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上第27課 活動課:考察近代歷史遺跡考察古邳鎮(zhèn)非物質文化遺產御甜油歷史活動目的了解家鄉(xiāng)近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御甜油的歷史發(fā)展,廠房變遷、家庭作坊、工匠變化等,感受近代中國歷史。活動內容:我們生活的地方,是古代下邳國都城所在地,這里曾上演過眾多歷史故事,如張良圯橋進履獲贈兵書,劉邦項羽爭戰(zhàn),關羽曹操呂布爭戰(zhàn),葛洪在岠山上煉制丹藥,康熙南巡時在岠山上建有行宮;近代中國落后,這里成為淪陷區(qū)、備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這里有新四軍、游擊隊的廣泛活動,淮海戰(zhàn)役在這里開展,渡江戰(zhàn)役時這里是后方。請同學們選擇一個廠企,走近它,了解這里曾經發(fā)生的故事,了解這里居住過的人,了解他們曾經對本地及至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產生的影響。活動目標:1.培養(yǎng)觀察分析歷史事物、搜索歷史信息的能力。2.學會實地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積累、記錄、拍攝等搜集歷史資料的經驗。3.通過參觀考察活動,使學生對歷史文物有進一步認識,喚起文物保護的意識。4.通過參觀考察活動,使學生對非遺文化有進一步認識,喚起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意識。5.通過匯報考察結果,鍛煉學生的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活動步驟:1.活動準備:與當地御甜油廠取得聯系,全面了解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情況,保存狀況,傳承狀況。成立考察小組,自愿結合,每組5人左右。選擇考察對象,聯系確定考察時間、訪問時間。2.活動實施:實地考察、參觀,拍攝圖片資料,記錄相關人員的講解、介紹。到圖書館、檔案館、網站查找相關資料,作為實地考察資料的補充。走訪與之相關的老人或名人的后代,了解相關的逸聞趣事,使歷史建筑、商業(yè)老字號等非遺文化鮮活、生動起來。3.成果匯報:結合所學中國近代史知識、校本綜合實踐課知識、非遺文化知識,將考察訪問的內容撰寫成一篇考察報告,重點在于對背景和影響的分析。借用多媒體手段,配上圖片和音樂,在班里做匯報展示,也可以把考察報告編寫成手抄報形式,在學校進行展覽、評比。還可以把在考察訪問中聽到、看到的與建筑有關的人和事,結合自己的感想體會,編寫成故事,在班里召開故事演講會,交流展示考察成果。活動拓展:在關注身邊歷史文物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意識和熱愛家鄉(xiāng)的真摯情感。組織學生研究制訂本地文物、非遺文化保護方案,對當地文物、非遺文化保護獻計獻策,并上報級文物、文化管理部門,讓學生做文物、非遺文化保護的小志愿者。活動過程: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師:(手里拿著一塊“甜油餅塊”,一瓶“甜油”。)大家知道這瓶甜油,曾立過大功,資助過淮海大戰(zhàn),資助了渡江戰(zhàn)役。陳毅元帥說“淮海戰(zhàn)役是老百姓是小推車推出來的,在這小推車上,有我們甜油廠百姓新手做的干糧、衣服、咸菜。也有甜油的貢獻啊。下邳文化形成的核心區(qū)域在當今的睢寧縣古邳鎮(zhèn)與邳州一帶,與蘇魯豫皖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說。飲食上既有魯菜系,又有淮陽、皖菜系,至今的飲食習慣仍保持冷菜與熱菜的區(qū)分。但凡大席之菜必有8-10個涼菜,佐料必不可少,甜油乃必備其列。甜油—甜、鮮、香、爽,實冷菜天然伴侶。今天,我們各小組經過認真準備,查閱資料,采訪考察,小組研討,大家都有非常多的收獲,期待你們精彩的分享。問題源起:首先,基于問題探究、項目學習。同學們通過學習中國近代史知識,學習地方校本歷史,了解到睢寧、古邳在中國近代史上涌現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故事。