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中小學美術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綜合復習題一、空題1、美術的分類一般繪畫、工藝美術、雕塑、建筑等2、繪畫的種類名稱很多,以繪畫的工具、材料分有中國畫、油畫、版畫、水粉、水彩、素描等。3、色彩千變萬化,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純度。4、東漢時佛教開始從印度經新疆傳入內地,之后在新疆拜城開鑿有克孜爾石窟;在甘肅敦煌開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開鑿有麥積山石窟;在山西大同開鑿有云崗石窟;在河南洛陽開鑿有龍門石窟。5、中國畫用墨的方法大體上可以分為潑墨法、破墨法、積墨法、焦墨法、蘸墨法。6、中國歷代國畫名作中<<步輦圖>>的作者是閻立本,<<簪花仕女圖>>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圖>>的作者是黃荃,<<五馬圖>>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錦雞圖>>的作者是趙佶,<<秋效飲馬圖>>的作者是趙孟頫。<<富春山居圖>>的作者是黃公望,<<游春圖>>的作者是展子虔。7、清初畫壇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畫家,人稱“四僧”他們是:八大、石濤、髡殘、弘仁。8、我國向有“瓷國”之稱,陶瓷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陶瓷工藝已較為發達,發掘于黃河流域的有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發掘于長江流域的有屈家嶺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彩陶;以及發掘于沿海的龍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黑陶等。歷史上有瓷都之稱的城市是景德鎮,有陶都之稱的城市是宜興。青瓷成熟于魏晉,白瓷成熟于隋唐,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美術中的代表作品。9、宋代著名的瓷窯有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10、寫生過程大致可分為大體階段,深入階段,調整階段。11、物體在光線照射下,呈現出明部、半明部、明暗交界面、投影、反光五個受光不同的面,總稱為明暗五調子。12、在繪畫技法中,中國畫通常采用高遠、平遠、深遠的散點透視法取景作畫的,而西畫采用的則是焦點透視法。13、中國傳統刺繡品種很多,其中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稱為中國傳統四大名繡。14、歐洲歷代油畫名作中,<<蒙娜麗莎>>的作者是達芬奇,<<拾穗>>的作者是米勒,<<日出、印象>>的作者是莫奈,<<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15、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三杰”是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16、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濃、重、淡、清五個濃淡色階。17、本次課程改革,要改變單純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從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角度,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來劃分學習領域。因此,新課標劃分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18、美術課程教學設計的改革,首先必須樹立與之相應的教學思想。《美術課程標準》對教學設計提出了八方面的要求。1.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2.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3.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5.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6.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7.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8.教師應盡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19、課堂教學是教師提高和促進每一位學生發展的主要陣地,建立“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的課堂教學設計已成為美術課程改革的主流,談談美術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標準有教學目標多元、教學內容豐厚、教材處理變式、教學問題優化、教學活動有效、教學流程清晰、教學姿態平等、教學評價恰當、教學方法多樣、媒體運用恰當。20、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21、新課程下的課程總目標按照三個維度表達,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22、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是現代教學模式的顯著特征之一,我們經常使用的教學模式有接受性教學模式、發現——探究性教學模式、自學性教學模式、交往性教學模式、練習性教學模式、情感性教學模式、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群辯法教學模式、課堂討論模式、探索情感和解決矛盾模式等。23、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遵照的原則是審美性原則、思想性原則、量力性原則、創造性原則、實踐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等。24、美術學科主要的教學方法有語言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操作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二、簡答題1、什么是中國畫?在世界美術里,中國畫自成體系。它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上以勾、勒、皴、擦、點、染等技法作畫,以線造型為主的畫種。中國畫的三大特點是什么?2、什么是繪畫?繪畫是造型藝術的基本種類,它以筆、墨、硯、顏料、畫刀、調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體、明暗、色彩、構圖等基本手段,在紙、紡織品、木板、墻壁等平面上表現物象的形狀、體積、質感、量感和空間感,使人們在視覺上可以感受藝術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同時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3、什么是美術教育?答: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4、什么是美術語言?答:指造型藝術的基本構成因素,如點、線、形狀、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以及將造型元素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樣統一、比例、對稱、平衡、節奏、對比、和諧等。5、什么是透視?透視是通過透明平面來觀察研究物體的形狀。它是觀察、研究景物在平面畫幅上表現立體空間的基本方法。6、什么是素描?素描一般是指單色繪畫形式。(工具多采用錢幣、木炭、鋼筆、毛筆等。)運用單一的顏色通過明暗調子、線條來表現物體的特征、神態、形體、結構、運動、空間、調子、明暗、層次、主次、虛實、質感、量感、色彩感等。這種繪畫稱為素描。7、什么是平面構成?平面構成是一門研究形象構成的科學,是一種平面抽象藝術的設計方法,也是對藝術形式的一種創造性思維訓練。平面構成通過對抽象造型因素(點、線、面)的研究,通過形象與形象之間的關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進行平面視覺語言的訓練,將幾個以上單元中心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單元,創造出一種新的形象。多運用于實用藝術領域8、什么是新課程教學設計?新課程教學設計是教師和學生為完成教學目標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以及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的方法,是師生展開的一種合作、交往的教學。9、什么是案例?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體事例,通過它們能印證某種理念或提示某種方法。10、什么是教學案例?教學案例是描述教學實踐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動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師和學生的成功或失敗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11、什么是基本的美術素養?基本的美術素養包括對美術的內容和縣享有基本的了解;對美術的創作方法與過程有基本的了解;對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僅指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應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包括敏銳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做出積極地反應;能自覺而大膽的運用美術的美才和方法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情感,追求藝術化生存;能不斷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獨得的審美趣味。12、什么是文化情境?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時所依托的文化環境、條件以及特征。13、什么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它包括自主監控、自主指導、自主強化三個過程。美術課最容易接近自主學習。14、什么是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體,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和接受學習相比,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與開放性。15、什么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相對于“個體學習”。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16、什么是課程資源?課程資源也稱教學資源,就是課程與教學信息的來源,或者指一切對課程和教學有用的物質和人力。課程資源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于實現課程和教學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與教學的直接因素來源。17、《美術課程標準》對教學設計提出了哪些要求 ⑴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⑵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⑶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⑷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⑸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⑹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⑺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⑻教師應盡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18、美術教學設計的關鍵點有哪些?