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八上3.5《昌盛的秦漢文化》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八上3.5《昌盛的秦漢文化》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八上3.5《昌盛的秦漢文化》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2019八上·臺州開學考)在古日本有蔡倫宮,法國有蔡倫博物館……蔡倫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為他(  )
A.發明了印刷術 B.改進了造紙術
C.發明了火藥 D.制成了羅盤針
2.(2017八上·柯橋期中)“倫乃……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這一歷史現象發生在(  )
A.春秋 B.戰國 C.東漢 D.秦朝
3.“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文中的記載是下列哪一人物的發明(  )
A.畢昇 B.蔡倫 C.李時珍 D.宋應星
4.我國古代科技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中既有在發明過程中體現“變廢為寶”的環保理念,又對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條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紙術 B.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
5.(2017八上·柯橋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①《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600年
②《九章算術》成書于西漢時期
③《九章算術》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
④《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是兩部傳世的秦漢時期數學名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對《九章算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此書寫成于東漢時期
B.是一部數學名著
C.它總結了夏商以來的數學成就,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大部分內容
D.書中的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7.(2019八上·臺州月考)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章節中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繼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我國傳統醫學在秦漢時代就蓬勃發展了,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華佗制成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②《黃帝內經》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
③扁鵲發明了一套醫療體操,名為“五禽戲”
④張仲景編定《傷寒雜病論》,奠定我國中醫治療學基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2017八上·樂清期中)2017年1月9日,屠呦呦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說:“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范例。”下列屬于秦漢時期斐然的中醫學成就的是(  )
①編訂了《黃帝內經》《醫典》 ②著有《傷寒雜病論》
③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 ④著有《醫學集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中醫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醫德高尚,被后世尊稱為“醫圣”的人是(  )
A.孫思邈 B.扁鵲 C.華佗 D.張仲景
10.(2017八上·樂清期中)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學著作,它以“紀”“傳”等體例進行編寫,史料翔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范例。這部史書及其作(編)者是(  )
A.《離騷》——屈原 B.《道德經》——老子
C.《史記》——司馬遷 D.《資治通鑒》——司馬光
11.被魯迅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
A.司馬遷的《史記》 B.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C.班昭的《后漢書》 D.班固的《漢書》
12.(2019八上·臺州月考)我們通過《史記》可以查詢到的史實有(  )
①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④劉秀建立東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我們可以從《史記》中查閱到的史實有(  )
①秦王嬴政滅六國 ②文景之治 ③佛教傳入中國
④七國之亂 ⑤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4.(2016八上·濱江期中)《三國演義》中記載了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么華佗應該是忘記帶(  )
A.《黃帝內經》 B.《五禽戲譜》
C.《傷寒雜病論》 D.“麻沸散”
15.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的時間是(  )
A.西漢初年 B.西漢末年 C.東漢初年 D.東漢末年
16.佛教在中國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遍布全國各地的佛教寺院是令許多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在(  )
A.陜西西安 B.陜西咸陽
C.河南洛陽 D.江蘇南京
17.(2018八上·臺州期中)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數 C.伊斯蘭教 D.道教
18.(2017八上·柯橋期中)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在民間興起開始于(  )
A.秦朝 B.西漢初 C.西漢末 D.東漢
19.下列關于秦漢科技成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B.“神醫”華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
C.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D.《九章算術》的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86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漢墓1座。這座漢墓是漢景帝時期的。在棺內的死者胸部發現一幅紙質地圖(見右圖),殘長5.6厘米,寬2.6厘米。紙質薄而軟,因墓內積水受潮,僅存不規則碎片,出土時呈黃色,現變為淺灰間黃色,表面沾滿污點。紙面光滑平整,用細黑線繪制山脈、河流、道路等圖形。
(1)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最早的紙出現在何時?你知道這張紙是在哪里發現的嗎?
