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嶺南版美術 五年級上冊 第 9 課《正負圖形的畫面》 課型或模塊 設計 運用學校 課時 第 1 課時 年級 五年級執教人 性別 職稱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感受正形與負形相互交錯的藝術作品,嘗試運用正負圖形的藝術手法,表現獨特的作品。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體驗等過程,學習正負圖形相互交錯、巧妙組合 的藝術表現手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學生藝術感受力和創新意識。教學重點 感受虛實的對比,體驗正負圖形交錯的畫面。教學難點 正負圖形的巧妙組合,虛實相生。興趣點 正負圖形之間轉變的幽默趣味與新奇感。審美素養 欣賞意象作品中正負相生和奇思妙想的設計圖形。科技素養 了解圖形之間的無縫契合。教學內容分析 《正負圖形的畫面》是嶺南版美術課本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 9 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本課內容是以正負圖形欣賞為主,通過學生對一系列的圖形視覺訓練,多角度地欣賞和認識美術作品,并且能夠應用身邊的媒材進行創意,設計出有趣的正負圖形,拓展學生的直接想象空間。考慮到大師作品雖然美,但卻太難,讓人望而生畏,無從下手,因此我采用由簡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 在最易理解的環節進行嘗試體驗。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設計的方法,形成了一定的設計技能,也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他們對于新奇的內容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也喜歡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本課的教學正需要開發學 生的創新思維與探究能力,相信學生對此課會很感興趣。教學策略 本課的設計將結合我校研學后教教學模式進行設計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探究感受和研究正負圖形設計的方法。然后教師小結,通過欣賞作品進而引導學生掌握設計正負圖形的步驟。學生選擇符合自已要求的作業進行創作。最后展示作品,生生評價、教師點評。教具學具 教師:教學 PPT、示范、優秀學生作品。 學生:教材、馬克筆、圖畫本。媒體準備教 學 過 程教學程 序 教師教的活動 學生學的活動 教學環節設計意圖導入階段 1、思維游戲: 提出問題:白色背景上有兩個面對面奔跑的人,請問,如果他們背對背奔跑的話, 中間部分會是選項中的哪個圖形 引出課題《正負圖形的畫面》。 認真觀看、感受圖形變化帶來的驚喜,并回答問題。 用虛實的圖形變化吸引學生注意力,開門見山。課程新授 2、分析魯賓杯圖片,輔助理解正負圖形概念。 3、通過視頻更進一步了解正負圖形。 觀察魯賓杯的造型,理解正負圖形的概念。 觀看視頻,加強正負圖形理解。 觀看塞舌爾的圖形設計變形法。 欣賞理解不規則圖形的創作形式。 理解黑白虛實相生及共同輪廓線的魅力,規則圖形的組合方法。 學習正負圖形設計的技巧。 認真觀看欣賞作品,從中學習啟發創作思路。 觀察老師的設計思路,總結方法步驟。 學生根據自己的創作靈感選擇符合自己要求的作業內容。 通過觀察分析, 理解正負圖形的概念。4、欣賞埃舍爾奇特的圖形創作。5、分析《動物王國》,了解不規則圖形交錯的組合方法。 通過欣賞初步了解埃舍爾,認識正負圖形帶來的視覺變化。6、思考太極圖黑白共存的原因。我會說:正負圖形如何共同存在一幅畫中?(共同輪廓線) 尋找共同輪廓線,讓學生了解改變共同輪廓線的魔力。7、欣賞蘋果圖形,演示改變共同輪廓線可以產生新的正負形。 8、學習正負圖形創造小技巧。形的聯想、形的組合、形的重復 通常欣賞加強對正負圖形轉換的思路。9、教師示范正負圖形設計方法。 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10、小結:正負圖形設計步驟和方法。 讓學生更清晰創作思路和方法。11、作業要求: 、基本要求:圍繞圖形“蘋果的缺口” 進行聯想創意,完成一幅創意圖形。 、較高要求:選擇規則性交錯或不規則形交錯的手法創作一幅正負圖形的畫面。 難度的高低適合不同的學生選擇。12、欣賞優秀作品激發創作靈感。 欣賞優秀作品,再次激發自己的創作思維。 指出它的巧妙之處,拓展想象思維。 激發創作靈感。創作與表現 13、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奇思妙想。 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創作。 培養學生善于觀 察、自主探究和創作能力。展示與交流 14、提出作業評價要點。 15、學生自評,他人評價,教師點評。 把自己設計作業張貼到指定地方。 自己介紹創作心得。評價別人作品。 學會懂得欣賞,通過評價展示自我, 提高表現能力和交流能力。課后延伸 尋找生活中運用正負形的畫面。 收集資料,與同學分享。 體驗藝術與生活的聯系。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