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美術 全冊(1-17課)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美術 全冊(1-17課) 教案

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教案
第一課 影子的游戲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通過描畫自己的影子,感受圖形的外形美。
2、知識目標:通過和添加的表現手法,對簡潔圖形的藝術美有初步的了解。
3、能力目標: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進行添加和組合。
教學重難點:在投影儀或燈光前做各種動作和姿態,也可剪影或畫影子,啟發想象,大膽構思。
課前準備:收集剪影作品、尼龍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1、出示范畫,通過投影儀觀察和描畫影子。通過陽光照射觀察和描畫樣子。觀察自己和大樹及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
2、再造影子
通過對物體的旋轉,觀察由此而產生不同的影子變化,了解物體外形結構與影子之間的關系。
3、創作影子
學生在太陽下做出各種形體姿態,互相描畫,創作出美麗的影子。
4、美化影子
在描畫影子的畫中進行聯想和添加,使它成為一張完整的創作畫。了解中國皮影戲,試著做做皮影的形象。
5、作業要求:(1)、合理的構圖,使影子作為主體鮮明而飽滿的畫出來。(2)、描畫的影子清晰,造型基本準確。(3)、在影子造型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大膽添加和美化。學生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6、展評小結
(1)展示與欣賞
(2)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7、板書設計(略)
8、課后小結
同學們通過描畫和添加對簡潔圖形的藝術美有了初步了解。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進行添加和組合效果不錯!
課后反思:整體繪制不錯,形狀、色彩也比較鮮明突出,但個別同學在色彩上有越界現象,應予以糾正。

第二課 走近大自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運用自然界隨手可得的材料進行造型游戲。
2、能力目標:同學之間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作品。
3、德育目標:走近自然,更加熱愛自然。
教學重難點:
充分利用當地各種自然材料,如沙、雪、泥堆造各種造型。啟發大膽構思進行想象。
教具學具:學生自行攜帶各種廢舊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紙、繩子、彩色塑料紙……)教材、演示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藝術作品等圖片
二、講授新課沙雕是一種以沙和海水為基本材料的雕塑藝術,它通過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種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為材料,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粘合劑。作品完成后經過外表噴灑特定膠水加固,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可以保持幾個月。沙雕屬于大地藝術的一種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其體積的巨大是傳統雕塑難以比擬的,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沙雕是一門邊緣藝術,融合雕塑、繪畫、建筑、體育、戶外娛樂等各大元素。一般的愛好者不需要特別的專業訓練,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大地藝術沙雕作品講解。
三、討論小朋友們今天你是不是也想來試一試呢?我為同學們準備了一個可以讓你們揮灑的好地方——沙坑。
1、指出活動地點,根據你手中的材料,你有什么設計思路?
2、來到活動地點,進行自然分組,劃分各組活動場地。并進行討論,根據組里的材料進行創作。
3、分組進行拼擺造型游戲。
活動前進行安全教育;不打斗、不攘沙、不扔東西。(各組指定地點活動)師巡回指導,注意學生安全。
4、展評之后收拾與整理。(展示時進行互相評價,適時表揚鼓勵)。
5、進行小結。
6、板書設計。
課后小結:
同學們能夠用自然界中唾手可得的材料進行造型游戲,他們能夠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作品。

第三課 花地毯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地毯的實用性和裝飾性。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運用剪貼及繪畫方法來設計一塊小地毯。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用許多“小地毯”拼成一張大地毯,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是否能積極參與討論、繪制、拼貼、欣賞等活動。是否能選擇或創造出富有特色的圖案。
2、啟發想象大膽創新。
課前準備:
1、收集一些剪貼和繪畫的“小地毯”范例,演示工具,各種顏色的紙。
2、學生準備舊掛歷、畫報、油畫棒、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1、欣賞:教師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發到各組,小組欣賞交流。2、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花地毯?搶答:剪貼、繪畫。
二、講授一加一等于二,無數塊花紙片就變成了一塊美麗的花地毯,你說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僅僅是因為它很漂亮嗎?更在與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裝飾房間。剛才我們一起討論出制作“小地毯”可以運用剪貼、繪畫的方法來綜合設計,可以選擇不同的圖案和色彩來表現自己的獨特設計。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來欣賞一些圖片。1、地毯的圖片2、圖案的書籍3、民間剪紙作品??戳诉@些圖片,你有什么啟發?你想怎樣設計自己的花地毯?(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三、指導制作
選底色: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紙張做地毯的底色。先選擇花紋的顏色,要和底色成對比色,使花紋更加突出。再設計裝飾圖案。
四、教學拓展:
可以利用各種方法師出示一個帶花邊的大底板,同學們將小地毯拼成一塊大地毯。
五、收拾與整理:每組一個紙簍將廢紙收拾干凈。
六、展評小結: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課后小結:同學們通過學習能夠運用剪貼及繪畫方法來設計一塊地毯,效果鮮艷,不錯。
反思:學生繪制形狀較好,個別同學存在著色彩單調,不鮮艷。對此我及時指點和演示,學生認真修改。
第四課 分一分、變一變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引導學生回憶分蛋糕與吃蛋糕時的喜悅。
2、能力目標:激發學生的想象,并描繪出造型各異的蛋糕。
3、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組合成新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重點:畫出圓形的蛋糕,然后用剪刀剪開,再排列,組成新的畫面。
難點:啟發想象,大膽創新。
教具學具:
1、教師準備蛋糕的范畫、各種顏色的紙。
2、學生準備油畫棒、剪刀、膠水、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分析
1、提問生日蛋糕的用途?吃蛋糕的心情?