(2)什么事件后,紙才得到普遍使用?請你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3)請完成下面我國書寫工具的演變過程,把相應的字母填入橫線中。
A.龜甲、獸骨 B.竹木簡 C.青銅器 D.紙
    →     →     →    
(4)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提倡使用“再生紙”,這有何重要意義?
21.學校要舉辦一次有關秦漢文化的展覽活動,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文字資料,請你審閱。
資料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已經出現用于繪圖和書寫的紙,東漢時,宦官蔡倫結合勞動人民的經驗,發明了造紙術。他造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資料二:西漢末期的著名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其中華佗著有《傷寒雜病論》,被后世尊為“醫圣”,他還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發明了“五禽戲”強身健體。
資料三:東漢時期佛教和道教傳入我國,成為對我國影響深遠的宗教。
(1)根據所學知識,同學們準備的上述三則資料有沒有錯誤的地方?請找出來并改正。
(2)在紙發明之前,我國所采用的書寫材料是什么?(寫出2個)紙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3)除了上述資料,秦漢還有哪些燦爛的文化成就?請任舉2例。
22.請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應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邀請,屠呦呦于當地時間12月7日下午在卡羅琳斯卡學院進行《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下面是其三個演講片段:
演講詞片段1:“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中醫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對于自然資源的藥用價值已經有所整理歸納。
演講詞片段2: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深感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演講詞片段3:……為了盡快上臨床,在動物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我和科研團隊成員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確保臨床病人的安全。
(1)閱讀演講片段1,請列舉兩項我國兩漢時期的醫學成就。
(2)閱讀演講片段2,請列舉。
①兩本古代阿拉伯民族的醫書名稱。
②一條古代阿拉伯民族實現東西方文明往來傳播的重要陸上通道。
③一本古代阿拉伯民族匯集整理、摘錄中西方各民族民間故事的文學著作名稱。
(3)據查證,屠呦呦之名以之于相傳孔子匯編的《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閱讀演講片段3,寫出屠呦呦及其團隊的做法與孔子的什么思想相吻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東漢時候,宦官蔡倫總結了西漢以來的經驗,制成了“蔡侯紙”。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都是從中國輾轉流傳過去的,造紙術的發明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蔡倫因此而受到世界如此尊敬。
ACD三項和蔡倫無關,不符合題意;
B項改進了造紙術是蔡倫受到世界尊敬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蔡倫造紙術的發明,旨在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注意掌握蔡倫的貢獻。
2.【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有關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倫”,東漢宦官蔡倫用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識記。
3.【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史實可知,東漢時期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蔡倫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里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物,還可能經過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曬干,這樣就變成紙了。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李時珍是醫學家寫成《本草綱目》,宋應星是科學家寫成《天工開物》一書。故選B項。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造紙術的發明,有利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幾個世紀后,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4.【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題干里的““變廢為寶”、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是解題的關鍵,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東漢時候,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這種技術原料容易找到,又便宜,紙的質量也很高,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后人就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紙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故選A。
【點評】掌握我國四大發明的相關知識。
5.【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五百多年,所以①表述錯誤;《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所以②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識記。
6.【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數學成就的相關知識。此題為逆向選擇題,選出“不正確”的選項。《九章算術》是成書于東漢的一部數學著作,它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書中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其中的一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隋唐時期傳到朝鮮和日本,被當作數學教科書使用,后又傳到阿拉伯和歐洲譯成多種文字,產生巨大影響。所以選項C違背史事。
【點評】了解秦漢時期我國數學方面的重要成就,知道《九章算術》的相關知識及它對后世乃至世界數學領域的貢獻。
7.【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他收集許多民間藥方,結合自己實踐經驗,寫成《傷寒雜病論》,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東漢著名醫學家華佗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尤其擅長外科手術,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華佗重視疾病的預防,創造了“五禽戲”,用以鍛煉身體。
