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進傳統民居》教案楊婧燕一、教學目標:知識方面:了解我國傳統民居的形式和特點,感受我國傳統民居的藝術魅力能力方面:通過學習本課,能運用所學分析方法,認識其他傳統民居建筑的形式和特點情感方面:通過本課學習,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民居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二、教學重點:中國傳統民居的形式和特點(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樓)三、教學難點:能從結構、布局、功能、文化、藝術等方面去分析其他傳統民居建筑。(知識遷移)四、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課件展示圖片: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樓、蒙古包、上海石庫門……師:同學們知道這些建筑是哪里的嗎 生:知道,北京四合院……師:為什么中國傳統民居會如此多樣化呢?好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中國傳統民居的藝術魅力(板書課題:走進傳統民居)2、活動二:觀察與感受對比一組民居圖片、分辯南北方民居,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觀賞有關民居的圖片后,引導學生對民居進行初步質疑、思考、討論、交流。(1)、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筑課題播放圖片: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樓、黃土高原下沉式窯洞、干欄式木樓、云南“一顆印”民居、蒙古族的蒙古包、西藏碉房師:想一想,這些建筑都有哪些獨特之處?蒙古包是用什么做成?蒙古包的造型與功能有什么關系?生:觀察、思考師:總結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的特點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了解了我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筑,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干欄式木樓和黃土高原窯洞有沒有共同點呢?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黃土高原下沉式窯洞借地勢開鑿空間,冬暖夏涼,節省材料。干欄式木樓防潮通風,取材方便(2)示范探討“福建土樓”課件播放:客家土樓師:當地的氣候是怎樣的,環境怎樣的?建筑材料有哪些?說一說建筑的外形與功能是怎樣的?具有什么樣的功能?說一說它的建筑外形與功能是怎樣的?具有什么樣的的功能?生:討論,回答課件播放:廣東開平碉樓、皖南民居、藏族碉房、蒙古包皖南民居是一種面積很小的“天井式院落”,各面都是樓房,空間狹小而高.外圍常聳起高高的馬頭山增,一旦失火,可以防止火勢蔓延。這種住宅很適合南方炎熱多雨而潮濕的氣候,也適應了南方丘陵地帶人稠地窄的需要。師:同學觀察下皖南民居主要建筑建筑材料有哪些?它的建筑外形、屋頂有什么特點?門、窗等造型特點。皖南民居將木雕、磚雕、石雕陳于一院,繪畫、書法、詩文熔為一爐,人物、禽獸、花木匯成一體,姿態紛呈,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在各個地區的民居建筑在造型上有何不同?在選材上有什么特色?民居和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有什么聯系?生:討論,回答師:總結、概括3、作業布置認識家鄉老房子在建設形式、裝飾藝術等方面的特征,用恰當的語言對典型的民居進行描術,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1.描述自己家鄉的老房子建筑特點、從中了解感知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2.用畫筆畫出自己家鄉老房子的建筑外形、屋頂、門、窗等特點。描畫出有特色的老房子,并有裝飾性。4、作品展示與評價展示學生作品,開展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的活動課堂小結(1)、通過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和心得(學生回答)(2)、教師總結,結束本課教學反思本課教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易于學生理解知識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教。學中多講授少互動的情況還有待改善參考資料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北方院落民居的典型形式,之所以叫“四合院”,是因為這種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在四面圍合,形成一個口字形。里面是一個中心庭院,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大門,關起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像院落中心開門,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樂融融。結構:單棟單層的房屋圍合而成,木架為房屋主體,輔以磚石結構 ,堅固穩定功能:垂花門區分“外墻內院”,影壁起著阻擋視線的作用,游廊鏈接各個房屋,遮陽避雨藝術:整體建筑色調灰青,給人印象十分樸素。精美的磚雕彩繪,為四合院增加了細節之美,突破了色彩單一性,院內的植物和陳設處處體現了主人的情趣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文化:四合而居寓意家庭和睦、祖孫同堂的愿望,房屋的建制與布局體現了長幼有序的等級觀念,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傣族竹樓:干欄式民居它是傣族最富特色的傳統住宅形式,以竹或木為主要材料,底層架空搭成小樓,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和儲存雜物等,也可防野獸。它具有取材便利和防潮通風等特色。云南“一顆印”民居滇中地區標準的土木結構房屋稱為"一顆印",為三間四耳一倒座,實際因經濟情況有所增減,正房和耳房均為二層樓房,倒座多數為平房,少數為樓房,但空間極矮。正房較高,耳房矮一些,這樣長輩居住的正房采光就比較好。中間為天井,多打有水井,鋪石板, 作為洗菜洗衣休閑的場所. 為安全起見,傳統的房屋四周外墻上是不開窗戶的,都從天井采光。整座“一顆印”,獨門獨戶,高墻小窗,空間緊湊,體量不大,小巧靈便,無固定朝向,可隨山坡走向形成無規則的散點布置。黃土高原窯洞在地平線上挖出院落后,在其四面洞壁上掏出若干口窯洞,就形成了一個由四面窯洞組成的完整院落,即下沉式窯洞。黃土高原上的下沉式洞是中國窯洞民居中最珍貴的形式,它的特點是節省建筑材料,隔音性好,冬暖夏涼福建客家土樓1.氣候:在南方炎熱多雨。2.環境:山上人少,不安全。3.建筑外形與功能:土樓以一圈高達二至五層的樓房圍成的方形或圓形巨宅,外圍土墻特別厚,常常超過兩米。一、二層是廚房、雜物間,對外不開窗或只開極小的射擊孔,除了宅門以外完全封閉,三層以上才住人開窗。外形有五鳳樓、方樓、園樓三種典型風格,具有突出聚居和防御功能。功能:防風抗震,防御性強,循環利用文化:聚族而居,鄰里和睦藝術:造型富有特色,被譽為“東方古城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