生:搶答
2、你吃過或見過什么造型的蛋糕?
生:搶答,圓形、桃心形、方形。
3、蛋糕的種類和作用?生日蛋糕和結婚蛋糕等等、烘托氣氛,表示紀念意義。
4、指導繪制蛋糕:
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蛋糕?蛋糕上都能畫些什么?除了繪畫,你還能用什么方法裝飾蛋糕?
二、指導創作
1、指導切割蛋糕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切割方法。
2、指導拼擺方法:學生自由拼擺,還可以添點背景。
三、收拾與整理:
每組將廢物收拾干凈,扔進紙簍里。
四、展評小結: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五、板書設計:(略)
課后小結:
同學們通過本課學習,采用多種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組合,體會到分蛋糕時喜悅的心情。
反思: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氣氛積極主動,個別同學繪制作品時,在色彩選擇上沒有選擇鮮亮的色彩,應予以糾正。
第五課 有趣的半圓形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把 半圓形進行添加,組合變化出不同的景物。
2、 能力目標:通過對半圓形的設計,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3、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感受物體的外形美。
教學重點:用半圓形變化出各種動物或物品,添加組合成各種畫面。
難點:啟發想象大膽創新。
教具學具:
師準備印有若干半圓形的紙、范畫各種顏色紙等。生準備舊掛歷、畫報、油畫棒、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分析
1、討論與發言:半圓形都適合組成哪些動物?景物?(學生自由搶答)。
2、欣賞與啟發:
師出示范畫,引導創作思路。生發言講解自己的創作思路,相互提示。
二、講授欣賞生活中各種半圓形的動物、物品、拓展學生的思維。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想象游戲:老師發給學生每人一張印有若干半圓形的紙,同學們在半圓形上添畫出各種景物,再進行交流,比一比看誰變化的最多。(有的變成了小刺猬、小汽車、小烏龜、小玩偶……)
剛才我們小朋友用的是繪畫的方法,想想我們還學過什么方法可以來設計呢?——剪貼
今天老師帶了幾個小玩偶,你們喜歡嗎?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出來的,用半圓形的卡紙做身體,裙子等,上面再裝上頭部。我們比較一下它和平面剪貼有哪些區別,分組討論設計制作方法。
三|、指導創作布置作業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設計制作一個半圓形的物品,也可以用半圓形變化出各種動物或物品,添加、組合成畫面。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講評(師生講評)
六、收拾整理,進行小結
課后小結:同學們能夠運用半圓形進行添加,組合,變化出不同的景物。效果不錯!
第六課 摸一摸,畫一畫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身體的觸覺。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述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展視覺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能否采用繪畫與其他造型方法結合運用。
2、是否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并激發出想象、創新的熱情。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表示身體觸覺的圖片資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
2、學生準備鉛筆、蠟筆、彩色水筆、絨線、棉花、石頭、木片、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感受
1、引導學生逐張觀察感受范畫,你在這張畫中找到了什么樣的感受?(生回答)
2、摸一摸:
老師帶來了很多好玩的東西,我要請你閉上眼睛來摸一摸,看你摸到的是什么?摸上去你有什么樣的感受?(教師提供喲粗燥、光滑、堅硬、柔軟、震動……的物品)
二、指導學生進行嘗試與感受
講授新課畫畫就是表達你內心的感受的,剛才我們都摸了一下桌子,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呢?是光滑的,堅硬的,有棱角的,冰冷的,這些感受我們可以怎樣來表達呢?
