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嶺南版美術八年級上冊《我們的 T 型舞臺》教學設計課 題 《我們的 T 型舞臺》 課 型 設計應用學 校 年 級 八年級執教人 朱鳳婷 性別 年齡 職稱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服裝設計基本知識與方法,了解多元化的服飾文化2、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所學進行主題性服裝設計,走秀展示。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制作、策劃、展示服裝活動,培養團隊合作、創新能力, 提高美化生活意識與環保意識。教學重點 理解服裝設計中的中國風元素教學難點 怎樣理解或解決以上重點,如何與團隊合作策劃服裝展活動教學內容分析 上這一節課前,對教材進行充分解讀,結合上節課的內容制定服裝主題,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驗感受,將學生的成果作業策劃為一次走秀活動,對教材進行了設計。本課上起來是相當有難度的,從學生方面分析,初中生大多知識面較窄, 很難在一個課時中去解決問題,因此,我更著重的是引導,同時盡量把課本上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把知識與美的感受從課本上延伸到課本外。既能讓學生感覺到課堂輕松的氛圍,同時又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設計服裝的意義。教學策略 講授式、啟發式 圖例視頻展示 教學示范展示 教師的理念是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每個環節都參與其中,能畫能說能做能演。教學中以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把課堂移到舞臺上,緊抓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引導為輔,讓學生去思考并分析服裝設計的一些規律。教具 課前準備:PPT、教師走秀視頻、教師作品制作視頻、效果圖、案例、示范視頻、學具 采訪片段視頻、走秀片段視頻、學生設計片段視頻等。媒體準備教 學 過 程教學程序 教師教的活動 學生學的活動 教具、學具以及媒體運用 教學環節設計意圖導入階段 觀察與發現 1. 看一看:視頻《妙手風姿醉荔影》 (教師穿著“朱雀精靈”在大舞臺走秀) 亮出課題:我們的 T 型舞臺——古尚之風 衣依不舍服裝秀 看視頻:教師走秀片段 想一想:教師身穿的服裝作品叫什么名字?靈感來源于哪里?有什么含義? 運用視頻觀看服裝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趣熱愛美的情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為下一個環節鋪墊1. 播放教師制作服裝的視頻、效果圖和成品圖 出示《教師服裝作品展示》 師:“朱雀精 靈”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天之四靈之一“朱雀”,將中國元素以手繪、純手工、面料再造、立體花型等微妙而細致的運用,突出女性如鳳凰的魅力; 師:時裝表演 認真觀看老師制作 播放制作服裝 激發學生學習展開 服裝的視頻,思考問 微視頻,直觀 服裝設計的興階段 題,回答問題 展示創作的過 趣程初步認識服裝設計,鼓勵學生嘗試動手做一次服裝設計師是由時裝模特在特定場所通過“定臺—走臺 —擺臺”表演的過程, 把服裝、音樂、表演融 為一體;c. 師:我們將以“古尚之風,衣依不舍”為主題,策劃一次班級服裝秀。2.服裝設計的步驟a. 服裝設計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 觀看 PPT 板書,掌握好步驟,做好筆記 PPT 課件演示 使學生學會服裝設計的步驟b. 設計師一般先有一個構思和設想;c. 然后收集材料,確定設計方案;d. 其方案主要內容包括:服裝整體風格、主題、造型、色彩、面料、服飾品的配套設計等。3.展示案例分析同學們仔細觀察, 請看看這套婚紗作品, 大家知道它的設計靈 感來源于哪里嗎?面 料用了什么?輔料又 用了什么?顏色呢? 作品運用了什么元 素? 觀看圖片,思考回答問題:靈感來源于禽鳥造型刺繡; 面料用了柔軟的 真絲;輔料是珠 片、羽毛;顏色是中國傳統婚禮中 最常見的中國紅。 出示一組國風服裝照片 欣賞國風服裝作品,學會分析其靈感來源、元素、面料等知識4. 時裝表演活動策劃方案圖 先決定主題; 分配工作; c.活動總結; 開始示范,播放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 《藍青花裙》微視頻,邊看邊解說具體的做法: 準備一個小模特架子, 剪好尺寸的布料、蕾絲邊、幾顆小珠、大正方形的黑色布、小正方形的黑色布、玻璃溶膠, T 型舞臺平面圖師:“我們的 T 型舞臺 平面圖是這樣的,T 型舞臺在中間,觀眾在兩邊,前面是評委,同學們根據我給的主題策劃了一次服裝秀的活 在分配工作中,同 播放課件,展示 使學生學會團學們需要發揮團 時裝表演活動 隊合作精神,隊合作的精神,這 策劃方案圖 學會分配工作個過程包括策劃時裝表演流程、排練活動、服飾化妝、布景音樂。學生認真觀看示 播放示范視頻, 師生共同合作范視頻,思考作品 成品圖片展示 示范,讓學生的材料運用、作品 更有親切感,的理念、以及作品 學會多種材料的創作步驟、布料 的靈活運用到的處理等方法 服裝設計中,大膽表達主題學生認真觀察 T 課件展示舞臺 熟悉平面圖分型舞臺平面圖,熟 平面圖 布悉舞臺走位,觀眾與評委的位置分布,清楚自己的角色分配任務動,他們嘗試當了設計師、模特、策劃者以及解說員和主持人。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課堂現場吧?!?7. 播放兩組的采訪片段與作品理念 墨軒組; 落清念繁組; 師:“看完了這兩組作品,同學們是否意猶未盡呢?其實課堂上他們還設計了傲紅塵、蘭亭、傾城、古韻繡花、如荷” 等古風作品,我們一起來回顧走秀片段吧?!? 8.播放高大上走秀視頻 師:“看完了同學們的作品,我除了欣賞他們的口才,更佩服他們的才華,正所謂團隊的合作,用心的收獲。最后, 老師想讓課堂提升一 個檔次,我們來觀看一個國際的國風時裝秀 視頻沖擊一下眼球吧?!? 