C項①④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漢科技成就,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8.【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漢時期醫學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醫典》、《醫學集成》都是阿拉伯人的著作,所以①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漢時期醫學成就的識記。
9.【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題目的關鍵詞是醫圣,被稱為醫圣的是張仲景;華佗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孫思邈是唐代醫學家,被稱為“藥王”。選項D符合題意;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課本基礎知識;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圣。
10.【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史記》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司馬遷的《史記》用“紀”、“傳”等體例進行編寫,史料詳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這部書語言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史記》的識記。
11.【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A項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史記》的準確識記能力。
12.【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史記》是西漢漢武時期的司馬遷所著的史學著作,該書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①②③屬于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通過《史記》可以查詢到。④劉秀建立東漢在漢武帝之后,通過《史記》不能查詢到。
A項①②③通過《史記》可以查詢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記》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史記》這部書文筆簡潔,語言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3.【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此書記事始于傳說中的黃帝,下限到漢武帝時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歷史。③佛教傳入中國是西漢末年,⑤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時期的歷史,不能夠在《史記》中查到。
B項①②④可以從《史記》中查閱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司馬遷與《史記》的相關知識。
14.【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佗發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術麻醉之用。題干材料時間限定在三國時期,如果要“刮骨療毒”行實外科手術,需用“麻沸散”。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華佗的識記。
15.【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佛教的傳入時間,佛教于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故答案為B。
【點評】考查學生記憶能力,對知識記憶能力應加強。
16.【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佛教在我國的傳播與發展情況。中國最早的寺廟是白馬寺,是漢明帝于河南洛陽所建,所以,答案為C。
【點評】 了解佛教在我的傳播與發展。
17.【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創始人之一叫張凌。道教尊老子為教主,稱他為“太上老君”。道教主張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
A項佛教誕生在古印度,不符合題意;
B項基督數誕生在巴勒斯坦地區,不符合題意;
C項伊斯蘭教誕生在阿拉伯半島,不符合題意;
D項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道教產生的相關知識。
18.【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道教興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在民間興起開始于東漢。故選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道教興起的識記。
19.【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是逆向思維題,關鍵要看到“不”字。蔡倫是改進造紙術,因為之前已經出現了一種使用棉絮等原料造紙的技術,因為成本高,所以難以推廣,蔡倫將造紙術改進,使用廉價的材料,大大降低了紙張的價格。C不正確,故選C項。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秦漢大一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秦漢大一統為科技文化的繁榮提供有利的社會環境。這一時期,我國科技文化蓬勃發展,有司馬遷巨著《史記》還有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等等。
20.【答案】(1)西漢早期。甘肅天水。
(2)蔡倫改進造紙術。因為蔡倫所用的原材料容易收集,又很便宜,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
(3)A;C;B;D
(4)目前我國自然資源有限,特別是森林資源不足,使用“再生紙”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源,也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有關紙的發明的相關知識。本題是基礎題。最早發現的紙是在西漢早期的甘肅天水發現的。紙的普遍使用是因為蔡倫改進造紙術。因為蔡倫所用的原材料容易收集,又很便宜,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我國書寫工具的演變過程是龜甲、獸骨→青銅器 →竹木簡 →紙。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提倡使用“再生紙”是因為目前我國自然資源有限,特別是森林資源不足,使用“再生紙”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源,也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點評】本題掌握有關紙的發明的相關知識
21.【答案】(1)資料一:蔡倫不是發明了造紙術,是改進了造紙術。資料二:著有《傷寒雜病論》、被尊為“醫圣”的不是華佗,是張仲景。資料三: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不是外國傳入的。
(2)竹木簡或絲帛;有利于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的巨大貢獻。
(3)如司馬遷撰寫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數學名著《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等。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漢代的科技發明。西漢時期,人們發明了紙;東漢時期,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后人把這種紙叫“蔡侯紙”。 東漢末年,張仲景寫成的《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東漢時期,道教在我國民間興起。
