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齊白石 徐悲鴻 教學設計課題 齊白石 徐悲鴻 課型 欣賞課學校 年級 初三執教 性別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欣賞美術家的作品,能夠用簡單的美術術語對美術作品進行評述。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美術家不同時期的作品,了解美術家藝術創新之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美術家的藝術經歷,作品的對比分析,理解美術家家與美術作品、藝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以及美術家通過美術作品隱現的文化內涵。教學重點 了解齊白石、徐悲鴻的生平及其藝術特色。教學難點 能夠用美術專業術語對美術作品的內容及形式進行分析評述。教材內容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初三第一單元內容,在課程內屬于“欣賞 評述”學習領域,通過了解畫家齊白石、徐悲鴻的藝術生平和代表特色,學習美術家繼承優秀傳統和勇于創新的精神。課程取向是“美術與人生”,故從藝術與人生的關系切入進行教學。 初三的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已經較為成熟,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組織和引導后,學生可用專業美術語言對美術作品進行評述并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學方法 觀察·比較·探究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相關教具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導入 向學生講述齊白石和老舍的小故事并展示《蛙聲十里出山泉》作品,讓學生觀察體會作品內容與題目的巧妙結合。 欣賞分析作品,學習齊白石高超的中國畫技法,體會作品的詩情畫意。 引出主題, 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課堂發展 向學生介紹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人,欣賞齊白石老人作品,讓學生了解其藝術生平及代表作特 色。 引導欣賞齊白石作品《祖國萬 歲》,分析作品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文化內涵,“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畫學理論,及作者的創新精神,并引出徐悲鴻。 對比欣賞徐悲鴻作品《奔馬》與傳統文人畫馬的異同,讓學生思考美術創新的動因。 帶學生了解徐悲鴻的藝術生平及代表作特色,理解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系。 認真欣賞齊白石作品了解白石老人藝術生平及代表作品特色,感受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欣賞《祖國萬歲》,學習美術作品欣賞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語言對美術作品進行點評,分享感受。 了解美術家對傳統藝術的繼承及革新。 通過對美術家藝術生平的了解,嘗試理解美術家與美術作品之間的關系,以及美術家借作品表達的文化內涵。 讓學生通過對兩位美術家藝術生平及代表作特色的了解,嘗試理解藝術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通過對兩位作者作品的賞析,讓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美術作品欣賞的方法。評價小結 總結兩位美術家作品異同。 引導學生分析《田橫五百士》 總結兩位美術家作品異同,自主欣賞評述《田橫五百士》。 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課后延伸 在中國美術史上,還有很多美術家通過對國外藝術的學習、吸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課后查閱資料,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按照美術評述方法進行探究。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