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研究教學目標:1. 知道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藥品,發生裝置,操作步驟,檢驗和驗滿等。2. 初步解釋選擇所需的試劑,裝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3. 通過對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提高和鍛煉學生們收集加工信息。過程與方法在本課題中,教師做好實驗,指導學生們討論,閱讀等方式教學,著重講清實驗裝置的設計與選擇,實驗步驟的進行以及操作中注意事項的總結。這樣有利于學生們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啟發學生思考,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保持和增強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2. 通過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驗中一些現象和思考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1.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實驗裝置的設計與選擇。2. 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收集方法及驗滿。3. 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的比較。難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操作步驟,收集和驗滿的方法。教學突破1.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的設計與選擇,操作步驟以及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取,收集及驗滿。教師講解中應清楚表達,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實驗室制氣體的思路和方法。2. 實驗中要引導學生總結并比較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異同點,使學生能逐漸把握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教學準備:教師準備:1. 基本的藥品和實驗器具。2. 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畫圖(小黑板上畫好)學生準備:預習本課及第一章氧氣教學內容教學設計1、 導入新課1.上一節我們學過可以產生二氧化碳的反應有很多種,請大家根據我們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回憶并總結一下。(提問并書寫)2.介紹以上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制得的二氧化碳不能適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3.提問:我們前面學過的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有多種,那么是哪些呢?(讓學生回答)下面我們今天來學習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2、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1. 藥品:大理石(石灰石)、稀鹽酸(展示藥品)2. 反應原理:(強調總化學反應原理的方程式書寫)(1)講述任何實驗裝置的設計都是由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時所需的條件等因素決定的,讓學生參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的設計思路來設計一套最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試驗裝置。 (2)展示實驗器材:大試管、燒杯、錐形瓶、酒精燈、長頸路斗、帶導管的雙孔橡皮塞、玻璃片、集氣瓶、水槽等。 (3)介紹該反應是固、液反應且不需要加熱。(與制取氧氣的不同)3. 反應裝置圖(見小黑板畫圖)4. 操作步驟:(一邊演示一邊操作一邊敘述過程)(1) 按要求裝配好儀器(2)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3) 裝入藥品(強調先加入大理石(石灰石)、后加入稀鹽酸的原因:不僅可以控制化學反應速度,而且可以節約藥品,同時也符合“低碳環?!钡目茖W理念)。(4) 收集氣體(介紹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適當介紹若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29,則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否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另外講解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的原因是因為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5. 驗滿6. 檢驗二氧化碳7. (介紹由于二氧化碳氣體不支持燃燒,所以用燃著的木條來“驗滿”和“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時,現象都一樣,燃著的木條都熄滅。只是木條放的位置不同而已;另檢驗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3、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操作注意事項(為了使上面的操作步驟書寫更連貫,布局合理些,特單列詳細介紹)1. 長頸淥斗的下端要深入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二氧化碳氣體從長頸淥斗上端逸出,避免收集不到氣體。2. 伸到錐形瓶內的導氣管不能太長,以免氣體難以排出。3. 導氣管應伸到集氣瓶的底部,使收集的二氧化碳氣體更純凈。4、 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實驗室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并與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進行比較,同時探究了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圖,制取方法,操作步驟以及檢驗方法,驗滿等。希望同學們在上課過程中能得到有益的啟發。作業:完成基礎訓練板書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1. 藥品:大理石(石灰石) 稀鹽酸2. 原理:3. 裝置圖:(見小黑板)4. 操作步驟:(1) 按要求裝配好儀器(2)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3) 裝入藥品(先加大理石,后加稀鹽酸)(4)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5) 驗滿(6) 檢驗5. 注意事項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