⑴目標設計在學生需求中生成⑵目標達成在嘗試和探究活動中生成。⑶環節設計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讀生成。⑷思維激發在師生、生生對話中生成。⑸教師銀玲在適度拓展中生成。⑹情感態度在創造中生成。19、案例區別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⑴案例的來源是課堂教學實踐。⑵案例是教師當前教學中面臨疑難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現實意義。⑶案例必須描述真實的教學情境。⑷案例必須完整敘述一件事例或一個片斷,有起因、沖突、結果等。⑸案例敘述的流暢性。20、案例在美術教學中的有什么作用?⑴用于自省⑵用于教研⑶用于教學21、新課程下的學生觀有哪些變化?⑴學生本位意識。⑵學生主體意識。⑶學生個體意識。22、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由哪些變化?⑴學生學習的促進者⑵教育教學的研究者⑴課程的建設者23、新課程下的美術課堂教學有哪些變化?⑴學生解放了⑵教材開放了⑶“過程”開放了⑷“時空”開放了24、你認為怎樣的美術課是一堂好課?⑴教學目標多元⑵教學內容豐厚⑶教材處理變式⑷教學問題優化⑸教學活動有效⑹教學流程清晰⑺教學姿態平等⑻教學評價恰當⑼教學方法多樣⑽媒體運用恰當25、案例應該具備哪些因素和特征?⑴案例的來源⑵案例的典型性⑶案例的真實性⑷案例的完整性⑸案例的流暢性26、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學會教學設計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發現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哪些途徑去發現問題?要點:⑴ 檢視教學設計后的教案與教學實際的差距,如問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發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是否利用這些問題作為教學資源了?下課后有哪些方面比較滿意或有什么困惑與遺憾?。⑵ 請自己的同事進課堂觀察自己的教學,然后聽取教學設計的問題。⑶ 用錄像的手段全程記錄自己的教學,分析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27、為什么說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課堂教學設計活動實質上是伴隨實施教學的全過程的。考察課堂教學設計的知識過程,我們不能只看到教師的課前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與學生對話的具體情境,調整甚至改變課前的教學設計,這也是一個設計的活動,可稱為“課間設計”,同時,教師在教學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以便為將來的教學提供新的經驗與思路,可稱之為“后設計”。28、什么是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與評價目標?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發展美術實踐能力。29、美術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標準有哪些?⑴教學目標多元⑵教學內容豐厚⑶教材處理變式⑷教學問題優化⑸教學活動有效⑹教學流程清晰⑺教學姿態平等⑻教學評價恰當⑼教學方法多樣⑽媒體運用恰當30、中國畫的三大特點是什么?1、以線條為造型的主要手段,達到線墨色交相輝映;2、以畫開拓詩的意境,畫中有詩,托物喻情;3、將書、畫、印三者融合一體,產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藝術效果。4、散點透視。31、一般來說,教學中的提問有哪兩種表現形式?⑴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的全過程,也就是問題的、探究的教學模式設計。⑵課堂的提問,常用于提問與應答的教學之中。32、你認為一個好的教學案例的“標準”有哪些方面?一個好的教學案例都是有一定“標準”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條是能促使自己進行教育教學的反思和幫助閱讀案例的人從中“學有所獲”。其次要做到:⑴、具有可讀性。一個好案例是一件文學作品,應該是主題鮮明、中心突出,圍繞主題以一種引人入勝、迷人的方式來展開,事件發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體驗和內部沖突揭示充分,表現得淋漓盡致,語言表達明晰、生動和活潑。⑵、具有時代性。一個好案例必須要有時代的特征, 能反映當前教育教學中最普遍發生的問題,能足夠引起自己和人們的反思,能產生“共情”。⑶、富有個性化。案例的內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對問題的分析和討論能從理論的高度去開掘并能提煉出自己的觀點,能引起人們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觸及人們的靈魂。⑷、一般用過去式表達。⑸、字數最好在2000——4000字范圍內。33、什么是課程實施?它與教學實施有怎樣的關系?教學實施要比教學的范圍廣闊得多。課程實施是執行一項或多項課程變革計劃的過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變化、課程知識更新、教學過程的改變、校長和教師角色的更新、學生角色的變化、社區文化環境的相應改變等等。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一項內容,但卻是課程實施的核心和基本的途徑。34、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具有什么意義?教學目標是教學開始之前預期的學生學習的結果。教學目標大體來說具有指導測量與評價、指導教學策略的運用和指引學生學習三大功能。因此,教學目標的設計對于教學設計來說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設計的基礎。教學目標為選擇教材內容、安排教學主題的順序以及配置教學時間提供了依據。教學目標也是作為實際教學過程中選擇教學內容與程序的直接依據。另外,教學目標還提供了測量學生學習成績的標準。最后,目標本身還是評價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標準。35、教學模式構成有哪些要素?理論依據、教學程序、實施原則、輔助條件、效果目標。36、教學活動的要素可以分為哪三個方面?教學的主體性要素是教師與學生,教學的條件性要素是教學的時空環境,教學的過程性要素包括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組織形式與評價等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37、課堂教學設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設計活動實質上是伴隨實施教學的全過程。考察課堂教學設計的知識過程,我們不能只看到教師的課前教學設計,請解釋“課間設計”和“課后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與學生對話的具體情境,調整甚至改變課前的教學設計,這也是一個設計活動,可稱為“課間的設計”,同時,教師在教學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以便為將來的教學提供新的經驗與思路,可稱之為“后設計”。38、教師教學行為選擇的依據有哪些?⑴ 依據教學目標與教材的特點。 ⑵ 依據學生的特征。⑶ 依據學習環境的條件。⑷ 依據教師自身的素質與條件。39、探究學習的實質是問題解決的學習,那么,問題從何而來?⑴ 教師提出問題。⑵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⑶ 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提出問題。40、提問時教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提問有哪幾個作用?評價(“你明白了嗎?”得到回答)、學生參與(提問,促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加深理解。三、辨別題:1、美術是精神創造的產品,是體現人類思想感情的意識形態。要點:正確。由于美術本身就是對現實生活的全面的能動的反映,所以所有美術作品都能使人獲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從而有助于人們智能的形成、發展與情感、意志的培養。美術還是一種人類審美認識和審美創造的產物,它體現著社會和個人的審美觀念和理想。如畢家索的《格爾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這些作品都表現出畫家獨特的認識、感情與個性。2、繪畫的種類很多,就中國畫技法而言,就可分為:水墨畫、工筆畫、寫意畫等。要點:錯誤。中國畫按技法的工細與粗放,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水墨畫不屬于。3、請按照案例寫作的一般方法的特征和要求,選擇你認為正確的關鍵詞,并在括號內打上“√”。教學目標情節結構時間結構教學重難點真實事件敘述結構( )(√ )( √)( )(√ )(√ )來源典型性課前準備真實性完整性( √ )( √ )( )( √ )( √ )4、請簡單闡述案例設計與教案設計兩者之間有哪些主要區別?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體事例,通過它們能印證某種理念或提示某種方法。教學案例是描述教學實踐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動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師和學生的成功或失敗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5、以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看,完整的備課應該是有哪個階段完成?請在正確的后面打“√”。為什么?要點:⑴ 教學前的預案()⑵ 教學前的預案和教學中的第二次備課()⑶ 教學前的預案、教學中的第二次備課與教學后的反思( √)6、你認為教師備課的預案設計是“宜粗”些好,還是“宜細”些好?為什么?要點:預案設計宜粗不宜細,只需設計話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只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臺。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時候學生的行為并沒有按老師的設計意圖來進行,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原始理解,發現富有創意的閃光點,從而調整教學目標、教學問題、教學流程,完善教案的設計。7、你認為教師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是以“一味的鼓勵性評價為主”還是以“科學性評價為主”?為什么?要點:新課程需要新的教學評價,新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激勵性和發展性為主的評價方式,使教師們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過程,注重肯定,贊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們享受學習成功的歡樂,喚起學生自尊心和學習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勵性評價為主”的評價觀,忽視了對學生作品問題的指出,這樣久而久之只會使學生失去進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學習。而“科學性為主”的評價觀,即注重看到學生作品進步的一面,還要恰當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8、一位教師在指導學生用合作的方式解決特定問題中,需要評價學生是否獲得了合作技能。他設計了以下五種評價方式,請你分析哪一種是真正意義上的表現性評價?為什么?要點:表現性評價必須至少具備⑴評價標準多重性⑵評價標準預定性⑶評價的主觀性這三個特征時,才稱為真正意義上的表現性評價。第五種是與教學目標要求的行為表現最接近,是真正意義上的表現性評價。