的貧士,要像他們那樣努力保持品德節操的純潔,決不為追求高官厚祿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視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業,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慮貧富的問題,安貧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發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來求得平衡:“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詠貧士》其五)。而那些安貧樂道的古代賢人,也就成為他的榜樣“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詠貧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貧窮,到了挨餓的程度,但是并沒有喪失其為人的準則。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對人生更深刻的哲學思考。“自然”一詞不見于《論語》《孟子》,而是老莊哲學特有的范疇。老莊所謂“自然”不同于近代與人類社會相對而言的客觀的物質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種狀態,非人為的、本來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間萬物皆按其本來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規律而變化,無須任何外在的條件和力量。人應當順應自然的狀態和變化,抱樸而含真。陶淵明希望返歸和保持自己本來的、未經世俗異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謂“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歸去來兮辭序》),說明自己的質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繩墨的約束。所謂“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表達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悅。在《形影神》里,他讓“神”辨自然以釋“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長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義化解它們的苦惱。“形”“影”“神”三者,還分別代表了陶淵明自身矛盾著的三個方面,三者的對話反映了他人生的沖突與調和。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導出來的順化、養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較完整而一貫的哲學。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后天的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去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里,但作為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杰出代表。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使自己的人生藝術化。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陶淵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來,他的一生卻是很藝術的。他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時運》等作品,都是其藝術化人生的寫照。
(摘自《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有刪改)
5.下列對陶淵明“人生兩大支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安貧樂道”是陶淵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淵明所說的“道”,指的是個人的品德和節操。這樣的“道”,體現了儒家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純潔的品德和節操。
B.“崇尚自然”是陶淵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淵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種非人為的、本來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狀態。這樣的人生狀態,體現了他對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學思考。
C.陶淵明之所以把“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當做自己人生的兩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對人生進行了嚴肅的思考,從中得出了“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這兩個主要結論。
D.在“人生兩大支柱”的支撐下,陶淵明堅守為人的準則,努力保持未經世俗異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詩文構建了自己藝術化的人生大廈,成為了魏晉風流的杰出代表。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陶淵明決心保持純潔的品德節操,對顏回、黔婁、袁安、榮啟期等安貧樂道的貧寒之士特別推崇。因此,即使貧窮到挨餓的地步,他也能用“自然”來求得平衡,不喪失其為人的準則。
