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古希臘的地理范圍和地形特點,理解其以及對愛琴文明發展的影響;理解希臘城邦特點;掌握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發展及內容;理解亞歷山大東征對東西方文化的影響;2、方法與過程:通過對課本知識的歸納總結,通過對比了解海洋文明的特點,利用對比了解斯巴達和雅典的不同,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通過圖示和圖片了解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分析亞歷山大東侵的后果,培養學生用唯物主義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古希臘出現了近現代幾乎所有的政體形式,這也是希臘文明對人類政治制度的一大貢獻【教學重點】:地理環境對文明的影響、雅典的民主政治【教學難點】: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之前我們學過了亞非文明,學過了古代四大文明古國,請大家看看地圖,這古代四大文明古國在地理環境中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說以這樣的文明我們統稱為“大河文明”,我們以古代中國為例子,想想這些文明除了有河流外還有哪些地理上的特征? 所以這樣的環境中這些文明在經濟上以農耕為主,政治上實行專制王權。那么,歐洲文明發源在哪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四課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學生通過看圖,發現四大文明古國都在大河流域 有廣闊的平原 古代希臘 通過對比,培養學生對比分析能力教授新課: 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志愿,早期希臘文明成為愛琴文明。 【問題】:為什么稱為愛琴文明? (圖片)歷史學家在克里特島這個地方發現了文明,我們稱為克里特文明,后來又在邁錫尼這個地方也發現了文明稱為邁錫尼文明,所以愛琴文明包括了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后來希臘進入一個相對比較落后的時代荷馬時代,你們熟知的《荷馬史詩》、木馬計都是出自這個時代的。在公元8世紀時,進入了城邦時代。 【問題】:什么叫做城邦時代? 過度:那么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希臘的城邦時代 【環節】觀察地圖,古代希臘地理環境有什么特點? 這樣的環境明顯是和大河文明的環境是不一樣的 【問題】這樣的地理環境對這里的文明有沒有影響?那么希臘文明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有哪些表現? 這些表現完全和大河文明不一樣。 【問題】通過剛才的分析,你有什么發現? 之所以有這么多不同,是因為地理環境不同所造成的。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這些城邦 【環節】觀看地圖,著名的城邦有哪些? 【材料】城邦面積小,人口不多,一般 以城市為中心,包括周邊若干村落。斯巴達8400平方千米,.......普通城邦一般方圓不過數十里,居民不過萬余人。 【問題】古代希臘城邦的特點是什么? 那么生活在城邦里的居民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呢?請大家看課本補全表格內容 【問題】女人還小孩有參政權嗎? 剛才說在希臘城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我們先來看看斯巴達 【材料】男孩到12歲編入少年隊,滿20歲后,斯巴達男青年正式成為軍人。30歲成親,但每天還要參加軍事訓練。60歲時退伍,但仍是預備軍人。 【圖片】出征的圖片 【問題】你有什么想法?斯巴達這個城邦國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下面我們在來看一下另一個城邦國家—— 雅典。 雅典位于希臘中部,經過幾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不同于斯巴達建立民主政體, 經濟發達,國力強盛。到伯利克里時期民主政治達到頂峰。 【環節】通過看書,同桌商量完成填空,并讓完成的同學上臺進行成果展示。 【問題】通過對伯利克里改革內容的了解,來說說你對這個民主政體有何看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在古代君主專制盛行的情況下,雅典民主制是個偉大的創舉 創造了民主運作的新方式 這一偉大創舉為后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解釋“全體人民” 【材料】我們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為民主制,是因為權力不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而是由全體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 分析材料。通過圖示給與提示 【問題】所以雅典的民主的實質是什么? 過渡:雖然是少數人的民主,但是它確實讓雅典經濟發展,國力強盛。文明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被稱為“古代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而亞里士多德是集大成者,他不光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亞歷山大的老師。那我們一起看看亞歷山大是誰。 【環節】出示亞歷山大名片 【問題】亞歷山大的名言中“把世界當作自己的家鄉”,你看完之后又什么感想? 亞歷山大也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他的人生名言,通過什么方式? 【環節】通過看《亞歷山大東征路線圖》大致了解東征的整個過程。建立了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通過地圖,你能說出亞歷山大帝國的疆域嗎? 【問題】說出亞歷山大帝國包括了當時人類的哪些文明? 【環節】根據各個文明了解它們在當時的一些建筑圖片,雅典的帕臺農神廟,埃及盧克索城,土耳其帕加馬古城,印度犍陀羅時期佛像。 大家發現了什么? 歷史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希臘化時代 【問題】通過剛才我們分析和看的圖片,你覺得亞歷山大東征都有哪些影響?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 積極影響: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亞歷山大建造的新城后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 消極影響:給東方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 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與融匯,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時擴大了各民族人民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 產生在愛琴海地區 通過課本回答城邦時代 學生通過仔細看地圖:環海、多山、多島嶼 學生通過分析得出經濟上適宜發展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政治上不利于形成統一。 學生得出結論 學生看圖得出結論 “小國寡民” 學生完成表格,并對城邦里居民的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 學生回答問題 崇尚武力,全民皆兵,很注重軍事 學生完成表格,并上臺展示成果。 學生回答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發表自己對“全體人民”的看法 少數人的民主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亞歷山大東征 學生根據《亞歷山大東征路線圖》說出疆域 學生根據地圖回答問題 學生自己分析,發表自己的看法 通過對地圖的分析,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的分析材料的能力 通過補全表格鍛煉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問題的能力小結:利用板書進行小結 第4課 希臘城邦和壓力山帝國 1、愛琴文明 荷馬時代 城邦時代 2、 斯巴達(軍事) 雅典(民主) 3、亞歷山大帝國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環海、多山、多島 平原 不利于統一 專制王權 航海、海外貿易 農耕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