9、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是美術課程應該具有的特征。要點:正確。《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學科并不是單獨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個部分。強調美術學科內部的綜合,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以及美術學科與社會、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綜合。一幅美術創作作品的誕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術技能技巧的表現以外,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地域環境、經濟發展、民俗風情、人文修養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影響。10、美術課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培養,放手讓學生動手,教師不能指導。要點:片面。美術課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因為個性就是創造力。試想如果學生的美術作品都畫的一模一樣、整齊劃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術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術課的意義。但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關鍵處作適當的引導和點撥,不能一味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描去畫去涂色,因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11、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是美術課程應該具有的特征。要點:正確。《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學科并不是單獨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個部分。強調美術學科內部的綜合,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以及美術學科與社會、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綜合。一幅美術創作作品的誕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術技能技巧的表現以外,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地域環境、經濟發展、民俗風情、人文修養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影響。12、美術課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培養,放手讓學生動手,教師不能指導。要點:片面。美術課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因為個性就是創造力。試想如果學生的美術作品都畫的一模一樣、整齊劃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術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術課的意義。但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關鍵處作適當的引導和點撥,不能一味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描去畫去涂色,因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13、教案是精確的不可更改的“鐵案”。要點:片面。把教案視為精確的不可更改的“鐵案”,是傳統教育思想在教學設計上的體現。在新課程中,當把教學視為教與學、師生之間的交往與互動以及對話,教學的主體就不僅僅只是教師,教學就是兩個主題之間的主體間的關系。一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活起來,課堂上就會出現豐富多彩的意料不到的事件,甚至在不經意之間就超出了教師的控制。這是互動教學中非常正常的。這就必然導致教案不可能是不可更改的“鐵案”,而是預案。14、“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的目標達成,都不能脫離知識學習的內容。要點:正確。因為能力發展要從屬于知識的學習,離開知識的單純能力訓練,是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進行學科知識學習的認識方法——即過程與方法——卻可能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也決定了德育和認知能力的具體目標。15、美術教師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掌握美術基本知識和技能。要點:片面。美術教育是一種學科教育,而任何一種學科教育都是有兩部分構成的,一是學科本體,也就是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系統;二是該學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過對該學科的學習使學生的心理、行為產生種種良性的變化。美術活動需要感受、體驗、情感、想象、創造,通過美術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情感、活躍的想象力、大膽的創造力和靈巧的動手能力。同時,美術活動也能作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會學習、跨學科學系的工具。美術學科本體始終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礎;美術學科也應該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盡量增強美術學科對人的身心發展的積極影響;美術本體和教育功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當然,不同的學科教育的不同層次有著不同的側重,這種側重體現了學科教育不同層次的特征。16、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懂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要點:正確。教學是有方法的,但教學方法的選擇不能機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內容而異,因教師而異,因條件而異。教學方法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考慮學生如何“學”的活動設計。任何教學方法都是相對的,并且是在不斷發展的。教師應以“課標”精神為依據,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靈活地、創造性地、多樣性地去發揮,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四、觀點論述:1、你是如何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請聯系教學實際進行闡述。參考:自主:即主動學習。知識是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而獲得的。自主學習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①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②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③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④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并作出相應的調適。合作:是指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即依學生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鼓勵同學間彼此協助,互相支持,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并達成團體目標。合作學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學習動機、人際交往能力等。探究學習:又稱研究性學習。廣義的理解,它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狹義的理解,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科領域實現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2、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我們的課堂越來越熱鬧了,是不是越活躍越好?要點:活動性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馬克思所說:“人類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動自覺的活動。”新課程所提倡的活動是外顯活動與內隱活動的統一,是操作活動與思維活動的統一,它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親身體驗過程。而有的課堂活動學生忙這忙那的,教室里亂糟糟、鬧哄哄,這種“活動”是外在多于內在,動手與動腦相脫節,目的性差,有活動卻沒有體驗,這種為活動而活動,就失去了活動的價值。3、常常在美術課堂上聽到老師表揚:“畫得真好!”,“你真能干!”,“你真棒!”……新課程提倡多鼓勵學生,那么教師的表揚是不是越多越好?(10分)要點: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于是有的教師便不管學生表現如何,一味給予表揚。我們認為,正如一味懲罰并不可取,一味地夸獎學生同樣弊大于利。對學生而言,過多的夸獎會導致上癮,迷戀夸獎對學生發展無益;過多的夸獎也會讓學生習以為常,無動于衷,也起不到鼓勵的作用。對教師而言,最根本的應關注是否有實實在在的教學效果,尤其是教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隨意性夸獎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價值導向,反而可能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的學習態度。4、你認為“知識”與“能力”之間有聯系嗎,為什么?你在美術教學中是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的?(8分)要點:知識與能力是有聯系的,因為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不存在著美術升學的壓力,美術教學的目的讓學生通過對一般的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達到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5、什么叫“建構主義”?要點:建構主義認為,某一社會發展階段的科學知識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著終極答案,隨著社會的發展,肯定還會有更真實的解釋。因此,教學不能把知識作為預先決定了的東西教給學生,不要以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方式來作為讓學生接受的理由,用社會性的權威去壓服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只能由他們自己來建構完成,以他們自己的經驗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在現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新知識,而且對新知識進行分析、檢驗和批判。6、你認為“以教為主”與“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模式的主要區別在哪里?