(2)本題考查造紙術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紙發明以前,中國人寫字曾用龜甲、獸骨、竹木簡、青銅器、絲帛等作為書寫材料。造紙術紙的發明和使用,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本題考查秦漢的文化成就。成書于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不僅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而且能實施外科手術。他發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戲。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歷史巨著《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體例完備,敘事簡潔,文筆生動,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故答案為:(1)資料一:蔡倫不是發明了造紙術,是改進了造紙術。資料二:著有《傷寒雜病論》、被尊為“醫圣”的不是華佗,是張仲景。資料三: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不是外國傳入的。
(2)竹木簡或絲帛;有利于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的巨大貢獻。
(3)如司馬遷撰寫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數學名著《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漢時期的文化成就。
22.【答案】(1)《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麻沸散、五禽戲。
(2)①《醫學集成》、《醫典》。②絲綢之路。③《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譚》)。
(3)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知識點】百家爭鳴;昌盛的秦漢文化;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我國兩漢時期的醫學成就。結合課本所學,漢代著名的醫學家是華佗和張仲景。華佗擅長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用于開刀等外科手術。還編了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張仲景是東漢末年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總結了前人的醫學之大成,并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的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
(2)本題考查阿拉伯民族的相關知識。①被譽為“阿拉伯的蓋倫”、“穆斯林醫學之父”的拉齊的代表作《醫學集成》;大醫學家伊本·西那(980—1037年)所著《醫典》是十七世紀以前的幾百年時間內亞歐廣大地區的主要醫學教科書和參考書。②阿拉伯人通過絲綢之路,把中國的古代文明傳入西亞和歐洲,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③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譚》)是由阿拉伯人根據各民族的民間故事匯集整理而成的。
(3)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演講詞片段3中的“以確保臨床病人的安全” 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故答案為:(1)《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麻沸散、五禽戲。
(2)①《醫學集成》、《醫典》。②絲綢之路。③《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譚》)。
(3)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兩漢時期的醫學成就、阿拉伯民族的醫學、文學等成就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八上3.5《昌盛的秦漢文化》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2019八上·臺州開學考)在古日本有蔡倫宮,法國有蔡倫博物館……蔡倫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為他(  )
A.發明了印刷術 B.改進了造紙術
C.發明了火藥 D.制成了羅盤針
【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東漢時候,宦官蔡倫總結了西漢以來的經驗,制成了“蔡侯紙”。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都是從中國輾轉流傳過去的,造紙術的發明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蔡倫因此而受到世界如此尊敬。
ACD三項和蔡倫無關,不符合題意;
B項改進了造紙術是蔡倫受到世界尊敬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蔡倫造紙術的發明,旨在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注意掌握蔡倫的貢獻。
2.(2017八上·柯橋期中)“倫乃……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這一歷史現象發生在(  )
A.春秋 B.戰國 C.東漢 D.秦朝
【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有關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倫”,東漢宦官蔡倫用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識記。
3.“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文中的記載是下列哪一人物的發明(  )
A.畢昇 B.蔡倫 C.李時珍 D.宋應星
【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史實可知,東漢時期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蔡倫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里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物,還可能經過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曬干,這樣就變成紙了。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李時珍是醫學家寫成《本草綱目》,宋應星是科學家寫成《天工開物》一書。故選B項。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造紙術的發明,有利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幾個世紀后,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4.我國古代科技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中既有在發明過程中體現“變廢為寶”的環保理念,又對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條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紙術 B.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
