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 教案

資源簡介

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
【內容主旨】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大門被打開。列強對近代中國的侵略在加深民族危機的同時,激化了階級矛盾。以太平天國運動為代表的農民階級反抗斗爭此起彼伏。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和外國侵略勢力,它提出了反封建的《天朝田畝制度》和向西方學習的《資政新篇》等綱領性文件,是歷代農民起義的最高峰,雖受階級及時代局限最終歸于失敗,但其影響十分深遠。
【教學目標】
1、了解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的發(fā)展歷程,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失敗原因,思考和認識農民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鍛煉歷史思維能力。
2、識讀《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等圖片,閱讀文獻材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
3、多難的民族產生雄健的精神。近代中國農民階級面對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壓迫,毅然舉起太平天國的大旗展開斗爭,鑄就了這場規(guī)模宏大的農民戰(zhàn)爭。
【重點難點】
重點:天平天國運動興衰過程;《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及失敗的原因
【教具準備】
地圖冊、PPT
【學情分析】
學生可通過影視資料對太平天國運動有一定的了解,但對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背景、失敗的原因等問題的理解難度較大,對該事件的認識是不全面的、不客觀的,學習這一部分知識時,要盡量以通俗的語言、形象的圖片、生動的史事將枯燥的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幫助學生準確、客觀、真實地認識太平天國運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易于接受新知,為以后知識的遷移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說到農民起義,你們記得有哪些?(學生回顧歷史上發(fā)生的較大的幾次農民起義,如陳勝、吳廣、張角、黃巢、李白成等人領導的起義,說說它們發(fā)生的原因、大致經過和結果。)
這些起義規(guī)模和影響有大有小,基本上都以失敗而告終。那么,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是什么嗎?(太平天國運動)
它發(fā)生在清朝末期,天下“太平”是中國老百姓數(shù)千年不變的愿望,“天國”是西方基督圣經給世人描繪的理想生活。如果能生活在“太平天國”,那將是多么美好的事啊,19世紀中期,成千上萬的農民在建立人間“太平天國”的理想指引下,進行了一場波瀾壯闊的農民運動。是誰為中國農民描繪了這樣一個美好的理想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那段風起云涌的歷史。
環(huán)節(jié)1:學生回憶我們之前講過的幾次農民起義,之后提問: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是什么嗎?是誰為中國農民描繪了這樣一個美好的理想呢?由此導入新課。設計意圖:太平天國是一場由農民起義建立起來的政權,本課在教學時,可以從往朝的農民起義談起,讓學生回顧歷史上發(fā)生過幾次農民起義的經過、結局如何,感受農民起義的基本特點,為本課學習打好基礎。從談話質疑導入,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材料:鴉片戰(zhàn)爭后,英法美等國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鴉片和棉紡織品輸入大量增加,白銀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銀3500萬兩,約合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銀價持續(xù)上漲。
清政府為了支付戰(zhàn)爭賠款和軍費開支,極力搜刮,加捐加稅。各州縣連連下令催交捐稅,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稅的人。1843—1850年規(guī)模較大的群眾暴動有70余起,遍及十幾個省。
1846年——1850年,兩廣地區(qū)水、旱、蟲災不斷,廣大勞動人民陷于饑餓和死亡的困境。
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有哪些原因?(1、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2、隨著剝削的加重,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農民的反抗斗爭不斷在各地發(fā)生,大風暴即將來臨!領導這一大風暴的人是誰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4 頁“人物掃描”部分內容,了解洪秀全其人。
材料:洪秀全,廣東花縣人。農民家庭出身,做過鄉(xiāng)村教師。道光年間屢應科舉不中,1843年在廣州從傳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的小冊子《勸世良言》。在該書啟示下,吸取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洪秀全創(chuàng) 立“拜上帝會”, 并模擬《勸世良言》寫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書,作為該會教義,同時又制定了宗教儀式與會規(guī)。自稱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來鏟除妖魔,拯救百姓。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響較大創(chuàng)立的拜上帝會仍舊有著十分嚴格的等級制度。
他勸說同學馮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來,洪秀全由于反對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鄉(xiāng)村教師的位置,遂外出傳教,發(fā)展反清力量。
在科舉的道路上屢屢失敗的洪秀全為了發(fā)動這場規(guī)模巨大的太平天國運動,做了哪些前期準備工作?
