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基本信息課題 化學式與化合價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包含課標要求)本節課的課標要求是:1、能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2、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根據化學式計算》是初中化學是初中化學的重難點,是初中化學第一次涉及計算,學生對它比較陌生,又好奇.所以,我們在讓學生學習這塊知識時應立足基礎,逐漸形成解題的基本能力,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的好奇心持續下去,讓好奇心轉變為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包括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組成物質各成分元素的質量比和質量分數等。這是初中化學里首先遇到的計算內容,是化學計算的基礎,歷來被初三學生認定為初中化學中的難點之一。“利用相對原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是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近年來,有關這一類型的計算題在各地中考中多以選擇題、計算題出現.而近兩年中考對“化學式的計算”的考查總體上降低了計算題的難度。強化的是運用化學計算這個工具去考查學生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在具體情景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 第4節 化學式與化合價 第三節有關化學式的計算教學重點:1.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質量比和某元素的質量分數。2.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 教學難點: 1.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質量比和某元素的質量分數。2.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學生情況:初三學生思維活躍,班級紀律好,集體榮譽感強,積極性高。 (1)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 學生以往有將原子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實際質量混淆的情況發生;學生在計算方面能力較差尤其是除法運算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學生在化學式含義掌握方面較為出色但化學式書寫還存在著角標書寫錯誤主要原因是化合價背誦不熟練造成的。 (2)學生學習本課的困難或可能出現的問題 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對化學式的含義有了初步認識,學生可能會出現化學式不會寫,計算數據慢等問題;學習本課的主要困難是對化學式的三種基本計算的意義的理解,一些學生可能只是簡單的模仿。這些學習內容也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遙遠,比較抽象,學生很難同化新知,許多學生已經出現了厭倦失落情緒,這就決定了教學中仍然要循序漸進,讓學生達到目標。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三個策略,以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是在課前復習中重點復習化學式的涵義。要求學生能熟練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由哪幾種元素組成,知道物質的一個分子由幾種什么原子構成,并且能正確數出每種原子的個數。所列舉的化學式就是本節課要用到的化學式,使學生不因化學式的涵義不清而影響本節課的學習,以達到分散難點,限制難點個數的作用。 二是在引入課題時,列舉學生身邊的實例。且讓這個實例貫穿本課題學習的始終,讓學生感受到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是有用的,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起到學以致用的作用。 三是本節課所學習的有關化學式的三種基本計算,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中對三種計算采用先引導學生自主觀察例題,小組討論歸納解題方法、教師強調解題格式、技巧,再通過學生練習鞏固的程序進行,符合學生初次接觸化學計算的思維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主要運用閱讀教材、引導分析、討論歸納和練習鞏固等方法進行。就數學角度來看計算,本課題是比較簡單的,教材中有例題,只要引導得當,學法指導到位,學生容易學會。設計合適的練習題,學生也容易暴露自學中的問題,通過“議”,這些問題又能及時得到解決。通過練,讓學生比較熟練地學會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此外, 本節課密切聯系了生活實際,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計算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體會到生活處處有化學。教學手段: 本節課使用問題探究的教學方法, 通過分組進行探究讓學生體會化學計算。在探究過程中,進一步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養,培養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此外, 密切聯系了生活實際,使學生在解決 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計算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體會到生活處處有化學。 技術準備: PPT演示文稿教學目標依據課程標準,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了解相對分子質量的涵義2、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質量比和某元素的質量分數。3.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 4、培養學生的化學計算能力和審題能力,為后邊學習其他化學計算打下基礎。教學流程示意圖(可選項)一、導入新課(圖片)二、出示目標三、講授新課完成自學指導一學生練習講解總結完成自學指導二學生練習講解總結完成自學指導三學生練習講解總結四、堂清練習五、課堂小結教學過程(文字描述)引入新課:[投影】水分子的結構圖 [展示] [提問]觀察圖片可以知道1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那么它的實際質量應該如何計算呢?【板書】三、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新課教學:[過渡]原子的實際質量是不是很為了啊?為了方便我們可以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分子質量也很小我們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之一。【自學指導一】:閱讀課本87頁一.計算相對分子質量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分析出O2 、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 2 ﹒2分鐘,以H2O為例總結相對分子質量計算方法。學生討論分析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練習】求:NH4HCO3 ,Cu(NO3)2的相對分子質量【學法指導】出示【自學指導二】:閱讀課本87頁二.