要點: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是教學目標的分析。比如學習任務的結果是什么,性質、所學內容的知識結構、起點與重點分析等等。強調的教師的“教”,教師主導著教學的進程,控制著學生的學習。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焦點在于學習情境的設計。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知識應用的實際情境下的學習,學習者的經驗才能賦予新的學習意義。因此,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是學習環境的設計。強調學生的“學”,教師主要起著指導、引導的作用,學習的主導權在學生手中。7、預定的教學目標未完成怎么辦?有的美術課知識能力目標沒有達成,而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卻有所超越。怎樣看待這節課?教學具有連續性,這節課未達成的目標,下節課能否完成?要點: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觀常常以是否完成教學任務,是否落實教學重難點來衡量一堂課的成敗。但我們所預設的教學,在互動、對話的教學情境中,必然遭遇“不確定性”的伏擊。有的美術課雖然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但從學生的突破常規的思維訓練,能多角度地去解讀畫面,學會了創作能力的實際效果看,也有它成功的一面。教師必須認識到原定的教學設計受到“干擾”是正常的。這種具有積極意義的“干擾”,補充、修正、完善了教師原有的“設計”。在新課程改革的狀況下,我們更要突出對于教學“不確定性”的認識。因為新課程主張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學在本質上是師生的交往與互動,教師就不能僅僅注重自己教學的既定目標與過程,不注意學生的思維方法與疑惑。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課,不存在升學考的壓力,這節課未達成的目標,可以安排在下節課完成。8、美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課堂教學中教師適度地當場演示往往能給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但教師的演示過多,會束縛學生思維,有的學生會不動腦筋照著老師的范畫依樣畫葫蘆。你認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演示對“度”的把握,應該如何進行?要點: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人們是通過眼睛的“看”來“感知”的。因此運用直觀形象傳遞美術信息,這是美術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如繪畫、制作方法步驟的現場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點演示,或實物、范畫、錄象、課件的展示等。教師的演示要做到范畫、范作要精選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選擇重點、難點、關鍵處進行演示,沒有必要作全過程的演示。教師演示的每一個過程、步驟都要讓學生看清楚。9、你認為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應該先于行動(教學過程),還是產生與行動(教學過程)之中?為什么?要點:如果我們確認生命系統的復雜性,就會認識到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因此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應完全預設的、精確的,而應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目的不是先于行動而是產生與行動之中。10、現在主張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轉變,那么是不是不要接受性學習了呢?是不是每節課都要合作學習呢?要點:不能這樣認識問題。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是人的兩種學習方式,缺一不可。學生的學習要傳承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果,全部采用探究學習,即使是基礎教育的學習也是不可能的,時間不夠,效率低下;相反,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學習到人類文明的結晶,效率高。但是這種效率,僅僅是相對于知識與技能來說的。學習不但要達到知識掌握的程度,而且要在學生學習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方面都得到發展。探究學習在這方面就有著接受學習不可比擬的長處。11、在美術教學中,我們強調了美術的文化學習,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術的基本知識技能?要點:新課程我們強調了美術文化的學習,但不可以忽視美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因為美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是美術文化學習的一個部分,美術文化的學習不能脫離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學生只有在了解了基本的美術語言及其表達方式的基礎上,才能學會欣賞、評述和美術文化的學習,才能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12、新課程主張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要求每一節課的三維目標都能均衡實現嗎?要點:不是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學中來實現的。三維目標的出發點在于關注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思想。三維目標只是它的體現。13、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見解讓教師措手不及難于招架怎么辦?要點: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時會提出些教師沒有意料到的問題,只要是學生思維中真實的問題,,都應抓住不放。對學生提的問題首先要加以鼓勵,對好的問題,有價值的問題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對有的問題教師一時難以回答,可以請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討論、讀課文或在課內和課外尋找資料和答案。14、快下課了,教師有些教學任務還未完成,可是回答問題的學生還在滔滔不絕地發言,教師應該怎么辦?要點:一個高效的教育過程應該是師生、生生積極互動、動態生成的過程,學生的想象力往往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正如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藝術了。”新課標認為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與否,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課堂教學重要的是培育學生自我體驗、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為此,教師必須用動態生成的觀念來控制課堂教學,隨時準備適應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因素”,“以學定教”,鼓勵學生大膽發問,對學生出現的火花,教師應敏銳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寶貴的教學資源,從而超越預定的目標。如果這位學生的發言很有價值,就應該讓他把話講完,相反正在該學生講的滔滔不絕時,教師雙手一拍“停”!這種“精確控制”恰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削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其這樣還不如順其自然,讓學生自己決定應該何時結束。教為了學,教要適應學,師生互動、動態生成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15、你在美術教育中,如何理解與運用“以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的?請聯系教學實際進行闡述。要點:以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更能體現美術學科同屬于視覺藝術的特點,人們是通過眼睛的“看”來“感知”和“解讀”的。因此運用直觀形象傳遞美術信息,這是美術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觀摩法、觀察比較法等。如繪畫、制作方法步驟的現場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點演示,或實物、范畫、錄像、課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時,必須做到范畫、范作要精選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師演示的每一個過程、步驟都要讓學生看清楚。16、你是怎么理解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系?要點:教師角色的轉變: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① 積極地旁觀。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看、聽,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② 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慰何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③ 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紀律,友好相處,培養合作精神。教師需要新的工作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帶來的挑戰:① 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索性學習② 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③ 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④ 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五、案例分析:對下例案例設計進行簡單評析。《對印的花紋》要點:這不僅僅是一堂極為常見的激發美術教學課,但教師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之后,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竟會完全不同于以往。對待這樣的學習內容,以往的教學是如何進行的呢?該教師告訴我們:“習慣于利用大量范圖展示,來預防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總是”直接“解答,很少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總是顯得十分拘謹,將一切交代得非常具體,惟恐學生犯錯誤,指望學生能夠掌握技法,創作(或制作)出完整的作品。在教市的嚴格要求下,以及教師提供的各種直觀范圖和演示活動的作用下,學生可能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但是從教育的意義看,學生在完成這種行為的過程中,卻很少能夠獲得情趣和思維的激活,只是被動地、機械地完成一項工作而已。通過對課改所提倡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學習和領會,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們主動地改變了自身的角色,同時相應地導致了學生角色的變化,簡單地說,教師將自己放在了課堂“導演”的位置,而將學生當作“演員”了,讓他們盡情地表演。