洪秀全于1843年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理論基礎。
洪秀全和同學馮云山在廣西傳教,在山區(qū)貧苦農民中發(fā)展會眾兩千多人,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組織基礎。在洪秀全和馮云山發(fā)展的兩千多會眾中,骨干分子包括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
快速掃描教材,結合《太平天國運動形式示意圖》,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找出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事件。
過程:
①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fā)動武裝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材料研讀:金田起義時,廣西巡撫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寫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帶兵一百名,如駐馬嵬wéi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禁山而來,如虎兕sì出柙xiá。……方到時縣官一人,一縣皆空,而紛紛向西逃者渡江船無歇時。問縣(官)劉作肅有何準備?答云‘只有一繩’,則大哭。我何等福氣……”
這段材料說明了什么?
本段文字第一句寫的是出征之際,土兵居然如同徘徊在屠宰場門口的豬羊,說什么也不愿上路。“馬嵬wéi坡”正是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亡路上,六軍不發(fā)的馬嵬坡。“石壕吏”正是杜甫詩篇《石壕吏》中那些個深夜抓人當兵,鬧得哭聲連連的差吏。第二句寫的是太平軍勢如破竹,無法抵擋。“武宣”是與桂平縣相鄰的縣,“紫荊山”是金田村附近的。可結合地圖指導學生了解這些地方的位置關系,“虎sì兕出柙xiá”意思是老虎犀牛之類的猛獸從木籠里跑出來,此處指太平軍如猛獸出籠。后面的內容寫整個縣城只剩下一個縣官,其他人都向西渡江而逃,作戰(zhàn)準備只是一根繩子。
這些描寫說明當時的清軍極其脆弱,幾乎沒有戰(zhàn)斗力,無心也無力應戰(zhàn)。正是因為清軍如此不堪一擊,洪秀全的軍隊才進展迅速,看看他們很快便攻破了哪兒,建立了什么政權?
(永安建制)洪秀全自稱天王,他在永安建立政權后,封了幾個王,他們分別是誰?之間的關之間的關系怎樣?請學生通過自主識記,了解幾個王所對應的人物分別是誰,以及東王管制其他諸王的事實。
東王 楊秀清
西王 蕭朝貴
南王 馮云山
北王 韋昌輝
翼王 石達開
所封諸王均受東王節(jié)制。
清軍倉皇失措、畏縮不前,毫無戰(zhàn)斗力,太平軍旌旗所向,民眾紛起響應,說明清政府大失人心,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重重。
一、洪秀全與金田起義
1、原因:
(1)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
(2)隨著剝削的加重,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2、領導人:洪秀全
3、過程:
(1)金田起義: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fā)動武裝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2)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建制,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組織。
環(huán)節(jié)2:根據材料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的原因,結合歷史材料和歷史地圖,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發(fā)展過程。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農民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是統(tǒng)治階級和勞動群眾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所致,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對于太平天國運動的經過,教材有較為詳細的文字說明,同時配備了一張“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教學時加以利用,帶領學生把握運動進程,感受歷史的風起云涌。
永安建制后,太平軍從永安繼續(xù)北上,歷經艱難,逐步達到全盛。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5 頁“定都天京”一目全部內容,分析并思考:太平天國是如何定都天京的?定都天京有何重大意義?結合《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進行分析。
1852年,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先后圍困桂林、長沙,攻克武昌,隊伍發(fā)展至50萬人。次年春,太平軍放棄武昌,分水陸兩路,沿長江東下。1853年3月,攻占南京。1852 年,太平軍在進攻全州時,馮云山不幸受傷犧牲。在攻打長沙時,蕭朝貴也不幸殉難。由于長沙久攻不下,太平軍繞道北上,于1853年1月攻克了武昌。一路上,他們殺貪官惡霸,把糧食和財物分給貧苦農民,沿途的農民紛紛加入太平軍。太平軍人數(shù)迅速發(fā)展到 50多萬人。