【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題干里的““變廢為寶”、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是解題的關鍵,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東漢時候,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這種技術原料容易找到,又便宜,紙的質量也很高,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后人就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紙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故選A。
【點評】掌握我國四大發明的相關知識。
5.(2017八上·柯橋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①《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600年
②《九章算術》成書于西漢時期
③《九章算術》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
④《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是兩部傳世的秦漢時期數學名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五百多年,所以①表述錯誤;《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所以②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識記。
6.對《九章算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此書寫成于東漢時期
B.是一部數學名著
C.它總結了夏商以來的數學成就,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大部分內容
D.書中的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數學成就的相關知識。此題為逆向選擇題,選出“不正確”的選項。《九章算術》是成書于東漢的一部數學著作,它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書中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其中的一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隋唐時期傳到朝鮮和日本,被當作數學教科書使用,后又傳到阿拉伯和歐洲譯成多種文字,產生巨大影響。所以選項C違背史事。
【點評】了解秦漢時期我國數學方面的重要成就,知道《九章算術》的相關知識及它對后世乃至世界數學領域的貢獻。
7.(2019八上·臺州月考)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章節中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繼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我國傳統醫學在秦漢時代就蓬勃發展了,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華佗制成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②《黃帝內經》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
③扁鵲發明了一套醫療體操,名為“五禽戲”
④張仲景編定《傷寒雜病論》,奠定我國中醫治療學基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他收集許多民間藥方,結合自己實踐經驗,寫成《傷寒雜病論》,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東漢著名醫學家華佗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尤其擅長外科手術,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華佗重視疾病的預防,創造了“五禽戲”,用以鍛煉身體。
C項①④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漢科技成就,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8.(2017八上·樂清期中)2017年1月9日,屠呦呦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說:“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范例。”下列屬于秦漢時期斐然的中醫學成就的是(  )
①編訂了《黃帝內經》《醫典》 ②著有《傷寒雜病論》
③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 ④著有《醫學集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漢時期醫學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醫典》、《醫學集成》都是阿拉伯人的著作,所以①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漢時期醫學成就的識記。
9.中醫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醫德高尚,被后世尊稱為“醫圣”的人是(  )
A.孫思邈 B.扁鵲 C.華佗 D.張仲景
【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題目的關鍵詞是醫圣,被稱為醫圣的是張仲景;華佗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孫思邈是唐代醫學家,被稱為“藥王”。選項D符合題意;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課本基礎知識;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圣。
10.(2017八上·樂清期中)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學著作,它以“紀”“傳”等體例進行編寫,史料翔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范例。這部史書及其作(編)者是(  )
A.《離騷》——屈原 B.《道德經》——老子
C.《史記》——司馬遷 D.《資治通鑒》——司馬光
【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史記》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司馬遷的《史記》用“紀”、“傳”等體例進行編寫,史料詳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這部書語言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史記》的識記。
11.被魯迅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
A.司馬遷的《史記》 B.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C.班昭的《后漢書》 D.班固的《漢書》
【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A項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史記》的準確識記能力。
12.(2019八上·臺州月考)我們通過《史記》可以查詢到的史實有(  )
①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④劉秀建立東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史記》是西漢漢武時期的司馬遷所著的史學著作,該書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①②③屬于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通過《史記》可以查詢到。④劉秀建立東漢在漢武帝之后,通過《史記》不能查詢到。
