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讓地球變得傷痕累累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已經讓地球傷痕累累,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的環境意識。培養學生觀察周邊的環境,思考人類面臨的處境怎樣?思考我們應該善待地球的行動。教學重點人類目前面臨的處境怎樣,怎么辦?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書面講稿和電子課件學生準備:觀察和調查周圍環境的結果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課程引入:以播放圖片的形式引入。 廢氣排放污水橫流森林砍伐水土流失荒漠土地風沙肆虐地球傷痕累累非洲西部的乍得湖,曾經是世界第6大淺水湖,由于干旱和過度開發,從1963年到1997年的這一段時間里,湖泊面積縮小了9%10。主要的原因是降雨量的銳減。 還有面積縮小亞馬孫熱帶雨林以及快速融化的北極圈冰海。最近幾年,冰塊融化的速度提高到以往的10——15倍,北極熊數量減少。主要原因是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 人類面臨的處境——地球生病了癥狀一、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平均溫度比100年前上升了0、5度,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礦物燃料(煤、石油),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癥狀二、樹木被砍伐、嚴重水土流失、沙塵暴爆發嚴重。全世界每分鐘有11公頃、全年有近600萬公頃土地被沙漠化;全世界每分鐘有4、8萬噸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多達250噸。我國荒漠化土地已經占國土面積的1/4,這接近阿根廷的國土面積。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肅、寧夏先后發生強沙塵暴,造成116死亡、264人受傷,損失牲蓄幾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33、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4億;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東發生了一場席卷我國的干旱及沙塵暴,其中北京、濟南等地因浮塵及降雨云系相遇,下起了“泥雨”。癥狀三、土壤污染、河流干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