在攻打南京城的日子里,附近人民給太平軍以極大的幫助。在戰(zhàn)火紛飛的前線,人們成群結隊、爭先恐后地為太平軍送來了各種各樣的慰勞品。在人民的支持下,太平軍經過12天的激戰(zhàn),攻占了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都城。
意義:太平天國定都天京的意義在于太平天國初步具備了立國規(guī)模,建立起了與清王朝相對峙的政權。
太平軍在定都天京后,對內整綱建制,頒布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請同學們再次閱讀教材,歸納《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是什么?想要建立的理想社會是怎樣的?反映了農民階級怎樣的愿望?它不能實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
內容:規(guī)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理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原因:《天朝田畝制度》中的規(guī)定體現(xiàn)了一種絕對平均主義的思想,這種不顧生產勞動的具體情況和實際差別,企圖一律拉平,必然會阻礙或破壞生產力的發(fā)展,它無法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只是空想,根本無法實現(xiàn)。
我們知道,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也就是說天下田地大多是地主階級的,而《天朝田畝制度》明確提出: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這意味著什么?(這就意味著要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是啊!中國歷史上,農民在歷次斗爭中也都提出過類似要求,但像《天朝田畝制度》這樣,把農民的斗爭目標如此明確,這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鮮明的反封建革命性。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天朝田畝制度》既有其革命性,也有其空想性。
《天朝田畝制度》它是農民階級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綱領,也是使太平天國運動成為中國歷代農民戰(zhàn)爭最高峰的重要標志之一。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營以圍困天京。為了鞏固政權,推翻清朝統(tǒng)治,太平軍又進行了哪些軍事行動?學生再次閱讀教材,歸納并發(fā)言。
1853年,太平天國開始進行北伐和西征。為什么要北伐和西征?(要推翻清朝統(tǒng)治和鞏固政權,必須北伐;要鞏固天京,必須西征。)
北伐和西征的戰(zhàn)況如何?
(1)北伐
要推翻清朝統(tǒng)治,太平軍必須北伐。1853年,在東王楊秀清統(tǒng)一指揮下,太平天國派林鳳祥、李開芳率兵北上。北伐將土從揚州出發(fā),經安徽、河南等地進入直隸,攻到天津郊區(qū)。咸豐帝慌忙宣布京師戒嚴,從各地調兵阻擋北伐軍。北伐軍進行了兩年浴血奮戰(zhàn),終未取得成功,最后失敗。北伐沉重打擊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統(tǒng)治。
(2)西征
要鞏固天京大本營,控制長江中游地區(qū),必須西征。18531年,太平天國派賴漢英率兵西征。連續(xù)奪取安徽、湖北的重鎮(zhèn),進入湖南,與漢族地主武裝、曾國藩的湘軍交戰(zhàn)失利。1855年,1楊秀清派石達開指揮西征軍,在鄱陽湖打敗湘軍,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后進入江西,占領許多州縣,鞏固了天京大本營。西征的勝利為太平天國的發(fā)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據地和物質基礎。
目的 為了推翻清朝統(tǒng)治和鞏固政權
結果 北伐失敗,全軍覆沒;西征取得重大勝利
意義 軍事上進入全盛時期
二、定都天京
(3)定都天京: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都城。
(4)《天朝田畝制度》: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5)北伐和西征:為了推翻清朝統(tǒng)治和鞏固政權,太平天國開始進行北伐和西征。
環(huán)節(jié)3:結合教材和《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分析定都天京和北伐西征。閱讀教材,歸納《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想要建立的理想社會、不能實現(xiàn)的原因。設計意圖:《天朝田畝制度》的實質是廢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但它體現(xiàn)出的絕對平均主義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未能實施,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推演想象,感受制度的不合理性,從而能對其進行較為全面的評價。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經過北伐、西征,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但也就在此時,內部爭權奪勢的矛盾激化,導致天京變亂發(fā)生,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力量,最終導致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這一事變到底是怎么回事?請大家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向大家介紹一下。
