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科目 初中歷史 教學對象 九年級學生 課時 1課時學校 設計者 聯系電話一、教材內容分析本課為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有工場手工業階段向大機器生產階段的一個飛躍。主要講述了珍妮機的發明、蒸汽機的改良、輪船和火車的發明制造。蒸汽機改良以后,以蒸汽為動力的機器應運而生,取代了之前的人力、畜力和水力,生產效率得到飛快發展。 工業革命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僅使社會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的飛躍,而且使社會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影響了一個時代,如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斗爭,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等,都與工業革命有一定的因果聯系。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背景;掌握珍妮機的發明、蒸汽機的改進及其廣泛應用的影響、蒸汽機車的發明及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讀圖、閱讀,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工業革命過程中各環節相互的連帶關系,培養比較、判斷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進一步認識偉大的發明創造來源于親身實踐、刻苦鉆研、虛心學習、大膽探索和不懈努力;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使國家富強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三、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學習歷史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對歷史問題也有了一定的探究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本課的學習中,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并獲得相應的結論,而不是將問題和答案一并教給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傳授探究和評價歷史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而不是知識本身。由于學生世界近代歷史已有的知識儲備不足,因此,教學中還要注意語言的專業性,盡量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既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符合現實教學“以學生為本”的要求。四、重點難點1、重點:①蒸汽機的改進和影響;②珍妮機、蒸汽機車和鐵路、現代工廠制度的出現; 2、難點:工業革命的背景及其影響。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1、情景創設策略。運用生活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設計問題,組織教學內容,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策略。采用小組的形式,提示引導學生自學,結合自學,學生小組討論,自行歸納總結,教師再進行必要的講解。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蒸汽機》動畫視頻,凱伊飛梭、珍妮機、火車和輪船等圖片,工業革命擴展的地圖,相關史料,PPT課件七、板書設計八、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當革命的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但是并不因此就顯得缺乏力量的變革。蒸汽機和新的工具把工場手工業變成了現代的大工業,從而把資產階級社會的整個基礎革命化了。 ——恩格斯 學生思考問題:這場“變革”指的是什么? 回答:工業革命 讓學生明白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是同一時期的,更好地把握時間工業革命的含義 PPT出示:工業革命也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從手工生產轉化為大機器生產的一次大飛躍。是生產技術變革的過程,也是社會生產力空前提高的過程。 學生理解 讓學生理解工業革命的含義概括工業革命的基本概況 PPT出示問題如下: 學生閱讀課本,從中自主學習找出PPT所有的問題,以及思考問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夠正確認識材料的作用探究工業革命首先出現在英國的原因 PPT顯示資料: ①一位英國棉紡主,從他在倫敦的經理人那里得到這樣的信息:“無論你能生產多少平紋布,好的次的我們都要。”市場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現在紡織業…… ——《大國崛起》 ② (先是學生歸納,后是教師總結講解) 根據PPT的材料和提示,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歸納原因,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歸納知識的能力,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歷史更感興趣探究工業革命的成果 (教師邊播放邊講解圖片和分析內容) 想一想,在1851年英國舉辦的第一屆博覽會上,英國會展出什么科技成果? (學生先總結,教師后以表格的形式歸納) 學生結合課本,總結歸納課本所出現的成果,讓學生找出時間、人物及國籍、發明物、意義或者影響等 這個環節主要就是讓學生區分清楚每一樣成果的時間、人物及國籍、發明物等要素,以表格的形式歸納,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更好突破本課的重點。PPT展示以下內容: 學生觀看圖片和視頻、動態圖等,閱讀材料,從中直觀感受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 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工業革命的變化和動力機器的工作原理,讓學生對這一部分的指示記憶更加深刻,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知道這些都是來源于生活和應用于生活。工業革命的擴展 學生觀察地圖,思考工業革命的擴展方向 用地圖的形式來進行工業革命擴展的講解,學生直觀了解,同時也能更加清楚擴展的方向和大洲,鍛煉學生的時空觀念工業革命的完成 學生回歸并閱讀課本內容,思考完成的標志 讓學生回歸課本,結合課本內容,提煉有效知識回答問題,同時教師用圖片對比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認識這兩種形式的變化,以及知道工廠制度建立的基本內容工業革命的性質 提出問題: 工業革命是一場怎樣的革命? 學生思考討論,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 通過討論,學生歸納,教師分析總結,鍛煉分析能力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 材料一: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材料二 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進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價格,它是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材料三:國際關系的變化 1840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 材料四: 英國是蒸汽機的故鄉,……可是煤煙帶給英國的災難是房屋、樹木、雕塑、橋梁一切都被熏成黑色,就連泰晤士河也不例外。……倫敦的煙霧中毒事件也是開世界之先。 讓學生分別研讀材料和分析圖片,思考工業革命的影響: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鍛煉學生的思考和分析圖表以及材料的能力,還有提取信息和歸納知識的能力,突破本課的難點啟示 工業革命創造如此巨大的生產力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②堅持科教興國戰略; ③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④在發展科技的同時,要趨利避害,保護環境。 學生思考,組織語言回答,自由發表 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深化意義九、設計亮點探究式學習體現了課標的學習理念。 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圖文并茂、視頻等激發了學生情感,烘托了課堂的氛圍。十、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