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閃閃的星星》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閃閃的星星》是浙美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第十二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主要利用人們的“視覺暫留”原理制作的一種小玩具。材料簡便、制作簡單、課堂效果明顯,也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對動手制作能力有一定基礎,好奇心強,活潑好動。隨著美術素養的提升,對美術作品的體驗、感受、探究、創造等能力也逐漸增強。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對圖形的發散思維,在作品欣賞與美術創作活動中逐漸培養他們的美術欣賞能力和創新表現能力。教學目標:1.了解視覺暫留原理, 制作簡單的動畫玩具。 2.能根據同一制作原理,設計不同創意的玩具,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 3.能將美術和科學結合學習,培養綜合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根據視覺暫留原理,設計制作簡單的玩具。 難點:巧妙運用視覺暫留原理,設計制作有創意的玩具。教具、學具:學生:白色卡紙、彩色筆、雙面膠、小棒或鉛筆。 教師:課件、范作。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1、我們仰望天空,你有發現什么?(月亮、星星)對啊,夜空中群星閃閃,夜晚的天空是多么的美麗。2、誰能說一說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樣子的? (一閃一閃的、亮晶晶的、發光的……)二、激趣引題。1、課件出示圖片 師:有一顆星星它也想發光,可是它缺什么?(光芒) 怎么給它加上光芒?(學生出主意,老師表揚)2、師出示教具,表演。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顆星星,我要給它變出光芒。瞧?。ㄞD動卡片,變出光芒) 師:誰發現了老師的秘密?它怎么發光? (學生思考發言,反面畫了光芒。探索讓星星發光的技巧) 3、師小結:這是我們的眼睛在作怪,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作“視覺暫留原理”,這個玩具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閃閃的星星”。我們不僅能讓星星發光,還能變出很多魔術。 師: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個原理來學習《閃閃的星星》這一課,并制作一個新玩具。(師板書課題“閃閃的星星”) 三、小組研究,探索方法。 1、師出示范作。 師:老師帶來了許多的玩具,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在玩的時候請思考,制作這樣的一個玩具需要哪幾個步驟?可以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 2、范作分發給小組,小組討論制作步驟。 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示范制作步驟。課件出示總結出三個步驟。(以閃光的星星為例子)第一步:在一張對折的紙上,分別畫上星星及光芒; 第二步:將小棒用雙面膠固定于畫紙中間,同時把紙的另一邊也粘貼好。 第三步:輕輕轉動,星星就會發光啦。 4、反饋學習情況:(1)你學會了嗎?誰來說說看。(2)制作過程難在哪里?要注意什么? 三、練習與嘗試。 1、師:你們想動手試試看嗎?在制作之前老師要先考考你。敢接受挑戰嗎?(1)第一題課件出示四顆星星,問這些“閃光的星星”該如何設計?(學生先思考,然后小組派同學板演設計圖。師生共同評價。) (2)第二題出示兩組六幅圖片,要求學生在紅框框和藍框框中找出有聯系的圖案,想像轉起來的效果。(學生思考,小組討論,然后發言回答。)2、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棒,老師要祝賀你們通過了挑戰。 四、學習建議。 創作建議分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任一。 (1)可學習書本上的或老師的作品制作一個簡單的“閃光的星星”。 (2)用“閃光的星星”這種玩具的制作原理做一個與別人不同的玩具。 五、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展示與評價。 1、出示評價建議,樹立評價標準:①作品設計的圖案是不是有聯系;②設計出來的內容是不是有趣。請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互評,每組推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2、展示的學生自我介紹:我做了什么?同學們對展示的作品進行評價討論。 3、師小結:同學們的表現都很出色,設計出很多新玩具。真是了不起。 七、拓展。 能利用“閃光的星星”這個原理制作出別的類型的玩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