我們可以選擇線條、顏色、不同的筆觸、用點、面、或其他材料來表現。現在就請用你最自由、最舒服的方式來表現你剛才的感覺。(學生自由用點、線、面、顏色來表現)
四、筆觸的掌握、色彩的不同運用,快速流暢的運筆可以造成光滑的觸覺,短促凌亂的色點可以產生粗燥的觸覺,堅挺的直線結構易產生硬朗的觸覺,蓬松的曲線組合會有柔軟的觸覺。
五、布置作業選用學生自己喜愛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拼貼等造型手段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
六、學生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七、講評:師生共同講評作品的優缺點,同學到展臺前展示作品,說一說我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
八、教學拓展:欣賞畫家的抽象繪畫作品,引導學生感受色彩的表現力。
小結:同學們通過本課學習能夠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身體的觸覺感受。
反思:學生繪制形狀較好,點線面應用能較好的體現各種觸覺給我們的感受,個別同學在繪制線條時,有些雜亂無章,應予以糾正。
第七課 紙風鈴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風鈴的外觀、造型結構的特點及作用,培養孩子熱愛觀察,細心觀察的習慣。
2、能夠根據收集到的物品進行合理想象,用添加、組合等方式設計制作紙風鈴,培養孩子制作的樂趣和能力。
3、用剪(撕)貼、繪畫等方式來美化紙風鈴,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記憶生活中風鈴的種類,了解風鈴的基本結構,學會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材料、廢舊物,制作和裝飾紙風鈴。
難點:學習紙風鈴的串聯方法、各種材料的配合使用,制作形式新穎的紙風鈴,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收集一些彩色紙、吸管、麥桿、果核、落葉、野花、紐扣、貝殼、小石子及針、線、透明膠等工具材料。
2、老師準備風鈴、紙杯、細繩、彩色卡紙、剪刀膠水、針線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分析:
1、師出示多種掛飾范例:
討論哪些物品可以成為掛飾?你準備做一件什么掛飾?(項鏈、手鐲、手鏈等等)
2、都有哪些物品適合制作掛飾?紙材、針線、塑料管等等。
看一看自己手中的材料適合制作哪一種掛飾?
學習穿針引線和打結,師演示學生練習。
二、指導制作
1、技巧設計的指導:規律性:左右對稱‘材料統一或少數幾種,避免雜亂無章。
2、學生根據自己手中的材料進行創作,每位同學制作1-2件作品。
三、收拾與整理
四、展評小結
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五、板書(略)
六、課后小結:同學們根據學習任務,收集的工具材料串起來,制作小掛飾。美化了環境,效果好!
七、課后拓展在節日里,制作一串精美的掛飾,送給朋友和師長同學們根據學習任務,手機的工具材料串起來。制作小掛飾。美化了環境,效果好。
第八課 瓢蟲的花衣裳(一)
教學目標:
1、觀察了解瓢蟲的特征,學會繪制漂亮的瓢蟲。
2、欣賞和感受瓢蟲美麗的花衣裳,嘗試采取多種多樣的繪制方式,大膽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瓢蟲。
3、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美——熱愛美——創造美這一過程樂趣。教學重難點:
重點:表現出有趣、漂亮的瓢蟲。
難點:表現的瓢蟲與眾不同。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圖畫紙、范畫、演示工具、水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分析:(認識瓢蟲)
1、身體結構形狀:
身體——圓形 頭——半圓形
觸角——兩條 腿——六條
2、外觀特點:
身上有斑點,例如七星瓢蟲等。
3、生活習性:
屬于昆蟲,生活在植物叢中,大多數瓢蟲以,吃蚜蟲為主,是益蟲。
4、 確定創作的內容:
瓢蟲在哪里,干什么,右擊自己、有幾只?
