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 哲學與文化(基礎知識梳理)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理論知識)一、追求智慧的學問1.哲學的起源⑴本義:①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其本義就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⑵產生:①(本源:)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②(處理的關系:)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③(起源:)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認識世界)⑶作用:指導人們的生活和實踐。哲學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特別提醒】①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華)。②哲學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哲學不等于真正的哲學。③真正的哲學之所以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就是因為它從最一般本質和最普遍規律的層面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2.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⑴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哲學 世界觀區別 ①含義不同: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②形成不同: 哲學則是哲學家自覺研究的結果。 世界觀自發形成的③特點不同: 哲學并非人人都有;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 世界觀人人都有,世界觀是零散的、不自覺的、簡單化的聯系 ①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②哲學和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都是關于整個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誤區】①哲學與世界觀都是科學的; ②哲學就是世界觀;③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④認為哲學是哲學家的事,與普通人無關。⑵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 方法論區別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聯系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特別提醒】①世界觀與方法論并非是相互影響或決定的關系②世界觀、方法論和哲學的關系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3.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⑴具體科學知識①分類:a.自然科學知識(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如:物理、化學、生物等);b.社會科學知識(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如:經濟、政治、法學、歷史等)c.思維科學知識(關于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知識。如:心理學、邏輯學等)②揭示的規律: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區別 哲 學 具體科學研究對象 整個世界 某一具體領域揭示的規律 揭示整個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作用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指導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聯系 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③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防止兩種錯誤傾向: ①替代論: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 ②取消論: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⑵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全面理解哲學的概念:①從本義上看:哲學是一門愛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②從本質上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③從產生看: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④從特點看: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它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 ⑤從作用看: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并指導具體科學,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哲學的基本問題1.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⑴內涵: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特別提醒】①“思維”和“存在”相搭配,“意識”和“物質”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②“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不能等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⑵內容:①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也可表述為: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何者為本原的問題;誰決定誰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②第二方面: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⑶歷史上不同的理論表達:天與人、名與實、形與神、知與行、心與物、理與氣。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⑴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⑵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是一切哲學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⑶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⑴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一標準(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⑵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①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②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⑶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a.基本觀點: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認為金、木、水、火、土、氣等具體形態是世界本原。即:物質=物質的具體形態b.合理性:否認神創論,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正確的。c.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典觀點: 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陰陽說: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 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 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為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 微粒說: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原子和虛空是世界的本原。(德謨克利特)②近代形而上學(機械)唯物主義a.基本觀點:把自然科學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質結構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即:自然科學中的物質結構 = 物質。原子的屬性 = 物質的屬性。b.進步性:克服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樸素性和直觀性,在自然科學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物質觀。c.局限性:第一,把自然科學中的物質結構直接混同于物質概念。第二,機械性,把世界萬物的運動歸結為受力學支配的機械運動,因而具有機械性,否認聯系的多樣性。第三,形而上學性。(即否認事物的聯系和發展,否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第四,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即不能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社會歷史領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當作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從而在歷史觀上陷入了唯心主義。)d.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經典觀點: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③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物質=客觀實在)a.基本觀點: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性。b.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 它認為,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c.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d.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二不是指某一具體物質形態,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質結構。【特別提醒】唯物主義并不都是正確的,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雖然都堅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但二者都是非科學的,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⑷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①主觀唯心主義a.基本觀點: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理解為世界的本原,認為客觀事物乃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這里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別人,如英雄、帝王等。如:“智子疑鄰”中,丟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從主觀出發的錯誤,屬于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b.主觀唯心主義典型觀點:孟子:“萬物皆備于我”陸九淵:“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陽明:“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②客觀唯心主義a.基本觀點:把客觀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如:在現實生活中,宗教思想認為在客觀世界之外有一個萬能的主宰;封建迷信思想都認為有超現實的理念或上帝、神靈等主宰世界。b.客觀唯心主義經典觀點:朱熹:“理在事先”,“理生萬物”,“未有此氣,已有此理”,“未有這事,先有這理”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創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黑格爾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獨立存在的“絕對精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絕對精神”的外化中外的神創論:上帝創造世界 ;盤古開天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活中的客觀唯心主義(神秘主義)“8”就是發,喜鵲報喜,慧星出現乃不祥之兆,指紋、手相、星座、生肖、風水決定人的命運【特別提醒】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從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這里一定要注意是“從根本觀點上看”。②不能認為凡是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要一律提倡。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籠統地說唯物主義就都是正確的、科學的。不能認為凡是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要全盤否定。唯心主義在認識領域強調反思的作用,對認識發展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唯心主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③不能把追求物質滿足看成是唯物主義,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滿足看成是唯心主義。④不能認為一切唯心主義者都是不可知論者,都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⑸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①哲學上“兩個對子”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是關于世界是什么的問題,屬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范疇,是源;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是關于世界“怎么樣”的問題,是流。