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共同關注的環境問題 一課一測 (含答案) --2021-2022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如下圖是“亞歐大陸地區傳統民居的墻壁厚度示意圖”,產生這種變的原因是( )A.氣溫的差異 B.降水的差異 C.經濟的差異 D.宗教信仰的差異2.從節約資源的角度看,“新年祝福”應倡導的方式有①短信拜年 ②送紙質賀卡 ③網絡傳遞祝福 ④請人大吃大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如下圖漫畫給我們的啟示主要是( )A.嚴格控制人口增長 B.放緩經濟發展速度C.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D.堅信人類治理能力4.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范圍的霧霾。下列做法有利于減輕霧霾天氣的有( )①建筑工地蓋好防揚塵的紗網②治理大氣污染嚴重的企業③家庭取暖做飯改用電、氣爐④私家車尾氣影響不大,無需控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下圖漫畫《在霧霾中,尋找你的身影》帶給我國政府的啟示是A.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B.禁止有污染行業發展C.促進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 D.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6.下列行為中容易引起環境問題的是( )A.把荒地改造為良田 B.把灘涂改造成水產養殖場C.圍湖造田,陡坡開墾 D.植樹造林,保持水土7.2018年5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這要求我們牢固樹立的發展理念是①綠色發展 ②經濟發展 ③開放發展 ④可持續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下列關于內蒙古牧民生活的描述正確的有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②七八月間召開那達慕大會③喜食米飯和面食 ④住在便于拆裝和搬運的蒙古包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歌曲:“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我們黨和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標志是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B.中共十五大的召開C.鄧小平南方談話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0.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資源是自然資源,水能資源不是自然資源B.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C.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量不足D.土地數量是有限的,因此土地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11.下列人類活動有利于保護大氣環境的是( )A. B.C. D.2014年11月13日至14日,浙江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美麗鄉村”現場會在德清召開。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會上強調,要打好生態牌、念好產業經,進一步把美麗鄉村建設的“美麗成果”,轉化為農村經濟發展的“資源優勢”。據此回答小題。12.材料體現了浙江省落實的發展戰略是( )A.科教興國戰略 B.可持續發展戰略 C.保護環境 D.節約資源13.浙江“打好生態牌、念好產業經”,建設美麗鄉村說明了( )A.把保護環境放在首要位置 B.體現保護環境的工作重心C.發展與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 D.堅持粗放型的發展方式14.閱讀“近五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部分情況表”,根據表格,可以看出我國近年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的特征是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 7.7% 7.4% 6.9% 6.7% 7.1%單位GDP耗能下降(%) 3.6 4.8 5.6 5.0 3.7A.能源消耗量正在逐漸減少 B.經濟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C.更加注重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D.產業結構通過調整逐步得到優化15.“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鄧小平講這段話的歷史場景是在 ( )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南巡講話 D.中共十二大16.下列關于民族與其歡慶的節日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藏族——潑水節 B.傣族——元宵節C.漢族——雪頓節 D.蒙古族——那達慕大會17.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為讓更多人了解三十六堰,更好地傳承婺城智慧、婺城文明,區委區政府推出獻禮片《白沙溪》,各校師生觀看學習,為了更好地將保護白沙溪變成公民的自覺行動,要求公民A.倡導綠色生活,杜絕丟棄垃圾 B.提高環保意識,積極主動參與C.完善基礎設施,科學有效保護 D.堅持以法治國,加強執法力度18.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經常會舉行的傳統盛會是A.火把節 B.潑水節 C.那達慕節 D.蘆笙節19.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下列做法有利于減輕霧霾天氣的有( )①建筑工地蓋好防揚塵的紗網 ②治理大氣污染嚴重的企業③家庭取暖做飯改用電、氣爐 ④私家車尾氣影響不大,無需控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近年來,我國多地霧霾天氣不斷加劇,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有網友調侃:“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這警示我們應該①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③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④把保護環境、綠色發展作為國家的中心工作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1.如圖漫畫反映了我國某項國情基本特征,你認為正確的是A.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B.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但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少C.要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D.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二、非選擇題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圖為中國局部區域略圖。2017年4月中央在河北省設立了雄安新區,要求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打造城市建設的典范。材料二:淮河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匯集在一起,極易在中下游地區造成洪澇災害。(1)雄安新區位于________(地形區),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________,其氣候類型為________。圖中路線A 是 ________工程,它是我國著名的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產生的自然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23.垃圾是人類放錯位置的資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垃圾圍城】2018年,H市城區日均產出生活垃圾達1200余噸,是2005年的3倍之多。生活垃圾數量的迅速增長,給城市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考驗,白色污染、地下水污染、腐敗產生的惡臭、含有重金屬化學物質的垃圾、滋生的蚊蠅……,H城已拉響“垃圾圍城”警報。材料二:【垃圾處置】垃圾焚燒的具體工藝流程圖(如圖)(1)根據材料一分析,垃圾圍城會帶來哪些危害?(2)綜合上述材料,請你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分析H市實施生活垃圾焚燒處置有哪些好處(3)為了更好地推進垃圾焚燒項目,作為H市政府部門、市民能夠做哪些努力?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2.C3.C4.A5.A6.C7.C8.B9.D10.C11.B12.B13.C14.C15.B16.D17.B18.C19.A20.B21.B22.(1) 華北平原 北方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 南水北調(2)自然原因: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氣。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解決措施:上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河道截彎取直,加大泄洪能力;加強預報,提高防洪抗險意識。23.(1)危害:大量生活垃圾隨處堆積,不僅會造成環境嚴重污染,還會對城市居民健康產生威脅,也影響市容市貌等。(寫出其中兩點即可)(2)原理:①可持續發展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包含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好處:實施垃圾焚燒發電有利于變廢為寶,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實施該項目有利于保護環境,改善生活環境;實施該項目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們幸福感。(3)政府: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垃圾焚燒項目的相關知識;倡導市民加入垃圾分類的行列;政府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等市民:樹立正確的垃圾焚燒觀念;平時垃圾實行分類投放等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