二、指導創作與繪畫:
1、指導畫瓢蟲:
順序:身體——頭——眼、觸角——四肢——斑點。
2、同學們自由創作:
畫一幅擬人性質的有關瓢蟲的兒童畫。
3、師巡回輔導,個別指導。
三、展評小結:
1、展示與欣賞。
2、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四、板書設計(略)
五、課后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參與性較高,大部分同學塑造的都較好,個別同學繪制形狀欠佳,應予以糾正。
第8課 瓢蟲的花衣裳(二)
教學過程:
1、 觀察與思考:
1、 出示幾種范例學生欣賞激趣。問題:他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生搶答。
2、 思考:
這些材料為什么適合做瓢蟲?他們哪些地方符合瓢蟲的身體結構特征?生搶答。
3、 講解幾種玩具瓢蟲的制作方法:
紙貼瓢蟲:用手工紙剪出瓢蟲身體的各個部位,再進行粘貼組合。
2、 指導制作:
1、 瓶蓋瓢蟲:用圓形瓶蓋做瓢蟲的身體,在用手工制紙進行各部位的裝飾。
2、 毛線瓢蟲:用毛線球作瓢蟲的身體,再用手工紙進行各部位的裝飾。
3、 學生進行自由創作,教師指導。
3、 整理與收拾:要求學生將廢舊物收拾干凈。
4、 展評小結: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5、 板書設計略
6、 課后小結:在這節課上,同學們進步了一大塊,作業效果要比上節課好多了。
第九課 生活中的趣事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回憶生活中各種奇聞趣事,體驗生活中點滴樂趣。
2、指導學生創作一幅《生活的趣事》的繪畫作品。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創作出充滿童趣的兒童美術作品。
如何啟迪學生大膽想象。
教具學具:
1、教師準備兒童畫作品、各種顏色的紙。
2、學生準備油畫棒、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范畫,欣賞激趣導入新課。
二、觀察與思考
1、師出示一副學生的繪畫作品,啟發學生看看說說畫上所表現的故事,生積極舉手發言。
2、師運用多媒體指導創作的方法,明確主題,確定人物,添畫相應的背景。
3、比較欣賞:師出示一副兒童畫作品,生分析與討論作品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師歸納學生的評述,提出創作要求。生進行自由創作。
三、課后拓展
引導學生用其他的表現方法進行創作。
四、展評小結:
1、展示與欣賞
2、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五、版書設計(略)
六、課后小結:
整體上作業繪制效果良好,個別同學繪制形狀欠佳。
課后反思:在繪畫內容上,同學們描畫的人物很有趣,動態可愛簡單。在顏色上還應多一些色彩來豐富畫面。
第十課 泡泡飛呀飛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2、引導學生想象泡泡飛起來的時候,透過泡泡會看到什么樣的情景,并通過討論相互啟發,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引導學生試著用各種材料表現泡泡的特征、及泡泡與人、建筑、動物等各種物體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是否能大膽的想象和表現自己的想法。
2、是否能開動腦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創意。
3、是否在泡泡裝飾上能采用夸張手法,表現出新穎的特征。
課前準備:
1、要求學生每人帶一只可以吹泡泡的物品,大小不同色彩各異的塑料袋。
2、老師準備色彩紙,圖釘、氣球等。
教時數:2教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組織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觀察泡泡飛動的情景。邊玩吹泡泡游戲邊觀察:你在飛起的泡泡中看到了什么?
三、新授泡泡把我們抱在了懷里。有的小朋友覺得泡泡是五顏六色的,泡泡是透明的,泡泡飛到哪里,就會有景色在泡泡里,就像凸透鏡一樣。
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泡泡被風吹起來了,它吹到了哪里,你希望它里面有什么景色呢?
這些美麗的景色我們可以用繪畫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欣賞書中圖例,除了用繪畫的方法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呢?可以用氣球、塑料袋、圖釘等材料來表現泡泡的特征,還可以在這些物體上裝飾、美化,表現泡泡新穎有趣的特點。欣賞圖例4、5、6
四、布置作業先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泡泡的特征。
注意點:表現出泡泡里面的景色。顏色要豐富。構圖要飽滿。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所帶工具材料。
二、復習導入
1、組織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觀察泡泡飛動的情景。邊玩吹泡泡游戲邊觀察:
你在飛起的泡泡中看到了什么?
2、假如泡泡飛到了我們凱旋王國,你最希望里面是什么景色?
三、學生繼續作業。先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泡泡的特征。注意點:表現出泡泡里面的景色。顏色要豐富。構圖要飽滿。
五、學生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六、講評
七、小結
這節課作業,大部分同學塑造的都較好,個別同學繪制形狀欠佳,色彩不夠豐富,應予以糾正。
第11課 太空里的植物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對太空里的植物進行想象、設計。
2、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導學生體驗想象和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
1、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是否能積極動腦,大膽構思、創作。
3、是否能充分利用各種材料。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一些彩紙、吸管、橡皮泥、KD板、陶泥、噴壺等各種材料。
2、學生準備水彩筆,墊板、報紙。
教時數:2教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
創設情境讓每位學生做一回太空人,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太空里看到哪些奇異的植物。
討論并相互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要求與常規植物有不同的地方。
二、講授你覺得太空中的植物應該是什么樣的?
