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家住平原 同步練習--2021-2022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上冊
一、單項選擇題
1.世界上大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哪一種地形區(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2.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位于( )
A.北寒帶 B.南溫帶 C.熱帶 D.北溫帶
3.美國大平原農場農業的特點有
①農業一體化 ②機械化作業 ③生產效率高 ④人均產量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都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兩地區相似之處有( )
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②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③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④終年高溫,雨熱同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讀圖,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5.圖上河流是
A.亞馬孫河 B.尼羅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
6.該河流流域
①被稱為亞馬孫平原②面積遼闊, 生產大豆、玉米
③農業現代化水平高④是世界水稻的最主要產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八百里秦川”是指( )
A.寧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成都平原 D.渭河平原
8.世界各地自然條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各區域描述正確的是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腳屋懸空架設,以木、竹為主要建材
②美國中部大平原土地遼闊,地勢低平,適合機械化生產
③泰國的傳統節日“御耕節”,人們祭祀天神,祈求好收成
④以色列利用有限的水資源發展綠洲農業,是歐洲人的“大菜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描述中,不屬于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是
A.水渠河流環繞稻田和村莊 B.農業生產主要靠機械化作業
C.人們生活水平較高 D.人們居住比較分散,來往不多
10.農業滴灌技術是指利用灌水器,將作物需要的水分和養分滴入根區土壤的灌溉方式。目前,以色列廣泛采用該技術進行灌溉。其目的是 ( )
①增大農業生產投入 ②擴大高耗水作物種植
③降低土壤鹽化程度 ④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四個選項中,能反映上海氣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2.下圖是川藏鐵路沿線剖面圖,該鐵路經過的地形區有( )
A.成都平原、昆侖山脈、青藏高原
B.成都平原、橫斷山脈、青藏高原
C.成都平原、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D.成都平原、祁連山、柴達木盆地
13.圖中甲區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主要表現在( )
①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②渠道、河流環繞大片稻田
③農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④農業大規模使用機械生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以下關于美國和澳大利亞農業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開墾梯田種植莊稼 B.都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
C.都投入大量的勞動力 D.都通過海水淡化灌溉作物
讀某科考隊地理考察路線圖,回答下面題目。
15.科考隊考察的大洲是
A.非洲 B.北美洲 C.亞洲 D.南極洲
16.科考隊途經的四個考察點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起點①所在的大平原上的主要農作物有
A.玉米、大豆、水稻 B.玉米、大豆、小麥
C.玉米、小麥、水稻 D.小麥、大豆、水稻
18.如果科考隊繼續往北考察,將會到達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19.下列屬于地形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實例有( )
①我國南方地區的居民屋頂坡度大 ②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
③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 ④分布在山谷中的鄉村聚落的形態一般呈帶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場景,錯誤的一項是
A.他們所住的房屋通常以竹、木為材料,通風透氣
B.他們居住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且和諧
C.他們以手工勞動為主,精耕細作,但人均產量不大
D.遇到豐收時節,人手不夠,會雇用大量的農業工人,機械化作業
21.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這種地形是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
甲、乙兩地為世界著名平原,回答下列各題
22.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玉米 C.水稻 D.高粱
23.下列關于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東半球
B.甲地的主要主要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等農作物
C.甲地是熱帶季風氣候,乙地是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D.甲、乙兩地在農業生產上都以人工勞動為主
24.讀某國沿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內華達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
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
甲、乙、丙三地為世界著名平原,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25.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大麥 C.水稻 D.馬鈴薯
26.對甲、乙、丙三平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甲、丙兩平原瀕臨太平洋 ②甲、乙兩平原位于北半球
③乙、丙兩平原位于中緯度 ④人口密度甲最大,丙最小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27.【關注區域】
材料一:2022年2月爆發的俄烏沖突引起世界關注。烏克蘭在歐洲東部,位于北緯44°---52°之間,與俄羅斯緊鄰。烏克蘭農業十分發達,素有“歐洲糧倉”之稱,全國大部分土地是平原,其中農業用地占國土面積70%,黑土地占世界黑土地總量23%。農作物以小麥、大麥、玉米等為主。
材料二:讀烏克蘭地形、氣候圖(如下圖)
材料三:烏克蘭已形成鐵路,公路,內河,海運,空運及管道運輸齊全的交通系統,;烏克蘭工業有冶金、機械、航空、造船、化工等,曾是前蘇聯的重要工業基地。
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請你從地形、氣候兩個角度分析烏克蘭能成為“歐洲糧倉”有利條件?
(2)概括材料三中烏克蘭區域發展特點。
(3)通過上述材料與分析,請你總結出“如何認識區域”的方法?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美國本土地形圖和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
(1)根據美國本土的地形圖和農業帶分布圖可以看出,美國本土的地形特征主要表現在:西部是高大的____,中部是廣闊的____,東部是低矮的____,棉花帶所處的地形區主要是____。(均填寫地形名稱)
材料二 棉花是一種原產于亞熱帶的植物,光照、熱量充足地區適宜棉花生長;耐旱、忌漬,但在生長期有一定的需水量。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從地形、河流兩方面說說為什么美國南部大面積種植棉花。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2.D
3.B
4.B
5.D
6.B
7.D
8.D
9.A
10.D
11.D
12.B
13.B
14.B
15.B
16.A
17.B
18.B
19.D
20.D
21.A
22.C
23.C
24.A
25.C
26.C
27.(1)地形:以平原為主,土地遼闊,地勢低平,黑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機械化生產;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2)交通四通八達;工業發達。
(3)確定區域位置與范圍;評析區域自然條件;關注區域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
28.(1)山脈,平原,山地,平原。
(2)地形以平原為主,適宜大規模種植;大河(密西西比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