在永安建制時洪秀全分封諸王。其中西王蕭朝貴、南王馮云山在前期斗爭中先后犧牲;剩下的領導人都卷入了天京事變中。事變的焦點和起點是洪楊之爭。破壞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起義初期的團結和諧局面。1856年8月,洪秀全密詔韋昌輝、石達開回天京,韋昌輝回天京后殺了楊秀清,總攬?zhí)靽髾唷J_開返回天京后,斥責韋昌輝濫殺無辜,韋昌輝又對石達開動了殺機,石達開連夜出逃。韋昌輝接著又圍攻天王府,妄圖加害天王。這樣,洪秀全不得已下詔誅殺了韋昌輝。石達開重回天京,洪秀全卻對他猜忌重重,不予重用,不久石達開帶著十萬精兵出走。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戰(zhàn)略進攻進入戰(zhàn)略防御的轉折點。經過這場事變后,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出現(xiàn)了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危險局面。而此時清軍卻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重建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太平天國的軍事斗爭開始轉向防御階段。
事變后,為了改變不利局面,洪秀全封從香港來到天京的洪仁玕為干王,總理朝政。洪仁玕很想有所作為。他根據對世界大勢、西方文明的了解,寫了一部《資政新篇》,進呈天王。這部書主要提出了什么主張?(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資主張。)
時間:1859年
目的:重新振興太平天國
核心: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
政治 加強中央集權,以法治國,嚴禁貪污;提倡廣開言路,準賣新聞。
經濟 發(fā)展工商業(yè),興銀行辦郵局修水利,準許私人開辦工業(yè),保護私人財產。
文化 興辦學館,獎勵科技發(fā)明,革除腐朽習俗。
外交 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來,但不準外國干涉中國內政。
《資政新篇》的主張在當時能實現(xiàn)么?有哪些進步性和局限性?
進步性 :提倡發(fā)展資本主義(核心),是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改革方案
局限性:(1)沒有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缺乏群眾基礎;(2)超越中國當時的國情,缺乏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3)處于戰(zhàn)爭環(huán)境未能推行(客觀)。
文獻 不同點 相同點
《天朝田畝制度》 ①產生背景不同:《天》盛/《資》衰②群眾基礎不同:《天》擁/《資》乏③作用不同:直接推動了太平天國革命斗爭的發(fā)展/未能付諸實施。④有關社會經濟主張的不同:《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質是消滅私有制,違背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資》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質是建立資本主義私有制,符合歷史發(fā)展方向。 ①都為鞏固政權;②都反封建;③都脫離實際;④未能實施。
《資政新篇》
三、天京陷落
(6)天京事變:1856年,天京事變使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7)頒布《資政新篇》:洪仁玕寫了《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但未能付諸實踐。
環(huán)節(jié)4:簡介天京事變,分析《資政新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比較《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異同點。設計意圖:把《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對比分析,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里進行評價,以更好地認識歷史現(xiàn)象的性質和特點。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后,清朝正規(guī)軍無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裝,湘軍就是在這時發(fā)展起來的。曾國藩是湘軍的創(chuàng)始者。他將湖南各地團練整合成湘軍,成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主要軍事力量。
此時的太平軍面對的敵人都有哪些呢?太平天國運動是如何走向失敗的?
