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模擬課例 ( https: / / www..cn / czls / bbbczls / bbczlswd / 201807 / t20180709_1926384.html" \l "SOHUCS" \o "評論 ) 課程內容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跡和南宋偏安。 教學目標 學生觀察圖片、地圖,并結合材料和課文內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并對北宋亡國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講述岳飛抗金的故事,學習岳飛精忠報國、正氣凜然的精神;學習相關史實,嘗試對宋金和議進行分析和評價,知道南宋偏安;認識我國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形成。 教材分析 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主要學習三個子目的內容:女真族的崛起、金滅遼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講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權,先后滅掉了遼和北宋,并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遭到了岳飛等南宋軍民的奮起抵抗,最終和南宋達成和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另一方面課文貫穿了民族交融這條暗線。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主動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與先進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進程。 這一時期頻繁的戰爭給各族人民帶來了災難,但也造成了人口的遷徙,為大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創造了條件,加強了經濟文化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為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創造了安定環境,有利于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些都為下一課《宋代經濟的發展》作了鋪墊。 學情分析初一學生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已經逐步的掌握了一定學習歷史的方法,具備了一部分分析問題的能力,但感性多于理性,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和培養。所以依托圖片資料以及通過講岳飛抗金的故事等形式,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調動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另一方面,教師需提供文獻資料,進行相關引導,讓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學習,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判斷。 重點 女真族的崛起;金滅遼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難點 南宋的偏安。 教學資源 (1)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版 (2)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版 (3)[元]脫脫等《金史》 (4)蔡美彪:《大家講史:遼金元史十五講》,中華書局2015年版 (5)鄧廣銘:《岳飛傳》,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卜憲群總撰稿:《中國通史》第四卷,華夏出版社2016年5月版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想一想,遼和西夏分別由哪個民族建立?遼是由契丹族所建,而西夏由黨項族建立。這時期民族間雖然有爭戰,但仍已和為主,民族關系進一步發展。今天我們將學習《金與南宋的對峙》,金是由哪個民族建立的呢?又是如何滅掉遼和北宋?南宋與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中的圖片,你能從中獲取哪些關于女真族的信息?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注意到了女真人的穿著裝扮以及使用的工具還有生活的地點等等,從而得知女真族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他們擅長騎射,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在遼宋時期,女真族受到遼的控制和壓迫。 這是大金得勝陀頌碑。它位于今天的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漢文記載了完顏阿骨打誓師反遼的史實。從碑文中,我們可以得知女真為何要抗遼?“失道”“腥聞于天”,說明遼國末年政治十分腐敗。石碑所立之處相傳即當年阿骨打立馬號眾的“高阜”。選擇這樣一個地形十分險峻的地方并當眾宣布“今將問罪于遼”,阿骨打有著深思熟慮的戰略眼光。隨著他進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女真族的力量不斷增強,原有的軍事部落聯盟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女真貴族及其所屬民眾迫切要求建立一個新的統治機構即國家。在誓師后,首戰便大獲全勝,奪取了寧江州。于是第二年也就是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太祖是其廟號,而他的謚號是武元。可以說,在女真的崛起過程中,這位武元皇帝功不可沒。 他注重改革。請同學們將這段材料齊讀一遍。這是女真族所特有的“猛安謀克”制度。“三百戶為謀克”一個“戶”字說明了什么?改革后的“猛安謀克”由單純的軍事組織變成了軍事和行政組織。再看這段材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金太祖非常注重農耕生產,說明了“猛安謀克”不僅能提高軍隊的戰斗力,也能在組織生產和鞏固統治中起巨大的作用。金太祖不僅經濟上向漢族學習,文化上也向中原學習。女真最初沒有本國的文字。阿骨打建國后命人仿造漢字和契丹文字,創制了女真文字。女真族就這樣一步步崛起,一步步強大起來,而對手遼國卻是腐敗不堪,危機重重。女真逐步具備了滅遼,甚至滅北宋的實力。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結合地圖,講一講金滅遼、北宋的過程。老師先示范講解金滅遼的過程,然后同學們再結合課前準備的內容講解金滅北宋的情況。1115年,金建立后,完顏阿骨打就率兵攻陷黃龍府,后又連創遼國援軍,取得了主動地位。1116年正月,渤海人高永昌擁兵占據遼國東京自立為王。金太祖乘機派兵攻打遼的東部,先后打敗了遼和高永昌的軍隊,占領東京。