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初中歷史中考專題復習中美關系(1)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侵略中國。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2)1922年,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為美國在中國的侵略擴張提供方便。(3)二戰中聯合打擊法西斯;二戰結束后的扶蔣反共政策。(4)新中國成立后遏制中國的冷戰政策。(5)中美關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訪華;(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7)目前影響中美關系的主要因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問題、臺灣問題、人權問題。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最主要、最核心的問題?,F階段美國對臺軍售、維護臺灣“不統不獨”等問題的實質是為了維護美國全球戰略。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重要會議歷史時期 名稱 時間及地點 意義或歷史作用黨的創建時期 中共一大 1921.7上海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共二大 1922.7上海 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共三大 1923廣州 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八七會議 1927.8 漢口 是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轉折點遵義會議 1935.1 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中共七大 1945延安 為爭取抗戰勝利和實現中國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新中國成立后 中共八大 1956北京 為我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12北京 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此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共十二大 1982北京 從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把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旗幟。中共十三大 1987北京 正確分析了中國國情后,指出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制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中共十四大 1992北京 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還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中共十五大 1997北京 這是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它為我國在二十一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指明了方向,描繪了藍圖,吹響了號角。中共十六大 2002北京 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七大 2007北京 提出科學發展觀中共十八大 2012北京 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九大 2017北京 當前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國近現代民族精神1、五四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颍簮蹏髁x,民主與科學,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勇于探索和創新,追求真理敢于反傳統,個性解放、宣揚個性等。2、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3、長征精神——①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②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③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④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⑤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4、抗日精神——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民族團結。5、抗美援朝精神——①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②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③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④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⑤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6、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精神。7、鐵人精神——“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干事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創業精神。8、抗洪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9、“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作,勇于攀登。10、抗非典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防治、戰勝“非典”、舍生取義、自覺奉獻。11、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12、近代化精神——探索救亡圖存的精神,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的精神。15、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