是用什么樣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世界的問題②哲學史上的兩大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元論是不可能的,二元論的實質偏向于唯心主義)【特別提醒】①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內容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②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不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③注意區分哲學的基本問題與哲學的基本派別: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即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哲學的基本派別包括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劃分兩大派別的標準是根據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也就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⑴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①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②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③自然科學前提: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周圍世界成為可能。④社會科學前提: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⑵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實踐觀點【提示】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是區別于其他哲學的本質特征⑵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③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⑴毛澤東思想。①主要代表:毛澤東②來源時代: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成果③精髓:實事求是④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⑤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等著作。⑵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①來源時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②作用: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①地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②作用:為發展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做出了原創性貢獻。【特別提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①鄧小平理論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學發展觀。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二課 探索世界的本質(辯證的唯物主義或辯證唯物論)一、世界的物質性1.自然界的物質性⑴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①含義: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②物質的屬性:a.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b.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c.還有可知性、永恒性、無限性等一般屬性。【特別提醒】要明確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的關系①區別:A、哲學上的物質是指各種物質具體形態的共性——客觀實在性;物質具體形態則是物質的具體表現,它不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還具有自己的個別特性。B、哲學上的物質不能被創造、改變和消滅,而物質的具體形態則可以被創造、改變和消滅。②聯系:A、哲學上的物質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B、二者的關系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⑵自然界的物質性原理【原理內容】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方法論】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原理【原理內容】①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②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方法論】反對把人們的主觀動機或某種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反對否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英雄史觀。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的起源)⑴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的產生經歷的幾個階段: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人類意識。⑵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①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②從意識的內容與形式看:意識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存在,是客觀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觀的。)4.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統一于物質)5.世界的物質性原理及方法論【原理內容】①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都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本身就根源于物質。②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因而,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方法論】我們要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統一性原則,堅持科學無神論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特別提醒】⑴“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區別:①“客觀實在”:是指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特性。它是對宇宙一切事物和現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對于意識來說,它是第一性的東西,不包括精神、意識現象。②“客觀存在”:是相對于主觀而言,既可以指物質具體形態,也可以指具體的思想。客觀存在的東西除了物質現象之外,還有精神、意識現象。聯系: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象。⑵意識有正確的錯誤之分。正確的意識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錯誤意識是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但都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都根源于物質。⑶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不依賴于意識,但意識依賴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能決定物質。二、運動的規律性1.規律是客觀的⑴哲學的運動概念:哲學上所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⑵物質和運動的關系:①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強調物質離不開運動。離開運動談物質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載體,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強調運動離不開物質,離開物質談運動是唯心主義觀點。)【特別提示】具體物質形態的運動及物質載體(由低級到高級)運動 物質載體機械運動 宏觀物體化學運動 原子、分子、離子生物運動 生命有機體社會運動 生產方式思維或精神運動 人腦⑶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①規律的概念: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提示】正確理解規律是 固有的 本質的 必然的 穩定的不是 臆造的 現象的 偶然的 異變的舉例: 喜鵲叫喜 蘋果落地 守株待兔 價格升降①規律是聯系,但并非所有的聯系都是規律,只有同時滿足四個條件的聯系才是規律。 ②規律不等于現象,凡是能夠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為現象而非規律,上表的舉例均不屬于規律,如“蘋果落地”屬于自然現象,但其中蘊含的“萬有引力”則屬于規律。 ③不能把哲學上講的規律混同于具體規律,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④規律是客觀的、不能被創造、改變和消滅;規則是主觀的,可以制定、修改或廢除。⑤唯心主義同樣承認規律的存在,但是卻否認規律的客觀性。⑥規律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規律可以給人帶來積極的作用,也可以帶來消極的作用。 ⑦對規律的認識和利用,并不意味著改變或創造規律。⑧“太陽東升西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水往低處流”等是體現規律的現象②規律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原理內容】a.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b.規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方法論】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總結: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2.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叫自覺能動性)⑴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意識能夠能動的反映世界、意識能夠指導人們能動的認識世界):①意識活動的特點: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也是能動的認識世界的原因)【特別提醒】側重點法區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目的性 側重于行動目標、方式和步驟的確定自覺選擇性 強調認識對象的選擇主動創造性 突出反映的程度(現象與本質)和時間跨度(過去、當前和未來)②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深藏于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⑵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意識能動的反作用于物質):①意識能動的指導人們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意識與客觀世界的關系)正確的意識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推動作用;錯誤的思想意識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往往起阻礙作用。②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誤區:①意識是大腦特有的機能,意識來源于人腦。× ②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識中有什么,客觀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③意識的作用只表現為意識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⑶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原理內容】a.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b.意識的能動性受客觀規律的制約。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的;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會導致實踐的失敗,會對事物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方法論】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片面地強調發揮主觀能動性,無視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屬于唯心主義;只強調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機械唯物主義。)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⑴什么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立足點。)【特別提示】實事求是的內涵:“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⑵哲學依據: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⑶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①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②要求我們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③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④從辯證法角度分析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認識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把握變化的客觀實際;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一分為二地對待客觀實際。