太平天國所面臨的敵人除了以地主團練為骨干的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李鴻章率領的淮軍之外,還有滿族貴族的八旗兵、以華爾率領的洋槍隊為代表的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這些反動勢力之間雖然有矛盾,但是他們對農民戰(zhàn)爭的敵視卻是一致的。這樣,太平天國運動面臨著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的聯(lián)合絞殺。
后期的防御戰(zhàn)及最后失敗:
1858年,破江北大營,取得浦口、三河鎮(zhèn)大捷。
1860年,破江南大營,東征打到上海附郊,英法聯(lián)軍配合清軍襲擊太平軍。
1860~1861年,安慶保衛(wèi)戰(zhàn)
1861年9月,安慶陷落,英王陳玉成犧牲。
1862年,天京被圍困。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失敗。
(8)天京陷落:1864年7月,天京陷落,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
天京的陷落,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大家反思歷史,回顧一下本課所學知識,小組討論,思考: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太平天國北伐西征并舉。北伐軍一直打到天津郊區(qū),震動京師。清政府急忙從各地調集重兵,圍攻北伐軍。由于孤軍深入,北伐軍浴血奮戰(zhàn)兩年,最終失敗。
洋槍隊是清政府勾結美、英、法侵略者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組成的武裝。1860年(咸豐十年)在上海組成由美國人華爾統(tǒng)領。
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鎮(zhèn)壓。
材料:分散落后的自然經濟使得作為個體小生產者的農民自私;不思進取,不能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多用宗教等形式;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難以形成統(tǒng)一堅強的領導核心。
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太平天國領導人所犯的錯誤,與以往農民戰(zhàn)爭領袖所犯的錯誤相比,表現(xiàn)形式盡管不同,錯誤程度及其后果也不完全一樣,但這些都是以往農民戰(zhàn)爭領袖常犯的錯誤。農民領袖之所以一再重犯他們前輩曾經犯過的錯誤,是由于農民階級自身的弱點造成的。農民階級是小生產者,受落后的生產方式的限制,不可能解決其斗爭中所需要解決的許多重大問題。他們很難在斗爭中建立起一個自始至終都團結統(tǒng)一的領導核心。因此,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太平天國無法提出切合的革命綱領,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的腐敗,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這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觀原因。太平天國的悲劇說明: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盡管如此,太平天國在歷史上的功績卻不可抹殺。請同學們總結一下,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材料:太平天國占據了清王朝大片江山。 西方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許多侵略權益。但太平天國不予承認,這就使西方列強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陰謀大大推遲了正是由于中國人民前仆后繼、堅持反侵略斗爭的結果。  
----- 胡繩《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
積極作用:
對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 (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對外: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客觀上延緩了中國殖民地化的進程。
材料:洪秀全和太平天國如果統(tǒng)一了中國,那就要使中國倒退幾個世紀。
——哲學家馮友蘭
消極作用:因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太平天國起義結果是失敗的。
4、性質: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zhàn)爭。
5、失敗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主觀原因)
6、意義:沉重打擊清朝的統(tǒng)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篇。
環(huán)節(jié)5:簡介太平天國運動走向失敗的基本史實。根據材料分析失敗的原因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設計意圖: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時,把握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無法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領導集團的腐敗、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這四個要素,提煉出太平天國到達鼎盛時期迅速封建化轉變的表現(xiàn),綜合對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的分析進行理解。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觀察歷史現(xiàn)象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太平天國運動堅持14年,勢力發(fā)展到18個省,最終仍以失敗告終。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太平天國運動從興起到失敗的過程,理解《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內容、評價,認識到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了解到農民階級不可能單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走向勝利。同時,全社會都應當關注農民問題。太平天國運動在歷史上的豐功偉績和興亡得失,任人評說,其用鮮血和生命鑄成的慘痛教訓,永遠值得后人警醒。
