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大象小象人音版 一年級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聆聽管弦樂曲《大象》和《小象》,樂于參與聽、編、辨、唱、創、動、舞等音樂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大象和小象等動物的喜愛之情。過程與方法能用合適的動作隨樂曲表現《小象》和《大象》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活動過程中懂得人與動物共生的關系,學會尊重動物,保護動物。新知導入讓我們一起來唱《可愛的小象》這首歌。新知講解《小象》是由美國作曲家亨利·曼仙尼創作的,帶有強烈的爵士風格。新知講解爵士樂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黑人舞蹈音樂,爵士音樂來源于黑人歌曲“布魯斯”和“拉格泰姆”。后來傳入城市,風靡全美,并成為世界性的流行音樂。在眾多流行音樂中,它是出現最早、并且在世界上影響最廣的一個樂種。可以說,爵士樂是美國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音樂。新知講解你感受到了樂曲怎樣的情緒,樂曲表現了怎樣的情景?樂曲輕松活潑,形象地表現了小象們玩耍嬉戲的情景。新知講解小象跳舞(出場)小象的叫聲出現了幾次?2次新知講解A小象跳舞(出場) ×2小象跳舞的音樂出現了幾次?小象在做什么呢?觀眾在做什么呢?新知講解小象雜技觀眾喝彩B新知講解聽一聽,與哪段相似?小象跳舞謝幕A’新知講解BA’小象跳舞( 謝幕)A小象跳舞(出場)×2小象雜技觀眾喝彩新知講解《大象》這首樂曲,作者取材于柏遼茲歌劇《浮士德的沉淪》中《風妖之舞》圓舞曲的片斷。《大象》是法國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中的第五首。《動物狂歡節》,又稱《動物園狂想曲》。這是一部形象生動、充滿幽默諧趣的管弦樂組曲。新知講解作曲家:圣-桑夏爾·卡米爾·圣桑(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是一位屬于浪漫時期的法國鋼琴及管風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對法國樂壇及后世帶來深遠的影響,重要的作品有《動物狂歡節》、《骷髏之舞》、《參孫與大利拉》等。新知講解聆聽樂曲,這是什么樂器發出的聲音?你有什么感受?是低音提琴與鋼琴來演奏,表現了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的滑稽可笑的舞姿。新知講解低音提琴新知講解低音提琴是擦奏弦鳴樂器,又稱倍大提琴。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弓弦樂器。演奏時要將琴放在地上,立著或靠在高凳上演奏。在此表現大象笨拙可愛的形象。新知講解結構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在鋼琴奏出幾小節的圓舞曲節奏后,低音提琴奏出圓舞曲主題,表現大象愉快地邁著笨重的腳步,費力地旋轉舞蹈,給人以幽默可笑的感覺。合作探究中段比較抒情,舒展而優美的旋律自由地在各調上模進、重復,猶如大象伸看鼻于在舒心地歌唱。合作探究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最后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課堂練習比較《小象》和《大象》兩首樂曲,各適合用哪種方式敲擊。課堂總結今天我們欣賞《小象》《大象》,在音樂中感受不同的形象和情緒,音樂的魅力是無窮的,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更加的熱愛音樂。板書設計作業布置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大象的音樂作品,一起與同學分享。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3課時《小象》《大象》教學設計課題 《小象》《大象》 單元 4 學科 音樂 年級 一年級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聆聽管弦樂曲《大象》和《小象》,樂于參與聽、編、辨、唱、創、動、舞等音樂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大象和小象等動物的喜愛之情。感受大象悠閑自在的樣子和神態。體驗樂曲中低沉的音色、詼諧的情緒。過程與方法:能在情境創設、整體感受、主題演唱與聽賞等活動中,體驗音區、速度、節拍等音樂要素的不同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并能用合適的動作隨樂曲表現《小象》和《大象》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活動過程中懂得人與動物共生的關系,學會尊重動物,保護動物。重點 通過欣賞樂曲《小象》,感受音樂的表現與事物的形象動態有直接的關系。 難點 感受大象悠閑自在的樣子和神態。體驗樂曲中低沉的音色、詼諧的情緒。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復習導入:教師播放《可愛的小象》伴奏音頻。 學生和老師一起復習演唱這首歌曲。 舊課鞏固,引出新課。講授新課《小象》 1、作品介紹:《小象》是由美國作曲家亨利·曼仙尼創作的,帶有強烈的爵士風格。2、爵士樂: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黑人舞蹈音樂,爵士音樂來源于黑人歌曲“布魯斯”和“拉格泰姆”。