★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重點)【原理內容】①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不僅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而且可以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能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違背規律的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產生阻礙作用。【方法論】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①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②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唯物辯證法)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2.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矛盾的觀點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矛盾)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1.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與多樣性⑴聯系的含義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⑵聯系的特征:特征 含義 表現 方法論普遍性 (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①事物之間: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②事物內部: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③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客觀性(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 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事物的聯系就其與實踐的關系來說,可以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二者都是客觀的。 ①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②離開事物真實聯系,主觀臆造并不存在的聯系,是詭辯論的一個重要特征。多樣性(形式不同) 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 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特別提示】①聯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說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因為聯系是有條件的,只有條件存在,才會產生某種聯系。②否定事物聯系的客觀性,主觀臆造聯系就會犯唯心主義的錯誤。③聯系是客觀的,聯系的觀點是主觀的。▲三個角度全面理解“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的哲學依據唯物論 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認識論 人類認識是不斷發展的,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辯證法 是聯系多樣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要求2.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⑴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⑵整體與部分的關系①區別:a.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b.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務和服從于整體。②聯系:a.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b.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c.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⑶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②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③系統的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⑷方法論意義:①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要立足整體,把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特別提醒】①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②部分優化組合形成整體時,才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③部分以無序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無法達到理想效果。二、世界是永恒發展的1.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⑴發展的普遍性: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認識都是不斷發展的。⑵發展的實質: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⑶新事物:①含義: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事物。②為什么新事物具有舊事物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新事物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③舊事物違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最終會走向滅亡。⑷為什么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①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新事物具有舊事物不可比擬的優越性。②在社會歷史領域中,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③因此,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重要提示】①發展是一種運動變化,但并非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進的運動變化才是發展。②唯物辯證法的發展概念揭示了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總趨勢是前進和上升的。③判斷一個事物是新事物還是舊事物的標準,不是看形式的新與舊,不是看出現的時間順序的先與后,也不是看一時力量的強與弱,其根本標志在于是否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2.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⑴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量變和質變①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生活中的統一、相持、平衡、靜止、連續性、穩定性都屬于量變)。②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同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靜止的破壞都是質變)變化指向 變化狀態 變化結果量變 數量、程度 漸進、不顯著(靜止狀態) 性質沒變、一事物仍是該事物質變 根本性質 根本、顯著(運動狀態) 性質改變、一事物變為他事物 向前的上升的質變才是發展[特別提醒]圖示法理清運動、變化、量變與質變、發展的關系。⑵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世界觀(辯證關系) 決定 方法論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①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反對急于求成)②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②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反對優柔寡斷) ③當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穩定時,必需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內,不能隨意促成事物質變,堅持適度原則。③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⑶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原理①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事物發展的過程: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b.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通過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其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c.辯證否定的地位:辯證的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②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為什么?)a.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b.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c.舊事物在開始時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③事物發展的途徑: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原理內容】a.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b.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論】a.我們要對未來從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b.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c.反對兩種錯誤傾向:既要反對把事物的發展看成是一帆風順的盲目樂觀主義;又要反對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觀失望思想。三、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1.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⑴矛盾的含義: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的對立和統一關系,矛盾就是:對立統一。⑵矛盾的基本屬性:斗爭性和同一性同一性(統一屬性) 斗爭性(對立屬性)含義 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特點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矛盾的斗爭性則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口訣法巧辨 相互依賴:“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 相互貫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轉化:“你變成我,我變成你” 相互排斥:“你離開我,我離開你”; 相互對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聯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與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同一性以斗爭性為前提) 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 ③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重要提示】正確理解矛盾概念要澄清的幾種錯誤觀點。①不能將對立和統一分別理解為矛盾的雙方。事物包含兩個方面,是指事物的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不應稱為矛盾,兩個因素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才稱為矛盾。而“對立”和“統一”則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不能認為“統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對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②不能把具體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矛盾概念是對萬事萬物所具有的對立統一關系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矛盾則是矛盾的具體表現。兩者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③不能把哲學上的斗爭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特別是政治用語中的“斗爭”,這兩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總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及方法論(或對立統一關系原理或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原理內容】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相互對立,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即對立統一)。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即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統一是對立中的統一,是包含差別的統一;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⑤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方法論】我們必須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即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 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轉化(趨利避害)。要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特別提醒】“對立統一關系原理”不是“對立統一規律”2.矛盾問題的精髓⑴矛盾的普遍性:①地位: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②含義(原理內容):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間維度、橫向角度);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時間維度、縱向角度)。