把舞臺交給學生, 播放兩組采 體驗設計的樂學生做主持、模特、 訪片段、一 趣、體驗團隊合設計師、策劃者、 段課堂走秀 作的快樂、體驗解說員、道具組 片段、學生 創作的過程,觀作品圖片 賞作品,互相學習、學會思考、討論、總結學生認真觀賞國際走 播放國際國風 讓學生開闊眼界,秀片段,學習真正的 的走秀視頻 體會高大上的走高端走秀,體會完美 秀,學習國風設計的國風服裝展示 運用在舞臺上結束階段 總結:點綴主題。師:“同學們,通過這 次課堂,讓你們嘗試了 很多‘第一次’,我希望你們以后都能大膽地追求美,多留意身邊美好的事物,把生活與美術聯系起來,要自信、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要勇于展示自我,常懷有愛國之心。課后,動手做一次服裝設計師吧,老師期待著大家的作品!” 學生進行練習與創作,回憶教師的示范或講述的語言,發揮想象,大膽動手,體會樂趣 課件播放防護服設計圖片、學生設計方案圖片及學生設計理念的視頻 啟發學生大膽 嘗試,創造性地運用材料結合 主題創作服裝。大膽動手體驗 服裝設計的情 趣; 啟發學生個性探究和創造性地設計服裝實踐活動:答疑內容 (拓展) 將課堂問題延伸出主題“疫”起來做設計師 ——“防護服設計。” “從心痛到行動,借著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布置了設計一套防護 服的課后實踐活動,請同學們設計一套防護 服,即使再多的病毒, 也不會侵入你暖暖的 心里。我們以效果圖的方式解決以上問題?!?a.材料 b.性能 學生根據課程提出了一個問題:“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疫情影響下,防護裝備變成了我們日常出 門的必備品。而未來我們是不是會一直 帶著口罩出門呢? 如果我們是時裝設 計師,要做一套防護服,未來的防護服裝又會是什么模樣的 呢?” 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大膽地質疑、討論、交流,靈活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加深了解了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知識,同時加深了對前線醫護人員的敬意c.美觀 d.成本這節課的課容量很大,課前預習、自主學習,讓學生們活起來也極為重要。這次展示課在以前上過一次,是以環保為主題的,但學生作品欠缺,不完整,難以得到效果,借此我為之定了“古尚之風”中國風這個主題,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是我這節課的主旨。美術教育目的大多數時候并不在于傳授給學生什么知識,更多時候,它追求的是對學生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課堂我讓學生把構思與設計理念畫在效果圖上,小組合作分工,各善其用,各盡其責,尋找最重要的因素——面料,廢棄材料,在操作過程中體現團結,遇到問題學會協作解決。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我不再局限于課本,更多的是讓學生與現實生活,社會背景相聯系。通過服裝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生親身體驗設計服裝的樂趣,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他們勇于參與,他們的創造力使我驚喜,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1, 題材新,服裝設計并走秀,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它打破了以往以技能為主的學習形式,使服裝藝術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2,課前準備充分,材料的積累,流程安排,教學過程等都有了充分的準備;3,在課堂中合作性學習尤為明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分組合作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理想方法。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事物的體驗和理解是有差異的,合作分組既可以課后尊重他們的個體對事物的感受同時又可以讓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相互磨合,有利于反思 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學生充分的發揚了團隊精神;4,學生的作品效果,每個小組都順利完成了,效果不錯 ,每個組的作品都與眾不同,各式各樣,有的學生還加了裝飾物,每套服裝上都有學生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學生的個性與創新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我感到學生的創新火花在閃耀,合作的精神在滋長。將素材重新整理再設計一節新的電視課堂,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整個流程的重新設計,從導入加進教師的亮點,再過渡到知識點的講解,然后拍攝與學生合作完成作品的視頻,再到重新呈現組員的作品、采訪的片段以及走秀的片段, 增加師生互動的環節,每個作品、每張效果圖、每個畫面、每個動作、每句話都需要重新思考和設計,比線下上課的難度大很多,雖然很難,但是,過程就是收獲。總之,不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我應該多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在以后作業練習中,學生可以毫無顧慮,自由自在的進行設計、表演。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自己要更加深入鉆研教材、教法、學法,讓每一節課都成為示范課。古人云:授之以魚,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漁,方可終身受益。我希望通過這次服裝秀,讓學生能多元發展,真正終身受益!設計時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