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教案課題:《美妙的小世界》 課型:欣賞·評述課時:1 教學對象:一年級教材版本:嶺南美術出版社教材分析: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也是兒童進入美術學習的起點。本課一開始就以“美與自然”為主題。從動態的視覺感知活動切入,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多視點的美術探秘情境,去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從而能初步感悟到:“美”是無所不在的,“妙”在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學情分析:新入學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接受的教育各不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有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以及自身的個性,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因此,對待一年級的學生,需要在情感態度上做出很大的努力,學生在思維的想象力、創造力方面發展的空間很大,所以要好好把我機會,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讓學生能發現美,有創造美的想法。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夠用簡短的話語描述自然界和畫家作品中色彩、花紋、形狀,表達自己對于小生命(葉子、蝴蝶、螞蟻、蜜蜂、水滴)的感受。 2、能借助工具觀察發現“小世界”的色彩、花紋、形狀 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美妙的小世界中的感受到的線條與點描繪畫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感知、表達、表現出小世界的美妙,學會在觀察細微物體,發現美,更加熱愛在自然界中感知美。教學重點:能用簡短的話語描述微觀世界的“形與色”,用簡單的點線面方式繪制畫面。 教學難點:清晰有條理的進行表述具體的形象,表達內心的感受。 解決措施:適當引導學生從:視、觸、聞、聽這幾點去表達。教具準備:課件PPT、課本、放大鏡等教學過程:教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課堂導入 情景導入 1、探秘小游戲--它是誰(播放花叢圖片) 老師想邀請同學們一起來做一個小小觀察師,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又是誰?又在干什么?長什么樣子? 引導學生“走近一些--再近一些--再靠近一點”去尋找花叢中的小秘密。 2、說一說--發現了什么?(美麗的鮮花、小蜜蜂、小蝴蝶......) 板書課題:《美妙的小世界》 仔細觀察花叢圖片并說出自己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螞蟻、蜜蜂、蝴蝶、花朵、葉子、石頭等等 3分鐘課堂發展 觀察發現 找一找 觀察書本四季圖片,引導學生從色彩、環境、特點去分辨四季 2、尋植物之美(圖片欣賞) 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那老師想問問你們剛剛看到的這些植物美不美呀?美在哪里呢? 顏色美--紅色的玫瑰、紫色的鳶尾花等 形狀美--圓圓的蒲公英像個毛球等 紋理美--花朵葉子上錯落有致的曲線 3、品動物之美(觀察書本) 美妙的小世界中,除了美麗的植物,在自然界中還有小動物們。那小動物又美妙在哪里呢?那我們跟著大師帶上放大鏡去看看。 《螞蟻和西瓜》它們在干什么? 《海洋中的小生物》美在哪里? 說一說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能發現幾種小生物,可以從色彩,形態,花紋去如何表達。 1、春天:綠色,鳥語花香 夏天:火紅,天氣火熱 秋天:金黃色,果實豐收季節 冬天:雪白色 說出植物美在哪里 用簡短的話描述作品中的色彩、花紋、形狀、動態 13分鐘三、教師示范 同學們真棒!很多同學已經想好了自己心中美妙的小世界了,但你們知道要怎樣將他們組成一幅畫面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是如何去將畫面一步步完成的吧! 步驟:①畫出形狀 ②添加紋理 ③涂上顏色 觀看教師演示,記住方法,學會舉一反三 2分鐘課堂作業(播放音樂) 請同學們繪畫出一幅你心中美妙的小世界 (提醒學生美無處不在,但要畫出細節) 作業要求: 將點線色運用到畫面中 美妙的小世界畫面美觀,大小合理 學生繪畫 18分鐘評價總結 舉行美妙的小世界展覽 自評,他評,師評 課堂小結 這節課中我們學會去觀察我們身邊細微的美,美無處不在,妙在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畫面,并評價別人的作品,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3分鐘課后延伸 七、教學拓展 我們放學回家路上可以跟爸爸媽媽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大自然的各種生物,一起回來探討一下。 1分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