A項①②③通過《史記》可以查詢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記》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史記》這部書文筆簡潔,語言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3.我們可以從《史記》中查閱到的史實有(  )
①秦王嬴政滅六國 ②文景之治 ③佛教傳入中國
④七國之亂 ⑤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此書記事始于傳說中的黃帝,下限到漢武帝時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歷史。③佛教傳入中國是西漢末年,⑤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時期的歷史,不能夠在《史記》中查到。
B項①②④可以從《史記》中查閱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司馬遷與《史記》的相關知識。
14.(2016八上·濱江期中)《三國演義》中記載了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么華佗應該是忘記帶(  )
A.《黃帝內經》 B.《五禽戲譜》
C.《傷寒雜病論》 D.“麻沸散”
【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佗發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術麻醉之用。題干材料時間限定在三國時期,如果要“刮骨療毒”行實外科手術,需用“麻沸散”。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華佗的識記。
15.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的時間是(  )
A.西漢初年 B.西漢末年 C.東漢初年 D.東漢末年
【答案】B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佛教的傳入時間,佛教于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故答案為B。
【點評】考查學生記憶能力,對知識記憶能力應加強。
16.佛教在中國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遍布全國各地的佛教寺院是令許多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在(  )
A.陜西西安 B.陜西咸陽
C.河南洛陽 D.江蘇南京
【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佛教在我國的傳播與發展情況。中國最早的寺廟是白馬寺,是漢明帝于河南洛陽所建,所以,答案為C。
【點評】 了解佛教在我的傳播與發展。
17.(2018八上·臺州期中)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數 C.伊斯蘭教 D.道教
【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創始人之一叫張凌。道教尊老子為教主,稱他為“太上老君”。道教主張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
A項佛教誕生在古印度,不符合題意;
B項基督數誕生在巴勒斯坦地區,不符合題意;
C項伊斯蘭教誕生在阿拉伯半島,不符合題意;
D項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道教產生的相關知識。
18.(2017八上·柯橋期中)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在民間興起開始于(  )
A.秦朝 B.西漢初 C.西漢末 D.東漢
【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道教興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在民間興起開始于東漢。故選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道教興起的識記。
19.下列關于秦漢科技成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B.“神醫”華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
C.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D.《九章算術》的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是逆向思維題,關鍵要看到“不”字。蔡倫是改進造紙術,因為之前已經出現了一種使用棉絮等原料造紙的技術,因為成本高,所以難以推廣,蔡倫將造紙術改進,使用廉價的材料,大大降低了紙張的價格。C不正確,故選C項。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秦漢大一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秦漢大一統為科技文化的繁榮提供有利的社會環境。這一時期,我國科技文化蓬勃發展,有司馬遷巨著《史記》還有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等等。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86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漢墓1座。這座漢墓是漢景帝時期的。在棺內的死者胸部發現一幅紙質地圖(見右圖),殘長5.6厘米,寬2.6厘米。紙質薄而軟,因墓內積水受潮,僅存不規則碎片,出土時呈黃色,現變為淺灰間黃色,表面沾滿污點。紙面光滑平整,用細黑線繪制山脈、河流、道路等圖形。
(1)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最早的紙出現在何時?你知道這張紙是在哪里發現的嗎?
(2)什么事件后,紙才得到普遍使用?請你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3)請完成下面我國書寫工具的演變過程,把相應的字母填入橫線中。
A.龜甲、獸骨 B.竹木簡 C.青銅器 D.紙
    →     →     →    
(4)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提倡使用“再生紙”,這有何重要意義?
【答案】(1)西漢早期。甘肅天水。
(2)蔡倫改進造紙術。因為蔡倫所用的原材料容易收集,又很便宜,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
(3)A;C;B;D
(4)目前我國自然資源有限,特別是森林資源不足,使用“再生紙”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源,也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有關紙的發明的相關知識。本題是基礎題。最早發現的紙是在西漢早期的甘肅天水發現的。紙的普遍使用是因為蔡倫改進造紙術。因為蔡倫所用的原材料容易收集,又很便宜,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我國書寫工具的演變過程是龜甲、獸骨→青銅器 →竹木簡 →紙。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提倡使用“再生紙”是因為目前我國自然資源有限,特別是森林資源不足,使用“再生紙”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源,也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點評】本題掌握有關紙的發明的相關知識
21.學校要舉辦一次有關秦漢文化的展覽活動,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文字資料,請你審閱。
資料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已經出現用于繪圖和書寫的紙,東漢時,宦官蔡倫結合勞動人民的經驗,發明了造紙術。他造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資料二:西漢末期的著名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其中華佗著有《傷寒雜病論》,被后世尊為“醫圣”,他還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發明了“五禽戲”強身健體。
