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上1.2.3《孔子、老子和百家爭鳴》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2020·臺州模擬)春秋戰國時期,儒道爭鋒,儒墨爭雄,儒法爭用,可謂縱橫捭闔,機鋒迭起,智慧紛呈,展現出無窮的魅力。這種“爭”從根本上講是( ?。?br/>A.對社會發展的規劃之爭 B.對國家統治權的爭奪C.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 D.學術思想與智慧的創新2.(2020·溫嶺模擬)網課結束,復學考試中某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安慰他說“一次的失敗不要緊,說不定,正是因為這次沒考好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老師引用了哪家學派的思想教育學生( ?。?br/>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3.(2020八上·蕭山期末)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繁榮現象出現的原因包括( ?。?br/>①社會變遷 ②思想言論自由 ③全體公民參政議政 ④文字趨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2020八上·蕭山期末)孔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張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廣泛和深入的影響。下列文化精華,屬于孔子思想內涵的有( )①關心愛護他人②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③加強個人修養④以“德”教化人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某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安慰他說:“一次的失敗不要緊,說不定,正是因為這次沒考好,你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蹦阒览蠋熞昧四募业乃枷雭斫逃龑W生的嗎 ( ?。?br/>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6.某中學歷史探究課上,學生從“穿衣”的角度表達他們對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們的描述所對應的思想是( )甲生說:“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種地位,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br/>乙生說:“何必麻煩,由上面規定,大家都穿一樣的制服不就好了嗎 ”丙生說:“穿衣服應合乎大自然四季的變化,天氣冷多穿一點,天氣熱少穿一點。”A.甲生-儒家,乙生-墨家,丙生-法家B.甲生-道家,乙生-儒家,丙生-法家C.甲生-儒家,乙生-法家,丙生-道家D.甲生-道家,乙生-墨家,丙生-法家7.后世將孔子視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原因是( )A.主張以法治國,嚴刑重罰,強調“法與時移”B.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則C.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D.反對戰爭,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友愛8.(2019八上·江山期中)春秋戰國是社會大動蕩時期,各種學說蓬勃興起。下列偉大思想家、所屬學派及其主張相吻合的一組是( ?。?br/>選項 思想家 學派 主要主張A 孔子 儒家 強調“仁”,“仁”就是“愛人”“克己復禮”B 老子 墨家 崇尚“自然”,主張“無為”,反對侵擾百姓C 墨子 道家 強調以法治國,主張樹立君主權威,集權中央D 韓非子 兵家 主張“非攻”,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互愛A.A B.B C.C D.D9.韓非子所代表的法家之所以被秦國國君重視,因為法家主張( ?。?br/>A.順應自然,清靜無為 B.仁者愛人,克己復禮C.嚴刑峻法,加強君權 D.倡導兼愛,反對戰爭10.(2019八上·臺州開學考)學了“百家爭鳴”知識后,同學們在一起討論本班任課老師的管理風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語文趙老師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諳儒家真諦②數學錢老師深入了解學生,知己知彼,頗有道家風范③科學孫老師講究順共自然,無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④社會李老師嚴格執行班規,照章辦事,深受法家影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圍繞如何治理國家,不用學派有各自的看法,這些看法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今世界的社會思潮與百家爭鳴學派匹配正確的是( ?。?br/>A.以人為本——道家 B.依法治國——法家C.以德治國——墨家 D.熱愛和平——儒家12.(2018八上·紹興期中)有四位同學打算各寫一篇關于春秋戰國思想的論文,他們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驟比較合理、論證比較嚴謹、史論正確的是( ?。?br/>選項 第一步 第二步A 提出莊子是道家創始人的觀點 找到莊子主張“無為而治”觀點作證據B 提出孟子是儒家創始人的觀點 找到孟子主張仁政、提出“春秋無義戰’觀點作論據C 查閱到孔子“因材施教”、“溫故知新”、興辦私學、廣收門徒等相關史料 得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的結論D 查閱到孫臏“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等相關史料 得出孫臏是兵家鼻祖的結論A.A B.B C.C D.D13.(2018八上·余杭期中)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源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一句話,此名句出自下圖中的( ?。?br/>A. B.C. D.14.(2018八上·湖州期末)春秋戰國時期,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平民開始接受教育。下列孔子的主張中,最能體現這一變化的是( )A.貴賤有序 B.因材施教 C.克己復禮 D.有教無類15.下圖是位于文登市圣經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經》摩崖石刻,據記載為金元時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屬于老子思想的( )A.“仁”B.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C.主張改革,實行法治D.“兼愛”“非攻”二、材料分析題16.(2019八上·秀洲月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目前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學院和近400個孔子課堂,分布在96個國家(地區)。(1)據材料一,若有孔子學院的學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可以閱讀哪一著作?從中能學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2)材料二圖中的人是戰國時期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們其中的思想,請對號入座,把他們的名字填在括號里。①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爭;( ?。?br/>②認為人順應自然,對現實人生采取樂天安命的態度;( ?。?br/>③主張廉政、廉潔、自律( ?。?br/>(3)近年來,全國各地嚴抓醉酒駕車。運用所學知識,你來分析:如果是孔子或韓非子,他們會主張采取哪些舉措來治理醉酒駕駛現象?(請選一個人物并結合他的思想主張作答)17.(2019八上·仙居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賦斂”“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強,慢法者弱”——《中國通史》(1)結合所學知識,請將表格填寫完整。諸子觀點 體現的思想(主張) 所屬學派 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賦斂。 ① ② ⑤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 道家明法者強,慢法者弱 強調“法治” ④ (2)習近平曾引用“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強調勤政為民的重要性。他借鑒了諸子百家中哪一學派的思想?該學派的創始人是誰?18.孔子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征,獲得世界人民的敬重。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內斯 阿爾文在巴黎集會上就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遍喿x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說:仁者的叮嚀》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動失敗了,而孔子的教育事業卻留下一個絕大的影響。——摘自錢穆《國史大綱》(1)根據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了怎樣的治國主張?這一主張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核心內容的具體體現?(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孔子在教育對象和教育方法兩方面對教育事業留下了什么“絕大的影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萬事萬物作出解釋;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爭相發表自己的見解。于是形成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所以其主要是對社會問題闡述自己的見解,“爭”的目的是為了實踐自己的理論,對社會發展有著自己學派所持有的觀點。A項對社會發展的規劃之爭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知識。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2.【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結合題干信息,某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安慰他說:“一次的失敗不要緊,說不定,正是因為這次沒考好,你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备鶕滩乃鶎W得知,指的是從正反兩方面看待問題,辯證的看待問題。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記錄在《道德經》里。老子主張: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道家思想是老師引用教育學生的學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老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和運用知識的能力。3.【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處于奴隸制社會瓦解,封建制社會形成時期,社會等級森嚴,因此③全體公民參政議政的說法錯誤,排除含③的選項。D項①②④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繁榮現象出現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繁榮現象出現的原因。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4.【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主張 “以德治國”, ①③④均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內涵;老子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②不符合題意。C項①③④屬于孔子的思想內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掌握情況。識記并區分諸子百家的主張。5.【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道家思想。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記錄在《道德經》里。老子主張: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間題。故答案選擇B。【點評】掌握百家爭鳴的主要學派及觀點。6.【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甲的說法符合道家遵循自然的思想,乙的說法符合儒家“禮”的主張,丙的說法符合墨家提倡節儉的主張,丁的說法符合法家以法治國的思想。ABD三項明顯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甲生-儒家,乙生-法家,丙生-道家對應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基礎知識理解和運用。7.【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作為大教育家,他興辦私學,廣收門徒,主張有教無類。他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學生對學過的知識要經常復習“溫故而知新”。他還教育學生要養成老實的學習態度。A項主張以法治國,嚴刑重罰,強調“法與時移” 是法家的代表思想,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則是后世將孔子視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原因,符合題意;C項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是孟子的學說,不符合題意;D項反對戰爭,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友愛的是墨家,不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8.【答案】A【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A項孔子——儒家——強調“仁”,“仁”就是“愛人”“克己復禮”相吻合,符合題意;B項錯誤,老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C項錯誤,墨子是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準確識記百家爭鳴的史實。9.【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據所學知,春秋戰國時期法家韓非子的思想,受到秦國國君重視,他主張以法治國,加強君權。C項嚴刑峻法,加強君權是法家的主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10.【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鬃邮侨寮覍W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他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鬃佑质谴蠼逃?。他創辦私學,廣收學生,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學生思想問題。語文老師的管理風格體現了儒家思想真諦;兵家的鼻祖孫武在他著的《孫子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軍事格言“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所以數學錢老師符合兵家風范而不是道家風范;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家的核心主張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所以科學孫老師的管理風格是典型的道家做法而不是墨家做法;法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韓非。韓非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以法為教”。他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正如社會李老師的管理風格。所以①④的說法是正確的。B項①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中主要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的準確識記 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1.