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奇異的“海怪”》教案教學目的:1、會用硬鉛筆工具,能用線條畫出海怪的形象,學習線條疏密的組織;2、在想象畫中的感受硬鉛筆或彩筆工具的性能,學會用色彩畫海怪的方法;3、愿意和小朋友合作、分享,能接受別人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習慣。教學重點:以大海怪的構想合成游戲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難點:在收集到的資料中,綜合各種海洋生物的特點畫一個大海怪。1、 課題導入:1、以朋友方式導入,提問:同學們,今天鄭老師請了幾位神秘的好朋友來到一(7)班,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好不好?2、出示海洋生物(蝴蝶魚、貝殼、八爪魚)。3、播放科幻太空章魚圖片。(板書引題)2、 教學過程:1、學生看書,看課本上的大衛·威斯納的“海星”作品。談談對海底世界的感受和海底生物的特點的認識。(引導學生的想象力)2、播放海怪圖,圖中模仿了什么海洋生物,結合了哪些海洋生物的主要特征?3、播放實物圖片,如鯊魚、劍魚、海龜、海馬等,讓學生說出他們主要特征?4、提問學生:你會模仿什么海生物?用幾種海生物去組合海怪呢?5、欣賞學生作品。3、 教師示范:1、 想:想一想要模仿什么海洋生物。2、 畫:把想模仿的海洋生物畫出來。3、 添加:綜合各種海洋生物的主要特征,用點、線、面的方法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大海怪。4、 上色或黑白畫4、 作業要求:能綜合各種海洋生物的外形與特征,用點、線、面的方法畫出一只想象中的大“海怪”。 注意:有創新、構圖飽滿。5、 作業講評你認為哪只大海怪最神奇,神奇在哪里?1、學生自評。2、學生互評。3、教師點評。6、 課后延伸:傳說中的龍是由12種動物組成的:集獅頭、鹿角、蝦腿、鱷魚嘴、烏龜頸、蛇身、魚鱗、蜃腹、魚脊、虎掌、鷹爪、金魚尾于龍一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