在這一課中,老師改變了過去教師“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是將結論直接地呈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動腦筋思維,主動地探索結論,由此在課堂中形成學生互相啟發的良好氛圍,使學生由被動地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索。我們知道,人的思維主要有兩種路徑,一種是演繹,一種是歸納。該老師采用的正是第二種方法。原本他可以簡單而省事地提供示范作品,并將方法和結論告訴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件作品,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采用了啟發誘導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他的教學是由完成的對稱性作品開始的,由此讓學生思考完成這件作品的方法。其中一個女學生主動向全班同學介紹了方法,但是學生又提出了一些更為具體的問題,對這些問題,教師沒有急于回答,而是讓學生嘗試、制作,因為他知道學生的這些問題只是一些擔憂,到底會不會出現,尚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老師提出了這一課應該理解的一個知識點——對稱。在學生理解這一問題以后,教師又進一步啟發學生將對稱的知識象其他事物演繹,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這堂課的教學,教師始終扮演了一個組織者和啟發者的角色,能夠讓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盡可能讓學生自己發現;能夠讓學生自己解答的問題,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解答。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了思維,學會了學習。當然,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應該對問題的適宜性和難易程度保持著敏感,如果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還是應該策略地幫助他們解決。2、根據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談談你的感想。要點:教師對美術學習中的“弱勢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樹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實實在在地幫助他解決實際問題,要落實實處。該教師對這位不喜歡上美術課的學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用教師的真誠和愛心對學生多幾分贊美,少一些批評、指責,為學生的進步、進取,多一分寬容之心,循循善誘地進行個別輔導。教師機智地抓住了這一契機,把個別學生的“美術與我無緣”這種消極的學習態度,轉化成了一種積極的教學資源。這種資源的價值體現在:⑴ 學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保護。作為教師,沒有對出現的個別“異端”進行粗暴處理,而是及時為該學生營造了一個寬松、民主的探索氛圍。這樣既保護了該學生的積極性,又激發了該學生學習的欲望,這是“以人為本”現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體現。⑵ 該學生獲得了一次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機會。本案例中教師根據該學生的特長,讓他在想象成“長江”的藍色卡紙上標上各省、市地方的位置,這既符合該學生喜歡地理的需求,又是美術學科知識的拓展延伸,該學生在繪圖表現的過程中,在找到了學習自信的同時又進行了想象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⑶ 該學生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潛移默化的人生觀的教育。顯然,這樣的教育,學生是終身受益的。3、運用近大遠小的透視知識進行美術創作,是教材中最常見的。請你針對這一知識點,進行15分鐘左右的教學過程設計。要點:教學過程的設計要體現出新的教學理念;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培養等。評分辦法:(10分)(8~10分):教學理念新、教學方法新、教學效果好(5~7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不完全新、教學效果尚好(2~4):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欠新、教學效果一般4、水彩畫中水、色的相互滲化,會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但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不能較好地掌握用筆、用水、用色等要領。請你結合教學實際,列舉學生在運用水、色的相互滲化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法。要點:水、色相互滲化會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這是水彩畫技法的最主要特點。容易出現的問題:用筆滯、習慣來回涂、喜歡用小筆描等。用水濫沒有形,或用水少沒有滋潤的感覺。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調配顏色臟、暗、灰,用色過火。解決的方法:用筆;要求流暢、肯定、迅速、一氣呵成。忌來回涂,要有筆觸;養成用大筆處理畫面;以中筆處理局部的體和面;最后用小筆畫點勾線。用水;要求飽滿,進行筆中含水量不同會產生不同效果的嘗試;用先濕潤紙面再畫的方法,使水分飽滿;還可以進行水分流動的嘗試,體會趁濕滲化的效果。用色;了解水彩畫要畫的干凈、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種顏色的性能;調配顏色要水多色少,為避免色彩灰暗,以兩色相混為宜;慎用黑白兩色。5、對下例案例設計進行評析。(10分)《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要點:“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撬起。”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會還給你許多驚訝。一個在室外玩泥沙的游戲活動,卻激發了孩子們無窮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老師將學生帶出教室,將課堂擺放在沙坑上,充分體現了老師的主觀能動性,也說明在校園這一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中,有著豐厚的教學資源等待我們去開發和利用。聯系學生個人成長的環境來發展學生的藝術能力,是為學生營造藝術學習環境的重要途徑。藝術教師應該勤動腦筋、多想辦法,做生活的有心人,將校園的一草一木變成生動的教科書,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困難,創造性地上好藝術課。6、以下三個案例都是以《太陽》為課題內容的教學目標設計,都有可操作性,但其把握的側重點不同。請分析有哪些不同的側重點?《太陽》要點:上述三個目標設計是同一課程內容的設計,三位教師的目標設計都具有極強的可行性。每位設計者在對教材和學生分析以及設計理念的基礎上,每個目標都有更適合自己學生的方面,同時都具有一定的彈性。例1 目標設計側重點是讓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運用視覺語言,是他們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力所能及地參與美術文化的傳承。例2目標設計側重點落在學生用想用的材料表現他們心目中與別人不同的太陽形象。因此,該目標的彈性就體現在第一條即“靈活運用多種材料和方法來表現太陽”內容中,有很大的靈活性和自由度。例7側重于保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其彈性之處的設計是目標中的第2條“能夠在圓形中,設計制作出不同個性的太陽面部形象”。7、介紹畫家莫奈的生平、藝術風格等,并舉代表作品一幅作簡單評述。要點:生平介紹:克勞德·奧斯卡·莫奈(1840—1926)是法國印象畫派的創始人之一。1840年出生于巴黎,他父親在哈佛爾開雜貨店,莫奈的童年便在哈佛爾度過,大自然陶冶了他自由自在的性格,那時他常在練習本封面上畫裝飾取樂,不知不覺從玩樂中積累了許多繪畫技巧,十五歲時便以一個漫畫家聞名于家鄉。1859年莫奈回到巴黎。1862年莫奈因病,父親把他從阿爾及利亞服役軍隊中贖了出來。莫奈初從布丹學畫,后進古典派畫家格萊爾畫室學習,并受庫爾貝和柯羅的影響。在風景畫的創作中,受馬奈和透納作品的啟發,對光與色的變化進行長期的探索,運用色彩表現光線和空間的變幻。1865年的沙龍上莫奈首次展出兩幅描繪塞納河口的風景畫,給人留下了永遠難忘的印象,被譽為“一幅最有獨創性的、有力的、和諧的海景作品”。1874年3月25日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以后被稱為印象派的首屆展覽在巴黎開幕。莫奈舉世聞名的《日出·印象》參加展出,“印象派”就是當時批評家嘲諷他的作品而由此而正式誕生。由于莫奈獨創的藝術理論和堅持不渝的探求精神,對印象派的產生和發展起著主導的作用。藝術風格:莫奈用直接寫生的方式捕捉種種生動的印象,以生動活潑的筆觸描繪大自然中千變萬化的光線和色彩,關注的重點在視覺感受上,致力于研究光色在瞬間變化的效果。代表作品:《日出·印象》是莫奈在阿爾港口所見日出的景象,一輪紅日沖出薄霧,冉冉升起,莫奈用活潑、瀟灑的筆觸,鮮明和富有生氣的色彩捕捉了日出一瞬間的印象。橙紅色朝日映紅了上半部天空,它映在海面上的倒影閃閃發光。紅、橙、淡紫色在天空中互相交錯和滲透著,形成了深遠的天幕,水波將天空的反射分割成許多形狀大小不同、千變萬化的色塊。兩岸若隱若現的船桅和建筑物,縷縷青煙及由近至遠飄浮在波浪上的小船更加增添了日出的生命力。莫奈創造了一種筆觸靈活的技法,適合表現瞬間流逝的光和色,他采用明顯的筆觸著色,使輪廓含混并與周圍環境互相交錯銜接起來,充分表現或促成光的閃耀。8、中國寫意畫運用濃破淡、淡破濃、色破墨、墨破色等方法,可以出現斑斕絢麗、變化莫測的畫面。請你結合教學實際,列舉學生在此技能的練習表現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并分別介紹濃破淡、淡破濃、色破墨、墨破色的方法。要點:濃破淡:先著淡墨,再用濃墨破。淡破濃:先著干濃墨,再用淡墨破。色破墨:先著墨后用色破。墨破色:先著色后用墨破。作畫時墨色濃淡要分清,水分干濕要適當。9、“近大遠小”透視知識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繪畫造型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請你針對“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這一內容的學習,進行15分鐘教學過程的設計。要點:利用簡易取景框進行觀察景物近大遠小透視現象。引導學生變換觀察角度、方位,認真觀察物體所產生的不同透視現象,從中探索透視規律。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寫生。選擇典型、簡單的場景,通過實地觀察、描繪,讓學生在畫面上表現出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如描繪一排電線桿、一條鐵路軌道、一道圍墻等。可選擇典型圖例一幅,引導學生從畫中找出地平線、消失點,再畫出幾條典型的透視線,按近疏遠密、近粗遠細、近詳遠略、近濃遠淡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將物體的外廓簡略地表現出來,從而表現出透視效果。(10—12分)教學理念新,教學方法好,表述準確。(7—9分)教學理念新,教學方法尚可,表述準確。(4—6分)教學理念欠新,教學方法一般,表述欠準確。10、請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對下例案例設計進行評析。案例:《 變教師“獨唱”為師生“合唱”》要點:怎么看待學生,對學生采取什么態度(即學生觀),一直是教育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問題。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真正把學生作為一個大寫的人確立起來!