【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A項以人為本——道家匹配不正確,以人為本是儒家學派的主張,不符合題意;B項依法治國——法家匹配正確,依法治國是法家學派的主張,符合題意;C項以德治國——墨家匹配不正確,以德治國是儒家學派的要求,不符合題意;D項熱愛和平——儒家匹配不正確,熱愛和平是墨家學派的主張,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12.【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A項論述不夠嚴謹,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不符合題意;B項不夠嚴謹,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而不是孟子,不符合題意;C項的論述比較嚴謹,孔子創辦私學,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主張“有教無類”,廣收門徒,先后培養了三千弟子,促進了教育在民間的發展。他在教學中,注意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發現和總結出許多教育規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他要求學生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溫故知新”,學習的態度要老實,溫故而知新??鬃幼⒁狻耙虿氖┙獭?,善于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符合題意;D項論述不夠嚴謹,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軍事家孫武。他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爸酥?,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處于此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戰國思想。13.【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仁在其中矣”可知,這是指孔子的思想??鬃由钤诖呵锿砥?,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學說,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他的學說在漢武帝時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墩撜Z》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成書,記載孔子的言論。B項《論語》是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出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思想。14.【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內容可知, 春秋戰國時期,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平民開始接受教育,產生這一現象,正是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的觀點,反應的是教育思想,ABC均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內容,了解孔子的主要觀點和主要思想,是考試的重難點內容。15.【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諸子百家主要思想觀點的掌握。A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孔子提出。C是法家提出的。D是墨家代表墨子提出的觀點。故而答案為B。【點評】掌握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觀點,會區分諸子百家各自的思想觀點。16.【答案】(1)《論語》;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2)①墨子;②莊子;③孟子。(3)孔子強調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學院和近400個孔子課堂,分布在96個國家”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若有孔子學院的學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閱讀《論語》,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從中可以學習孔子溫故而知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2)依據所學可知,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他提出了“兼愛”、“非攻”,他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爭;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認為人要順應自然,主張“無為”。(3)依據所學可知,近年來,全國各地嚴抓醉酒駕車,孔子強調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故答案為:(1)《論語》;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2)①墨子;②莊子;③孟子。(3)孔子強調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17.【答案】(1)“仁政”;儒家;主張“無為”;韓非子;有力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儒家 孔子【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可知,“行仁政而王”觀點是體現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處無為之事”,體現了道家的“無為”思想;“明法者強,慢法者弱”體現了法家的“法治”思想。百家爭鳴的作用:有力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提出的各種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2)本題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勤政為民的思想體現了儒家的“仁”的思想主張:體貼民情,愛惜民力??鬃邮侨寮业膭撌既?。故答案為:(1)①“仁政”;②儒家;③主張“無為”;④法家;⑤有力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儒家;孔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18.【答案】(1)以德治國?!叭省钡膶W說。(2)創辦私學,招收不同出身的學生,擴大了教育對象,打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啟發誘導,因材施教。【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孔子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貢獻。材料一表明了孔子主張以德治國,以德來感化人民.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提出“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主張“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2)本題考查孔子在教育上的貢獻??鬃佑质谴蠼逃?,他創辦私學,廣收門徒,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是指施教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種族、地域。這一思想打破了傳統的受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誘導;要求學生時常復習,以“溫故知新”;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學思并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及“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等至今為人所稱頌和沿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識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上1.2.3《孔子、老子和百家爭鳴》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2020·臺州模擬)春秋戰國時期,儒道爭鋒,儒墨爭雄,儒法爭用,可謂縱橫捭闔,機鋒迭起,智慧紛呈,展現出無窮的魅力。