B.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序》中說:“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表明他天性如此,受不了繩墨束縛。因此,他不肯與官場同流合污,決不為追求高官厚祿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C.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陶淵明也會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沖突。因此,他寫下了《形影神》這篇文章,用“神”代指人的某種愿望,“形”和“影”則以自然之義化解它們的苦惱。
D.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和危機,但沒有力量而且找不到正確之路去改變它,因此,他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復歸。對他個人而言,這樣做便能夠部分地達到目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老莊所謂的“自然”,不同于近代與人類社會相對而言的客觀的物質性的“自然界”,而是老莊哲學特有的范疇。陶淵明崇尚的“自然”與老莊說的“自然”,內涵是不一致的。
B.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等作品,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只有站在文學藝術的高度,我們才能看清陶淵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藝術的。
C.使后天的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泯滅,以求得返歸一個抱樸而含真的“真我”。陶淵明的這種思想,作為救世的藥方雖然是無效的,但是作為一種人格美的追求卻是有益的。
D.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相當豐富,人們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較寬松的張揚;因而,陶淵明的“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這兩大人生支柱,對現代人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熙寧四年,會上元敕府市浙燈,且令損價。軾疏言:“陛下豈以燈為悅?此不過以奉二宮【注】之歡耳。然百姓不可戶曉,皆謂以耳目不急之玩,奪其口體必用之資。此事至小,體則甚大,愿追還前命。”即詔罷之。時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謝景溫論奏其過,軾遂請外,通判杭州。
時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于司農,是擅造律也。”提舉官驚曰:“公姑徐之。”未幾,朝廷知法害民,罷之。
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于國。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語,并媒蘗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臺獄,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節選自《宋史·蘇軾傳》)
【注】二宮:指后宮的太后及皇后。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會上元敕府市浙燈 會:集會
B.軾廬于其上 廬:住
C.以虞水之再至 虞:防備
D.庶有補于國????????????????庶:希望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陛下豈以燈為悅 舉匏樽以相屬
B.泛于梁山泊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D.神宗獨憐之?????? 及其所之既倦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朝廷壓低價格買燈辦燈會,損害了百姓的利益,勞民傷財。蘇軾委婉地說是老百姓不能明白皇帝為了讓二宮高興而辦燈會的心思。
B.司農擅造律法要處罰沒能按時執行新政策的人,蘇軾義正言辭地指責了他們,并因此被朝廷罷免。
C.在徐州任職時,突發水災,蘇軾誓與城共存亡,穩定民心,始終帶領士卒修堤守城,最終保全了徐州。
D.在湖州時,蘇軾因寫詩關注百姓疾苦,被奸臣誣蔑陷害入獄,后被貶黃州,自號“東坡居士”。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120分)
四、(26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以及節選自課本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文。(10分)
(1)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
【注】①商風:秋風。②愴悢(liàng):悲傷。
(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怎樣的品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總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一詩中通過化用《詩經》中的詩句來表現自己對賢才渴求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煙。
(5)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羨長江之無窮。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另一種呼喚
黃曉萍
①兩幅古人物畫,在我心中激起的反響,竟比文字更強烈。它從形象到神韻,從志氣到精神,無不是一種完整,說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鐘馗與屈原。
②我們那地方,鐘馗像常用來鎮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門上貼,怪有人緣地同主人共享年夜飯,差不多同祖宗同一檔次,敬祖宗的美酒,鐘馗也飲一斛。畫上的鐘馗總丑得那么正氣,短髯黑黑撐出扇面形狀,立立的怒中帶笑,就看你帶著何種心情去凝望了。
