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觀實用的竹編》教學設計【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課時】1課時【教材分析】本課是學校充分結合本校條件、本地資源開發的校本教材,本教材把美術學習內容與學生具體生活經驗相結合,以竹編工藝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同時引起學生對本地特色工藝的關注,傳承民間工藝,進而形成熱愛家鄉關懷家鄉的情感。【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在1-4年級循序漸進的美術學習過程中,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造型基礎。我校位于山區,由于學生均來自農村,生活和學習的環境隨處可見竹子 ,竹子是他們常見的資源,竹編是他們常見的物品,所以把竹編引入課堂會讓學生感到親切又熟悉。從學生熟悉的素材入手教學,讓學生可以在動手操作中探究竹編的編織規律和編織技法,體會編織的樂趣.【教學內容分析】本課學習內容由以下6個部分組成:1、 各類竹編作品欣賞;2、 討論學習編織方法:經緯編織法;3、 教師示范經緯編織方法的制作過程;4、 學生兩兩合作,利用經緯編織法制作一個花器;5、 學生作品展示與評價;6、 課堂延伸,展示竹編插花的藝術性。本節課要求學生掌握竹編的“經緯編織法”是執教者總結出適合小學生易于操作的方法。通過經緯編織技法的學習,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材料特性,體驗編織的樂趣,發展形象思維和動手能力。通過欣賞不同形式和的竹編作品,讓學生感知竹編作品不僅是生活日用品,也可以是獨具特色的工藝品 【教學策略分析】2011版《美術課程標準》“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指出: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根據意圖選擇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進行初步的設計和制作活動,體驗設計、制作的過程,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養成勤于觀察、敏于發現、嚴于計劃、善于借鑒、精于制作的行為習慣和耐心細致、團結合作的學習態度,增強以設計和工藝改善環境與生活的愿望。 1、情境創設教學策略。美在環境,美在作品。這節課利用微電影導入的手段創設美術欣賞課堂情境,帶領學生近距離地去觀摩老藝人的竹編手藝,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感受民間工藝品的魅力,開啟探究美的歷程。2、實踐訓練教學策略。竹編作品是運用竹條和篾片重復并有序的排列所構成的,單有理論知識未必就能完成竹編作品,分解步驟教學很重要。學生結合圖片討論竹編的編織技法,執教者在課堂上親自演示編織技法中“經緯編織法”的步驟,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竹編的“經緯編織法”。學生合作創作時,執教者引導學生在“經緯編織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讓作品呈現出不同的造型變化,編出富有個性并具有美感的竹編作品。3、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工藝創作更講究小組的分工配合、團結協作。如何巧妙運用編織方法?如何設計花器?誰負責起底、編織、插花?如何解說作品創意?這些問題都會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得到解決。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民間工藝的特點,感受編織材料的特性,掌握竹編的功能和技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會編織技法中的經緯編織法,運用編織技法進行創意構思,設計制作一件具有美感的花器來裝飾環境,使學生領悟材料、造型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對民間美術的審美能力,樹立民族自信,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教學重點】學習并掌握竹編的“經緯編織法”。【教學難點】學生在靈活運用“經緯編織法”的基礎上,添加自己的創意,編織出富有個性并具有美感的編織作品。【教學準備】環境布置、材料準備、板書設計、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 拍攝微視頻,準備背景音樂。 PPT課件。 3、課堂環境布置。 4、竹篾、竹條和以及其他編織工具。 5、板書設計。 1、搜集資料,了解民間竹編藝術。 2、嘗試編織。 打造美感課堂。課題導入 1、微視頻導入,欣賞民間工藝美 通過微視頻欣賞竹林美景,觀賞老藝人編織過程以及展現民間手藝編織竹編作品。 竹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而竹編工藝則是人類回饋自然的禮物。 2、感受竹編功能美 PPT課件展示一系列竹編作品,引導探究竹編的功能多樣性:實用性(與生活緊密相連),裝飾性(升華為富有美感的藝術品,美化生活環境)。 3、揭題并板書 《美觀實用的竹編》 1、學生欣賞美景,感受老藝人的傳統手藝。 2、欣賞各式各樣的竹編作品。 3、欣賞課題板書。 1、美的視頻、美的背景,在美感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生對竹編工藝的興趣。 2、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竹編作品,讓學生了解竹編的功能:實用性、裝飾性。 3、感受課題板書美。課堂發展 1、探究竹編工藝的編織技法,了解編織工具 通過玩“你拆、我猜”的游戲,讓學生拆花器來探究得出編織方法和編織工具。 (1)編織方法:“經緯編織法” (2)編織工具:竹條、篾片(絲)、鐵絲、園藝剪刀等。 2、微視頻示范竹編的編織過程 通過微視頻演示“起底——編織——收口”三個步驟,并分步直觀講授經緯編織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大膽編織。 1、學生通過拆花器自主探究編織技法和編織工具。 2、欣賞教師示范。 1、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直觀地了解竹編的技法和工具。 2、讓學生在微視頻中學習經緯編織法,解決本課學習的重難點。 實踐創作 嘗試合作美 制作要求:二人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運用竹編的經緯編織法進行創意構思,設計制作一件美觀實用的竹編作品。 2、體驗創作美 學生根據制作要求合作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1、找到合作伙伴,分工協作、討論設計造型。 2、合作動手完成,體驗編織樂趣。 讓學生合作進行想象創造。鍛煉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突破教學難點。 點評 展示作品美、說出創意美 展示作品,師評并引導小組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說明其創意點:竹編造型如何設計?編織技法如何運用?怎樣插花更具美感? 展示作品、自評和互評說出創意點。 讓學生不僅能巧動手,還能善于表達,說出對美的感受。拓展延伸 1、表達心愿美 只要我們有善于觀察的眼睛,善于勞作的雙手、善于團結協作的精神,就能創作出具有美感的竹編作品 1、欣賞圖片并感受作品造型美。 1、由創作作品美升華到發現生活美,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