③方法論:a.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b.我們要敢于承認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積極尋找正確方法解決矛盾。C.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特別提示】矛盾普遍性的標志詞:出現問題、困難;既…又…;盡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機遇和挑戰;優缺;雙刃劍。【特別提醒】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幾點:①不能把“普遍性”理解為每一事物同周圍其他各種事物之間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共處于一個統一體,才構成矛盾關系)②人們尚未認識,還不能對其矛盾作出科學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③人們不易覺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⑵矛盾的特殊性①含義: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②表現:a.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b.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區別事物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③方法論: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時,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別提示】矛盾特殊性的標志詞:根據當地實際,根據…的特點;優勢、特色、特征;因地(因時)制宜;因人而異;針對;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體裁衣;量力而行;對癥下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逢山開路,遇水搭橋。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①矛盾問題的精髓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內容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在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場合下可以相互轉化。③方法論意義: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b.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特殊規律的過程,它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3.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復雜事物中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區別 含義 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則是次要矛盾。地位 處于支配地位 處于從屬地位作用 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 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聯系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原理內容 方法論①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辦事情要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②a.次要矛盾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 b.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要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⑵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單一矛盾中 矛盾主要方面 矛盾次要方面區別 含義 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 是指在某一矛盾中,處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地位 處于支配地位 處于被支配地位作用 起主導作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不起主導作用聯系 相互對立:二者相互區別、相互排斥。 相互統一: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矛盾主要方面與矛盾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原理內容 方法論①矛盾主要方面: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 看問題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著重抓主流; 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②a.矛盾次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 b.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不能忽視次要方面、忽視支流【特別提醒】①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②區別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存在于復雜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 存在于一個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標志性詞語:關鍵、重點、中心、重心、根本任務、核心、重中之重、牽牛鼻子、突出任務、核心問題、首要地位、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好鋼用在刀刃上、打蛇打七寸等 標志性詞語:抓主流、識大局、全局意識、主體、主題、本質、辨方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等作用: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進程。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適用情況:一般“做事情”時使用 適用情況:一般“看問題,判斷事物性質”時使用⑶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①哲學依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辯證關系。②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④兩點論與重點論是密切聯系的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而不是均衡論;重點論是看到兩點中的重點,而不是一點論。我們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特別提醒】正確把握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兩點論 重點論含義 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認識某一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反面 一點論 均衡論聯系 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重點論是看到兩點中的重點,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理論依據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⑷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①什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②哲學依據: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為什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a.地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b.作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④怎樣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a.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b.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對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體分析;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對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的特點作具體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對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體分析。【特別提醒】如何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1.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求我們堅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在對立中把握統一,防止片面性。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問題)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要求我們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分析問題)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問題)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問題)5.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既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用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分析)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主次方面)7.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5、6、7用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的原理分析問題)綜合探究 堅持唯物辯證法 反對形而上學1.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主張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 ①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既要看到事物之間的聯系,不能只看到一個個孤立的事物,也要看到事物的現狀與過去和將來之間的聯系。②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發展的形式或狀態:量變和質變。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動和數量的增減(量變),也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和發展(質變)發展的原因:矛盾。既要抓住事物發展的內部矛盾(內因是根本原因)又不能忽視事物發展的外表矛盾(外因)發展的實質: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新事物產生、舊事物滅亡。發展的方向: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道路:曲折的、迂回的發展的過程: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發展的途徑: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形而上學的基本觀點:主張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①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只看到一個個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現狀,看不到事物的過去和未來。②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只看到事物的數量變化和場所變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③用片面的觀點看問題:只看到事物某一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體;只看到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看不到事物發展的內在根據。3.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⑴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的內容包括: ①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②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③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④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特別提醒】①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也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聯系、發展、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的說法錯誤。②對立統一規律(或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不能認為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是聯系的內容;矛盾是發展的動力)4.唯物辯證法的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和對立統一規律,要求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現實方法論意義)第二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認識論)一、人的認識從何而來1.認識和實踐⑴認識①含義: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②形式或階段: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a.