這種“爭”從根本上講是( ?。?br/>A.對社會發展的規劃之爭 B.對國家統治權的爭奪C.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 D.學術思想與智慧的創新【答案】A【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萬事萬物作出解釋;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爭相發表自己的見解。于是形成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所以其主要是對社會問題闡述自己的見解,“爭”的目的是為了實踐自己的理論,對社會發展有著自己學派所持有的觀點。A項對社會發展的規劃之爭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知識。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2.(2020·溫嶺模擬)網課結束,復學考試中某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安慰他說“一次的失敗不要緊,說不定,正是因為這次沒考好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老師引用了哪家學派的思想教育學生( ?。?br/>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結合題干信息,某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安慰他說:“一次的失敗不要緊,說不定,正是因為這次沒考好,你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备鶕滩乃鶎W得知,指的是從正反兩方面看待問題,辯證的看待問題。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記錄在《道德經》里。老子主張: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道家思想是老師引用教育學生的學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老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和運用知識的能力。3.(2020八上·蕭山期末)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繁榮現象出現的原因包括( ?。?br/>①社會變遷 ②思想言論自由 ③全體公民參政議政 ④文字趨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處于奴隸制社會瓦解,封建制社會形成時期,社會等級森嚴,因此③全體公民參政議政的說法錯誤,排除含③的選項。D項①②④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繁榮現象出現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繁榮現象出現的原因。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4.(2020八上·蕭山期末)孔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張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廣泛和深入的影響。下列文化精華,屬于孔子思想內涵的有( ?。?br/>①關心愛護他人②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③加強個人修養④以“德”教化人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主張 “以德治國”, ①③④均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內涵;老子主張“無為”,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②不符合題意。C項①③④屬于孔子的思想內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掌握情況。識記并區分諸子百家的主張。5.某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安慰他說:“一次的失敗不要緊,說不定,正是因為這次沒考好,你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你知道老師引用了哪家的思想來教育學生的嗎 ( ?。?br/>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道家思想。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記錄在《道德經》里。老子主張: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間題。故答案選擇B。【點評】掌握百家爭鳴的主要學派及觀點。6.某中學歷史探究課上,學生從“穿衣”的角度表達他們對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們的描述所對應的思想是( ?。?br/>甲生說:“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種地位,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br/>乙生說:“何必麻煩,由上面規定,大家都穿一樣的制服不就好了嗎 ”丙生說:“穿衣服應合乎大自然四季的變化,天氣冷多穿一點,天氣熱少穿一點?!?br/>A.甲生-儒家,乙生-墨家,丙生-法家B.甲生-道家,乙生-儒家,丙生-法家C.甲生-儒家,乙生-法家,丙生-道家D.甲生-道家,乙生-墨家,丙生-法家【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甲的說法符合道家遵循自然的思想,乙的說法符合儒家“禮”的主張,丙的說法符合墨家提倡節儉的主張,丁的說法符合法家以法治國的思想。ABD三項明顯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甲生-儒家,乙生-法家,丙生-道家對應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基礎知識理解和運用。7.后世將孔子視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原因是( )A.主張以法治國,嚴刑重罰,強調“法與時移”B.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則C.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D.反對戰爭,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友愛【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作為大教育家,他興辦私學,廣收門徒,主張有教無類。他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學生對學過的知識要經常復習“溫故而知新”。他還教育學生要養成老實的學習態度。A項主張以法治國,嚴刑重罰,強調“法與時移” 是法家的代表思想,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則是后世將孔子視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原因,符合題意;C項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是孟子的學說,不符合題意;D項反對戰爭,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友愛的是墨家,不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8.(2019八上·江山期中)春秋戰國是社會大動蕩時期,各種學說蓬勃興起。下列偉大思想家、所屬學派及其主張相吻合的一組是( )選項 思想家 學派 主要主張A 孔子 儒家 強調“仁”,“仁”就是“愛人”“克己復禮”B 老子 墨家 崇尚“自然”,主張“無為”,反對侵擾百姓C 墨子 道家 強調以法治國,主張樹立君主權威,集權中央D 韓非子 兵家 主張“非攻”,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互愛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A項孔子——儒家——強調“仁”,“仁”就是“愛人”“克己復禮”相吻合,符合題意;B項錯誤,老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C項錯誤,墨子是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準確識記百家爭鳴的史實。