在金遼議和失敗后,金軍再次大舉進攻,于 1120年五月,攻陷上京,天祚帝離京外逃。至此,遼國的疆土已被金兵占領過半。1121年十二月,阿骨打以占領遼國的全部疆土為目的,再度發兵。并于1122年正月,攻克中京,四月,攻陷西京,十二月,攻入南京就是今天北京市。至此,遼國五京俱陷,已瀕于最后的滅亡。而1123年八月,阿骨打這位金朝的開國皇帝病死于返回金都的途中。然而,他親手開創的基業被他的宗室和子孫們所繼承。1125年二月,金軍在應州境內俘虜天祚帝,遼朝宣告滅亡。接下來,請同學們來講解北宋被滅的情況。同學們的講解繪聲繪色,而且觀察也細致入微,注意到金分東西兩路對北宋都城形成合圍之勢。1127年,歷史上的靖康之年,北宋滅亡。靖康之恥令人心痛,痛定思痛。 請看這段材料,原本宋金是結盟關系,思考為什么北宋朝廷要主動結好女真,遣使相約夾攻遼朝?他圖謀什么?原來北宋政府想借金的勢力,收復失地。但金在與北宋聯兵攻遼的過程中,看到了北宋的一些弊端。請結合材料、課文及所學知識,進一步思考一下北宋滅亡還有哪些內因?同學們的思維非常開闊。總結一下,主要有北宋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軍隊和地方戰斗力不強,再加上統治者無心抵抗,只想妥協求和,這樣軍隊士氣低落,常常不戰而逃。靖康之變最終發生。 金滅北宋后,有沒有停止南下的步伐?顯然沒有。再請同學們觀察《金南下形勢圖》,看看能獲得哪些主要的信息?歸納一下,主要有:1127年,也就是北宋滅亡后同一年,趙構建立南宋,后來最終定都在臨安。金軍南下過程中,遭到岳飛等抗金軍民奮起抵抗,特別是“岳家軍”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岳飛的抗金事跡,數百年來一直被民眾傳頌。你能不能生動地給大家講一講岳飛抗金的故事呢?岳飛,字鵬舉,柏州湯陰人就是今天河南湯陰人,在抗擊金朝入侵的戰斗中,以勇氣和才能嶄露頭角,成為一名將領。1130年,他以數千人的兵力,將兀術10萬大軍趕到長江以北,收復建康,從而聲名大震。岳飛以驅逐入侵者,收復中原故土為己任,力主北伐,所率領的“岳家軍”多次打敗金軍,成為南宋抗金斗爭的一個中流砥柱。尤其是在1140年7月,金兀術率部在郾城與岳家軍對陣,岳飛令其子岳云率輕騎攻入敵陣,往來沖殺。金軍出動重鎧騎兵“鐵浮屠”作正面進攻,另以騎兵為左右翼,號稱“拐子馬”配合作戰。岳飛遣背嵬親軍和游奕軍迎戰,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其重騎兵不能發揮所長。岳家軍中的勇將楊再興,突入敵陣,打算活捉金兀術,殺金兵數百人。雙方從下午激戰到天黑,金軍大敗。郾城之戰是宋金雙方精銳部隊之間的一次大決戰,宋軍以少勝多,給金軍以沉重打擊。接著岳家軍又在潁昌府打得金兀術狼狽逃竄,并一直追擊到距汴京僅四十五里之遙的朱仙鎮。這時黃河南北許多堅持斗爭的義兵,都打著岳家軍的旗號響應岳飛的北伐,其他各路宋兵也轉入局部反擊。抗金斗爭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方是時,岳飛喜極,對其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金軍驚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金兀術曾準備撤離開封,到河北以避岳家軍的兵鋒。岳飛根據中原戰場的大好形勢,向高宗上書提出宋軍全線進攻,渡河以光復失地的要求,然而宋高宗所求的只是抵擋住金軍的進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為金的屬國就已心滿意足了。所以不僅不同意岳飛的要求,反而急忙下令各路宋軍班師,使岳家軍處于孤軍無援的狀況,接著又連發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退兵,岳飛悲憤惋惜地說“十年之功,廢于一旦”,然后無可奈何地下令班師,班師路上,民遮馬慟哭,哭聲震野。宋高宗、秦檜強令岳飛班師后,為了掃清向金人議和的障礙,先后解除了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然后向金乞和,并且誣陷岳飛謀反,把岳飛和他的兒子岳云逮捕入獄。抗金將領韓世忠去質問秦檜,根據什么說岳飛謀反,秦檜拿不出證據,竟厚顏無恥地說:“莫須有。”韓世忠憤怒地對他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檜殺害了岳飛。那時候,岳飛剛39歲。岳飛被害以后,臨安獄卒隗順偷偷地把他的遺骨埋葬起來。直到宋高宗死后,宋孝宗即位,岳飛的冤獄得到平反昭雪,人們把岳飛的遺骨改葬在西湖邊棲霞嶺上,后來又在岳墓的東面修建了岳廟。宋寧宗在位時追封岳飛為鄂王。現在,在莊嚴雄偉的岳廟大殿里,端坐著全身戎裝的岳飛塑像,塑像上方懸掛的匾額上,刻著岳飛親筆寫的“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在岳飛墓門對面,還放著用生鐵澆鑄的秦檜、王氏等人反剪雙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對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對賣國賊的憎恨。 想一想:人們為什么尊重和愛戴岳飛?是的。岳飛是靡靡之音籠罩下南宋為數不多的浩然正氣。他立志為國殺敵,訓練了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岳家軍”。他保衛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站在正義的一面,必將受到萬世景仰。他有力地阻止了金兵南下,為南方地區創造了相對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雖然他遭到宋高宗和秦檜等人的迫害,但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 而宋金最終達成了和議。請同學們歸納一下和議的 主要內容有哪些?主要內容有: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再請同學們根據所給材料議一議和議產生了哪些影響?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這不僅是南宋的恥辱,而且給南宋人民帶來了沉重負擔。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使得金宋疆域從此穩定下來,確立了南宋與金的對峙局面。此后的四十年間,雙方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事,說明了宋金和議后獲得較長的和平局面,這樣有利于南北經濟發展和各族人民友好交往。 總而言之,從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到金與南宋的對峙,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進一步發展。少數民族政權,學習先進漢文化和生產方式,推動了我國邊疆地區的發展。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南宋的偏安,在一定程度上為江南地區的生產創造了安定環境,有利于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我國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除了本課所學的岳飛等英雄外,你還知道哪些民族英雄,請課后找一找,并講一講他們的事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