把課改理念提到了時代發展高度,這是歷次課程改革從來沒有過的,它意味著新的基礎教育觀是“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把學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權利、有尊嚴,正在成長發展中的人。這種目中有人的教育觀反映在教師身上,就是學生意識的形成。這節課,教師的角色由原來的訓導者、尊貴者、管理者轉向引導者、幫助者、激勵者、合作者、服務者,成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學們一道尋找真理。11、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就是以學習環境為中心來設計教學。請你舉一個以學為主的例子。參考:課題:初二《 服裝的搭配 》教師請一位學生上臺,并展示一些不同款式、色彩、質地的服裝問:“這位同學馬上要去參加另一個同學的生日會,你們能幫他選擇、搭配一套既符合他的身份又得體的一套服裝嗎?”同學們紛紛參與討論,最后達成一致意見。12、對下例案例設計進行評析。《和新課程同行 與學生共成長》要點:課程改革使我們認識了什么是課程。過去,我們理解的課程就是課程表上的科目,就是教科書所講授的內容,是規定好了的內容。他和教師、學生沒有任何關系,教學就是教教材,教師只有教的權利,不容許有任何的改動。學生只有學習和聽從的權利,充斥在教學參考書中的標準答案,早已限定了學生的發展權利。新一論的課程改革,強調了課程的生成性,這是課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發展,它把教學活動與課程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認為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課程已變為一種具體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師和學生教和學的過程,文本課程被激活,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它都會有新的認識和理解。這就是使課程內容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課程意義也被不斷地提升。吳老師上《我們身邊的痕跡》時就經歷了這樣一次課程發展的過程。學生對硬幣能被印出來,表示了三種意見,經過爭論,前兩種意見被否定了,第三種意見本來就是教師要講的,由學生講了出來,教師為此很高興。課上到這里,應該說,大體上和教師備課時預料的情況差不多。學生的發言,基本上是屬于對文本課程的解讀。但是,自從舉起“一只倔強的小手”的那個學生提出了問題之后,課程就向前發展了。他提出的“凹凸不平的東西為什么就印得出來?”這個問題,是教師沒有思想準備的問題,已經超出了美術課的范圍(教師怕上成科學課),但又和美術課的內容緊密結合。教師倡導學生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過程,就是一個實際操作的過程。結果,他們通過操作,總結出了印出來的原因。必須看到,這時的課程已經是體驗的課程了,不再是文本的課程了,這都是教師和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的課程,文本中沒有涉及的東西出現了。師生在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就把課程向前大大地發展了一步,這也給她今后的備課提供了新的內容。在這節課上,吳老師沒有刻板地按照自己的教案上課,而是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只有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中,學生的疑惑、才智、創新精神才能被激發出來,課程才能不斷地生成、發展。她說的“教學相長”,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課程在師生互動中向前發展。一個年輕教師在新課程的實踐之初,能有這樣的認識實屬不易。從吳老師的這節課后半段來看,她認識到學生的作業雖沒有完成,單仍然是值得的,這種認識當然是對的。不過,我也在想,她在后面是不是應當讓學生明白:我們的前人,正是懂得了凹凸不平的東西可以印出好看的藝術品,所以,才巧妙地利用了凹凸不平造成的黑白效果,拓印出許多精美的拓片,讓敦煌的飛天、古代書法家的作品能流傳至今,走進千家萬戶,也才能讓學生體驗到平日生活中所蘊藏的美。這也是對課程的發展,而且是一種更重要的發展。13、對下例案例設計進行評析。《會滾的玩具》評析(參考):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發揮學生身上蘊藏著的創造潛能,設法激發學生去尋找、去發現、去創造的熱情。這一節《會滾動的玩具》美術課最成功的一點,是這位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始終注意激發、調動學生各自的創造潛能。在教學一開始,老師就緊緊圍繞著“滾“字來啟發學生。由于教學的對象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物理學的原理不了解。因此,老師通過用可樂瓶、紙杯、盤子當場滾動演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圓形的物體能夠滾動,但是如果失去平衡,就難以滾動起來的道理,以此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勇于探索的欲望。接著,老師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帶來的材料,開動腦筋,設計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滾動玩具。由于,學生的材料是由學生自己選擇所帶來的,而不是老師統一發給的材料,這樣可以鼓勵學生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去盡情地釋放生命中的創造能量,拓寬學生自由創作的空間。當學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后,老師又要求一些同學來談談自己玩具的特點,并展示一下,以此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對于學生中那些有獨創性和富有個性的作品,哪怕是只有一丁點兒的智慧火花,老師像母親呵護孩子一樣精心地保護,給他們以成功的鼓勵。因此,從整個班級學生所創作的作品來看,每個學生的作品都互不相同,真正挖掘了學生的創造潛能。最后,老師又拿出一個他自己做的玩具,讓學生們仔細觀察,去發現其中的奧秘,并要求學生們留著課后去探索、研究。使學生帶著問題來,又帶著新的問題走,并通過美術可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這也正是本次國家課改所提倡的。美術新課標考試復習題一、基本概念題1、新課標將什么階段的美術學習內容分為四個學習領域?答:新課標將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分為四個學習領域。2、新課標是從什么出發來劃分美術學習內容中的四個學習領域?答:新課標是從學生學習活動方式考慮,劃分出“造型 表現”、“設計 應用”、“欣賞 評述”、“綜合 探索”四個領域。二、簡答題1、在“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一詞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哪兩項學習內容? 答: 《美術課程標準》認為:在“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代設計基礎和傳統工藝”兩項學習內容。2、新課標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具體指什么?答:《美術課程標準》認為:“‘設計 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3、學生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美術學習后,應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包括哪幾方面?答:應該具備的基本的藝術態度主要包括這么幾個方面:第一有敏銳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作出積極的(或獨特的)反應;第二能自覺而大膽地運用美術的媒材和方法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情感,追求藝術化生存;第三能不斷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4、美術新課標中美術課程的總目標包括哪三維?答:課程的總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表述的,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5、簡要回答四個學習領域中“造型 表現”和“設計 應用”的區別與聯系?答:“造型 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形成創意,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為特征是它們的相同點,都鼓勵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媒材與工具,運用不同的方法體驗創作活動的樂趣”。而區別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6、通過“設計 應用”領域的學習活動,學生應達到什么目標?(請回答出其中的三條)答:學生在該領域應達到的目標:第一, 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并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創意、設計和制作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第二, 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第三, 了解藝術形式的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第四, 養成事前設想和計劃的行為習慣以及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態度。7、請簡述《美術課程標準》中,有關“美術教育”的解釋。答: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8、在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意識,應注意哪幾點?答:在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意識,應注意這么幾點:首先,作為教育工作者的美術教師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其次,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再次,要高度重視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并將作品放入一種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從作品中發掘人文內涵。9、簡述《美術課程標準》中對“美術”一詞的解釋。答:藝術的種類之一。“美術”在歷史上是個語義多變的概念。在現代,人們更傾向于稱美術為造型藝術和視覺藝術,具體包括繪畫、雕塑、工藝、攝影、計算機美術、廣告設計、產品設計、建筑和環境藝術等。隨著時代的發展,美術的外延和內涵還會不斷發生變化。10、請思考并簡述,什么是基本的美術素養?答:基本的美術素養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美術的內容和現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對美術的創作方法與過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對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所以,基本的美術素養不僅僅是對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應該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三、論述題1、什么是視覺傳達設計?簡述視覺傳達的主要功能和構成要素及領域。答:視覺傳達設計是指利用視覺符號來傳遞各種信息的設計。設計師是信息的發送者,傳達對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視覺傳達設計是為現代商業服務的藝術,它起著溝通企業——商品——消費者橋梁的作用。