【板書設計】
一、洪秀全與金田起義
1、原因:
(1)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
(2)隨著剝削的加重,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2、領導人:洪秀全
3、過程:
(1)金田起義: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fā)動武裝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2)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建制,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組織。
二、定都天京
(3)定都天京: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都城。
(4)《天朝田畝制度》: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5)北伐和西征:為了推翻清朝統(tǒng)治和鞏固政權,太平天國開始進行北伐和西征。
三、天京陷落
(6)天京事變:1856年,天京事變使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7)頒布《資政新篇》:洪仁玕寫了《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但未能付諸實踐。
(8)天京陷落:1864年7月,天京陷落,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
4、性質: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zhàn)爭。
5、失敗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主觀原因)
6、意義:沉重打擊清朝的統(tǒng)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篇。
【作業(yè)設計】
見導學案
【資料附錄】
材料:鴉片戰(zhàn)爭后,英法美等國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鴉片和棉紡織品輸入大量增加,白銀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銀3500萬兩,約合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銀價持續(xù)上漲。
清政府為了支付戰(zhàn)爭賠款和軍費開支,極力搜刮,加捐加稅。各州縣連連下令催交捐稅,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稅的人。1843—1850年規(guī)模較大的群眾暴動有70余起,遍及十幾個省。
1846年——1850年,兩廣地區(qū)水、旱、蟲災不斷,廣大勞動人民陷于饑餓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洪秀全,廣東花縣人。農民家庭出身,做過鄉(xiāng)村教師。道光年間屢應科舉不中,1843年在廣州從傳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的小冊子《勸世良言》。在該書啟示下,吸取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洪秀全創(chuàng) 立“拜上帝會”, 并模擬《勸世良言》寫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書,作為該會教義,同時又制定了宗教儀式與會規(guī)。自稱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來鏟除妖魔,拯救百姓。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響較大創(chuàng)立的拜上帝會仍舊有著十分嚴格的等級制度。
他勸說同學馮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來,洪秀全由于反對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鄉(xiāng)村教師的位置,遂外出傳教,發(fā)展反清力量。
材料:后期的防御戰(zhàn)及最后失敗:
1858年,破江北大營,取得浦口、三河鎮(zhèn)大捷。
1860年,破江南大營,東征打到上海附郊,英法聯(lián)軍配合清軍襲擊太平軍。
1860~1861年,安慶保衛(wèi)戰(zhàn)
1861年9月,安慶陷落,英王陳玉成犧牲。
1862年,天京被圍困。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失敗。
材料:太平天國北伐西征并舉。北伐軍一直打到天津郊區(qū),震動京師。清政府急忙從各地調集重兵,圍攻北伐軍。由于孤軍深入,北伐軍浴血奮戰(zhàn)兩年,最終失敗。
洋槍隊是清政府勾結美、英、法侵略者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組成的武裝。1860年(咸豐十年)在上海組成由美國人華爾統(tǒng)領。
材料:分散落后的自然經濟使得作為個體小生產者的農民自私;不思進取,不能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多用宗教等形式;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難以形成統(tǒng)一堅強的領導核心。
材料:太平天國占據了清王朝大片江山。 西方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許多侵略權益。但太平天國不予承認,這就使西方列強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陰謀大大推遲了正是由于中國人民前仆后繼、堅持反侵略斗爭的結果。  
----- 胡繩《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
材料:洪秀全和太平天國如果統(tǒng)一了中國,那就要使中國倒退幾個世紀。
——哲學家馮友蘭
PAGE
1
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南宁市| 巴里| 金溪县| 蓬安县| 商洛市| 金门县| 衡阳市| 民权县| 哈尔滨市| 固阳县| 新邵县| 太白县| 乌兰浩特市| 饶河县| 梁平县| 响水县| 乌海市| 惠安县| 城口县| 博湖县| 天津市| 宜章县| 永春县| 平阳县| 乐东| 威信县| 澄迈县| 郑州市| 安阳县| 庆云县| 清河县| 荣昌县| 涿州市| 锦屏县| 固原市| 阜南县| 简阳市| 景谷| 镇原县|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