古邳岠山是革命老區(qū),當年的“邳睢銅根據地”主要在這一帶活動,三分區(qū)司令部就設在岠山。古邳群眾的革命性很高,積極參軍、支援游擊隊,做飯、做鞋、運輸物資、修橋修路等,有全局觀念、個人利益服從于全局利益等。甜油是起源于古邳的調味料,在革命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作用。為什么叫“御甜油”?那些醬缸、廠房有哪些故事?甜油為革命戰(zhàn)爭作了哪些貢獻?以后我們怎樣宣傳它?這給我們現在的學生提出了問題。其次,老師在年級開展課題研究,讓學生關注歷史文獻、多實地考察、調查訪問,小組學生選擇一個學習主題,認真研究,一定到課堂上給大家分享,聽聽大家的看法,完善我們的研究。一、資料組:組長(一組):我們小組通過查閱革命歷史、地方史志、采訪考察、網絡資料等,發(fā)現了很多知識,有很多新收獲。生1:用御甜油做出來的菜,味道特別鮮美,戰(zhàn)士們吃了有勁上戰(zhàn)場、殺敵立功。陳毅元帥、韋國清將軍率領新四軍在蘇北抗戰(zhàn),他們到過古邳,品嘗過這 美食。據《睢寧縣志》記載,1943年11月25日,陳毅代軍長由淮北根據地出發(fā),經宿縣,11月29日到達邳睢銅根據地三分區(qū)司令部去延安參加黨代會,當時分區(qū)駐地就在古邳岠山,距學校4.5公里。陳毅元帥還賦詩一首,題為《泗宿道中》,“夜走泗宿道,晨過舊黃河。古邳解鞍馬,煮酒醉顏酡。半規(guī)殘月照,鐵騎送長征。百里吠村犬,穿插敵偽驚。暢游根據地,沿途勞送迎。相見問安好,老蒼驚故人。”這次護送任務的正是九旅旅長韋國清。從這首詩里,看出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豪情,當時革命環(huán)境的艱辛,根據地人民的擁護。生2:這次我們到“花家大院”采訪了花懷坡先生,他告訴我們,當年陳毅元帥住在他們村,臨走贈送一把“馬蹄刀”。花先生說,陳毅元帥很喜歡吃御甜油做的菜。他們院子里有很多甜油大缸。現在的花家大院,經過改造,已經成為一家遠近聞名的“民俗博物館”了。生3:聽到這里,大家一定想知道“新四軍”、“敵偽”是怎么回事吧。我們學習過中國近代史,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規(guī)模迅速擴大,1938年5月19日,徐州淪陷,不久,睢寧縣淪陷,古邳鎮(zhèn)也被日本帝國主義控制。為了打擊敵人,發(fā)動群眾,組織革命力量,進行游擊戰(zhàn)爭,經過國共合作后,南方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主要活動在華東地區(qū),堅持抗戰(zhàn),直到1945年8月勝利。抗戰(zhàn)勝利后,蔣介石國民黨挑起內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1948年底,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zhàn)役打響。古邳地區(qū)成為戰(zhàn)爭的大后方,人民群眾積極做好后勤服務,支援前線,1949年1月,淮海戰(zhàn)役勝利。1949年4月,我解放軍發(fā)動了渡江戰(zhàn)役,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古邳、睢寧、淮海大地,又成為重要的支援后方,為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生4:看來我們的御甜油功勞不小啊。那為什么不直接叫甜油,而叫御甜油呢?生5:你提的問題有意思,很多人都問起過,我們查了很多資料,有多種傳說。先說為什么叫“甜油”?甜油的發(fā)明說來有一段佳話。很久以前古邳有一家“三益”號醬園店,店主叫華敬三。他制作各種鹵制品、腌制品頗有名氣,尤其以小麥粉制作的麥醬,用黃豆制作的豆醬。在制作小麥醬的時候,一小工無意間發(fā)現麥醬表面有一層黃褐色的油狀物,食之甜、鮮、香、爽,后經精心研制終得甜油。至于為什么叫“御甜油”,有人說是康熙皇帝,也有說是乾隆皇帝,在南巡時,到古邳,由于勞累身體不適、胃口不好,不想吃飯。這時,古邳地方官命廚師用甜油做了一道菜,獻給皇帝,皇帝一嘗,香甜可口,胃口大開,并賜名為“御甜油”。生4:看來,我們今天找到寶貝了。