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風 來 了一、教學目標:1、通過尋找、觀察、體會等豐富學生對風的感知,了解風的形成和風的種類。2、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體驗美術的樂趣,表現自己對風的感受、心情,通過學習用線條和物體來描繪對風的形體特征畫法和表現風的感覺。3、培養學生的語言、想象能力和探索自然的興趣,表現身邊的事物的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使學生體會風的形態,認識線的表現力以及利用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風的印象。難點:風來時,不同事物、動物和人物形態變化的描繪。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感覺風、發現風1.多媒體播放視頻動畫,讓學生觀看,引入課題《風來了》。①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部有趣的動畫片,邊看邊觀察視頻中的風是朝哪個方向刮過來的?(右邊)② 這是哪一部動畫片的情節?(白雪公主)學生的回答接近答案即可。(師不需問多了同學和重復答案,要求簡要明了)2.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一起探討風來了的畫法。 (板書貼上課題)二、了解風的形成和種類師:同學們,課前你們在微課中了解了風的知識,請你們回答下面幾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圖片)① 風是怎么形成的?(是由于云冷熱分布不均而產生空氣流動形成的。)② 風的種類?師在黑板上貼上微風、狂風、龍卷風(豎著)③ 我們來欣賞下面幾組圖片,傾聽風的聲音,說一說分別表現的是什么風類?學生答:微風師:通過什么物體觀察到了是微風?生:湖面上有波紋,樹葉輕輕的擺動。你是如何辨別出狂風的呢?狂風 (人物頭發、衣服大幅度的飄動。女孩用力抓住手中的雨傘)怎么看出是龍卷風的 龍卷風(房屋被摧毀了,樹桿連根拔起。電閃雷鳴,出現了卷卷的漩渦)注意:圖片分析時間不要過久,突出重點。三、學習用線條和物體表現風的感覺。1.師:觀看微課,一起學習用線條表現風的感覺。學生觀看時,教師講授并引領學生一起手指凌空表現風來了的畫法。手指轉動表現龍卷風(教師語言親切有趣)2.我們知道了怎樣用線條表現風,接著我們用物體來表現風。教師想請一個學生上臺,和我一起同時表演風來了人的動態和表情變化。(出示兩把雨傘)微風—傘輕輕的飄動狂風—手緊緊握住傘并擋住頭,身體半躬著腰龍卷風—傘吹向頭的后面,身體與傘以轉圈的形式被卷入空中,人飛起來了。(教師的肢體動作夸張表現,自信大方,不能拘束。不要問學生誰表演的好,表揚上臺的學生就行。)3.師:老師看出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也想來演一演,那么請同學們站在原地跟隨老師一起來表演。(師不拿雨傘和學生表演不同風的動作,讓學生感受風)師夸贊全班學生表演的都非常好。4. 出示圖片,學生思考。① 師:現在老師要考一考同學們了,誰能告訴老師,微風來了物體有什么變化?衣物輕輕的飄動② 師示范一副作品:狂風來了,樹的樹干會有什么變化呢?學生說樹干,教師畫出樹干傾斜的方向,學生說樹葉教師畫出葉子的變化。(葉子畫多些,地面畫草的倒向) 引導學生明白物體朝同一個方向吹。師:我們來看這組圖片,狂風來了這些物體有什么變化?衣物全部朝一個方向吹③ 同學們小組探討一下:龍卷風來了物體有什么變化?龍卷風來了,物體擺動的幅度很大,物體都被卷到空中去了。四、欣賞作品,創作表現風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怎樣用物體表現風的感覺了嗎?請欣賞畫家陳龍、周若蘭的作品,看看他們是怎樣用物體表現風的?大風來臨,作品中的人和物體變成什么樣了呀?誰愿意來說說?生:(風把帽子吹掉了,頭巾被風吹的飄起來了,人都是用手用帽子擋著風往前走,還有的逆風而行。。)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做出人物動作。2.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們又是怎樣用物體表現風的?(讓學生直觀感受風,教師盡量少說)(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通過報紙隨風揚起、 頭發、衣服及大樹大幅度擺動等這些現象都可以感覺到風的存在。掌握怎樣用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風。)3.師:看完了小朋友的作品,你們都想表現風來了的情景了吧,那么拿起畫筆開始畫吧!作業要求:根據自己的記憶想象畫一幅與風有關的畫,注意畫出風的感覺。(提醒學生只畫一種自己喜歡的風,不要把三種風都畫出來)五、賞評作品,拓展延伸完成作業的同學,將作業貼在作品展示區1、學生互評:在這么多作品中有沒有你喜歡的?請說一說理由2、學生互評:你認為哪幅作品抓住了風的特征?為什么?3、學生互評:從畫面的趣味性或者色彩方面來看,哪一幅作品打動了你?(贊美別人)4、學生自評:有沒有自告奮勇的同學上臺,夸一夸自己的作品呢?畫的好的地方在哪里?4.教師評價:對學生作業做簡單評價。5.教師小結: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相當出色,同學們的作品都具備了一定的想象力,畫出了自己對風的真實感受。老師希望同學們今后能更多的去尋找身邊美的事物,善于去發現美,感受美,相信我們的生活將越來越美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