顏色很奇特,五顏六色的,形狀很怪異,有很多手和腳,還會說話……
現在請小朋友們將你想到的太空植物畫一個草圖,并在小組里交流,修改。
剛才我們一起討論出太空里的植物大概是什么樣的?,F在老師請小朋友來欣賞一些圖片。
這些圖片給你什么感受?如果由你來畫你會怎樣來畫。
三、布置作業學生運用畫的方法來設計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里的植物。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講評六、小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上節課我們做了一回太空人,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太空里看到各種奇異的植物。這節課我們用手工的方法來表現太空里的植物。
二、講授你覺得太空中的植物應該用什么材料來表現最好呢?
可以用五顏六色的橡皮泥,彩色紙或者陶泥,以及其它的廢舊物……
表現太空里的植物,最主要是要表現出它的奇怪?,F在請小朋友們欣賞圖例:
小組里交流,討論,修改并研究出自己做的植物的方案
。三、布置作業
學生運用自己準備的材料來大膽設計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里的植物。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作業指導要點:
1、根據自己的設計,通過彩色橡皮泥的捏、接、做出太空植物的主體,并適當加些其他的材料如彩紙、吸管等作為點綴。
2、可用彩紙卷成太空中植物的形狀,如喇叭形,并用各色彩紙條卷成圈,粘在喇叭形的太空植物上作為點綴。
3、將KD板做成太空植物的主干,再將彩色橡塑板剪成須狀,作為枝干點綴物。
五、講評
六、小結
反思:這節課作業,大部分同學塑造的都較好,個別同學繪制形狀欠佳,色彩不夠豐富,應予以糾正。
第十二課 媽媽的節日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讓學生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感受母愛的崇高和偉大。
2、知識目標: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媽媽的辛苦與喜好。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媽媽的辛苦與喜好。
難點: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用不同的繪畫方法表現媽媽的生活。。
教具學具:
水彩筆、記號筆、蠟筆、油畫棒、繪畫紙彩紙、媽媽工作時的照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出示范畫圖片進行激趣欣賞。
二、啟發與引導
1、你知道母親節這個節日嗎?母親節在什么時間?師:母親節是五月份的第二星期天。
2、小組交流:我想做一件什么禮物送給媽媽!(根據自己手中的材料)。
3、集體交流:我們都可以送給媽媽一些什么禮物?(賀卡、粘貼畫等)。
三|、指導制作
學生自由進行制作,根據自己手中的材料進行創作,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賀卡、粘貼畫、立體賀卡、剔色畫、黑白(彩色)版畫,及各種小制作等。師巡回輔導,個別指導。
四、展評小結
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五、板書設計(略)
課后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興趣濃厚,繪制形式多樣,效果不錯。
反思:
在本課學習上,同學們都非常認真,興趣高漲,在運用不同繪制形式來表現課題。人物塑造大部分同學塑造的都較好,個別同學繪制形狀欠佳,色彩不夠豐富,應進行改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用工藝的方式表現媽媽的辛苦與喜好。
重點: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用不同的工藝方法表現媽媽的生活。
教具學具:范例、演示工具、油畫棒、彩紙、卡紙等手工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1、 導入
出示范畫實物欣賞,激趣導入新課。
2、 啟發與引導
1、 你知道母親節這個節日嗎?母親節在什么時間?
師總:母親節是五月份的第二星期天。
2、 小組交流:我想做一件什么禮物送給媽媽?根據自己手中的材料來制作。
3、 集體交流:我們都可以送給媽媽什么禮物?(賀卡、粘貼畫等)
4、 確定自己想要送給媽媽一件什禮物?
3、 指導制作
1、 學生自由進行制作。
2、 根據自己手中已有的材料進行創作,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賀卡、粘貼畫、立體賀卡、剔色畫、黑白彩色版畫、及各種小制作等、
3、 師巡回指導,個別指導。
4、 展譯小結:
1、 展示與欣賞。
2、 師生共同講譯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5、 板書設計:(略)
六、課后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興趣濃厚,繪制形式多樣,效果不錯!
