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第一課 讓大家認識我課 時 第 周第 課時 2課時課 型 造型表現 日 期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運用紙材,采用撕、剪、貼等方法表現大樹。過程與方法:師生一起協作完成“集體大樹”的制作,初步培養培養學生的造型表達能力、評價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集體創作中建立合作意識,增進學生對集體和同伴的情感,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 剪或撕“名字樹葉”的方法以及向同學介紹自己,表達感受。教學難點 撕、剪、貼的方法及色彩的搭配。教法、學法 欣賞法、交流法、探討法、示范法、合作法。教具、學具 剪刀、彩紙、“集體大樹”的范圖、教學課件。第一課時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組織教學探索導入教學環節 一、檢查用具準備情況。二、教師出示“集體大樹”的范圖,介紹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級體。教師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兩片樹葉,樹葉上寫著教師的名字。教師做自我介紹。教師展示一片對稱形 教師活動 準備上課。分析觀察。學習制作方法。學生活動 提綱挈領,用磨具起到先行組織的作用。教學意圖講授新課 深入探究實踐活動教師小結 樹葉。三、提出問題:如何制作出這種對稱形樹葉子?1.教師總結并演示:對折——從開口處剪成樹葉的一半——展開成為完整的葉子。2.出示課件:樹葉的常見形狀、顏色和特殊形狀、顏色。3.給出幾組圖形,請學生挑選喜歡的造型進行制作,教師輔導四、分析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指導。作業: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表現和制作方式,最好能自己創作出其他方法,教師在思路上給予適當引導教師根據“名字樹葉”上的信息介紹一位學生。照樣子,請學生在本小組內相互進行介紹。小組發言。教師點評,課堂小結。 了解樹葉的基本形狀不止一種。學習剪刀的正確使用方法并進行實踐。學生思考。表達美好祝愿,了解班上同學。 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認識各種形狀,為后面的設計奠定基礎。檢測學習效果。感受同學之間的友誼,學會感恩為建立和諧班級做鋪墊。第二課時 日期: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回顧導入復習思考教學新授、深入探究教師示范教學環節 準備上課。課件引入:介紹老師自己的名字,愛好,并且出示教師介紹自己的樹葉卡片,你認識我了嗎?二、1、本課為一年級新生入學后上的第一節美術課,同學之間彼此都有想相互認識一下的愿望。你想認識你的新同學嗎?2、讓我們在一起制作大樹的游戲中互相認識吧!三、教師:它的樹葉有什么顏色的 什么形狀的 葉子上有什么東西 樹上除了葉子還有什么 你們喜歡這棵大樹嗎 為什么 教師提問:你的興趣和愛好是什么,你有什么心愿,今天的課你上得開心嗎 教師活動 回顧上節課內容分析思考第一組:學生制作的“大樹”作品;第二組:學生自我介紹小卡片;第三組:自然景觀中的樹木圖片;第四組:教材中的學生活動圖片其他小朋友做的這棵大樹好看嗎?學習制作大樹是我們的班集體,每個小朋友都是大樹上的葉子,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班增添美麗的光彩。向大家說一說,你叫什么名字?學生活動 明確學習任務,拓展學生思維。引出剪以外的方法,由淺入深的研究撕紙的方法,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思考方式。訓練學生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通過對其他學生的評價,表達美好的感受。教學意圖設計制作小結拓展 小組討論:本組想做一棵怎樣的樹,用什么材料、制作方法四、合作探索:1、分工是怎樣的 2、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給予及時的肯定及建議。(出示一些植物的樹葉的資料供學生參考)五、自由創作:學生根據個人喜好制作一片樹葉或其他能表現自己的自我介紹卡,可用撕.剪、貼、畫的不同方法進行制作,并可添加圖案。六、特色課(一):工具:兩種不同的紙張。教師示范——染紙方法。學生練習,展評。 教師給予適當引導如:在造型上可以選擇小鳥和果實等,在制作方法上還可以選擇“撕”的方法。教師演示如何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況下得到樹葉等形狀并指導學生制作。 師生共同將“名字樹葉”貼在“集體大樹”上。圍繞“集體大樹”,請兩三個“名字樹葉”的小作者逐個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如:姓名、年齡、 愛好等等。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燦爛的印花、染色文化,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印染工藝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并流傳到世界各地。板書設計 第一課 讓大家認識我分層作業 選擇自己喜歡的紙張和適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創作出其他方法;2. 在樹葉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寫上自己的愛好 。教學資料剪貼、摘抄(范畫)教學反思 教案檢查記錄簽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