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于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系、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b.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人們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于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③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a.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b.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深化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辯證統一關系。⑵實踐①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特別提醒】①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可以把人們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②不能擴大實踐的外延,如:不能認為“實踐是人們認識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或“實踐是人們改造整個世界的活動”;也不能縮小實踐的外延,如:不能認為“實踐是人們改造自然界的活動”或“實踐是人們改造社會的活動”。②實踐活動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③特點:a.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原因:實踐的基本要素包括實踐的主體(人)、實踐的對象(客觀事物)和實踐的手段(工具設備)。都是客觀的。制約實踐活動的客觀事物及其規律也具有客觀性。b.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原因: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人將在實踐中形成的認識用于指導實踐。c.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原因:實踐不是單個人的孤立的活動,而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實踐活動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正確區分實踐的三個特點特點 區別所在 解讀 點睛之詞客觀物質性 這是實踐活動與人的認識活動的區別所在,堅持這點,在實踐觀點上就堅持了唯物主義。 強調實踐的基本構成要素(主體、對象和手段)、實踐的過程及其結果的客觀性,強調受客觀因素的影響 “主體”“對象”“手段”“結果”主觀能動性 這是實踐活動與動物本能活動的區別所在。堅持這點,在實踐問題上 堅持了辯證法。 強調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制定“計劃”“方案”“規劃”等受主觀因素的影響 “計劃”“方案”“規劃”社會歷史性 這是實踐活動與孤立的個人活動的區別所在 強調實踐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上,實踐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有所差異; 強調“合作”等,受橫向因素的影響—社會性;強調歷史過程,受縱向因素的影響—歷史性【特別提示】①實踐的第一、二個特點并不矛盾,主體的客觀性滲透著能動性,意識能動性以客觀性為基礎。②夸大客觀物質性否定主觀能動性,會導致機械唯物主義;夸大主觀能動性否定客觀物質性,會導致唯心主義。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⑴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在實踐活動中,人們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觀物質對象發生關系,從而獲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⑵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②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這些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進人類認識的發展。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⑶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①實踐處在主觀和客觀的交匯點上。②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③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⑷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否則就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特別提醒】①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就是實踐;②獲取知識的途徑可以是書本、網絡….等間接經驗;也可以是實踐中得到的直接經驗。[特別提醒]區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檢驗標準、根本目的來源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基礎上“從無到有”;動力 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基礎上的“深化和發展”。關鍵點“實踐有新的需要”“新的認識工具出現”“人的認識能力和水平提高”。檢驗標準 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沒有談到指導的結果如何。目的 認識指導實踐成果了或者失敗了,談到了指導實踐的結果。▲標志性關鍵詞法理論 關鍵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針對、立足、基于、按照、根據…… (問題、現狀、特點、情況、形勢、影響),提出、制定、出臺、調整、頒布……(理論、方針、政策、規劃、措施、方案)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 在…… (主題、路線、方針、措施、制度)下,促進……(事業、活動、實踐、活動)取得(成就、勝利、發展、前進、成功)等【誤區】 ①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②實踐是適應環境的本能活動。③實踐是一種客觀活動,又是一種主觀活動。④實踐是社會性活動,單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 ⑤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盲目的實踐是不存在的。⑥實踐是人的活動,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實踐活動。⑦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唯一動力。⑧真理永遠是正確的【總結】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⑴原理內容: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②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推動作用。⑵方法論要求:①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②我們要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了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現真理(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1.真理是客觀的(真理具有絕對性)(真理不能等同于客觀實在)⑴真理的含義: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⑵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⑶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2.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具有相對性)⑴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⑵真理都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⑶方法論: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這要求要正確對待謬誤。【特別提醒】全面理解真理含義 特點 解讀 方法論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客觀性 ①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 ②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內容客觀,真理的內容來自于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律;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 ③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能有一個 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就應當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條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這要求要正確對待謬誤(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具體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真理需要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特別提醒】意識、認識、真理、科學理論的區別和聯系。區別:①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屬于唯物論。②認識是人腦對客觀對象的反映,屬于認識論。③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④真理的系統化、理論化,就是科學理論。意識、認知、理論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真理和科學理論都是正確的聯系: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3.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⑴認識具有反復性: 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認識具有反復性。①從認識的主體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總要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心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②從認識的客體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③這就決定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⑵認識具有無限性:①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②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③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⑶認識的發展具有上升性:①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認識不是直線前進,也不是循環運動)②但是,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⑷方法論:真理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特別提醒】①真理作為正確認識,對人們的實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是有用的。但不能說有用的認識就是真理,因為它否定了真理的判斷標準。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表明承認人的認識上的主觀性和差別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觀真理。③真理都是客觀與主觀、實踐與理論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的觀點是錯誤的。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不能認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錯誤的內容。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已經確定的真理,在它的適用條件和范圍下,永遠是真理。⑤圖示法解讀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反復性 人們對某一事物的認識過程 實踐——認識………實踐——認識 (對一個事物的認識結束)無限性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認識過程 實踐——認識………實踐——認識……… (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永遠不會結束) 人類認識無限發展上升性 人們對某一事物的認真或對整個世界的認識 從深度上看:認識不斷深化;從廣度上看:認識不斷擴展;從進程上看:認識不斷向前推移 實踐——認識………實踐——認識……… 認識的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歷史唯物主義或唯物史觀)一、社會歷史的本質1.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⑴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①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②勞動發展史是理解所有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⑵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①經濟領域:人類進行物質生產的實踐構成的社會生活領域。②政治領域:人類調整、改革社會關系的實踐構成的社會生活領域。③精神文化領域:人類創造科學文化的實踐構成的社會生活領域。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⑴全部社會生活領域由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兩部分構成。①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還包括地理環境、人口等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②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既包括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學、道德、藝術、宗教等觀點,也包括社會心理和自發形成的風俗、習慣。