9.韓非子所代表的法家之所以被秦國國君重視,因為法家主張( )A.順應自然,清靜無為 B.仁者愛人,克己復禮C.嚴刑峻法,加強君權 D.倡導兼愛,反對戰爭【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據所學知,春秋戰國時期法家韓非子的思想,受到秦國國君重視,他主張以法治國,加強君權。C項嚴刑峻法,加強君權是法家的主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10.(2019八上·臺州開學考)學了“百家爭鳴”知識后,同學們在一起討論本班任課老師的管理風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語文趙老師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諳儒家真諦②數學錢老師深入了解學生,知己知彼,頗有道家風范③科學孫老師講究順共自然,無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④社會李老師嚴格執行班規,照章辦事,深受法家影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鬃邮侨寮覍W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他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鬃佑质谴蠼逃摇K麆撧k私學,廣收學生,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學生思想問題。語文老師的管理風格體現了儒家思想真諦;兵家的鼻祖孫武在他著的《孫子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軍事格言“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所以數學錢老師符合兵家風范而不是道家風范;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家的核心主張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所以科學孫老師的管理風格是典型的道家做法而不是墨家做法;法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韓非。韓非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以法為教”。他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正如社會李老師的管理風格。所以①④的說法是正確的。B項①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中主要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的準確識記 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1.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圍繞如何治理國家,不用學派有各自的看法,這些看法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今世界的社會思潮與百家爭鳴學派匹配正確的是( ?。?br/>A.以人為本——道家 B.依法治國——法家C.以德治國——墨家 D.熱愛和平——儒家【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A項以人為本——道家匹配不正確,以人為本是儒家學派的主張,不符合題意;B項依法治國——法家匹配正確,依法治國是法家學派的主張,符合題意;C項以德治國——墨家匹配不正確,以德治國是儒家學派的要求,不符合題意;D項熱愛和平——儒家匹配不正確,熱愛和平是墨家學派的主張,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12.(2018八上·紹興期中)有四位同學打算各寫一篇關于春秋戰國思想的論文,他們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驟比較合理、論證比較嚴謹、史論正確的是( ?。?br/>選項 第一步 第二步A 提出莊子是道家創始人的觀點 找到莊子主張“無為而治”觀點作證據B 提出孟子是儒家創始人的觀點 找到孟子主張仁政、提出“春秋無義戰’觀點作論據C 查閱到孔子“因材施教”、“溫故知新”、興辦私學、廣收門徒等相關史料 得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的結論D 查閱到孫臏“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等相關史料 得出孫臏是兵家鼻祖的結論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A項論述不夠嚴謹,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不符合題意;B項不夠嚴謹,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而不是孟子,不符合題意;C項的論述比較嚴謹,孔子創辦私學,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主張“有教無類”,廣收門徒,先后培養了三千弟子,促進了教育在民間的發展。他在教學中,注意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發現和總結出許多教育規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他要求學生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溫故知新”,學習的態度要老實,溫故而知新??鬃幼⒁狻耙虿氖┙獭保朴趩l學生思考問題,符合題意;D項論述不夠嚴謹,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軍事家孫武。他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爸酥?,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處于此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戰國思想。13.(2018八上·余杭期中)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源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一句話,此名句出自下圖中的( ?。?br/>A. B.C. D.【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仁在其中矣”可知,這是指孔子的思想??鬃由钤诖呵锿砥?,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學說,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他的學說在漢武帝時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墩撜Z》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成書,記載孔子的言論。B項《論語》是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出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思想。14.(2018八上·湖州期末)春秋戰國時期,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平民開始接受教育。下列孔子的主張中,最能體現這一變化的是( ?。?br/>A.貴賤有序 B.因材施教 C.克己復禮 D.有教無類【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內容可知, 春秋戰國時期,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平民開始接受教育,產生這一現象,正是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的觀點,反應的是教育思想,ABC均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內容,了解孔子的主要觀點和主要思想,是考試的重難點內容。15.下圖是位于文登市圣經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經》摩崖石刻,據記載為金元時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屬于老子思想的( )A.“仁”B.