③屈原像民間不常見。他出于文字經典,是我爺爺鄉土師爺身份的徽章,輕易不示人。畫中的屈原是那么飄逸,《天問》中找不到頭,那頭是橫的,山羊胡子與飄飄怒發和離體襟衫生出一股寒風,我總覺得他很冷。學業稍進之后讀《離騷》,先讀出大氣磅礴文采飛揚,后悟出身世際遇情系蒼生。這時再看那幅《天問》,很感同身受詩人的無可奈何。爺爺說這書我是讀進去了。最近另見到一幅明朝陳洪緩作的《屈子行吟圖》,大不是《天問》的情結,《天問》中的激蕩沒有了。在這幅行吟圖中,廣袖長袍翹頭履上,皺褶如破箐注冷流,原是懸寶劍的腰,懸了一根拐杖,怎么看怎么蒼涼。我觀他峨冠頂戴下,瘦長的臉凄苦而平和。他不再問天了,天已有病還問它何來?我想他這是去投江。他本是投江而去的,英雄氣短并不影響他精神長存,文化人沒有一個能如屈原集政治與文才于一身的。屈原的失誤并不在謀略而是在宮幃,屈原遭了女禍,還有男人的舌箭。君臣恩斷義絕,他被發配了,充軍了。他言志的《離騷》,未必不是一曲有志不得伸展的牢騷。
④文人迂腐而可愛。靈魂的屈原成為國寶,昭示著文化的不朽,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文人脆弱的心態。每當自身怯力之時,總是會從古人身上找出些說法來充實和鼓勵自己。把氣節化為一種文化內涵,他們請出屈原詢問過去未來。劉勰、司馬遷、李白……他們將“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鏤石成印懸于案頭,撰成六書旌于中堂,曲成宮商蕩滌五腑六根濁氣。至于屈原投江之舉,被頌為洗卻塵世骯臟。皎潔永恒,使瀚海書林梅香荷香桔香千古。
⑤那日走江,行至秭歸,兩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鄉似城似鄉,古墻豁口取民宅一堵風火墻,斑駁出悠悠歲月。剃頭匠挑子橫著橫著量完小巷,不緊不慢的吆喝聲古歌一樣綿長。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詩人的秭歸有廟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幟屈原,一派蒼樸古雅終未曾把它經營成旅游勝地文化名城。在這里,我聽到另一種呼喚。
⑥長江彎彎回浪,臨北岸有一片軟水,江中的激流沖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軟水溫柔而明凈。軟水叫屈原沱。傳說屈原有位賢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時她是農婦,概無錦衣富貴。兄弟被流放她歸來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遠在流放,呼喚聲天天在呼喚:“兄弟,屈子,歸來兮!”汩羅江中一縷英魂托夢姐姐,他已憤怒地隨水而去,他將留戀地隨水而歸。次日女媭翹首江邊,一條大紅魚溯流而上,面對女媭,魚頭點三下魚尾搖三下,巨口一張吐出個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魚頓時失影。傳說凄美而離奇,人民性極強,秭歸人都能言說而且不走樣。這故事的純樸,還在于呼喚魂兮歸來的是姐姐而不是戀人或者母親。屈原在秭歸,同于鐘馗在我的家鄉,又成了家家門上一幅畫,概無官爵,一個巴東小老頭,還原于民間,我想這當是屈原最好的歸宿。 (節選自《百年百篇經典美文》,有刪改)
注:箐:(qìng),山間的大竹林,泛指樹木叢生的山谷。
1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鐘馗雖然相貌丑陋,但他丑得有正氣,為百姓鎮邪避妖打鬼,百姓喜歡他的是他剛直不阿的一身正氣。
B.屈原沱的傳說表明屈原還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普通人,秭歸百姓喜歡他的淳樸正直。
C.屈原是一位偉人,其形象難免會被世人美化神化,文章暗含了對神化屈原的文人的不滿。
D.屈原令人崇敬,他也是從民間走出去的,文章呼喚屈原應當具有普通人對故鄉的親人情感。
E.“另一種呼喚”實質上呼喚的是被文人神化了的屈原向作為民間普通人的屈原的回歸、還原。
15.文章圍繞“呼喚”展開,請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
16.文中描述了關于屈原的三幅畫像,請根據文意,簡要概括這三幅畫像中屈原形象的特點。(6分)
17.文章結尾說:“一個巴東小老頭,還原于民間,我想這當是屈原最好的歸宿。”請結合全文,分析并評價作者的觀點。(5分)
六、(12分)
18.仿照下面畫線的句子,續寫三句話,與上文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3分)
現如今,個性早已成為新新人類的代名詞。“你真有個性”成為一種語言的時尚,其實,個性不是奇裝異服,不是夸夸其談。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個性就是“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蘇軾那笑對人生的豪邁與豁達;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將下面的短語組成兩副七字對聯,并填寫在相應的橫線上。(4分)
芝蘭繞階 黃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滿目
千里綠 春繡錦 座凝香 萬山金
??? 上聯
新春對聯
下聯

? 上聯
教師辦公室對聯
下聯
20.在文中橫線處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使上下文連貫起來。(5分)
4·20雅安地震,制造了一場可怕的災難,①____會讓我們經歷苦痛,②_____我們的希望不會沉淪,只會升騰。③______從災難發生那一刻起,我們都在為那些災難中的生命祈禱,④______ 這場災難產生如何可怕的破壞力,我們也都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們所有人的力量向同一個方向聚集,愛心與力量⑤_____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傳遞到災區。
七、作文(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屈原在汨羅江邊的縱身一跳,喚醒了多少有骨氣的文人,這一跳,為他們樹立了堅守的榜樣;劉蘭芝“舉身赴清池”的一躍,警醒了多少固執己見的家長,這一躍,讓他們明白了堅守愛情的力量;陶淵明“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這“守拙”二字,讓多少人明白了堅守品節的高尚。
請以“堅守”為中心立意,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文體不限,自擬標題。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③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錯別字一字扣1分,重復不計。
?