視覺傳達設計主要以文字、圖形、色彩為基本要素的藝術創作,在精神文化領域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著人們的感情和觀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舉例:)視覺傳達設計的構成要素主要有:(1)文字 (2)色彩 (3)圖形 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1)字體設計 (2)標志設計 (3)插圖設計 (4)編排設計 (5)廣告設計 (6)包裝設計 (7)展示設計 2、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滲透在美術教育中,對美術教育至少會產生幾個方面的影響?答: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滲透在美術教育中,對美術教育至少會產生這么幾個方面的影響:(1)使美術教育工作者對藝術的理解更趨全面、合理,從而正確地實施美術教育。我們知道,人類的所有知識中,藝術是最具民族文化色彩的,這與科學精神和科學原理的普遍性特征差異甚大。人們對藝術的態度,往往是從自己的文化角度出發的。因此,這可能導致對藝術內涵理解的狹隘性,犯以偏概全的錯誤,使他們認為自己所肯定的藝術是惟一正確或正統的藝術,而極端地排斥其他文化系統的藝術。這樣無疑會使得美術的范圍變得狹隘,同時也使得對美術本質的理解發生偏差。以這種錯誤或狹隘的美術觀念來進行美術教育,將會誤人子弟,導致錯誤或狹隘的美術觀念得以流傳。(具體舉例說明:)(2)加強對藝術的寬容心、民主觀,有助于建立起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多元的和平社會。在我們的社會關系中,民族和國家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對對方的文化和習俗的尊重和理解。不尊重對方的文化和習俗,就很難有和平的社會環境。但在美術中,獨尊一種風格的現象仍然存在。如美術史中長期存在的“歐洲中心主義”,就是這一現象的典型體現。“歐洲中心主義”體現的是歐洲文化的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態度,傷害了其他民族和國家人民的自尊和感情。在現代社會,這恰恰是違背多元文化和國際理解的原則的,違背了當今社會人類相處的基本原則,因而在實質上也違背了和平的原則。只有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穩定的民族和國際關系。因此,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的寬容和理解的態度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擴展了美術教育的課程內容,豐富學生的美術體驗。單一的文化觀念,所導致的對單一美術的認同,必然使得美術課程內容的選擇范圍非常的狹小。這種狹小的內容范圍,與學生渴求心靈的豐富性的愿望是不相適應的。只有在多元文化的觀念基礎之上建立起的多元美術觀念,才能使美術教育的課程內容變得更加充實,而且所提供的視覺樣式更加豐富。這些不同的視覺樣式,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讓他們找到自己所喜歡的視覺方式。通過這些豐富的視覺樣式,學生可以體驗到更加多樣的文化情趣,滿足自己的認知和情感上的需要,從而充實自己的心靈。(具體舉例:)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美術教育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美術課程的價值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意識。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課堂教學教師提高和促進每一位學生發展主要陣地,建立“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的課堂教學設計已成為美術課程改革的主流。美術課堂教學設計主要標準教學目標多元、教學內容豐厚、教材處理變式、教學問題優化、教學活動有效、教學流程清晰、教學姿態平等、教學評價恰當、教學方法多樣、媒體運用恰當。《美術課程標準》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緊密聯系。美術課程逐步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綜合思維水平。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學科設置的基本要求小學階段初步接觸我國民族民間的、國外的優秀美術作品,使學生掌握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美術技能。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術欣賞能力。活動表現評價采用個人、小組或團體的方式,可學習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學習結束后進行。學生學習評價策略應有利于學生的美術學習和發展。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閃光點,從重視作業結果轉向重視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美術欣賞簡單描述、形式分析、意義解釋、價值判斷。建立學生學習檔案“學生學習檔案”一般包括學生學習和研究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的調查研究,收集有關的文字或圖象資料、研究記錄、設計的方案或草圖,曾遇到什么問題,如何解決了問題,還有最終的美術作業,自我評價以及他人評價的結果。學生通過美術學習檔案提高美術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有效的提高學習質量。教師通過學習的美術學習檔案,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特點,了解學生對美術的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在觀念和方法上的進步,發現學生的學習潛能。了解學生在發展中的需求,及時的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自主學習是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它包括自主監控、自主指導、自主強化三個過程。美術課最容易接近自主學習。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的特征:提出有意義的參與學習目標,制訂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支持,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對認知活動進行的自我監控,做出自我的調試。探究性學習:1、開放性2、 綜合性3、實踐性。合作學習:以學生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疑異質小組,互相依賴、休戚與共、資源共享、互相成長。備課完整階段教學前的預案、教學中的第二次備課與教學后的反思教學案例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許多典型事例和疑難問題,案例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教師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的行為、態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例證。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偶發事件、有意義的、典型的教學事例處理的過程、方法和具體的教學行為與藝術的記敘,以及對該個案記錄的剖析、反思、總結。案例不僅記敘教學行為,還記錄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靈感,反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想法、思路、對策等。它既有具體的情節,過程,真實感人,又從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的高度進行歸納、總結,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諦,予人以啟迪。教學案例就是一個具體教學情景故事。在敘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真實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主要作用通過教師自身參與的研究,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以提高教學實際能力。所謂教師參與課堂教學案例研究是指圍繞一定的課堂教學目的,將采擷到的一個或幾個反映客觀事實的課堂活動事例,根據現代教學理論,對其教學活動進行分析、比較與歸納,并提出一些解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疑難問題的方法或策略。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體事例,通過它們能印證某種理念或提示某種方法。案例區別于其他特征案例的來源是課堂教學實踐;案例是教師當前教學中面臨疑難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案例必須描述真實的教學情境;案例必須完整敘述一件事例或一個片斷,有起因、沖突、結果等;案例敘述的流暢性。案例點評是對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典型性),包括教育教學的目標、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出一定的看法和分析。也是對案例所呈現的信息與要揭示的主題之間的吻合程度(適切性)進行評析。點評是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可以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指導性。但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以啟發。教學設計的反思發現問題要點:⑴檢視教學設計后的教案與教學實際的差距,如問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發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是否利用這些問題作為教學資源了?下課后有哪些方面比較滿意或有什么困惑與遺憾?。⑵請自己的同事進課堂觀察自己的教學,然后聽取教學設計的問題。⑶用錄像的手段全程記錄自己的教學,分析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造型 表現”目標1.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運用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多樣與統一等組織原理進行造型活動,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意識。2.通過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及實驗,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3.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造型表現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游戲性。“設計 應用”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領域,他對學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提高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目的培養形成設計意識和提高動手能力。欣賞評述領域是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除“政府對美術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的積極作用”普遍重視外還有什么改革趨勢第一,政府對美術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的積極作用;第二,拓展美術課程的內容,加強美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以及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第三,關注美術學習與文化情景的關系,尊重本民族文化特色,接納世界多元文化。