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分析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 2 ﹒2分鐘,總結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學生討論分析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練習: 求葡萄糖(C6H12O6)中各元素的質量比【學法指導】出示【自學指導三】:閱讀課本87頁三.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分析“化肥硝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2. 3分鐘后總結“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討論分析“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練習:求碳酸氫銨(NH4HC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學法指導】 這三個自學指導的給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習任務很清楚,我的想法是學習目標的完成不是讓學生看書獲得,而是注重讓學生通過嘗試練習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這三種基本計算,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中對三種計算采用先引導學生自主觀察例題,小組討論歸納解題方法、教師強調解題格式、技巧,再通過學生練習鞏固的程序進行,符合學生初次接觸化學計算的思維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主要運用閱讀教材、引導分析、討論歸納和練習鞏固等方法進行。【課堂練習】非典型肺炎在我國部分地區造成的疫情形勢非常嚴峻,為了預防非典型肺炎,很多部門用過氧乙酸對環境進行消毒,已知過氧乙酸的化學式為C2H4O3。(1)過氧乙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 (3)過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趁熱打鐵鞏固練習: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又對三種類型計算出了幾個小題,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走進中考】室內裝修時,如果材料的質量不過關,會造成甲醛(CH2O)含量過高。請回答下列問題:(1)相對分子質量為 (2)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 (3)氫元素的質量分數 【學以致用】人體缺乏維生素C(簡寫“Vc”)就會患壞血病,哥倫布探險時的許多船員就因此而死亡。右圖所示為某種“維生素C”說明書的一部分。請你回答(1)“Vc”中含有 種元素(2)若正常成人每天對“Vc”的最低需要量為60mg。①當“Vc”完全來自右圖的“維生素C”,則每天至少服用 次;②當“Vc”完全來自某種新鮮蔬菜(每1 000 g這種蔬菜含“VC”120 mg),則每天至少應食用這種蔬菜 g。選擇兩個中考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并且體現本節課的課標要求1、能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2、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在做化學式的計算這種題型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鞏固練習結束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在做化學式的計算這種題型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相互提醒一下,以免以后出錯。學生的總結站在學生的角度而不是教師的高度,相信會使更多學生受益。作業:課本89頁7、8題學習效果評價設計1、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很高,幾乎人人都有活動,大大激發了全體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符合新課程中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體現了生本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師生配合默契,多數學生有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2、課堂教學緊緊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展開,本節課在內容設計中,重難點突出,思路清晰,講練結合,為學生創建了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 3、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計算能力、計算技巧的培養,能關注對后進生的學習指導,從而使全體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有關化學式的計算方法、格式能基本掌握。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1、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學生也不只是被動的接受體,在教學設計時,我更注重學生學習的中間過程,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設一些與生活、生產實踐相關的教學情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例如:在引入新課時,列舉學生身邊的實例。且讓這個實例貫穿本課題學習的始終,讓學生感受到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是有用的,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起到學以致用的作用。學生對于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比較感興趣,這樣做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發生了轉變,由“要我學”轉變“我要學”。2、在設計這堂課時,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不斷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講練結合解決重、難點,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樂于探知的學習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比學習,講明化學的解題格式,讓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樂于參與教學,能力的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都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來。 3、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引路人”,并對他們的成功給予及時的評價,避免了以往教學中“一言堂”的場面,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這個氛圍里,學生就勇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