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民間玩具欣賞》 課型:欣賞·評述課時:1 教學對象:二年級教材版本:嶺南美術出版社教材分析: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中國民間玩具源遠流長,分布地域廣闊,它的種類、材料、造型都各不相同。由于它們是相互借鑒與傳承的共性藝術,因而具有穩定的傳統式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本課以了解中國民間玩具為教學內容,以玩具為切入點,開展探究式的學習。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接觸中國民間玩具的藝術性,激發學生對中國民間玩具和民間藝術的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學情分析:1、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級的口語表達訓練,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2、容易超出玩具的范圍,擴大成自己喜歡的東西,如計算機里的游戲軟件等。3、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但不能傳達出自己的情感。4、能夠對玩具進行體現出玩具的特點并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民間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紋和材料。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比較中體驗民間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特色、審美趣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參與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交流,感受民間玩具濃厚的鄉土味和強烈的裝飾風格,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教學重點:民間玩具的獨特造型、色彩、材質、紋樣的藝術表現。 教學難點:能用語言描述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能簡單的設計制作民間玩具。教具準備:課件PPT、課本、橡皮泥、彩筆等工具教學過程:教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課堂導入 直接導入 看一看 猜一猜 出示民間玩具圖片,讓學生猜名稱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我們現在很少見到這些玩具,因為這些玩具都是我們民間玩具,同學們想不想了解一下我們的民間玩具呀? 板書課題:《民間玩具欣賞》(具有民間特色紋飾) 學生看圖猜名稱 2分鐘課堂發展 探索新知 認識民間玩具要求 師:我們要去認識了解民間玩具,怎樣才算認識需要了解哪些?(名字、來自哪里、第一印象如何、外形特點、衣著特點等等) 出示具有民間特色紋飾的小標題:外形、紋飾、顏色 欣賞民間玩具 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一課,我們初步認識下課本上展示的民間玩具,并說一說它給你什么感受,外形特征,顏色,材料。 《大阿福》造型特點:圓潤、飽滿;顏色:紅綠黑,對比色,色彩沖擊強烈;材料:泥塑。 《獅子糕》造型特點:外形奇特;顏色:綠黑,對比色,色彩沖擊強烈;材料:面粉。 《布老虎》造型特點:可愛、夸張;顏色:豐富;材料:布料。 總結:造型豐富、色彩鮮艷、花紋精美、寓意深刻 想一想 說一說 師: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民間玩具嗎?我們小組討論一下,分享給老師聽聽。 欣賞其他民間玩具 出示《風箏》《皮影》《撥浪鼓》《陀螺》《竹蜻蜓》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瞧,這些民間玩具他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民間玩具大部分是用竹、木、紙、泥等生活中很平常的材料制作的,民間藝人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繪自已感興趣的民間玩具,民間玩具都是藝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態生動,有色彩鮮艷并有花圖案。 (板書:就地取材) 民間玩具美在哪? 師:同學們,我們欣賞了各種各樣的民間玩具,你們覺得民間玩具美嗎?美在哪里? ①提供描述的感覺詞語(如:材料美、裝飾美、對稱美、質樸、飽滿、逼真) ②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寓意 學生思考并回答 生:我喜歡...因為...它的外形... 學生思考討論并說一說 生:竹子、木頭、紙... 生:我覺得它美在... 15分鐘三、教師示范 師:看了這么多漂亮的民間玩具后你想不想自己繪制一件漂亮的民間玩具呢?來看看老師是如何制作的吧! 觀看教師演示,記住方法,學會舉一反三 2分鐘藝術實踐 作業要求:請同學們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可以繪制一個或制作一個玩具。可單獨完成也可多人合作。 學生自主實踐 16分鐘展示評價 展示與評價 學生小組展示作品,簡談創作體會; 2、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作品。 展示作品,選出最喜歡的作品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的意見 3分鐘總結 六、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民間玩具。這些民間玩具都是勞動人民手工制作的,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希望同學們今后多收集和了解民間玩具。可以從中了解到更多的民間藝術。 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反思,理清思路。 1分鐘課后延伸 七、延伸 學習民間藝人,可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繪自己感興趣的民間玩具。 1分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