“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和“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表現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實驗稿)》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作了如下確認: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美術學科主要的教學方法:語言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 ,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 基本美術素養應包括 1美術內容和現象有基本的了解2美術的創作方法和過程有基本的了解3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的了解。美術課程基本理念使學生形成基本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對美術學習過程進行評價1. 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2. 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3. 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4. 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教師教學行為選擇的依據 依據教學目標與教材的特點;依據學生的特征;依據學習環境的條件;依據教師自身的素質與條件。 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意義教學目標是教學開始之前預期的學生學習的結果。教學目標大體來說具有指導測量與評價、指導教學策略的運用和指引學生學習三大功能。因此,教學目標的設計對于教學設計來說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設計的基礎。 教學目標為選擇教材內容、安排教學主題的順序以及配置教學時間提供了依據。教學目標也是作為實際教學過程中選擇教學內容與程序的直接依據。另外,教學目標還提供了測量學生學習成績的標準。最后,目標本身還是評價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標準。美術:藝術的種類之一。“美術”在歷史上是一個語義多變的概念。在現代,人們更傾向于稱美術為造型藝術和視覺藝術,具體包括繪畫、雕塑、工藝、攝影、計算機美術、廣告設計、產品設計、建筑和環境藝術等。中國美術起源萌芽石器時代。美術分類一般有繪畫、雕塑、攝影、電腦藝術、產品設計。繪畫種類工具材料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水粉、素描8、9歲兒童繪畫心理特征由意向表現期向視覺寫實期過渡。美術語言指造型藝術的基本構成因素,如:點、線、形狀、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以及將造型元素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樣統一、比例、對稱、平衡、節奏、對比、和諧等。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時所依托的文化環境、條件以及特征。美術媒材:構成美術作品物質材料,如顏料、紙張、錄像帶、畫布、木材等。 美術創作是通過感受、體驗和構思,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術作品,以表達思想和情感。興趣是人對某種事物持續傾注著積極情感的認識活動,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主要動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是小學美術課的首要任務,并應貫徹教學的始終。審美:對具體事物和藝術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進行非功利的直覺和關照,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聯想:在頭腦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其形式有類似聯想、接近聯想、自由聯想等。聯想形式類似聯想、接近聯想、自由聯想等。聯想與想象常常成為創造活動的導線。想像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還可理解為,對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想像是人類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任何科學成就都是由人類的想像開始的,因此培養兒童的想象力不僅有助與兒童繪畫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兒童的全面發展也大有益處。 想象力: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例如:在知覺材料太陽的基礎上,想像創造出擬人或擬物化的太陽新形象,這就是想象力的結果。 對稱軸對稱,中線為軸將形半側轉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物象重組將一個或幾個自然物象進行分解后再重新組合起來創造出新形象手法。平構視覺元素形狀、明暗、大小、空間、色彩、肌理、位置、重心、骨式等形式因素。平構形式原理是重復、漸變、變異、對比、結集、空間分割、肌理、錯視等。構圖又叫布局或經營位置。根據表現的物象的具體特點或作者的主觀要求靈活把握。構圖是指畫面結構各種關系的總體。一般指形象在畫面中的占有的位置和空間所形成的畫面分割形式,同時也包括線條、明暗、色彩等在畫面中的組織形式。透視繪畫法理論術語。“透視”一詞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視是采取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準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透視圖。后遂將在平面畫幅上根據一定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投影的科學稱為透視學。它是在平面上再現空間感、立體感的方法及相關的科學。廣義透視學指各種空間表現的方法;狹義特指14世紀逐步確立的描繪物體,再現空間的線性透視和其他科學透視的方法。現代則由于對人的視知覺的研究,拓展了透視學的范疇、內容。廣義透視學方法在距今3萬年前已出現,在線性透視出現之前,有多種透視法。①縱透視。②斜透視。③重疊法。④近大遠小法。⑤近縮法。⑥空氣透視法。⑦色彩透視法。透視在繪畫中表現可分形體透視和空氣透視。散點透視移動視點,打破一個視域的界限,采取漫視的方法和多視域的組合,將景物自然的,有機的組織到一個畫面里。這是一種復元性的透視方法。給畫面構圖帶來了更大的自由性,能達到廣視博取,隨心所欲,縱橫經營的目的。自然就會形成一些特殊的構圖形式,比如長卷,主軸,調幅等,使表現幅度有了更大的延伸性,可塑性。圓柱體的圓截面成水平狀叫平置圓,圓截面呈直立狀態時稱為直立圓。適形造型:一個形限制下,創造出新的形象,使其符合原來的形狀。新形自然,切勿牽強。物體形體結構的理解對形體的認識:形體本身包括兩種含義,即“形”與“體”。“形”就是客觀對象的形象特征。比如電視機是方形的,到底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杯子,花瓶是圓形的,是粗還是細?是高還是矮?我們可以按照基本的平面形和組合形去分析它們的形的特征,如下面的圖所示:“體”是指對象的體積。凡是存在于世界的物體,必定有一定的體積,占有長度,寬度,深度三個方面的空間。在平面上表現物體的的立體性特征,要求所描繪的物體不僅要有橫向的長度,豎向的長度,而且要有縱深方向的長度,我們畫物體時,要由點線面構成物體的立體感。點與點連接成線,線與線組合成面,面與面組合成體。對結構的理解:結構是指物體各部分的組合與構造。自然界任何物體都具有特定的結構特征。例如:建房子,首先要架起建筑的骨架,而這個骨架的結構以及連接的方式是決定這個房子外部造型的特征。如下圖所示,這說明了任何對象都具有內部結構和外部形體,內部結構決定外部形體,兩者緊密相關!美術史試題名詞解釋1.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2. 吳門四家3. 馬一角,夏半邊4. 太白行吟圖四、問答題:(選作三題)每題10分,共30分1.簡述三代青銅工藝的一般特征及其時代審美差異2.簡述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展階段及不同階段的主要特征3.簡述“揚州八怪”的藝術特征及其貢獻4.比較說明元四家藝術之異同5.簡述趙孟 的藝術成就及其影響6.簡述中國石窟藝術的主要特征7.簡述五代山水畫的藝術特征及其歷史地位8.簡述梁楷的藝術特征及其影響9.簡述近代海派的藝術特征及其影響10.簡述近代嶺南派的藝術特征及其影響二、填空: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請把答案填在末尾。1.長沙楚墓出土的兩幅戰國帛畫是《人物御龍帛畫》和2.麥積山石窟位于哪個省3.我國目前出土的最早的玉器距今多少年4.北宋有一位曾在街頭賣藥的畫家是5.郎世寧的國籍是6.畫史從來不畫風,我于難處奪天工之論出自何人7.在中國首次提出六法論的是何人8.畫史記載李思訓父子創何種皴法9.中國漆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多少年10.最早提出山水畫“暢神說”的是何人11.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獨幅紙畫是哪件作品12.鐘馗圖的創始者是13.敦煌莫高窟現存多少平方米壁畫14.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處是15.四川樂山大佛通高多少米16.我國淺絳山水的創始者是17.宋代兩部繪畫通史著作是《圖畫見聞志》和18.明代有一位出身金銀手飾工匠的著名畫家是19.在元四家中以草書題款的是20.歐洲圣像油畫何時傳入中國21.元代畫梅花的畫家中自稱是“南派”的是22.元王繹有一部專談肖像畫的書是23“以形寫神”說出自何人24.清初有一位加入天主教的著名畫家是25.佩文齋書畫譜的總裁官是26.山西晉城玉皇廟彩塑屬于哪個時代27.寒雀圖的作者是28.元代以潑墨法作梅花的代表畫家是29.明吳門四家中哪位畫家因科場舞弊案蹲過監獄30.在中國繪畫史上誰最早提出“山水有三遠”美術史試題選擇題2007-10-22 16:08一、選擇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中國目前已發現的原始時期的陶器,最早的距今 A.8千年 B.1萬年 C.3萬年2.中國目前已發現巖畫的省區有 A.18個 B.20個 C.15個3.克孜爾石窟所在地是 A.新疆拜城 B.新疆喀什 C.吐魯番4.云岡石窟開鑿于 A.北魏 B.唐代 C.金代5.中國最早的一部繪畫通史著作是 A.畫云臺山記 B.歷代名畫記 C.古畫品錄6.虢國夫人游春圖描繪了幾人幾馬 A.九人八馬 B.七人六馬 C.十人九馬7.宋畫折檻圖中描寫的是漢代哪位忠臣的故事 A.司馬遷 B.朱云 C.梁鴻8.閻立本所處的時代是 A.盛唐 B.初唐 C.晚唐9.中國瓷器最早產生于 A.原始時代 B.商代 C.戰國10.“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的詩出自何人之口 A.蔡邕 B.蘇東坡 C.曹植11.唐朝名畫錄的作者是 A.張藻 B.朱景玄 C.荊浩12.披麻皴的創始者是 A.王維 B.董源 C.郭熙13.山鶴棘雀圖的作者是 A.黃居 B.徐熙 C.李成14.蓮鶴方壺的制作年代是 A.春秋 B.戰國 C.漢代15.重屏會棋圖描寫的是哪一位帝王 A.唐玄宗 B.南唐中主李 C.西蜀王建16.炎緋寒碧,暖日涼星之論出自何書 A.畫云臺山記 B.山水松石格 C.筆法記17.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是 A.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B.西安大雁塔 C.琢州磚塔18. 林泉高致的作者是 A.郭若虛 B.郭熙 C.劉道醇19.梁楷六祖斫竹圖現藏于 A.日本 B.臺北 C.北京故宮20.書畫最早被列入皇家最高學府必修課是在 A.東漢靈帝光和元年 B.宋徽宗宣和年間 C.唐開元年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