⑵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⑶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兩種基本的歷史觀。⑷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a.性質上: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 (“性質”決定“性質”)b.過程上: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變化”決定“變化”)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a.時間上:社會意識有時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不完全同步)b.性質上: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特別提示】①不同性質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作用是不同的,并且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作用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才能實現。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不是說社會意識是不依賴于社會存在的,相對獨立性是指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③區別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區別 地位 哲學的基本問題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作用 對二者何者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依據 對二者何者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基本依據。聯系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在歷史領域的具體表現二、社會歷史的發展1.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⑴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⑵生產方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①生產力a.含義:人類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b.基本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②生產關系a.含義: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關系。b.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和產品分配關系。⑶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態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要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②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發展起阻礙作用。⑷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①經濟基礎:是指由一定社會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決定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②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③二者的辯證關系:a.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b.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就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上層建筑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就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c.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生產力)⑸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①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表明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體現了兩者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⑹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2.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⑴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和過程: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⑵社會發展的實現途徑(社會基本矛盾是如何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即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產生、發展和解決中實現的。(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①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②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通過改革解決)a.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b.特點: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但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c.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⑶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走向共產主義,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三、社會歷史的主體1.人民群眾:⑴含義: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⑵范圍:在我國現階段,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都屬于人民群眾的范圍。⑶地位: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⑴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地位)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⑵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作用)①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人民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在,創造了人們必需的生活資料。③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⑶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作用)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⑷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作用)①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②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③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進步和發展。3.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⑴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勝利并成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也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⑵我們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重要性(地位):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⑶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重要性(地位):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⑷基本要求(在新時代如何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①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點提示】如何判斷“人民群眾”考查點材料中出現“人民群眾”“執政為民”“與群眾相結合”“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等信息時,一般要想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要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把握社會發展的動力精神動力 真正的哲學,我國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生產動力 生產活動根本動力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直接動力 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在社會主義社會,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直接動力★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原理及方法論【原理內容】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實踐)的主體。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方法論意義】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價值觀)一、價值與價值觀1.人生價值⑴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⑵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①人的價值:人生的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②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a.個人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滿足他人的需要。即社會價值的實現。b.個人付出心血和勞動,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同時自己也獲得勞動報酬,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實現了自我的滿足。即價值的自我實現。③人的價值評價:對一個人的價值評價歸根到底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看他對社會發展、對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2.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⑴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⑵價值觀的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另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②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選擇,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指導下進行的。③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建設什么樣的國家)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建設什么樣的社會)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培育什么樣的公民)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社會主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特征。⑶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1.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⑴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①含義: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稱為價值判斷。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選擇,就稱為價值選擇。②產生: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社會存在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③如何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①內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②意義:a.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b.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2.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⑴影響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因素①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主體差異性)②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最高標準①最高價值標準: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②做事情對錯的根本衡量尺度: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③要求:我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⑶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人民群眾的利益關系①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②要把個人、集體、社會利益三者的統一作為選擇標準。a.