反思:
在本節學習上,同學們都非常認真,興趣高漲。在運用不同繪制形式來表現課題,人物塑造大部分同學的都較好,個別同學繪制形狀欠佳,色彩不夠豐富,應進行改進。
第13課 各式各樣的水果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用彩泥制作水果模型。
2、能力目標:利用彩泥表現各種水果造型,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3、德育目標:鼓勵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學會用彩泥制作各種水果造型。
2、是否能積極動腦,大膽構思、創作。
教具學具準備:
師生準備一些彩泥、墊板、尺、鉛筆、牙簽、和一些實物水果等。
教學過程:
1、 導入:出示范例實物進行欣賞,激趣。
2、 觀察與分析:
1、 觀察課前準備的新鮮水果的造型與色彩,引導學生討論制作的方法。(學生自由發言)
2、 說一說你最喜歡那些水果?(搶答)
3、 師總:我們今天就嘗試利用彩泥制作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造型。
4、 展示嘗試的作品,引導學生討論思考怎樣利用彩泥制作各式各樣的水果。
5、 可以從色彩的搭配、造型擬人化等方面引導學生想象。
3、 指導制作:向學生介紹一些制作技法。團、搓、接、壓、印、刻等方法。
4、 收拾與整理
引導學生獨立制作一兩件有趣的水果,要求每組要把廢物收拾干凈。
5、 展評小結
1、 展示與欣賞。
2、 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進行思想教育。
6、 板書設計(略)
7、 課后小結:
同學們興趣高漲,繪制效果佳。個別同學形狀欠佳。
第十四 課 可愛的動物
教學目標:
1、 認識捏塑是一種獨特的造型表現形式。了解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征。
2、 觀察生活中各種動物的形象,欣賞不同造型色彩的優秀泥塑作品,運用捏、揉、搓、卷、壓、拼、繞、刻、粘等造型活動的方法,制作不同的立體彩泥動物。
3、 體驗捏塑造型活動的樂趣,通過觀察動物的可愛形象,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師:教學課件,各種動物的圖片或視頻資料,不同造型的動物彩泥作品等。
生:黏土,彩泥,牙簽,小油滾等。
重點:時捏,揉,搓,卷,壓,拼,繞,刻。粘等捏塑造型方法的運用與掌握。
難點:引導學生對動物的形體進行概括,夸張性的表現,有創意的表現捏塑動物的趣味性。
教學過程:
1. 引導學生欣賞視頻動物圖片。分組討論各種動物的造型、色彩特點、談自己對動物的喜好與感受。
2. 師生共同探討小動物的美術表現形式,引出用捏塑的方法能立體地表現各種各樣可愛的小動物。
3. 發展階段:師生示彩泥范作,師生共同探討彩泥的制作方法,(捏,揉,搓,卷,壓,拼,繞,刻,粘)等。
4. 師示范,用彩泥捏塑一個小動物。
(從色彩的搭配特點,造型的概括與趣味性,以及制作方法的運用等方面提示)。
5、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動物,獨立完成捏塑作品,師巡視指導。
6、展示與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將完成的泥塑作品以動物世界等形式展出,再由學生評選我最喜歡的小動物的方式對作品進行評價。
7、收拾與整理。
8、課后小結:
在捏制過程中,同學們認真,興趣濃厚,可以獨立完成泥塑作品,并且有的同學捏制形態生動有趣,效果佳。
第15課 乘上大船游世界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識輪船是重要的水上的交通工具。
2、 能力目標:學習用畫的法方表現輪船,進行造型活動。
3、 德育目標:鼓勵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
難點:啟發學生通過想象大膽的表現各種輪船的造型。
重點:學習輪船和海景的繪畫方法。
教學具:范畫、演示工具、課件、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1、 導入:欣賞激趣導入新課。
2、 觀察分析:
1、 通過欣賞你對輪船有哪些了解?(生舉手回答)
2、 你最喜歡哪艘輪船?為什么?(師指名回答)
3、 討論:
我們乘上大船去干些什么?(學舉手搶答)
4、大船的身體是什么形狀?(學生搶答梯形)。輪船和帆船有什么區別:輪船上有樓房,用機械動力前進。帆船上有風帆,用風力勁力前進。我們怎么裝飾我們的大船?(學生答:掛滿彩旗)。
三.指導繪畫:
1.構圖好,鉛筆起稿。
2.勾邊筆勾邊。
3、顏料或水彩筆、蠟筆等上色。
4、整理完成。
課后小結四、展評小結:
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進行思想教育。
5、 板書設計(略)
6、 課后小結:
這節課作業,大部分同學塑造的都較好,個別同學所畫線條和形狀欠佳,色彩不夠豐富,應予以糾正。
第十五課 乘上大船游世界
教學目標:
1、 學習用其他的方法表現輪船。
2、 學習用撕、剪、拼貼等方法進行造型活動。
3、 鼓勵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
重點:學習輪船的不同制作方法。
難點:啟發學生通過想象大膽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表現輪船的造型。
教具:范例、演示工具、課件等。
學具:尼龍筆、油畫棒、紙工工具等用品。
教學過程:
1、 導入(欣賞圖片,激起興趣)
2、 觀察與分析
1、 討論:我們除了繪畫的方法,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現大輪船?(生搶答)
2、 欣賞課件:課件中的范例,哪些是我們沒想到的。
3、 討論:你最喜歡哪種形式的大船?(學生搶答)
4、 檢查材料:用你手中的材料制作適合你的大船?
