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嶺南版美術三年級上冊《走近傳統民居》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走近傳統民居》是第一單元“漫步建筑世界”第 1 課的內容, 屬于“欣賞 ·評述”學習領域。從課題定位來看,傳統民居是建筑藝 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也是鄉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載體,歷來就是對 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教育的重要內容,這是一個具備人文性質的學 習專題。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對于我國傳統民居了解應該不多,或者只對某一、 兩種民居有些了解,尤其是傳統民居背后的人文因素、建筑的藝術之 美是學生必須有所了解的,所以這節課會讓學生通過學習對中國傳統 民居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五種民居建筑的造型特點、功能優勢 以及屋頂、門、窗的外形特點,并能用藝術詞匯和語言描述視覺感受。 嘗試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喜歡的傳統民居。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講授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民居 的造型特點和功能優勢,表達自己的視覺感受。嘗試用線條和色彩表 現喜歡的民居建筑,注意其外形及屋頂、門、窗的形狀。3、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造家園時與大自然共生共處的 精神和智慧。教學重點:了解中國主要的五種傳統民居,了解造型上的不同點,在建筑材 料方面的多樣性及其視覺感受。教學難點: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質,能描述環境、氣候對民居造型、居住功能的 影響關系。教學用具: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師:說到民居,估計大家腦子里出現的一定是一棟棟高樓大廈,一座 座漂亮的住宅小區,沒錯!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民居。那你們 知道在幾百年前人們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樣的嗎?下面請大家跟著老 師一起走近傳統民居!二、了解五種民居師:今天我們將要對這五種民居作一個小小的探究 (PPT),因為各 地的自然環境和人們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民居的樣式和風格也各不 相同。在我國南方和北方的氣候、環境差異最為明顯,北方:少雨、 干燥,南方:多雨、濕潤。根據這五種民居所在的位置,我們由北向 南依次去看一看吧 (PPT)。1 、北京四合院師: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里,坐落著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圍合起來的院落住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四合院(造型特點:四面圍合) 。四合院在布局上最顯著的特點是整個院子以南北貫穿的中軸 線向兩邊對稱設計,處處顯示了對稱規整、和諧的美感 (視覺感受: 對稱規整) 。整個院子的圍墻一般不會對外開窗,院中的環境封閉而 幽靜。由于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 (功 能優勢:幽靜舒適) 。宅門從建筑規模、材料、形式、色彩等方面可 以看出主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屋頂,一色的青瓦,沿屋脊向兩 邊伸展,猶如大雁展翅,遨游空中;門窗呈方形用木材制作,為庭院 增加一抹絢麗的色彩。。四合院內的磚雕、木刻、石雕、彩繪等裝飾 工藝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四合院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許多充滿吉祥寓意的畫面表達了人們對幸福 美好生活的向往 2 、陜西窯洞師:四合院在我國歷史悠久,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財富。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同在北方地區,卻遠在黃土高原上的古老的窯洞民 居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視頻 1) .師:看來窯洞是人類戰勝困難得以生存而產生的。窯洞施工簡便、 造價低廉,是一種很古老的居住方式,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現過。洞 內上圓下方,拱形的圓頂能使窯洞更加牢固 (造型特點:上圓下方)。 洞內冬暖夏涼,適宜居住 (功能優勢:冬暖夏涼)。半圓形的木色窗 格雖沒艷麗的彩繪裝飾,但與黃土墻的結合,卻顯示出了最本真、質樸的美感,被稱為“窯洞建筑的眼睛”。窗格圖形樣式豐富,各種吉 祥符號構成的窗格顯示出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窗花就像是 裝扮窗格的花衣裳,為窯洞增添了一抹喜慶吉祥的色彩。更為質樸的 窯洞民居增添了一絲秀麗 (視覺感受:樸實秀麗)。 一眼望去,洞洞 相連,除了給我們留下古韻遺風的天然之趣,更讓我們看到了西北人 民順應自然、因地制宜與大自然共生共處的精神和智慧。3 、皖南民居師:下面我們要離開這片黃土地,去一個美麗而寧靜的世外桃源, 這里青山環繞、綠水相伴,白墻黛瓦的色調顯示著特有的清新與淡雅, 高高的宅墻矗立于曲曲窄窄的深巷兩邊,那鱗次櫛比、重檐翹角的馬 頭墻盡顯歷史的滄桑,那幽深的庭堂宅院依然彌漫著淳樸和儒雅的氣 息。