當個人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b.當個人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特別提醒】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判斷標準①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特別提醒】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也是馬克思主義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三、價值創造和實現1.弘揚勞動精神 實現人生價值⑴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①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②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⑵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特別提醒】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目的是:貢獻個人的力量,增進人民的利益,促進社會的發展。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⑴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人在實踐活動中創造和實現自己價值的時候,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⑵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⑶我們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人的個性應表現于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3.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主觀因素)⑴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⑵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特別提醒】個人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⑶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⑷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據。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斷修身立德。綜合探究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 反對歷史虛無主義1.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決定著人們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2.不是人的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而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3.人們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形成了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經濟基礎。4.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二者的相互作用構成二者的矛盾運動。5.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6.社會歷史是人民群眾活動的歷史,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書寫者和創造者。7.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要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辯證理解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的關系,科學、客觀、實事求是地評價歷史人物。8.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要充分認識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和危害,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第三單元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文化的內涵與功能1.什么是文化⑴文化的內涵:①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②狹義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內容,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等非意識形態的內容。⑵本質: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⑶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①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不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了不同時代的文化。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發展。⑷文化的核心: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特別提醒】①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但并不意味著文化的發展始終與經濟發展完全同步。②不能認為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③認為只要物質條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的就會好起來;物質條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觀點是錯誤的。⑸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文化與文明既有區別又有聯系。①文明與野蠻相對立,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積極向上的。文化則有先進與落后的區分,反映先進的經濟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進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經濟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②文化與文明都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都是人。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⑹文化的載體:①所謂文化載體,是指文化的記錄、記載、標識、傳承和表現的物化形式。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②文化載體是多種多樣的,器物、行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載體。【特別提醒】①人類所從事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結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體現和傳導出來的思想、價值觀、審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②器物、行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載體,不是文化本身。2.文化的功能⑴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①文化引導人們認識真善美,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②文化教化育人,幫助人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③文化服務社會,滿足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④文化推動發展,是國家繁榮振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⑵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①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②當代中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以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為前提。③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⑶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①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②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二、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⑴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創造得來的。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也是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另一方面,中華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了自身的發展。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等。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②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③中華人文精神包括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續性,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⑴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①在當代中國,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②今天,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⑵當代價值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辦好今天的事情,推動國家發展。②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的共同體意識。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諸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提供有益借鑒。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強調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平發展,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1.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⑴創造性轉化的要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對傳統文化中有借鑒意義的內涵和陳舊的表達形式予以改造,轉化為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新內涵和新的呈現形式,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⑵創新性發展的要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進步和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為適合當今時代實踐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文化形式。⑶關系:密切相關,前后相繼的關系。創造性轉化是創新性發展的前奏,創新性發展是創造性轉化的升華。2.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⑴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⑵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⑶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①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②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特別提醒】正確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凝聚作用: 精神紐帶 維系我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的精神紐帶。支撐作用: 精神支柱 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激勵作用: 精神動力 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指引作用: 精神火炬 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⑷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既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著民族精神。【特別提醒】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時代 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 形成的具體精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 “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 中國共產黨人不斷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 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塞罕壩精神。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時代,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新時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一、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文化的特點)1.文化具有民族性⑴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⑵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激發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