譯文:熙寧四年,適逢元宵節,皇帝下令壓低價格為宮中購買花燈。蘇軾上書說:“您哪里是自己喜歡看花燈呢?您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讓皇太后高興罷了。而老百姓卻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認為您是為了滿足眼睛觀賞這樣小的需要,奪取了他們吃飯穿衣所必需的錢財。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響很大,希望您收回這個命令。”皇帝于是下詔停辦這件事。當時王安石正在創行新法,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面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于是請求出京任職,做了杭州通判。
??? 這時新的政令一天天下達,蘇軾在杭州任上,總是利用新法中對百姓有利的內容造福百姓,百姓們因此生活安定。調任密州。司農下令實施新法,不按時施行的人按違反國家制度判罪。軾對提舉官說:“違反制度的判罰,如果是出自朝廷,誰敢不聽從?如今命令出自司農,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舉官害怕地說:“請您先不要追究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這個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廢除了它。
??? 調任徐州。黃河在曹村附近決堤,在梁山泊泛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斷上漲不久就要泄進城里,城墻即將被沖毀,城里的富人爭著逃出城去避難。蘇軾說:“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會動搖,誰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這里,就不會讓決堤的水毀了城墻。”于是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營,把卒長叫出來說:“河水將要沖進城里,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暫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們這些小人應該為您效力。”于是率領他的士兵拿著畚鍤出營,修筑東南方向的長堤,堤壩從戲馬臺起,末尾與城墻相連。雨日夜不停,沒有受損的城墻只有三版。蘇軾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經過家門也不入,派官吏們分別在城墻各處守衛,最終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調來服役的人,加高修筑舊城墻,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備洪水再來。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
??? 調任湖州,因為有一些不便于民的事情不敢明說,就寫詩暗示,希望對國家有所幫助。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從他的詩中挑出一些詞語,斷章取義牽強附會說蘇軾的詩是在誹謗朝廷,把他逮捕押赴臺獄,想置他于死地。案件審問了很久也沒有判決。神宗非常喜歡蘇軾的才學,安排他擔任黃州團練副使。蘇軾與黃州的田父野老,一起生活在溪旁山間,在東坡修筑房舍,自號“東坡居士”。
12.【考點】(1)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2)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情感。
(1)高潔(或“超然脫俗”“清高”);志向遠大(或“心憂天下”)(一點一分)
(2)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手法;以鳳凰自喻(或“象征詩人自己”),抒發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壯志難酬(或“報國無門”)的悲傷情懷。(手法+情感+分析,每個2分;只答“懷才不遇”或“失意”給2分,必須要結合詩歌分析,否則不能給滿分)。
附譯文:樹林里有一只奇異的鳥,它自言是鳳凰鳥。鳳凰清晨飲用甘甜的泉水,黃昏時棲息在高高的山岡。鳳凰鳥高聲鳴叫響徹九州,伸長頭頸眺望八荒那僻遠的地方。恰好遇到秋風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壞藏拙起來。鳳凰鳥一離開林中飛往昆侖山的西邊,什么時候才能再飛翔回來啊。只遺憾鳳凰鳥處在不恰當的位置,這讓我內心非常悲傷。
詩歌鑒賞: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凰”高潔(或“超然脫俗”、“清高傲世”)的品性。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的表現手法,以鳳凰自喻,抒發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壯志難酬(或“報國無門”)的悲傷情懷。根據鳳凰“飲醴泉”、“棲山岡”、“徹九州”、“望八荒”的舉動,可以判斷出鳳凰志向遠大、高潔。顯然作者以鳳凰自比(自況),根據它的心情“催藏”、“恨”、“心傷”幾個詞及傷心的原因的描寫“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和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獨苦悶、壯志難酬。