資料三:東漢時期佛教和道教傳入我國,成為對我國影響深遠的宗教。
(1)根據所學知識,同學們準備的上述三則資料有沒有錯誤的地方?請找出來并改正。
(2)在紙發明之前,我國所采用的書寫材料是什么?(寫出2個)紙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3)除了上述資料,秦漢還有哪些燦爛的文化成就?請任舉2例。
【答案】(1)資料一:蔡倫不是發明了造紙術,是改進了造紙術。資料二:著有《傷寒雜病論》、被尊為“醫圣”的不是華佗,是張仲景。資料三: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不是外國傳入的。
(2)竹木簡或絲帛;有利于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的巨大貢獻。
(3)如司馬遷撰寫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數學名著《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等。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漢代的科技發明。西漢時期,人們發明了紙;東漢時期,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后人把這種紙叫“蔡侯紙”。 東漢末年,張仲景寫成的《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東漢時期,道教在我國民間興起。
(2)本題考查造紙術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紙發明以前,中國人寫字曾用龜甲、獸骨、竹木簡、青銅器、絲帛等作為書寫材料。造紙術紙的發明和使用,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本題考查秦漢的文化成就。成書于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不僅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而且能實施外科手術。他發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戲。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歷史巨著《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體例完備,敘事簡潔,文筆生動,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故答案為:(1)資料一:蔡倫不是發明了造紙術,是改進了造紙術。資料二:著有《傷寒雜病論》、被尊為“醫圣”的不是華佗,是張仲景。資料三: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不是外國傳入的。
(2)竹木簡或絲帛;有利于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的巨大貢獻。
(3)如司馬遷撰寫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數學名著《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漢時期的文化成就。
22.請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應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邀請,屠呦呦于當地時間12月7日下午在卡羅琳斯卡學院進行《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下面是其三個演講片段:
演講詞片段1:“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中醫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對于自然資源的藥用價值已經有所整理歸納。
演講詞片段2: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深感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演講詞片段3:……為了盡快上臨床,在動物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我和科研團隊成員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確保臨床病人的安全。
(1)閱讀演講片段1,請列舉兩項我國兩漢時期的醫學成就。
(2)閱讀演講片段2,請列舉。
①兩本古代阿拉伯民族的醫書名稱。
②一條古代阿拉伯民族實現東西方文明往來傳播的重要陸上通道。
③一本古代阿拉伯民族匯集整理、摘錄中西方各民族民間故事的文學著作名稱。
(3)據查證,屠呦呦之名以之于相傳孔子匯編的《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閱讀演講片段3,寫出屠呦呦及其團隊的做法與孔子的什么思想相吻合?
【答案】(1)《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麻沸散、五禽戲。
(2)①《醫學集成》、《醫典》。②絲綢之路。③《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譚》)。
(3)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知識點】百家爭鳴;昌盛的秦漢文化;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我國兩漢時期的醫學成就。結合課本所學,漢代著名的醫學家是華佗和張仲景。華佗擅長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用于開刀等外科手術。還編了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張仲景是東漢末年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總結了前人的醫學之大成,并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的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
(2)本題考查阿拉伯民族的相關知識。①被譽為“阿拉伯的蓋倫”、“穆斯林醫學之父”的拉齊的代表作《醫學集成》;大醫學家伊本·西那(980—1037年)所著《醫典》是十七世紀以前的幾百年時間內亞歐廣大地區的主要醫學教科書和參考書。②阿拉伯人通過絲綢之路,把中國的古代文明傳入西亞和歐洲,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③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譚》)是由阿拉伯人根據各民族的民間故事匯集整理而成的。
(3)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演講詞片段3中的“以確保臨床病人的安全” 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故答案為:(1)《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麻沸散、五禽戲。
(2)①《醫學集成》、《醫典》。②絲綢之路。③《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譚》)。
(3)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兩漢時期的醫學成就、阿拉伯民族的醫學、文學等成就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汉中市| 中超| 兴国县| 瑞金市| 元江| 肥城市| 扎鲁特旗| 象州县| 福海县| 西峡县| 克什克腾旗| 会昌县| 乳源| 上饶县| 深水埗区| 嘉荫县| 庆云县| 会宁县| 泰宁县| 邵阳市| 聊城市| 高淳县| 高邑县| 安康市| 武宣县| 海门市| 盐池县| 成都市| 土默特右旗| 东乡县| 若尔盖县| 吴旗县| 兴和县| 西吉县| 通道| 秀山| 宾川县| 易门县| 丹棱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