5、 確定制作樣式,師鼓勵生大膽創新,生進行制作指導。
3、 指導創作:
1、構思設計 2、起草高 3、剪 4、拼貼完成。
四. 展譯小結
1、展示與欣賞
2、師生共同講譯作品優缺點,進行思想教育。
五、板書設計:(略)
六、課后小結
在上節課畫基礎上,同學們對大船的結構有一些了解。并且能運用所學到的長處。構思設計一艘輪船。粘貼效果不錯!
反思:(這節課作業,大部分同學繪制的大船形狀極好,各位同學所畫線條和形狀欠佳,魚形不夠平常,態度欠認真,應與糾正。
第十六課 打開的柜門
1、 教學目標:
1、 出示多個范例,這些玩具為什么會搖?學生舉手搶答。
2、 師總結:帶有圓形或拱形的物體會搖,懸掛的物體會搖,安裝在彈簧上的物體會搖。
2、 指導制作;
1、 學習制作會要玩具:(圓筒中小動物)裁一條寬4CM的長紙條,粘一個圓筒,再畫一個小動物剪時留粘扣,粘在圓筒中。
2、 圓筒上的小丑:找一個圓紙筒,用一根牙簽橫叉在圓筒中間,在畫一個小丑把兩只腳粘在牙簽上。
3、 雞蛋殼小人(不倒翁):略
3、 展評小結: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優缺點,進行思想教育。
4、 板書設計(略)
5、 課后小結:
玩具繪制形狀較好,色彩應用搭配表現也不錯,個別學生在繪制時態度欠認真,形狀和線條缺乏次序,應予以糾正。
第十七課 會搖的玩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大膽想像與積極思考。
重點:學習幾種會搖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難點:讓學生掌握什么樣的結構才能使玩具搖起來。
教具學具:范例,演示工具,油畫棒,剪刀,漿糊,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范例欣賞激趣談話導入。
二、觀察與分析:
1、出示多個范例,這些玩具為什么會搖?學生舉手搶答。
2、師總結:帶有原形或拱形的結構的物體會搖。
三、指導制作
1、學習制作拱形的會搖玩具:
圓筒中小動物:裁一條寬4CM的長紙條,粘一個圓筒,再畫一個小動物剪時留粘口,粘在圓筒中。
圓筒上的小丑:找一個圓紙筒,用一根牙簽橫叉在圓筒中間,在畫一個小丑把兩只腳粘在牙簽上。
雞蛋殼小人(不倒翁)略。
四、展評小結: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優缺點,進行思想教育。
五、板書設計(略)
六、課后小結:
玩具繪制形狀較好,色彩應用搭配表現也不錯,個別學生在繪制時態度前認真,形狀和線條缺乏次序,應予以改正。
第十八課 電腦美術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打開電腦并進入操作系統畫面。
2、能力目標:指導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簡單的繪畫游戲。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感受電腦美術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是否能利用矩形、橢圓形等工具進行繪畫創作及相關知識的學習。
2、是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地思考和表現。
教具學具:師準備電腦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電腦軟件硬件設備及教材。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范畫欣賞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二、師演示:
1、介紹繪圖工具,鉛筆、橡皮、放大鏡、刷子、文字的插入、線形的選擇。
2、講解shift鍵的功能與用途:圓與橢圓,長方形與正方形。
3、整理大小和微移:指針拖動的兩種使用方法。利用鍵盤上的移動箭頭進行微移。
4、幾種編輯的使用方法:
復制——粘貼——移位
旋轉:選中——繪圖——旋轉——雙擊確定
5、著色的幾種方法:
顏色填充、取色、噴槍······要求使用繪圖工具,繪制一幅色彩構成。
6、同學自由進行創作。
三、展評小結: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四|、板書設計(略)
五、課后小結:電腦作品繪制形狀較好,色彩應用搭配表現不錯,個別同學在繪制時態度欠認真,形狀和線條缺乏次序,應予以糾正。
反思:低年級的學生好動,對待事情沒有定性,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情。在電腦課上也是如此,雖然電腦對他們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那多數是在他們玩游戲的時候。根據所存的狀況,因地適宜進行指導,使他們盡量較好地完成 作業。
第19課 化裝舞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用紙工的方法制作面具和頭飾。
