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抗美援朝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國參加抗美援朝的原因,抗美援朝的經過,黃繼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跡,中朝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抗美援朝勝利的意義。二、過程與方法通過中國人民志愿軍參加美援朝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探討討論得出抗美援朝的影響,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黃繼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跡的生動描述,使學生理解感受中國人民志愿軍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從而樹立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思想教學重點中國政府派志愿軍抗美援朝原因抗美援朝的經過教學難點抗美援朝的意義教學課時一教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展示圖片師問:同學們對這些圖片熟悉嗎?這是哪部電影中的場景?生答:熟悉。這是電影《長津湖》的一些鏡頭。教師講述:美軍在一開始看到一動不動的“冰雕連”,他們還以為是我軍故意為之,等到后面走進后,通過志愿軍臉上的寒霜,他們才意識到,我軍真的是凍成了“冰雕”。這樣的畫面讓美軍將領都感到動容,在他的帶領下,所有軍人都向“冰雕連”鞠躬致敬。這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真實故事。那么中國為什么要派志愿軍參加這場戰爭 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走進第二課《抗美援朝》新授課目標導學一1、戰爭原因—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展示材料史料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為南北分界線,分別為蘇軍受降區和美軍受降區。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政府不顧世界輿論的譴責,調兵遣將于1950年組成以美軍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在麥克阿瑟率領下在朝鮮半島的仁川登陸,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直打到中朝邊界鴨綠江邊。史料21950年8月27日,美軍出動B-29重型轟炸機、P-51戰斗機等先后5批13架次,侵入中國東北境內的輯安、臨江、安東地區上空轟炸掃射,炸死中國居民3人,炸傷21人,炸壞火車機車、客車、守護車5輛,炸壞卡車2輛。師問:依據四則材料分析并找出中國參加抗美援朝的原因生答:①美軍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②美軍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③美軍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④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安全。教師講述,美國一系列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安全,中國政府應朝鮮政府的請求派出志愿軍與朝鮮軍民共同抗戰。2、戰爭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師問:依據對抗美援朝原因的分析,思考抗美援朝的目的?生答:抗美援朝,保家衛國。3、戰爭過程—并肩作戰,軍民一家展示圖片和材料1、師問:抗美援朝的時間?生答:1950年2、師問:抗美援朝的總時令生答:彭德懷3、師問:抗美援朝初期取得了怎樣的戰果?生答: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目標導學二: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1、展示圖片和材料(1)請學生講述黃繼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跡。教師總結。(2)師問:結合圖片和材料分析,從他們身上表現出怎樣的品質?生答: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2、教師講述戰爭的結果: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的努力下,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之后,中國人民志愿軍分批回國。3、戰爭意義出示材料材料一:“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特別是中國革命勝利后起了深刻變化的亞洲歷史的前進車輪,是侵略勢力所絕對不能扭轉的。……這對于保障遠東的和平,是一個重大的貢獻。”材料二: “我們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一場錯誤的戰爭。”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而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師問: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結合教材分析抗美援朝勝利意義?生答:①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②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分析戰爭勝利的原因出示材料資料一:截至1952年5月全國人民捐款金額折合新人民幣為5.5650億元,可買3810架飛機。各地人民積極支援前線,青年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志愿軍。資料二:志愿軍采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指揮得當;中朝兩國軍民并肩作戰,士氣高漲,英勇作戰,不畏犧牲,先后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師問:結合材料分析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生答:①戰爭的正義性②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③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的并肩作戰課堂小結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借朝鮮戰爭侵略我國,嚴重威脅到中國的安全,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與朝鮮軍民團結作戰,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使得人民政權得到鞏固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