13.(1)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2)言笑晏晏(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曖曖遠人村(5)所以游目騁懷(6)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
14.思路解析:C項“文章暗含了對神化屈原的文人的不滿。”屬于架空分析,于文無根據。D項“呼喚屈原應當具有普通人對故鄉的親人情感”,屈原本身就對故鄉親人充滿思念之情。
答案:C、D(答對一個給3分,兩個全對給5分)
15. 思路解析:這是一篇文化散文,“呼喚”是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從文章的首段兩幅畫像到文中對屈原氣節品格的分析,以及后面對秭歸風物人情、傳說故事的描寫,都圍繞這兩個字。
參考答案:(1)提及兩幅人物畫 引出呼喚對象:屈原(2)敘寫文人對屈原的呼喚,將屈原的氣節化為文化內涵,成為文人力量的源泉(3)通過對屈原故鄉的踏訪和傳說的描寫,寫出百姓和親人對屈原的呼喚,還原了屈原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思路分析:找出文中《天問》《屈子行吟圖》和文章最后一句中描寫屈原形象的關鍵詞語進行概括。
參考答案:(1)飄逸、冷峻,無可奈何(2)蒼涼,凄苦而平和(3)概無官爵,普通平民
(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
17.思路解析:這句話中作者的觀點態度十分明確,關鍵理解作者為什么說這樣“最好”。評析允許不同的看法,但要有理有據,自圓其說。
參考答案:回歸民間,還原為一個普通人,才是屈原最好的歸宿,表達了作者對屈原這樣的偉人應該走下神壇、回歸民間的愿望。(對句子的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我贊同作者的觀點(觀點明確1分),偉人有其偉大的地方,但是偉人也是人,也有親人、朋友,回歸民間、回歸人性的本真是人的正常需求,所以我贊同作者的觀點。(分析2分)(如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只要能自圓其說亦可)
18.思路解析:從畫線的語句構成的特點看,要采用“個性”是什么的句式,要引用一句表現這個人某種個性的詩句。
答案示例:個性就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的陶淵明那與世無爭的閑適與淡然; 個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 那蔑視權貴的不羈與灑脫; 個性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那心懷抱負的浪漫與灑脫; 個性就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那蹈死不顧的英勇與豪邁;
個性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那傲對生活的自信與豪情;
個性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岑參那妙寫雪景的睿智與巧妙;
個性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周敦頤那獨愛蓮花的隱逸與高潔;
個性就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亞里士多德那追求真理的執著與理智。
(每句一分,要注意引用的詩句是否能夠反映這個人的該種品性)
19.思路解析:對聯要求:上下聯詞句結構相同、意義相關,數量詞語對數量詞語,仄起平落等。
答案:新春對聯:翠柳迎春千里綠 黃牛耕地萬山金 教師辦公室對聯:桃李滿園春繡錦 芝蘭繞階座凝香(每句一分)
20.思路解析:“讓我們經歷苦痛”和“我們的希望不會沉淪”之間是轉折關系,前者是客觀必然結果,后者是主觀可改的意愿,所以①②處可以填“雖然”“盡管”“但是”等表示轉折的關聯詞語。③處之前是觀點,③處之后是對原因的解釋,所以③處可以填“因為”。 “這場災難產生如何可怕的破壞力”表條件(任意條件),而且下句中有“都”與之搭配,所以④處可以填“不管”。“我們所有人的力量向同一個方向聚集”和“愛心與力量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傳遞到災區”之間是事理上的順承關系,所以⑤處可以填“就”。(本題改自2008重慶高考)
答案示例:①雖然(盡管) ②但是 ③因為 ④不管 ⑤就
21.寫作提示 “堅守”是一寬泛的字眼,從語法上看可以添加賓語,可以補寫出許多現實具體的內容;也可在“堅守”后加中心詞,在“堅守的內涵”上作文章:必勝的信念、高潔的志趣、人生的準則、精神的家園、道德的底線、中國傳統美德(誠實守信、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也可著眼于“堅守的意義”,在其后加“的力量”“的奇跡”。
評分標準按照高考評分細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抚顺市| 津市市| 双流县| 望江县| 从江县| 尼玛县| 利川市| 将乐县| 两当县| 阿坝县| 卢龙县| 商水县| 堆龙德庆县| 阳西县| 吉木乃县| 获嘉县| 湾仔区| 漳州市| 嘉兴市| 绵阳市| 南木林县| SHOW| 巴林右旗| 松滋市| 长寿区| 长垣县| 二连浩特市| 凤冈县| 胶南市| 龙井市| 英吉沙县| 贵州省| 神池县| 永川市| 西畴县| 鄱阳县| 鹤峰县| 察雅县| 汶川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