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教案課題:《走進傳統民居》 課型:欣賞評述課時:1 教學對象:三年級教材版本:嶺南美術出版社教材分析:本課是通過欣賞中國各地不同的地域民族建筑,了解不同民族建筑的造型特點,運用各地居民造型郵票簡要概括其造型特點。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正處于小學階段的關鍵期,既有低年級的活躍性又有高年級的廣泛性,也已經養成了較好的繪畫習慣,在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上也逐漸增強,也掌握了不少的美術知識,并有意識地在課余時間接觸有關美術的知識。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民居的多樣性;了解各地民居的造型特點與功能,并用藝術語言進行描述。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與比較中認識民居的多樣性;能用線條描繪自己喜歡的民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究中學會思考和體驗發展的樂趣;尊重傳統,感受生活和藝術的聯系。教學重點:了解中國主要的傳統民居類型以及民居的造型藝術特點。教學難點:地理環境、氣候與居民的關系。教具準備:課件PPT、繪畫紙、彩色筆、鉛筆教學過程:教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課堂導入 圖片欣賞 讓學生發現與現代民居的不同 板書課題:《走進傳統民居》 1、學生觀察 讓學生了解傳統民居 2分鐘課堂發展 2、欣賞各式民居圖片并讓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民居特點。 窯洞:取暖、溫暖 碉樓:安全、氣派 四合院:寬敞、溫暖 傣族竹樓:防潮、奇特 馬頭墻:自由、輕松 土樓:安全、奇特 2、觀察各類民居特點并說出有什么不同....... 設置觀察,激發學生興趣 3分鐘3、探究新知 比較不同的民居,以及其建筑材料和造型(屋頂、門、窗、外形等)有什么不同? 氣候:南方(炎熱多雨),北方(寒冷干燥) 功能:聚居、防御、防寒等 3、小組探究觀察比較: 建筑材料有哪些? 氣候是怎樣的? 有什么功能?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本課重難點;讓學生小組探究學習外在因素對民居的影響。 5分鐘4、討論交流 思考:自己喜歡的民居是怎樣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現? 4、想想該畫什么?如何畫? 引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探討自己喜歡的民居。 2分鐘5、欣賞學生作品 學生觀察畫面 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畫面 2分鐘6、教師簡單板書示范 學生觀察 讓學生了解畫面整體布局 2分鐘學生創作一幅自己喜歡的老房子畫面,個別輔導,中途有問題及時調整。 學生自由創作 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民居進行畫面上的描述 18分鐘評價總結 讓學生進行互評,由學生敘述自己的創作想法,再讓其他組評價其優缺點。 最后教師點評,注意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評價,不胡亂否認學生作品,打擊學生。 學生進行小組評價,并說明自己的畫面內容 表揚學生的創作成果,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信心。 3分鐘課后延伸 了解現代建筑和民居建筑的不同?有什么功能? 課后回去找資料,下節課回來和同學分享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 3分鐘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