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漫畫欣賞(一)一、教材概述本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主要通過漫畫人物的造型和表現手法進行探索,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漫畫生動夸張的造型與幽默智慧的構思,感知漫畫包含的規律,培養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能力,與對未來的想象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肖像漫畫的特點與特征;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學習,嘗試簡單的創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肖像漫畫帶給大家的快樂,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引導他們健康、科學的欣賞美,并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三、學情分析:1、學習者特征分析農村學校的學生,美術基礎相較于市區學生較薄弱,加上小學美術學習條件差,掌握知識能力慢,所以,學生對繪畫的表達不夠大膽。2、教學內容分析本課針對這一情形,“對癥下藥”,特意設計肖像漫畫這一篇章,提高學生對人物肖像的大膽表現和創作,敢于用夸張變形的手法表現漫畫人物。本節課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是講授,第二課時是創作。其中,我在第一課時中穿插了“畫一畫”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先熟悉肖像漫畫的特點,為下節課的創作做好鋪墊,同時鼓勵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去發現美并快樂學習,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有趣的人,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會漫畫帶來的樂趣。教學重點:能夠表現肖像漫畫。教學難點:能夠創作肖像漫畫。六、教學設計思路本課主要分為七個部分:通過明星漫畫像,圖、音引入新課;通過對肖像漫畫的定義了解,引出漫畫像夸張的特點;了解肖像漫畫的起源;通過視頻欣賞,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肖像漫畫的身材比例、臉型、五官和衣著的特點;尊重個性,引導創作;評價、獎勵;(7) 小結、課后延伸。七、課前準備:教學課件(PPT)、示范畫、相片、學生作品、文字等;資料預習、準備。檢查學生的課前準備,組織教學。八、教學活動過程:導入:以圖、音方式引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二、欣賞與探索什么是肖像漫畫?肖像漫畫——以極度夸張和變形的手法來表現人物,使他們的特征更突出,性格更明朗,更具有幽默性。肖像漫畫的特點:夸張、變形肖像漫畫的起源欣賞視頻,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肖像漫畫的身材比例、臉型和五官特征。肖像漫畫的身材比例:頭大身小;臉型大致分為:“國”、“田”、“甲”、“申”、“由”……五官特征:“大的更大,小的更小,胖的更胖,瘦的更瘦。”注意:“夸而不失真實,幽默而不失嚴肅。”小結:“夸張”是漫畫的“靈魂”。三、表現與創造1、方法與步驟:確定臉型;找出五官中與眾不同的地方;衣著服飾的設計可以根據職業身份表現。2、師生互動:活動1:師生合作示范。以班里的同學為例,師生合作完成作品,先降低要求,讓學生感受到創作周圍熟悉的人物漫畫像并沒有想象中的難,感受體會,步步深入。活動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粘貼,讓學生對周圍熟悉的同學以及喜愛明星的漫畫像做對比,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學會用畫筆描繪身邊的人,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感知力和合作學習的精神。3、創作活動:基本要求:(1)臨摹一幅你喜歡的漫畫像;較高要求:(2)根據課前準備好的相片或漫畫圖片,用夸張的手法為你喜歡的明星或者熟悉的朋友畫一幅肖像漫畫。二選一。注意: A、要用夸張的手法來表現人物;B、表現形式:繪畫或者剪貼等。(提示:可以用水彩、水粉、蠟筆、線描、彩色卡紙粘貼等形式表現。)4、教師巡回輔導。5、學生展示、互評作業通過展示、評價、欣賞,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頒獎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九、課后延伸繼續學習,完成學案。收集各種優秀的肖像漫畫作品,從中學習肖像漫畫的各種表現方式。十、課堂小結學習肖像漫畫,掌握方法,學會創作。十一、布置下節課準備的材料和預習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