生6:我們又查了縣文體局的材料,發(fā)現,御甜油已經申報為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讓我們古邳又多了一項市級非遺。二、制作組:師:剛才大家分享了御甜油的“革命歷史”,故事生動有趣感人。現在,我們來點實的,御甜油怎么做啊?有請我們第二組。組長(二組):通過查找資料、咨詢村民、家長、甜油廠的師傅,我們小組了解了御甜油的制作情況,下面請我的小伙伴來告訴大家。生1:先請大家看一下御甜油的制作工藝流程。生2:請大家看一下御甜油的生產的技術因素。第一,選料:釀造所需要的原料:黃豆、小麥粉、食鹽、水。黃 豆:市售黃豆買回后進行擇撿,顆粒飽滿,形態(tài)規(guī)整,剔除癟、爛、蟲眼及雜質備用。小麥粉:市售精面粉,小麥面粉中富含淀粉,其次還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食鹽:大顆粒狀的精制碘鹽,一般不用粉狀鹽。水:將自來水或深層地下水進行初級過濾軟化備用。第二,蒸煮及制胚:黃豆的蒸煮:將黃豆放在水中浸泡,以顆粒富含水分飽滿為宜,時間通常為2-3個小時。目的是使原料含有適量水分,組織細胞膨脹,所含成分蛋白質、淀粉、糖類、多肽等物質在蒸煮時易于溶出。黃豆入鍋加水用文火進行蒸煮,時間約12個小時。為了保證蒸煮均勻,期間要用鍋鏟進行翻動數次。制胚:將小麥粉與水混合進行和面,通常每公斤面粉加0.6公斤水,并將煮好的黃豆均勻摻在其中(小麥粉與黃豆比例約4:1)。制好的面團導入制胚模具,攤平,踩實。用刀將胚切割成長20cm寬5cm高5cm的小面胚。第三,蒸料:把小面胚整齊放入籠屜進行大火進行蒸煮,時間約2小時。第四,制曲:把冷卻后的熟面胚放在曲室內進行碼放,熟胚之間留有適當距離,一般是豎直交叉碼放,然后用塑料紙遮蓋。制曲過程中發(fā)酵室溫度280C,曲胚溫度約280C,24小時后曲胚開始升溫到32-340C,48小時后溫度達到350C,72小時后溫度達到45-480C.開門散熱散潮,每天翻曲一次,連翻4-5天,第8天后,溫度開始下降,第10天后溫度下降到300C。后期曲胚在曲室內堆積保溫。此時得到俗稱“醬胚”。醬胚質量:醬胚成土黃色,菌絲布滿曲胚內外,外觀灰白色,無生心,無干皮,無燒心,無異味,有曲香味。第五,發(fā)酵:發(fā)酵容器通常選用陶缸,使用之前用飽和石灰水消毒,再用清水沖刷晾干。以500L的陶缸為例,裝缸前將抽油簍(竹制品,上下開口,中間略細)放置在缸中央。加入成熟的曲胚約200Kg,圍繞抽油簍整齊碼放,壓實。加入約360Kg濃度約為20%鹽水。鹽水淹沒曲胚5cm以上。采用日曬夜露,自然發(fā)酵法,陰雨天用缸帽蓋上。每天檢驗,測其溫度,檢查曬露發(fā)酵情況。若醬胚干皮,用勺子舀淋抽油簍內的甜油淋澆,缸口用紗布蓋嚴,防止蚊蠅飛入。發(fā)酵100-120天,一般5月份開始,9月份發(fā)酵結束成熟。第六,淋油:淋頭油:用250Kg600C 20%的熱鹽水倒入發(fā)酵缸內浸泡24小時抽取頭油。淋二油:用250Kg600C 20%的熱鹽水倒入發(fā)酵缸內浸泡12小時抽取二油。淋三油:用100Kg600C 20%的熱鹽水倒入發(fā)酵缸內浸泡8小時抽取三油。第七,滅菌:蒸汽溫度80-850C,滅菌時間10分鐘。第八,儲存、包裝、成品。生3:剛才我的小伙伴們講了那么多的專業(yè)生產情況,我來給大家講一下要注意的事項吧。首先,御甜油的生產季節(jié),主要是夏季,因為,這段時間溫度高,易發(fā)酵。甜油不怕曬,越曬越有味道哦。曬足120天,味道特別美。其次,不能淋雨。大家一定要及時關注天氣,提前做好預防,別忘記給醬缸蓋上“斗篷”。那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組長:向大家透露一個秘密,御甜油的制作標準,就是我們采訪的“老三益醬園(御甜油廠)”季老板。他已經整理了一大堆的資料。三、廠企:師:既然那么容易制作,是不是廠家很多啊?組長(三組):我們小組走訪調查了古邳的御甜油廠,有一些新的發(fā)現,有請我們的小伙伴。生1:據我們采訪了解,以前,古邳鎮(zhèn)幾乎家家都會制作御甜油。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有人外出打工掙大錢了,有人改行選擇更拿手的賺錢方式,比如跑運輸、賣服裝、開飯店、開超市,開網店等,也有些老手藝人年邁離世,導致現在整個古邳鎮(zhèn)才不到十家甜油廠。生2:我們現在的看到的“老三益醬園(御甜油廠)”,已經有百年歷史。