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花地毯一、 教材分析:因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地毯已經進入普通家庭,并在居室中起到較強的裝飾作用,也為學生所熟悉。但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對于地毯的相關知識初步了解即可。本課是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材第二冊第3課,其課型為“設計·應用”練習。美,生活中無處不在,從一塊地毯我們就可以感覺到它的神奇與美妙。根據美術新課標以及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要求學生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材料,通過看看、說說、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制作的樂趣。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觀察、感受、理解認識對象,在生活和藝術的互動中,感受到重復美,對稱美,用藝術的方式來美化表現生活,并能夠在輕松、自主、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美的享受中完成本課教學任務。將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在學生視覺上會產生較大的沖擊力,成就感也會倍增。而學生只需制作小地毯,然后再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大家設計的小地毯拼成一塊大地毯,降低了學生制作難度,使之能在合作過程中自然體會集體的力量。二、學情分析:小學一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好問,有很強的表現欲望及豐富的想象力,但他們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較弱,教學時應正確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體驗活動,使他們的各種能力得到發揮、提高。三、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地毯的實用性和裝飾性,感知形的變化和組合,進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聯想,探究裝飾與組合的美感。2.鼓勵學生通過平面繪畫的方式嘗試表達不同形象,并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進行裝飾與組合。嘗試用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表現,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3.體驗進行“地毯”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四、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在生活和藝術的互動中,體驗“地毯”設計活動過程的樂趣,學習運用不同材料制作“小地毯”。難點:設計富有特色的圖案,注意色彩搭配合理。五、教學理念:根據《美術新課標》精神,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構建一個開放、充滿生機的課堂。1、引入體驗性學習的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各器官的功能,體驗對地毯的感覺,豐富對地毯的情感。2、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讓學生理解藝術源于生活,藝術創作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逐步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用藝術化的方式表現生活,美化生活,提高藝術觀察和藝術表現能力。3、倡導學生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方式。4、體現“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的教學理念,對學生創作活動,采用自評、互評、師生共同評價的方式,既重視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注重對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六、課前準備師:課件、自制地毯作品、正方形和長方形彩紙等。生:正方形彩紙、舊畫報、舊掛歷、彩筆。七、教學策略1.教學方法:興趣導入法、觀察分析法、嘗試體驗法、多元聯想法。2.教學流程:導入→激趣、分析→欣賞、嘗試→表現、展示→評價→拓展。八、教學過程:(一)發現美(故事導入)小朋友們,今天紅袋鼠可開心了,你們知道它為什么開心嗎?因為它搬新家了,小動物們都來幫忙,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小動物們都進入了夢鄉,這時就聽見屋內傳出了爭吵的聲音,原來是家具們在比美,就聽小衣柜說:“我最漂亮,我有一個粉紅色的新衣裳。”小沙發不服氣地說:“我最漂亮,我的衣裳上有美麗的紅色的花。”他們吵得正厲害時,突然發現只有地面兄弟沒有說話,它好像不高興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說一說:生(展開想象、暢所欲言)......因為它沒有漂亮的新衣裳。師:你想不想讓地面高興起來?怎么做?生:給地面穿上新衣裳。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給地面穿上一件新衣裳——花地毯(板書)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花地毯》。【設計意圖】一個可愛又熟悉的形象,無疑會引起孩子們觀察及感知對象的極大興趣,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以形象去感人,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感受美議一議: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都在什么地方見過地毯?它們是什么樣的?你們知道地毯有哪些作用?(學生分組討論)師小結:保暖、調節功能;吸音功能;舒適功能;審美功能。【設計意圖】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藝術課堂教學,使學生學習始終處于興趣盎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體驗美、感悟美,以真摯強烈的情感,鼓勵學生大膽投入、主動參與。教師對學生的參與活動及時進行鼓勵、表揚,用熱情洋溢的語言,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從而了解美術的基本因素――形狀、花紋、色彩等等,培養形象思維和造型能力。(三)欣賞美找一找:(播放課件)我這里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美麗的地毯圖片,你能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嗎?(小組討論)師小結(板書):方法、圖案、材料不同。議一議:發現哪些方法可以做一塊美麗的花地毯?生:貼、畫、貼畫結合。可以用那些材料?生:紙、油畫棒、掛歷紙。這些地毯的圖案五花入門,你會歸類嗎?(交流討論、小組匯報)生:人物、動物、植物、生活用品、幾何圖形、窗花等。【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優化環境,為美術教學創設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學習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聯想,喚起學生以往的生活積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己的欣賞能力,獲得一定的審美享受。(四)創造美議一議:(出示范圖)老師自己做了一些花地毯,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從色彩、方法、圖案、使用材料等)試一試:怎么把老師的作品拼成一塊大地毯?引導學生注意色彩、圖案、使用材料、方法等的穿插搭配。(用磁鐵在黑板上演示)想一想:今天你是一位小設計師,你來設計一個花地毯,你會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什么圖案?(生討論)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張花地毯,你知道我是怎么完成出來的嗎?看動作猜一猜我的作畫步驟:生:1、想2、畫、剪3、貼、涂。師:下面就用你聰明的頭腦,靈活的小手為地面穿上新衣裳吧!【設計意圖】美術教學在傳授和學習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認識美、創造美、應用美的能力。教師為學生提供多種嘗試、表現的情境與條件,鼓勵嘗試、支持創造,使學生積極投入、動手參與,才能使每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達到眼、腦、手的協調并用,完成從觀察到思維直至表達的創作全過程。運用相關的美術知識與經驗發散思維,創造出充滿個性和活力的作品。(五)展示、評價評一評:我們把作品拼起來,你最喜歡哪張作品?就把你的小星星貼在這張作品上,讓我們評出最佳設計師、最佳色彩、最佳創意作品。說一說:你喜歡哪些作品?為什么喜歡它,好在什么地方?【設計意圖】作品展示是學生相互交流的渠道,通過不同個性作品的評價,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自我被認可,體驗到美術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樹立信心,激發學習熱情。(六)總結拓展小結:同學們,如果我們平時都能仔細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善于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一定會有新的驚喜。拓展延伸:同學們,通過我們的奇思妙想,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制作出好看的花地毯,如果把我們平時用過的包裝紙等廢舊物品進行拼湊、組合,一定也可以制作出許多美麗的花地毯,那樣,不但鍛煉了我們的雙手和大腦,而且還環保。【設計意圖】創設活潑、開放、和諧的教學情景,營造民主、自由、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通過感受、探究、創作、評價等方式,充分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在實踐體驗中培養探究、交流意識、藝術感知、想象力等,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自學、會學、樂學的能力,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拓展“變廢為美”的思想。板書設計:花 地 毯作用:裝飾、保暖、防滑、吸塵、安全、隔音等裝飾性與實用性于一體方法:剪貼、畫、染材料:紙、油畫棒、掛歷紙圖案:人物、動物、植物、生活用品、幾何圖形、窗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