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8課 西歐莊園1、本課知識綜述莊園是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從9世紀開始興起。莊園是一種新的農業組織形式。莊園的主人是領主,除領主外,莊園里的居民還包括依附于領主的佃戶和受領主雇傭的管家。莊園里的土地全部屬于領主,其中有一部分由領主自己直接經營管理,叫“直領地”;佃戶以向領主服勞役為條件,從領主那里取得“份地”;此外,莊園還有一部分用地。西歐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單位,它不僅是一種經濟組織,還是一種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承擔著經濟、司法、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職能,是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2、課標要求和教材解讀(1)內容標準了解西歐莊園生活,知道莊園是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2)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莊園的領主與佃戶、莊園法庭等重要史實,了解西歐莊園生活,初步理解莊園是歐洲中世紀社會的基礎,提高對歷史問題的闡釋能力。2、師生共同探討莊園領主與佃戶的生產生活情況;結合教材《相關史事》中莊園法庭的記錄,正確理解莊園法庭的運行特點和作用。3、理解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變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3)教材解讀莊園是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從9世紀開始興起,大約到11世紀,遍布歐洲各地。莊園是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莊園的主人是領主,除領主外,莊園里的居民還包括依附于領主的佃戶和受領主雇用的管家,莊園里的土地全部屬于領主,其中有一部分由領主自己直接經營管理,叫“直領地”;佃戶以向領主服勞役為條件從領主那里取得“份地”;此外,莊園還有一部分公用地。西歐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單位,它不僅是一種經濟組織,還是一種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承擔著經濟、司法、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職能,是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3、學情分析九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歷史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學習能力,能夠很快地歸納本課的重要內容。但是,面對西歐中世紀的歷史,他們是陌生的。與中國史相比,在世界史的學習上,可能存在理解問題,需要老師加以引導。(1)教學重點1、莊園居民的構成及居民之間的關系。2、莊園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情況。(2)教學難點莊園法庭的運行特點和作用。4、教學過程(1)教學立意針對本課知識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第一,以“莊園圖解”為核心線索,串聯全課,利于激發興趣、更好掌握知識;第二,針對重難點,通過材料進行合作探究,達到知識和情感的升華。(2)教學環節與設計意圖1、導入新課利用西歐莊園的圖片導入此課,生動直觀,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2、探究新知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莊園。從9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大約到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1)莊園的領主與佃戶觀察圖片“一個莊園的圖解”,你能發現莊園里住著什么人?聯系教材,莊園里還住著什么人?材料:在領主的自營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頭六臂。他駕著一對耕牛穩步行走…莊園全年的勞務都排在他的日程表上,包括收割、運肥料和向附近城市運送木柴。阿拉布黑的工作酬勞是修道院給他一塊50英畝的耕地和一小塊與其他兩戶共用的草地。這就是他長年累月從事最艱辛勞動的場所。——《騎士時代:中世紀的歐洲》從材料可知,莊園耕地分為哪兩種?說明莊園的佃戶受到領主的什么?直領地和份地;剝削、奴役。合作探究:材料一:封建主在莊園里設有住宅、教堂、磨坊、馬廄、倉庫風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莊園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產各種生活和生產所需的物品,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世界中世紀史》材料二:莊園的面積有大有小,大多以村莊為基礎,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莊園以農業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給,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莊園還有鐵匠、金銀匠等。大的莊園往往成為地方經濟的中心。曉得領主可能只有一個莊園,而大貴族可以擁有十幾個甚至更多莊園。有人說:“西歐莊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你是否贊同這種說法?結合材料及圖片,說說你的理由。(由學生自行發表觀點,教師進行點評和引導。)(2)莊園法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莊園少了一個必須的機構?如果莊園產生了糾紛,該在哪里解決呢?生:莊園法庭。材料研讀:材料一:莊園法庭主要就農奴之間、農奴與領主之間的訴訟糾紛作出裁決。審理的案件既有殺人、防火、盜竊一類刑事案件,也包括土地、契約、婚姻等民事案…按照當時通行的習慣法,對于各種違法行為大都處以罰金,而所得罰金往往落入主持法庭的封建主囊中。——《世界通史 第一編 前工業文明與地域性歷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材料二:13世紀的莊園法庭曾留下這樣的記錄:佃戶因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土地,被罰款6便士…——摘自課本P40相關史事從材料中你可以提取關于莊園法庭的哪些信息?可知西歐 莊園具有什么權?反映了莊園是一個怎樣的單位?司法權;莊園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單位。莊園的性質: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巧助記:西歐莊園封建制,九世紀時始興起。領主經營直領地,佃戶耕種有份地。莊園還有司法權,法庭審判無專員,時間地點不受限,基本手段靠罰錢,佃戶利益也可談,限制領主搞特權。3、歸納小結4、教學監測(1)農奴的房舍、可耕地等都歸領主所有,農奴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使用它們。材料中的情景應當出現于( )A.希臘“古典時代” B.中國夏商時期C.印度孔雀王朝 D.中世紀的歐洲(2)“13世紀的莊園法庭曾留下這樣的記錄:佃戶因為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土地,被罰款6便士……”由此可見,莊園法庭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基本手段是( )A.驅逐出莊園 B.送入監獄C.處以罰金 D.沒收財產(3)下列關于莊園法庭的表述,正確的是( )A.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B.法庭有專門的工作人員C.法庭有固定的開庭地點D.法庭可以隨時開庭審理案件(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莊園,它不僅是一塊地產,而且是一個政權單位,貴族領主在莊園上,不僅有司法權,還有經營權、行政管轄權,儼然是一個獨立的王國。材料二:13世紀的莊園法庭曾留下這樣的記錄:佃戶因為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土地,被罰款6便士……①材料一提到的司法權是靠什么機構行使的?②根據材料三,指出做出這樣處罰的依據是什么?五、參考文獻(1)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 九年級上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年12月版。(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歷史課程教材研發中心:《教師教學用書 九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年12月版。(3)孟廣林:《世界中世紀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4)美國時代—生活圖書公司編著,侯樹棟譯:《騎士時代:中世紀的歐洲》,山東畫報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5)王斯德主編,沈堅、金志霖著:《世界通史 第一編 前工業文明與地域性歷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第一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6)教材“相關史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