后來傳入城市,風靡全美,并成為世界性的流行音樂。3、欣賞全曲:教師播放樂曲音頻并講解——樂曲輕松活潑,形象地表現了小象們玩耍嬉戲的情景。4、樂曲賞析:教師分段播放樂曲音頻指導學生賞析作品。(1)教師播放A段音頻并講解:小象跳舞(出場)小象的叫聲出現了兩次。小象跳舞的音樂一共出現了兩次。(2)教師播放B段音頻并講解:音樂表現了小象在演雜技和觀眾喝彩的情景。(3)教師播放第三段音頻并講解:這段音樂與第一段相似,表現了小象在跳舞謝幕。5、完整欣賞:教師播放樂曲音頻。 學生聽老師對樂曲進行介紹,識記作品風格特點。學生聽老師講解爵士樂,識記相關知識。學生欣賞樂曲并回答:你感受到了樂曲怎樣的情緒,樂曲表現了怎樣的情景?學生分段欣賞并回答問題。學生欣賞A段并回答:小象的叫聲出現了幾次?小象跳舞的音樂出現了幾次?學生欣賞B段并回答:小象在做什么呢?觀眾在做什么呢?學生欣賞A’段音樂并回答:聽一聽,與哪段相似?5、學生帶著對樂曲的理解完整欣賞作品。 1、對樂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積累爵士樂相關知識。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感受樂曲的要素。培養學生賞析能力。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分析理解能力。5、再次欣賞,加深主題旋律印象。講授新課《大象》 1、作品介紹:《大象》這首樂曲,作者取材于柏遼茲歌劇《浮士德的沉淪》中《風妖之舞》圓舞曲的片斷。《大象》是法國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中的第五首。《動物狂歡節》,又稱《動物園狂想曲》。這是一部形象生動、充滿幽默諧趣的管弦樂組曲。2、作者介紹:夏爾·卡米爾·圣桑(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是一位屬于浪漫時期的法國鋼琴及管風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對法國樂壇及后世帶來深遠的影響,重要的作品有《動物狂歡節》、《骷髏之舞》、《參孫與大利拉》等。3、作品欣賞:教師播放樂曲音頻并講解:是低音提琴與鋼琴來演奏,表現了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的滑稽可笑的舞姿。4、低音提琴:是擦奏弦鳴樂器,又稱倍大提琴。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弓弦樂器。演奏時要將琴放在地上,立著或靠在高凳上演奏。在此表現大象笨拙可愛的形象。5、作品賞析:教師播放作品,指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賞析(1)第一部分:在鋼琴奏出幾小節的圓舞曲節奏后,低音提琴奏出圓舞曲主題,表現大象愉快地邁著笨重的腳步,費力地旋轉舞蹈,給人以幽默可笑的感覺。(2)中段比較抒情,舒展而優美的旋律自由地在各調上模進、重復,猶如大象伸看鼻于在舒心地歌唱。(3)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最后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1、學生聽老師對作品進行介紹,識記相關知識。學生聽老師對作者進行介紹,識記相關知識。學生欣賞全曲,并回答:這是什么樂器發出的聲音?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試著說一說這種樂器的名稱和特點,然后聽老師講解,說一說在本曲中表現了怎樣的音樂形象?學生對作品進行分部分賞析。分析樂曲結構: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開始部分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描繪了怎樣的音樂形象?學生欣賞中段,說一說這部分音樂的情緒如何,描繪了什么情景?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旋律相似? 1、對作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認識作者,了解作者的代表做,積累音樂家相關知識。欣賞全曲給學生一個初步完整的印象。積累樂器相關知識。培養學生音樂分析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大膽說出自己理解的音樂形象。分析音樂情緒。(3)檢驗學生的聽辨能力。課堂練習 教師播放《小象》和《大象》兩首樂曲,指導學生敲擊伴奏。 比較《小象》和《大象》兩首樂曲,各適合用哪種方式敲擊。 鞏固欣賞,活躍課堂。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小象》《大象》,在音樂中感受不同的形象和情緒,音樂的魅力是無窮的,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更加的熱愛音樂。 學生總結本課內容。 在總結本課內容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小象.mp3 02.大象.mp3 04.可愛的小象(伴奏一).mp3 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3課時《小象》《大象》.doc 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3課時《小象》《大象》.pptx 第一部分音樂.mp3 第三部分音樂.mp3 第二部分音樂.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