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邏輯”的多種含義一、教學目標1、識記“邏輯”的四種主要含義。2、什么是狹義的邏輯學?什么是廣義的邏輯學?3、什么是推理結構?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什么?4、什么是論證和論辯?5、學習形式邏輯的意義是什么?二、核心素養1.科學精神:正確理解邏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等相關知識。2.公共參與:自覺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讓思維合乎邏輯。三、教學重難點1.關于邏輯的多種認識的誤區2.狹義邏輯和廣義邏輯四、課前準備教具:黑板、粉筆、多媒體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所以,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使拉法格有生以來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世界歷史的邏輯”。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是學好答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好其他學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有的同學說,“我不學邏輯,照樣會運用概念、判斷,會推理,也會論證。”不學形式邏輯,你運用概念、判斷,進行推理、論證就帶有一定的育目性,學了形式邁輯,就可以由盲目性變為自覺性。那么什么是邏輯?什么是形式邏輯?本節課我們將得到答案。2.新課講授(一)“邏輯”的多種含義探究一: 1941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作整風報告時,批評了理論脫離實際的現象。他指出,在學校的教育中,在在職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濟的特點,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策略……其結果,謬種流傳,誤人不淺。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論聯合政府》中,批駁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的誣蔑時,指出,……但是國民黨人卻說:“共產黨破壞抗戰,危害國家。”唯一的證據,就是共產黨聯合了各界人民創造了英勇抗日的中國解放區。這些國民黨人的邏輯,和中國人民的邏輯是這樣的不相同,無怪乎很多問題都講不通了。1958年,毛澤東同志號召廣大干部要學點邏輯;在1964年春節談話中,毛澤東同志又提出,中學生要學一點邏輯。思考:毛澤東在不同場合提到的“邏輯”的含義分別是什么?為什么毛澤東說“中學生要學一點邏輯”?點播:“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中的“邏輯”,指的是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國民黨人的邏輯和中國人民的邏輯”中的“邏輯”都指某種理論、觀點或說法。“要學點邏輯”中的“邏輯”指的是狹義邏輯學(形式邏輯)。②形式邏輯是研究思維形式及其基本規律的科學。中學生學習形式邏輯,第一,有利于學會科學思維,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習的質量。第二,有助于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獲取新知識;提高表達能力,正確地表達思想,增強說話、寫文章的條理性;提高論證能力,學會論辯,善于說理。1.“邏輯”是一個多義詞:現代漢語中的“邏輯”,或者與“規律”同義,或者指“邏輯規律與規則”,或者指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或者指“邏輯學”這門學問。2.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規律”意義上的“邏輯”。3.邏輯學的研究對象:“邏輯規律與規則”,以及“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4.邏輯學的研究目的和作用:(1)目的:試圖將邏輯規律與規則運用到實際思維中,以區分正確的思維方法和不正確的思維方法。(2)作用:作為工具性學科的邏輯學是為把握“規律”服務的。二、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探究二:邏輯思維能力是指一個人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它與形象思維能力截然不同,邏輯思維是一種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如今我們處于網絡發達的時代,每個人每天都會通過網絡獲得大量豐富的信息,有的人年齡很大,閱歷不少,甚至教育程度能達到大學亦或更高的程度,卻依然沒有分析與判斷的能力,面對信息無法斷定其真偽。一些人被各種迷信或謠言信息所左右,甚至有些人由于無法甄別信息而被騙財騙色……大學生學費被騙的新聞就出了不少,還有大學教授被騙千萬元,某某明星被騙……正是由于很多人對信息沒有思考、推理、質疑以及應對的能力,悲劇才不斷發生。反觀我們的孩子往往沉浸在類似抖音、快手各種無厘頭的玩笑和逗樂中,對很多信息沒有辨別、質疑、推理的能力,極有可能再釀悲劇。反思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其實缺失了一個非常重要部分:邏輯思維訓練。邏輯學看似冷門,但事實上,邏輯學的應用之廣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然而很多人對于“邏輯”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這導致他們難以分辨出常見的邏輯謬誤,進而影響他們在生活中的決策和判斷。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是系統學習關于邏輯學的知識,并將它們應用到生活中。思考:什么是廣義邏輯學和狹義邏輯學,二者關系如何?點撥:歷史上人們曾把所有研究思維規律與方法的學問都稱為邏輯學。隨著學科分化,人們把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形式邏輯視為狹義的邏輯學,而把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律、規則與方法的辯證邏輯等視為廣義的邏輯學。②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基礎。遵守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探究三:小張對邏輯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善于獨立思考,很有鉆研精神。有一次,他碰到了一個疑難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為此,他去請教李老師。小張告訴李老師,他發現了一個推理,前提是真實的,推理結構是正確的,但結論卻是虛假的。李老師笑了笑,很自信地說,這是不可能的。李老師說正確的邏輯思維的功能,就在于從真前提一定能得出真結論。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整個邏輯學就要垮臺。談談你對推理的認識點撥:①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因此,如果推理前提真實、推理結構正確,結論不可能是虛假的。②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論證和論辯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說服的效果。思考:結合探究二,說說什么是論證?什么是論辯?形式邏輯與論證、論辯有何聯系?點撥:①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②形式邏輯特別關注推理問題。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遵守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才能在論證和論辯中使用有效推理,從而增強說服的效果。1.狹義邏輯學: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形式邏輯。2.廣義邏輯學: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律、規則與方法的辯證邏輯等。3.形式邏輯:(1)特別關注的問題:推理。推理是由前提和結論構成的,由前提推導結論,前提作為結論的理由。(2)從形式邏輯的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3)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4)推理的作用:①在日常思維中,人們常常運用推理進行論證和論辯。②論證和論辯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說服的效果。4.形式邏輯的重要性: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基礎。遵循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3、結束新課結合本課所學知識,分析下面兩個問題1.有同學認為:邏輯學就是哲學。如何評價這一觀點?教師點撥:①邏輯學研究“邏輯規律與規則”,以及“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屬于思維科學。②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2.想一想:“邏輯形式和邏輯規律不是空洞的外殼,而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你是如何理解列寧這句名言的?教師點撥:這句話意在說明,邏輯形式和邏輯規律的產生離不開實踐,形式邏輯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對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離開了大量具體的思維實踐,也就無法抽象出正確的邏輯形式及其規律,而正確的邏輯形式及其規律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的正確反映。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邏輯的不同含義和不同用法,知道了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的含義,了解了形式邏輯。六、板書設計一、“邏輯”的不同用法1.“邏輯”是一個多義詞2.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3.邏輯學的研究對象4.邏輯學的研究目的和作用:二、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1.狹義邏輯學2.廣義邏輯學3.形式邏輯七、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學案及同步可是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