這就是具有九百多年歷史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村落— —皖南民居。只有白墻黛瓦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就像一幅美麗的山 水畫卷,這又是怎樣的一種視覺感受呢? (視覺感受:清新淡雅)師:剛才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有沒有關注到兩個關鍵詞:幽深 的庭院、高高的院墻,為什么會這么形容呢?從這張圖片里你能找到 答案嗎?原來,這里是人多地少,所以房子的面積都不會太大,只能 往上拓展,一般都會建兩至三層的樓房,房子高了小小的院子就會顯 得幽深,所以“高墻深院”由此而來 (造型特點:高墻深院) 。雖然 “人多地少”的問題解決了,但又有了新的問題:風大時會吹落瓦片 , 還有家家戶戶只有一墻之隔,萬一發生火災那就非常危險了。于是他 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建造這種高高的墻頭 ,因酷似馬頭的樣子,又有“一馬當先”的吉祥意圖,所以稱之為“馬頭墻”。不僅可以擋住 大風,還可以起到隔離火源的作用。看來馬頭墻不僅美觀還有著防火、 防風的功能呢 (功能優勢:防火防風) 。此外他們還在有限的空間內 開鑿水池 、巧設盆景、雕梁畫棟并繪制各種楹聯匾額,創造了優雅 的生活環境。4 、福建土樓師:下面請大家欣賞一段動畫片 (視頻 2 :客家土樓) 這就是世 界上獨一無二的福建土樓 (PPT),對于這樣的建筑,你能用一、兩 個詞語來形容你的感受嗎?老師想到了這兩個詞“高大”、“奇特”(視 覺感受:高大奇特) 。現存的有圓樓、方樓、五角樓……圓樓最具特 色。廳堂、主樓、大門都在中軸線上,兩邊對稱而建。以一個圓心層 層向外展開,如同湖中的水波,環環相套,十分壯觀 (造型特點:環 環相套)。被稱為圓樓之最的承啟樓,共有 400 個房間,60 戶人家, 可住幾百口人,體積之大,為民居之最。那土樓為何要建成這樣、并 且有這么多人住在一起呢?當時的客家人是為了防范外族的騷擾和 侵略,便創造了這種龐大的土樓用于大家族結伴而居,土樓的主要材 料就是黃土和木材,他們建成的土樓上小下大,外墻厚實非常堅固, 只有在 三、四層才設有小窗戶,用于觀察外面的敵情及時進行抵御。 建設土樓對外可抗敵,對內利于大家族團結、聚力。(功能優勢:聚 力抗敵)屹立六百多年的土樓雄渾古拙,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而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更值得大家去傳承。5 、開平碉樓師:其實在一些動亂的年代,當老百姓的安全受到威脅時,他們 就只能靠智慧和集體的力量來保護自己。在我們廣東也極具防御功能 的建筑群,那就是開平的碉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它們的百變造型!師: 這些造型各異的碉樓用“千樓千面” 來形容它們太合適了 (視覺感受:千樓千面),那碉樓具有哪些防御功能?原來開平地處 偏遠,所以經常有匪徒的騷擾,而且還時有洪水的侵害,所以碉樓具 有集防匪、防洪的功能 (功能優勢:防洪防匪);為何碉樓的造型各 不相同?下面這段視頻也許能告訴你答案,你要看仔細哦!(視頻 3: 開平碉樓) 許多遠在海外的華僑回鄉建碉樓,所以在傳統的基礎上碉 樓又吸取了世界各國建筑的特點而造型各異 (造型特點:中西合璧); 碉樓因為運用了鋼筋水泥、青磚、泥、土等建筑材料使得碉樓更加堅 固。現在這些中西合璧精美的碉樓不僅保護了百姓的生命安全、還在 抗日戰爭時期發揮過積極地作用呢!現在的碉樓已成為開平的一道奇 特的風景。(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對五種傳統民居的欣賞、觀察、比較 了解建筑的造型特征,通過講述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背景、生活習 慣,讓學生明白民居的建設與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同時所具有的相 應的功能,并嘗試用藝術詞匯或語言加以描述傳統民居的藝術特色。)三、學習回顧、小結師: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這五種民居的造型特點你能在下面選 擇一個合適的詞語嗎? (PPT) 還有功能優勢和藝術特色?師:今天我們從造型特點、功能優勢、藝術特色三個方面對民居進行欣賞,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在自然環境不佳、生產力和 生活水平都比較落后的情況下,還能以積極的態度戰勝困難,因地制 宜用智慧和經驗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大家可以嘗試用同樣的方法去 了解其他的民居,或者用手中的畫筆把它們描繪出來,用線條和色彩 感受民居建筑的魅力。視頻演示。(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既是對所學內容的總結也是復習鞏固的關 鍵,引導學生梳理五種民居在造型特征、功能優勢和藝術特色三方面 的內容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相關知識,并嘗試使用藝術詞匯和語言加 以描述。同時也鼓勵學生用同樣方法嘗試獨立去欣賞身邊其它的傳統 民居,感受藝術的魅力,這樣本節課就不會僅僅局限于欣賞這五種民 居,而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欣賞民居的方法,可以獨立去了解更多的 傳統民居。)四、小結師:同學們 我國傳統民居種類眾多,是建筑藝術寶庫中的珍貴 遺產。我們今天只是對其中的五種民居作了初步的了解 ,課后大家 還可以通過書籍、 網絡、旅游等方式,深入了解它們,這樣才能更 多地感受傳統民居所蘊含的無窮魅力,以及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 智,只有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繼承和不斷創新,才能讓我們擁有更加 宜人的民居。(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人類與大自然相處中所體現的偉大智 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