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方方圓圓》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能尋找、認識外形特征近視方形、圓形的動物,了解動物的外形特征。 2、能運用方形、圓形等幾何形慨括出動物的外形,并抓住動物的特征進行添畫。 3、能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養成慨括、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能慨括出動物的外形、并抓住特征巧妙地添畫出動物的形象。 設計理念:本課將學習用慨括的方式表現動物的外形,本課的活動是學生依據觀察或者記憶中的信息進行繪畫創作,教師應給予學生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大腦中儲存的信息。 課前準備:范畫、課件、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看圖感知 慨括外形 1、認識方形、圓形 2、仔細觀察圖中的動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或者圓形慨括的動物。 師:方方圓圓的好朋友可多了,你能找出外形與它們相似的動物嗎? 4、說說你在生活中見過的動物,還有哪些的外形分別近似于方形、圓形? 小結:用幾何形慨括動物外形,有助于我們把握動物的外形特點。 二、觀察分析 掌握方法 1、欣賞黃永玉的國畫作品《羊》《貓頭鷹》 觀察思考:1、羊和貓頭鷹的外形是什么形狀? 2、畫家在外形上添畫了什么? 小結:畫動物時,在慨括的外形上添加動物們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們準確的描畫動物。 2、看局部,猜動物,了解動物特征 師:動物們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請猜猜這些圖片分別是哪些動物的局部。 小結: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 3、嘗試小練習 選擇圖中的一種動物,快速地描繪出它的局部特征。 5、對比觀察:欣賞黃永玉國畫作品《烏龜》,與真實烏龜圖片進行對比。 師:大師們的作品,簡簡單單幾筆,卻能生動地描繪出動物特征,你能找找畫與真實動物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么? 小結:描畫動物時,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6、談話討論,說說動物的哪些特征必須添畫,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三、鞏固知識 方法講解 1、教師示范 (1)用幾何形慨括出動物的外形,畫外形; (2)添加動物典型特征; (3)調整完成 2、優秀范作欣賞 強調畫面構圖的合理性。 四、創作表現 作業:你見過哪些動物的外形近似圓形或方形?用加或減的方法,夸張、慨括地將它們描畫下來吧。 要求:注意畫出動物的特征。 五、評價交流 拓展延伸 1、學生自主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表現的最好的部分。 2、評價同學的作品,說說你最喜歡誰畫的動物。 3、欣賞,添一添、減一減的方法除了在畫動物時應用,在國畫山水、民間玩具的制作中也常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