以前是一家私人作坊,解放后,成為“古邳鎮(zhèn)合作社”的醬園廠,改革開放后,這里被個人承包經營。據該廠負責人講,這里生產銷售的御甜油,占整個古邳鎮(zhèn)銷量的60%。生3:社會的發(fā)展,生產工藝得到很大的改進和發(fā)展,其他鄉(xiāng)鎮(zhèn)現在也有不少人生產、加工御甜油了。據我們了解,本縣官山鎮(zhèn)“龍頭山”御甜油廠,就是應用古邳御甜油的配方。生4:還有,古邳鎮(zhèn)東邊是京杭大運河,河東岸是新沂市窯灣鎮(zhèn),那里現在也生產御甜油,他們在古邳甜油配方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組長:看來我們的御甜油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應用。四、人物專訪。師:大家在采訪中有什么收獲,采訪了哪些人?有什么故事嗎?組長(四組):考察、采訪,我們是第一次做,以前以為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非常的難。生1:我們是5月18日下午去“老三益醬園(御甜油廠)”,廠里人告訴我們,季師傅去縣城了,其他師傅不愿意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只好到“貢家醬園”,貢老板特別熱情,跟我們講了甜油的歷史、故事傳說,帶我們參觀了他家的醬缸,還讓我們嘗嘗甜油。生2:我們到的是“花家大院”,花懷坡先生前兩年動過手術,但他非常熱情地給我們講,聲音宏亮。他特別提到陳毅元帥贈給他家的“馬蹄刀”,還專門辦了一個“陳毅元帥”物件展。講革命故事,特別有趣。生3:我是聽我們村里的一位老大爺說的,他以前做過甜油,現在承包魚塘,養(yǎng)魚了。他說,甜油生產后的“渣”,以前不知道怎么處理,廠里堆得滿滿的,現在,可以用來喂魚,適合用來當魚飼料。組長:真的有很多,有快樂,有感嘆,有難過,有思考。五、宣傳、方案。師:剛才這組同學提到一個問題,甜油生產后的“渣”,如何處理?除了現在有魚塘可以喂魚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用途呢?我們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傳承?近代的一些古建筑如何保護?請大家思考、小組研討,提出自己的宣傳方案來。學生分組研討,確定選題,提出思路,課后完善。組四:我們選題為:“甜油‘渣’的環(huán)保再利用”。思路為:甜油的原料是黃豆、面粉,經過發(fā)酵等多環(huán)節(jié),提練甜油后,應當有可以再利用的可能,浪費了太可惜。我知道,以我們現在的學習知識,還難攻克這個難題,我們可以請大學生、專家們一起來研究,實現甜油“渣”的再循環(huán)利用。組三:我們組選題為“御甜油廚藝大賽”。思路:為宣傳古邳御甜油,可以舉辦一次規(guī)模大的比賽,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參與這樣的大賽。組二:我們組選題為“御甜油博物館”。思路:御甜油起源于古邳鎮(zhèn),我們應當做好這一文化產品的搜集、整理、傳承工作,有關這一工藝的文化教育效益、經濟建設效益、社會文明效益等,都應得到體現。博物館里,有歷史起源,工藝流程,工具原料,突出貢獻,師承順序,小小體驗,味道鑒賞,未來展望等多個展室。在這里,既有古代傳統(tǒng)工藝的呈現,又有現代科技進步的元素體現,既有工藝之美、又有建筑之美,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這樣一來,也很好地保護了我們的甜油廠房。組一:我們組選題為“古邳御甜油研學旅行”。思路:研學旅行成為當今的重要話題,各單位都在組織,尤其是中小學生更應到祖國各地旅游、長見識。我們的御甜油廠非常有特色,有大的廠房,那么多的醬缸,研學者來到這里,可以參觀、體驗甜油的制作、品嘗甜油美味等,一定會讓他們流連忘返的。這樣可以讓我們古邳的甜油廠聯合起來,保護好這門制作工藝,保護這里的廠房建筑等。師:大家說的非常好,各小組同學回去認真研究,寫成一份規(guī)范的考察報告,遞交到有關政府部門,希望你們的這次學習讓更多的人受益。希望有更多的人來研究古邳、研究古邳近代歷史、研究古邳近代歷史建筑、遺跡,研究這里的文化遺產。(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