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寫意花卉》教學設計單元主題 學畫中國畫 課題 寫意花卉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課時 1 課時學習要點 運用中國畫寫意技法表 現花卉,初步掌握墨色的深淺變化。 學習方式 觀察、欣賞、探究、體驗。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造型·表現”領域的一節國畫課, 教學主要是圍繞寫意花卉作品欣賞和寫意花卉技法學習兩大部分的內容組成,以常見的荷花、菊花、牡丹等作為學習內容,讓學生學會運用寫意畫的筆墨技法,并且運用寫意畫的筆墨技法臨摹或創造一幅 花卉作品。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寫意花卉的基本知識,掌握寫意花卉在描繪花、葉、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學會寫意花卉在用筆、用墨、用色、構圖等方面的技法。 過程與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寫意花卉的臨摹方法和造型樂趣,在掌握寫意花卉用筆、用墨、用色、構圖等技巧的基礎上,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大膽表現的的學習態度。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畫家“借物抒情”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用寫意花卉表現對自然花卉的興趣,以及對祖國傳統藝術的熱愛 之情。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畫中寫意花卉的筆墨技法,并且學會通過寫意花卉抒發和表達人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學會大膽用筆、用墨,培養學生掌握寫意畫的筆墨技 法,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作業要求 基本要求:用寫意技法臨摹一幅花卉作品,充分發揮想象力。 較高要求:參考畫家作品,創作一幅寫意花卉作品,大膽用筆, 要有墨色的變化,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背景。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微課、毛筆、墨汁、毛氈、生宣紙、調色碟、中國畫顏料、水、筆洗等。 學具準備:毛筆、墨汁、生宣紙、小碟子、中國畫顏料、書畫氈、 小水桶、小毛巾等。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堂導入 1.導語。 教師進行自我介紹。 1. 熟 悉 授 課老師。 1. 增進了 解,拉近距離。2.看一看。 展示木棉花圖片,通過介紹花城——廣州,引入課題。 出示課題:寫意花卉。 2. 認 真 觀看各種花卉,體會花卉的美。 2. 通過直觀欣賞身邊的花卉,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趣。課堂發展 3.猜一猜。 (1)展示謎面。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 (打一花卉植物) (2)出示謎底。 (3)吟誦贊美荷花的詩句。 3.猜謎語, 并且用詩句表達自己對花卉的喜愛。 3. 在吟誦中感受花卉的美,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4.比一比。 初步對比:出示三幅荷花圖片進行對比,并提出問題: 三幅圖片有什么不同? 進一步對比:宋畫《出水芙蓉》和齊白石的《紅荷》又 有什么不同? 4. 在 欣 賞對比中,初步認識中國畫里的寫意花卉。 4.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分析。5.憶一憶。 (1)回憶上節課寫意畫在用筆、用墨等方面的技法。 用筆:中鋒、側鋒。 5. 學 生 在回顧復習中,熟悉寫意畫的用 筆、用墨等技 5. 加深鞏固。墨分五色:焦、濃、重、淡、 清。 法。6.賞一賞。 欣賞一:潘天壽的《映日》, 并且提出思考的問題: 畫家是怎樣通過用筆、用墨、用色等技法來表現荷花的 這幅畫的構圖有什么特點? 欣賞之二:任伯年的《牡丹圖》,分析用筆、用色的特點。 欣賞之三:賈世玉的《富貴碩果圖》,分析作品在構圖、用色 等方面的特點。 6.在欣賞、分析中,學習畫家在用筆、用墨,以及立意構圖等方面的技法特點。 6. 感受畫家的筆墨情趣, 體會畫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提高審美情趣。7.學一學。 (1)教師教學示范.微課演示荷花的畫法。 (2)小結寫意荷花的作畫步 驟,以及用筆、用墨等技法,提出需要注意的問題。 7. 仔 細 觀察教師的教學示范, 學習用筆、用墨等相關的技法和繪畫 步驟。 7. 體會畫家借物抒情的表達方式,感受中國畫的神奇魅力。8.畫一畫。 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1)基本要求:用寫意技法臨摹一幅花卉小品,充分發揮想象力。 (2)較高要求:參考畫家作 品,用筆大膽,創作一幅寫意花卉作品,還可以給作品添加背景。 8. 運 用 寫意畫的用筆、用墨、用色等技法進行臨摹或創作練習。 8. 在創作體驗中去感受寫意畫獨特的美。9.賞一賞 9. 在 欣 賞 9. 通過欣出示畫家作品和優秀的學生作品,讓學生學習借鑒。 學習中,進一步體會寫意畫的用筆、用墨等技 法。 賞,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10. 結語。 教育學生要熱愛中國的傳統藝術,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去美化生活。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 一個有心人,多發現生活中的美。 10.利用課外時間,多學習、多創作。 10. 發 現美、創造美。板書設 計 寫意花卉 用筆 中鋒 側鋒用墨 濃墨 淡墨借物抒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