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教材:《世界歷史》(統編教材 九年級上冊)單元: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課題:第2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一、教學分析1. 本課的單元地位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有兩個:一是工業革命,二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本課在世界近代史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下啟十月革命、蘇聯的成立、二戰后眾多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等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資本主義的弊端日漸暴露,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斗爭越來越激烈。廣大工人為改善惡劣的勞動和生活條件,同資本家展開了多種形式的斗爭,工人運動逐漸興起,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失敗,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無產階級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同時,它也為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提供了必要條件。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后,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作為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第一國際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等一系列的運動都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也不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課標與本課子目呈現方式分析本課課標要求是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馬克思和恩格斯]這一部分主要講述馬克思的生平、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以及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主要是學習和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共產黨宣言》]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了《共產黨宣言》發表的背景、內容和意義,馬克思主義的特點和誕生的歷史意義。[第一國際]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了第一國際的建立和影響,巴黎公社革命的歷程。主要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際現實作用。本課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本課的主線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工人運動的興起,以及兩者之間的聯系。本課的第一子目[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講解說明了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客觀歷史條件和理論來源,特別強調了工人運動的興起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另一方面通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的革命活動來了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離不開兩位偉人堅持真理,為人類進步事業勇于探索獻身的革命精神。本課的第二子目[《共產黨宣言》]主要是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的講解來分析體會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特點以及理論和現實意義。本課的第三子目[第一國際]主要是通過第一國際的成立來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對國際工人運動起到的科學理論指導和推動作用。同時也通過巴黎公社革命的失敗讓學生認識到無產階級斗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二、教學目標1.時空觀念:知道馬克思所處時代的特征和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知道馬克思、恩格斯主要的革命活動路線。2.歷史解釋: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形成順應了時代需要,促進了時代發展。3.史料實證:通過相關史料,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和《共產黨宣言》誕生的意義,學會從材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4. 家國情懷: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堅持真理為人類進步事業勇于探索獻身的高尚情操,學習巴黎公社的戰斗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基本原理及意義。2. 難點:認識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在今天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芒。五、教學過程1. 新課導入。最熟悉的陌生人——卡爾·馬克思(設計意圖)通過一段RAP歌曲引起學生對于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好奇心,從而開始講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師:大家都經常聽到馬克思這個名字,也熟悉他的容貌。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被公認為“千年第一思想家”。你了解馬克思的生平嗎?你知道馬克思主義是如何誕生的嗎?那么讓我們來開始學習第一環節——一種偉大的友誼。正課講授。第一環節:一種偉大的友誼師:大家通過自主閱讀,來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著作。(設計意圖:知道馬克思、恩格斯主要的革命活動以及馬恩的偉大友誼,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通過年代尺展示馬克思和恩格斯前期的活動。師:青年時期的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有著卓越的才華和偉大的理想,都渴望與對方的見面。通過年代尺展示有關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位偉人的革命友誼歷程。師:1844年他們在巴黎初次見面,從此兩人經常一起討論各種理論,一起參加工人運動,一起著述。他們是思想、事業上志同道合的戰友。他們友誼可以說是始于卓越的才華,終于共同的革命信仰。合作探究: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身上我們學習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塑造學生的家國情懷)答:勤奮好學,善于獨立思考,重視社會實踐,關心社會現實,堅持真理,珍惜友誼,為人類進步事業勇于探索、獻身。第二環節:一個時代的呼喚師: 馬克思和恩格斯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的精神財富就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離不開兩位偉人的天才創造,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需求。下面我們開始學習第二環節——一個時代的呼喚。我們先來看幾段史料,分析一下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歷史解釋能力,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形成順應了時代需要。)師:通過以上材料的分析我們了解了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大家知不知道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由哪三部分組成?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大家都知道馬克思主義誕生與一部不朽的著作的發表有關。讓我們進入第三環節的學習。第三環節:一部不朽的著作(探究活動)觀看視頻,回答《共產黨宣言》的相關知識點。(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歷史情境,學會從材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師:《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部經典文獻的具體內容。老師給大家出個連線題,看看大家能不能把相應的內容和揭示的結論聯系起來。(具體內容見課件)(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師:《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展示材料見課件)它也對我們中國的歷史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很多中國的偉人正是通過閱讀它走上無產階級革命道路的,如毛澤東、劉少奇和鄧小平。2020年4月,它被列入教育部編寫的《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過渡:有人說“馬克思主義誕生后,世界就被改變了”,下面我們進入第四環節的學習。第四環節:一個嶄新的世界。師: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答: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國際工人運動的兩個歷史事件——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運動。表格見課件。師:閱讀材料,分析一下巴黎公社運動失敗的原因。由此可知,當時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主客觀條件都不具備。(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從材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突破巴黎公社失敗原因這個難點。)師:巴黎公社雖然失敗了,但它對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不少經驗和教訓,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在倫敦郊外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墓碑上,鐫刻著一句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這個世界真的改變了。問:巴黎公社運動之后,馬克思主義使世界發生了更大的變化,你能舉出一些事例嗎?答: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蘇聯的建立,二戰后一批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設計意圖:通過思考問題讓同學思考馬克思主義對世界帶來的深遠影響。)出示材料: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表明馬克思主義今天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師: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是什么?答: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來決定的,即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發展開放性。課堂總結。播放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全場高唱國際歌的視頻。最后對本課內容進行小結。(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拓展國際視野,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板書設計(思維導圖式 圖片格式)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