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C.主張改革,實行法治D.“兼愛”“非攻”【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諸子百家主要思想觀點的掌握。A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孔子提出。C是法家提出的。D是墨家代表墨子提出的觀點。故而答案為B。【點評】掌握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觀點,會區分諸子百家各自的思想觀點。二、材料分析題16.(2019八上·秀洲月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目前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學院和近400個孔子課堂,分布在96個國家(地區)。(1)據材料一,若有孔子學院的學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可以閱讀哪一著作?從中能學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2)材料二圖中的人是戰國時期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們其中的思想,請對號入座,把他們的名字填在括號里。①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爭;( ?。?br/>②認為人順應自然,對現實人生采取樂天安命的態度;( ?。?br/>③主張廉政、廉潔、自律( ?。?br/>(3)近年來,全國各地嚴抓醉酒駕車。運用所學知識,你來分析:如果是孔子或韓非子,他們會主張采取哪些舉措來治理醉酒駕駛現象?(請選一個人物并結合他的思想主張作答)【答案】(1)《論語》;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2)①墨子;②莊子;③孟子。(3)孔子強調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學院和近400個孔子課堂,分布在96個國家”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若有孔子學院的學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閱讀《論語》,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從中可以學習孔子溫故而知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2)依據所學可知,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他提出了“兼愛”、“非攻”,他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爭;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認為人要順應自然,主張“無為”。(3)依據所學可知,近年來,全國各地嚴抓醉酒駕車,孔子強調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故答案為:(1)《論語》;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2)①墨子;②莊子;③孟子。(3)孔子強調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17.(2019八上·仙居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賦斂”“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強,慢法者弱”——《中國通史》(1)結合所學知識,請將表格填寫完整。諸子觀點 體現的思想(主張) 所屬學派 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賦斂。 ① ② ⑤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 道家明法者強,慢法者弱 強調“法治” ④ (2)習近平曾引用“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強調勤政為民的重要性。他借鑒了諸子百家中哪一學派的思想?該學派的創始人是誰?【答案】(1)“仁政”;儒家;主張“無為”;韓非子;有力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儒家 孔子【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可知,“行仁政而王”觀點是體現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處無為之事”,體現了道家的“無為”思想;“明法者強,慢法者弱”體現了法家的“法治”思想。百家爭鳴的作用:有力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提出的各種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2)本題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勤政為民的思想體現了儒家的“仁”的思想主張:體貼民情,愛惜民力??鬃邮侨寮业膭撌既?。故答案為:(1)①“仁政”;②儒家;③主張“無為”;④法家;⑤有力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儒家;孔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18.孔子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征,獲得世界人民的敬重。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內斯 阿爾文在巴黎集會上就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說:仁者的叮嚀》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動失敗了,而孔子的教育事業卻留下一個絕大的影響。——摘自錢穆《國史大綱》(1)根據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了怎樣的治國主張?這一主張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核心內容的具體體現?(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孔子在教育對象和教育方法兩方面對教育事業留下了什么“絕大的影響”。【答案】(1)以德治國?!叭省钡膶W說。(2)創辦私學,招收不同出身的學生,擴大了教育對象,打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啟發誘導,因材施教。【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孔子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貢獻。材料一表明了孔子主張以德治國,以德來感化人民.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提出“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主張“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2)本題考查孔子在教育上的貢獻。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創辦私學,廣收門徒,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是指施教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種族、地域。這一思想打破了傳統的受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誘導;要求學生時常復習,以“溫故知新”;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學思并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及“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等至今為人所稱頌和沿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識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八上1.2.3《孔子、老子和百家爭鳴》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八上1.2.3《孔子、老子和百家爭鳴》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