2、能力目標:掌握頭飾和面具的基本制作方法。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重點:設計和制作自己喜歡的頭飾和面具。
難點:制作出適合自己頭部大小的面具和頭飾。
教具學具:范例、演示工具、油畫棒、白卡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導入新課。
二、思考分析:
1、先讓學生討論一番,什么是化妝舞會?自由發言。
2、師總結生剛才的發言,把喜歡同一故事情節的同學分為一組。喜歡獨立表演的同學自己為一組。
三、指導制作頭飾和道具:
1、先根據故事情節在組內進行角色分工,同學再根據自己的角色制作自己的頭飾。(師演示講解頭飾的制作方法)。
2、指導制作道具:組內討論表演的故事情節都需要哪些背景道具。組內同學合作完成本組道具,并將廢物收拾干凈。
四、展評小結:
展示與欣賞,師生共同講評作品優缺點,并進行思想教育。
五、板書設計(略)
六、課后小結:這節課作業,大部分同學塑造的個性設計頭像較好,個別同學設計的形狀欠佳,色彩不夠豐富,應予以糾正。
第20課 漢字中的象形文字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欣賞中國古代的象形文字的獨特美感。
2、能力目標:在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可以把哪些變成文字,說說自己認識的象形文字。
3、德育目標:通過欣賞中國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欣賞古代象形文字,使學生得到啟示,創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進行大膽夸張表現。
2、根據要表達的物象的形體特征展開聯想,運用象形造字方法進行大膽創作,表現出新穎有趣的作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底紋變化的各色彩紙,教科書,油畫棒、鵝卵石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猜一猜。
1、欣賞一段動畫片,看片找字。告訴學生畫面中的造型全部是由漢字組成,請同學猜一猜,看看不同的形象分別是哪些漢子?
2、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如何找出來的?
3、象形文字是我們的祖先通過描摹事物形狀而發明的古文字,它就像畫畫一樣生動形象,美麗有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4、板書課題:《漢字中的象形文字》
二、講授新課
1、PPT展示圖片,了解象形文字的產生。
2、欣賞數字動畫,玩接龍游戲,感受象形文字的演變軌跡。
3、比較分析,突出我國象形文字的特點。
4、學習象形文字的造字方法進行創作。
(1)學生構思,展開想象編故事,老師演示共同完成。
(2)運用平時學過畫面組合的基本方法:夸張、大小、疏密等將字畫組合。
(3)在有底紋變化的彩紙上用黑色油畫棒直接勾畫,將筆畫加粗突出,再用白色在筆畫周圍潤染,形成主體突出色彩變化豐富的效果。
5、欣賞大師和學生作品。
三、播放音樂學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1、作業要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象形文字展開聯想,進行字畫的重新組合,要求構圖飽滿,富有新意。
2、輔導要求:
抓住主要特征進行夸張變形,鼓勵學生不受拘束,大膽構思創作。
四、展示與講評:師生互評相結合。
評價要點:1、能夠抓住事物特點創造性地大膽用線表現。
2、巧妙的把文字與畫相結合創作出有情趣的美術作品。
五、擴展延伸
六、總結
象形文字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文化財富,雖然距離現在已經很久遠,但是作為中華文明的顯著標志,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來認識了解它!
七、板書設計(略)
八、課后小結:
這節課整體結合漢字的結構和書寫順序,來了解漢字的演變發展過程,作業大部分同學繪制的較好,個別同學表現的字體結構安排欠佳,色彩不夠豐富,應予以糾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北票市| 年辖:市辖区| 黄平县| 富川| 福清市| 太保市| 洛宁县| 潼关县| 丘北县| 维西| 泾源县| 石棉县| 全州县| 温州市| 焉耆| 五华县| 缙云县| 盐山县| 长葛市| 沽源县| 咸宁市| 合水县| 瓦房店市| 蓝田县| 定边县| 高淳县| 兖州市| 嘉鱼县| 来宾市| 防城港市| 广安市| 夏邑县| 霍林郭勒市| 民丰县| 冷水江市| 辉南县| 邵阳市| 吴忠市| 饶河县|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